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

三個麻袋被堆放在林紹忠家後園裡頭,滾做一堆。現在三老爺還在治傷,在大老爺府裡沒回來,林府的人已經在準備了,尖刀,還有人到外頭去挖坑,預備埋人。

林紹忠在自己府裡殺人不是頭一回了,血債累累,屍首扔在外頭有很多麻煩,城中也不是沒有文官的,叫人抓着把柄也不大好。

在後園外一處荒地附近,林家死了不方便直接擡出府去的人,就是挖着深坑埋在這裡。

這種事,下人們已經做的駕輕就熟,簡直毫無心理負擔。

“這是遼陽鎮兵,不會有麻煩吧?”

“嘁!你也知道是兵,死三個小兵罷了,難道還真的到我們林府來要人?”

這附近,林氏三兄弟已經分了家,不過府邸相隔很近很近,大爺府在中間,老二在左,老三在右,一條大街幾乎叫這兄弟三人佔了一半,其中老大的府邸佔地最多,老三最小,但小也有五進套院,只是格局小些,也有花園,當然,不及老大家的三分之一大。

就算這樣也足夠了,一個千戶,住五進套院,有家丁丫鬟伺候,想玩的女人都能到手,還有什麼不足的?而且就在大哥府邸邊上,有什麼事情就好照應,家人無形之中,心理上也有大靠山的感覺。

……

……

聽着挖土的聲音,麻袋裡頭的麻登雲扭了扭身子,極不安也極認真的道:“朱尚駿你這廝是和大帥說清楚了吧?”

“嗯,那當然。”朱尚駿心中其實也是七上八下的,不過還是很篤定的道:“大帥說這事兒交給王國峰料理。”

“嗯……”

他的一左一右,同時響起兩聲悶哼聲。對軍情局的人,純粹的軍人天然的不報好感,這個部門太神秘了,也叫人感覺危險,甚至有受到威脅的感覺。

據衆人所知,軍法官幾次處理的重大案件,影影綽綽都似乎是有軍情局的介入的感覺……當然,軍情不負責軍紀,不論是貪污還是違反軍規,都不屬於軍情局的業務範圍,那幾次事件,應該是涉及到了本營以外的勢力,所以出動了軍情局,這一次,應該也是如此罷。

不過,就算這樣,一想到要和軍情局的人打交道,哪怕是裝在麻袋裡頭,這三個人還是情不自禁的有了不舒服的感覺啊……

在面見惟功的時候,朱尚駿自請單獨談話,當然是有極要緊的事情……這事也是在他們伸手架樑子的時候就想好了。

遼陽鎮初至,需要展現力量,在最短時間內震攝人心,展示自己的存在。

今日的這一場衝突,就是最好的送上門來的機會。

又可以救人,又能狠狠打擊一下遼陽城中的土著勢力,這種好機會可不是天天都會出現的。最要緊的,還是在於後手。

朱尚駿自己

就是紈絝出身,對紈絝的心理把握的十分精準。

吃了虧後,林家自會有人主持報復的事,但一般不大可能針對有品階的武官。在戰場上公報私仇,或是背後捅一槍,那時候好辦,現在這種時候,沒有人會蠢到直接動手暗殺一個亮出身份的五品武官。

而沒有亮明身份,看起來象小兵的另外三人呢……那是不妨捉回去,狠狠折磨,然後砍下腦袋泄恨的好目標啊……

在朱尚駿說出自己計劃時,他清楚的記得,大帥眼前一亮。

朱尚駿混的是武官子弟的圈子,勳貴子弟的圈子他最多算外圍,惟功混的卻是正經的勳貴少年圈子……張惟賢兄弟幾個,成國公府,當然還有自己的好兄弟襄城伯李成功……不過這些傢伙的天份看來都不如眼前的這個傢伙……好陰險,好毒辣,好卑鄙……好腹黑……

如果朱尚駿知道了眼前大帥的心理曲線,恐怕一定會狂奔逃走吧……

不過現在後悔也是晚了,在黝黑的麻袋中,朱尚駿惟有祈禱軍情局的人已經趕過來了。

……

……

林紹忠被毆打,鼻樑骨都被打折的事,天黑之前,城中所有稍微有消息渠道的人,都是已經聽說了此事。

與林家關係極好,交情莫逆的城中的文武官員,都是開始往林府去趕,轎子,車馬,絡繹不絕,還有不少從城中的藥房過,買了人蔘等補藥再趕去。遼陽的人蔘好買的很,若是換了內地的府城,怕是這麼一會功夫,人蔘已經叫人給買光了。

張三畏沒有去林府,只是叫家人送了一根老山參過去。

定遼右衛指揮王廷林也沒有過去,他趕到張三畏府中,兩人弄了幾碟小菜,坐在張府的小客廳中,府下人點了幾根亮晃晃的明燭,兩人邊吃邊談,酒好菜少,正適合對座閒談。

“老哥,今日之事,林家不會善罷干休,以老兄來看,遼陽鎮那邊會不會與林家直接幹上?遼陽鎮雖強,林家可也不弱,張總兵會不會吃他們的虧?”

