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

衆人省得,給的太多了這些軍戶也消受不了,是給他們招事。

要緊的還是將遼陽鎮的屯田體系給建立起來,不然的話,困苦的還是困苦,難道惟功能一路撒銀子到金州不成?

“謝總爺的賞,總爺公候萬代!”

當惟功下馬,親手將銀子交給那些孩童之後,小孩子們還好,那些成年的軍戶,不分男女都是拼命叩謝着,他們撞着頭,砰砰有聲,砸起不少灰塵來。

惟功也不以爲忤,可能有一些人到高位之後,無視生民之困苦,他卻不是那樣的人。

哪怕是上馬之後很久,他也想着沿途見到的那些困苦的軍戶,想着他們的衣着,住着的房舍,那些面黃肌瘦,小老鼠一般的孩童們。

現在是夏天,野菜多,吃食無憂,每到冬季,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凍餓而死。

“用誠,回遼陽後,就重新梳理軍政體系,成立屯田處,招兵,屯田,這兩件事一定要抓賢時間做起來!”

“大人放心,”張用誠很沉穩的道:“打算調張思根主管財務處,梳理財賦,現有六十萬已經到了,足夠支用到年底。”

衆人又準備翻身上馬,張用誠看看惟功,欲言又止。

現在屯田和招兵銀子都夠用,但底下軍需局的火器處,兵仗處,都是花大錢的地方,鎧甲,腰刀,長槍,還有預備要鑄造的火炮等利器,隨隨便便都是大宗的銀子要花出去。

預算之下,實在很難騰挪。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好幾個分店被截了,等於斷了血脈,而且先例一起,很難說別的地方會不會出事。

如果攤子鋪了起來,後手不續,那可就是很糟糕的事情了。

只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這話卻是不好說出口。

倒是屯田處的主管,原本有些爲難,現在看來,很合適的一個人就在眼前。

“快馬加鞭,今日到蓋州!”

遼陽到蓋州二百里,說遠不遠,說近也是不近,不過以眼前這幾百人的精銳騎兵,又是一人雙馬甚至三馬,趕到蓋州,自是不在話下。

……

……

入幕時分,一個販皮子的小型商隊,從密雲城的北邊過來,打北門驗看了路引等手續,然後帶頭的矮壯留短鬚的漢子給了守門的把總武官一個二兩重的小銀角子,這才順順利利的進了城。

若是別的城門,給看守的隊官幾十文銅錢,商隊也就能順利進來,不過這裡畢竟是密雲,薊遼總督所在地方,兵馬衆多,督標兵馬,城守營等等爲數衆多,連門官都是個正經的把總武官,想進來,自然也要多花費一些。

因爲天已經快黑了,帶隊的張一敬看着天色,吩咐道:“趕緊找個騾馬大店歇下,大家不準喝酒,不要誤事。”

“是的,頭兒。”

隨他進城的都是軍情局行動組的精銳,行動組一般是按地區劃定活動範圍,

比如在廣寧的就是廣寧組,在遼陽的就是遼陽組,但那是普通的行動組,張一敬帶的這組是從各組中選出來的最強的好手,不論是肉搏還是各種技藝都是頂尖的,這種行動組以甲乙丙丁命名,張一敬帶着的是甲字組,光從這一點來說,這一次的任務在軍情局就是可排列爲第一。

衆人聽了吩咐,就在城門處找了一個騾馬大店,因陋就簡,這店確實不怎樣,前院後院離的很近,騾馬混雜在一處養,那種騾馬的騷味直衝鼻子,加上屎尿味,青草豆料的味道加在一起,着實銷魂。

好在這甲字組的人都是老手,雖然一共才八個人,實力卻是不可輕侮。行李之中,暗藏着精鐵打製的順刀,還有短斧,狼牙棒等合手的短兵器,更有幾柄精緻的手弩,模樣是小小巧巧的,射程也不遠,但穿透力足夠,二十步內,能穿鐵甲,箭頭開着血槽,一旦射中胸腹要害,很難拔箭,放血不止,就算不致命也得去半條命。

最難得的,就是張一敬和另外一位老資格的組員身上藏着的短火銃了。

這是趙士楨在京裡試製的成品,尋常的合機銃有五尺長,這短火銃只有一尺半不到,能夠藏在長袍裡頭,上藥擊發是和普通的火銃一樣的流程,因爲要預先算計時間,藏着燃燒的火繩,所以一般人用不來,並沒有大規模的裝備。

惟功開玩笑說,如果趙士楨能製出自生火銃,軍情局行動組的人應該每人都送一塊匾額給趙士楨,有這東西,行動組的行動將會無往而不利。

“紅中,有扎眼的人沒有?”

