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

此時在遼陽城外迎接惟功的最少有千人以上,一眼掃過去,可以看到有相當一部份是垂頭喪氣一臉晦氣的武官,可想而知,這些人想必就是曹簠的舊部。

以明軍的慣例,這些武官會漸漸被髮配出去,鎮守堡城爲鎮撫官,或是乾脆去當鐵場千戶,鹽場百戶,說起來還是武官,但其實就是炒鐵曬鹽的苦力頭子了。

惟功的部屬們,各參將,包括張用誠和周晉材等人,俱在另外一夥軍官的後面,他們是遼陽鎮的軍官,反而被另外一羣明將給擋在後頭,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不可掩飾的勃發怒氣。

首先出聲的是一個身形高大的武將,年紀應該已經在五十以上,兩鬢斑白,但眼神仍然不失銳利色彩,腰背依然挺直,光以氣質和相貌來看,這是一個標準的遼鎮男子形象的高級武官,身長,濃眉,眼大而神彩攝人,鼻樑高聳,倒是嘴脣略顯輕薄,不過以惟功的相人法來看,這樣嘴辰配在這樣的身形和臉頰上,只能說明眼前的人不好打交道,是一個個性很強,甚至是剛愎自用的人。

從這人的禮節上也是看的出來,雖是口稱大人,自稱末將,但腰身挺直,也不過就是抱了抱拳罷了。

遼鎮的武人禮節,下位者特別謙抑,甚至是卑下,後人印象中的打千禮,便是來自遼鎮武官的發明,對襟棉甲在身下跪不易,所以就是單膝下跪,口稱標下,最爲謙恭不過。清人發源於遼鎮,對這一套禮節倒也學了十足十,後來帶到關內,行之全國。

眼前這個武將,卻是十分自傲,與普通的遼鎮武將,截然不同。

“這位大人是?”

惟功並沒有下馬,對方既然展現出了傲氣,以他的身份,放眼遼鎮,也就李成樑一人能壓他一頭,其餘的武將,根本還不夠看。

看到惟功的舉動,那個高大武將身邊的屬下們都面露怒氣,一個將領牛眼一瞪,便要上前來指責惟功。

那個高大武將搖了搖頭,將自己的部下給止住了。

這麼簡單的動作,也能看出來,遼鎮託名是一個軍鎮,其實內部各行其事,那個要出頭的最多是個千總或遊擊,居然有膽敢出頭,可想而知,他們對體系之外的高級武官,根本就是鳥都不鳥。

“下官欽差分守遼東寬甸地方副總兵官仍管參將兼署三萬衛傅廷勳,見過駐紮遼陽總兵張帥。”

傅廷勳是遼鎮老人,傅家也是世代將門,在張學顏爲遼東巡撫的年代此人便已經是寬甸副總兵,在李成樑上奏朝廷在原本的邊牆之外加設了寬甸六堡,擴地數百里,安置軍民數萬戶,自那以後,傅廷勳便接掌了寬甸一帶,將寬甸六堡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寬甸是直面朝鮮和女真各部的戰略要地,其要緊之處,已經遠在海蓋各衛城之上,在六堡,每堡都有四百以上的駐軍,加上參將的奇兵營,家丁,在六堡之地,傅廷勳最少掌握着三千左右的直屬兵馬,加上寬甸設有一個小型的馬市,

與女真人和朝鮮人貿易,這個馬市十分繁華,當然不可能是完全貿易馬匹,牛羊,皮貨,東珠和人蔘,這些特產在女真人手裡跟白菜差不多,而大明的絹布,茶葉,對這些野人來說又是十分要緊,這個市場一直開到清季末年,一直到甲午年後的幾次戰爭之後才蕭條下來,漸漸被廢棄。