張三畏四十餘歲,王廷林比他小几歲,兩人相交莫逆,私邸之中,就以兄弟相稱,十分親熱。

“難說。”張三畏捻了一顆花生米,放入口中,嚼了幾下,用一口白酒送下,哈了一口氣之後,才道:“張總鎮雖然年輕,但越是年輕,能被朝廷中樞那些大佬放到我們遼陽,拯救危局,到廣寧,被巡撫軍門和李伯爺扣下,拿話壓他,結果人家斬了速把亥,安然脫身。這樣的後生,才堪稱後生可畏這四個字啊。”

“有理,老兄的話真是精警。”

“唉,其實說來說去,最好就是無事,本城之中,還是需要強鎮坐鎮才安穩。”

“呵呵。”這一次是王廷林冷笑道:“老哥,當今這局面你還看不出來麼?從都司衙門到地方

,到處巧取豪奪,大家都拜李大帥的門子,周巡撫和各分守分巡道也都受制於李帥,整個遼鎮,說是十幾萬大軍,其實就是李帥那幾千家丁能用。現在張帥初至,兩邊就已經鬥起來,林家雖自成格局,但亦是要聽李帥的,這往下能消停?不僅是遼陽這裡,在其餘地方,肯定也要有龍爭虎鬥一番之後,決出高低上下,纔會安穩下來。”

“這話說的不錯了……你們定遼右衛打算如何?”

“定遼右衛我是說了算,不過我只有幾十個家丁,毫無實力,本衛正軍五六千百人倒是能點齊,不過這五千六百人,未必打的過林家那二百家丁,甲胃不全,戰襖破舊,兵械損耗,毫無戰力可言……我不知道,我依附哪一方,又有什麼意義?”

“無論如何,定遼右衛靠近朝鮮與寬甸,十分要緊的所在,老弟你守好本心,將來不論誰得勢,都有用你之處就是了。”

“但願如此吧。”

地方衛所指揮中,不乏王廷林這樣想振作的。不過,他想振作亦是不知如何振作起?糧食要上交,年年還有製造軍器的任務,軍戶沒有動力,半死不活,地方窮困不堪。他的衛城,也是年久失修,如果不是戰略地位重要,怕是根本沒有人理會他這樣的偏遠衛所。

一個指揮,養的起的家丁不超五十人,只能打打小股的馬匪,遇到女真人入侵或是大股匪徒,怕也只有求援一條路可走,想一想,自然也是沮喪起來,牢騷滿腹,也不可免。

但要說想要什麼變化,怕是王廷林自己也不知道。國家這二百餘年下來,衛所豈不都已經變成這樣了?

“算了,我們的位子也就是如此,真要改弦更張,大加振作,那是張閣老那樣的人才能做下來的事業。”

張三畏在遼陽都司,處於相對的權力核心,消息要靈通不少,他將張居正覈實閩浙一帶軍伍人數,劃定防區,糧餉,馬匹,軍器等事告訴王廷林,比如萬曆七年下半年,定浙省兵馬錢糧數,浙省實在衛所並附近官兵是六萬四千九百一十二名,歲支月糧六十二萬零六百二十餘石,另外備倭防礦官兵三萬三千六百二十名,歲支餉銀三十四萬八千三百一十餘兩。

這個俸祿比例其實不低,光是聽聞數字,足可叫人鼓舞。

“得了吧,老哥還不明白怎麼回事?”王廷林卻很悲觀,大搖其頭,道:“照這樣說,軍士月糧人均近十石,有這麼多的話,小軍也有餘暇操練武藝了,事實上一年能領到這個數就是燒高香,雜糧,黑糧,夾雜石子,一年五六石到手,吃飯亦不夠,還得自己下苦種地,這種還是有月糧的,無月糧的就更苦了。那領餉銀的倒是好一些,不過月餉一兩,實在到手肯定不足此數,剋扣,銀子成色不足,甚至上官勒索,不一而足,我們是帶兵的人,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本章完)

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五百五十六章 壯烈第十一章 衝突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五章 薊州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十九章 諸兄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