張一敬的組員全部是用的馬吊的名字,紅中發財白皮,東南西北風都齊了,紅中是個矮胖漢子,大臉小眼,酒糟鼻子,站在人羣中一點不顯眼。

“俺們進城時有個吊靴鬼跟着,後來見俺們卸下來的全是些牛皮羊皮,不甚值錢,那廝搖頭走了。”

“大約是哪家牙行的經紀,一會紅中繼續在門前盯着,要是見他來了趕緊告訴我。”

每個城市都會有牙行,牙稅也就是地方稅的一種,朝廷的國稅是八大稅關收的抽分稅銀,因爲稅率太低,一年收入簡直不值一提,原本國稅的大頭還有鹽稅和茶稅,因爲濫賞太監鹽引和茶引,也是每況愈下了,可以說,大明現在收入的重頭就是田稅,九成以上的收入是拿田稅裡來的,原本宋人的鹽鐵之利在大明嚴重縮水,茶酒之利根本談不上,而佔南宋收入大頭的海外貿易,也就是隆慶萬曆這兩朝纔開始放鬆海禁,但收到的貿易稅也是十分有限,對朝廷國用幾乎沒有任何的改變。

地方的牙行就是地方稅的收取者,牙稅收上來是給地方官府用的,不過牙行與大商人勾結,加上官府,三位一體,商人賄賂官府,牙行居中抽分,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向私人,官府一點好處也得不着,而地方官收了賄賂,反正又不修路不造橋的,沒錢就說沒錢,大不了再編一個不與民爭利的藉口,冠冕堂皇,振振有詞,士林還得交

口稱讚。

倒是牙行的經紀對外來的行商十分刻薄,雁過拔毛,稍有油水的一定不放過,叫他們盯上了就十分麻煩。

張一敬估計牙行一定會來,但最早應該是早日,不過明天早晨的時候,自己的差事已經辦完了。

起更之後,張一敬等八人都換好了衣衫。

一水的黑色夜行衣,包括腰帶和武裝帶全部都是深黑色的,每人的武器都掛在合手的地方,腳上是鹿皮的軟靴,輕便而結實。

待敲梆子的更夫經過,八個人分成三分,分別從廂房邊上的牆上翻了出去。

對他們來說,翻這樣的矮牆太過等閒了,衆人翻牆而出,一點兒聲響也沒有。

“陶成嚳家就在府前大街隔條街的正中,正對着總督衙門,密雲城裡,他家算是大宅院大戶人家了。”

一邊走,張一敬一邊對組員做最後的簡報。

每個人的呼吸都是短促而亢奮,有幾個組員聽到陶成嚳的名字時,情不自禁的就緊了緊手。

身爲軍情局的中堅份子,每個人都知道大帥與陶成嚳的往事,這件事不算太隱秘,當然也僅限於順字行和舍人營的中堅力量才能知道,就算是順字行出身的將領,如果沒必要的話也不一定知道。

惟功不想把自己的家仇宣揚的太廣,考慮到泄密的可能是其一,其二就是不以家仇影響大局,以他在軍中的威望,如果知道的人太多,有楞頭青跑去斬了陶成嚳的可能性不僅是有,而且是非常之大,那樣的話,會影響他的整體佈局。

“好了,頭前就是。”

張一敬在黑夜裡一樣能清晰視物,軍情局行動組挑人時,夜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然後攀巖,登高臥雪,投毒跟蹤,溜門撬鎖,都是必修技能。

陶家的院牆十分高大,白底牆基,上飾黑瓦,這種瓦又小又密,鋪設的十分鬆動,稍加用力就會成片的摔落,是大戶人家用來防盜的設施,十分管用。

離的近些,又隱約聽到狗叫聲,這陶家四周全是大戶,自然是家家都養着護院的狗。

離此不遠的對面就是總督衙門的南門,兩邊是鐘樓和鼓樓,還有其餘的十幾個衙門,倉庫,巡街的軍士很多,可以聽到雜沓的腳步聲和清脆的馬蹄聲響。

密雲城畢竟是督標所在的城市,防備當然十分森嚴。

“白皮,先丟誘狗的鉺食。”

“發財,撬開大門。”

“其餘人準備着。”

張一敬是行動組成員中的佼佼者,正宗的順字行早期的成員,王國峰的助手中排行靠前的核心成員,在他的調派下,所有人井井有條,紋絲不亂。

特製的狗食丟過去,院落中果然沒有了狗叫聲,衆人聽的真切,一陣唁唁聲後,估計是狗被毒死了。

發財的手特別靈巧,大戶人家的門用的門槓特別堅實,但在他的撥弄之下,很快大門就被打開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八百章 工廠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十五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