這樣的市場當然就成爲傅廷勳這樣的邊將的錢袋子,眼前的寬甸諸將都是衣着錦袍,甲胃光鮮,連護兵都騎着上上馬,都是高大健美的良駒,這種馬是永樂年間定的上上馬,一馬五石糧,這是兩百年前的舊價,現在都是銀兩結算,最少也是八兩銀子以上的價格,在一般的軍鎮,這樣的馬匹也並不多見,傅廷勳這一夥連護兵都牽着上等戰馬,怪不得一個個傲氣十足的模樣。

“原來是傅副將軍,少禮了。”

傅廷勳資格老,也是遼鎮的中堅人物之一,與李成樑的關係非常親近,寬甸參將這個職位原本是險山參將,也是李成樑賴以起家的職位,能將擴地後的寬甸和老巢交給眼前這個傅某人,可想而知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了。

既然肯定搞不好,惟功也懶得與此人敷衍,雖然對方也是欽差分守副總兵,但實職就是參將,同時兼三萬衛指揮,而惟功是平遼將軍,一品都督,同時還是加了太子少保,這幾重身份都遠在傅廷勳之上,這廝居然以官職相稱,隱約的意思就是惟功也就是個名不符實的副總兵,惟功臉上神色越發冷淡,乾脆還是不下馬,就在馬上擡一擡手,反正以他的身份,傅廷勳這廝就算不服也只能忍了。

“張帥陣斬速把亥,運氣真是太好了,可憐曹總兵官還不知道落得個什麼下場,但願張帥鎮守遼陽,不要重蹈曹將軍的覆轍纔好。”

傅廷勳幾次被惟功打臉,終於也是忍無可忍,開始譏嘲起來。

“曹將軍的安危,當然在本將身上。傅將軍,你們寬甸亦在本將節制之下,便是你們的安危,亦在本將身上。”

“哈哈,張帥還真是妙人,剛一上任便開始給俺們灌迷魂湯了。”

其實傅廷勳的轄區算是惟功的管轄負責範圍之內,但以大明大小相制的原則……嗯,又是這個大小相制,各將專責自己的轄區,寬甸出事,先責傅廷勳,如果傅廷勳求援而惟功不加理會,坐視地方糜爛,這纔是遼陽鎮的責任,否則的話,寬甸的一應事物惟功都不應插手,否則就有吞併部下之嫌。

不僅是寬甸,包括惟功節制的瀋陽中衛在內的開原參將,海蓋四衛的海蓋參將,其轄下的各衛所,炒鐵百戶,各鹽場百戶,木市,馬市,都在各將和文官體系的管理之下,惟功這個駐紮遼陽的總兵官,雖然有節制開原、海蓋、寬甸等分守參將之職,但只是大的戰略統籌責任,比如遼陽遇警,惟功可以選擇自己出擊,或是檄調傅廷勳等將來協力助戰,在戰場上,他對這些參將就有絕對的指揮權,不聽命者可以痛加彈劾,朝廷一般也會支持,而平時,他如果幹涉各參

將的營務或地方事務,就算參將們抗命,惟功加以彈劾時,朝廷也是一般不加理會……這就是大小相制的精髓所在。

傅廷勳譏刺的,便是曹簠爲了貪功,不調諸將助戰,自己卻身陷敵陣,堂堂欽差駐紮副總兵官落入北虜之手,不僅是曹簠之辱,也是朝廷和大明之辱,這種提醒,一則是譏刺惟功,二來也是一種提醒,惟功的職責只是駐紮守備遼陽鎮城,只有遼陽附近的驛站關城堡臺是他的管轄範圍,其餘地方,還是莫要伸手去管的好。

惟功的反擊也是強硬,傅廷勳也是奉命協守遼陽,現在鎮守總兵來了,他當然不必留下,兩邊一見面就是電光火石般的一片腥風血雨,傅廷勳無意在此久留,冷哼一聲,大聲道:“末將倒要看看,總兵大人怎麼救出曹帥,我等的安危,看看是不是能由張帥扛起來……末將就此告辭了,哈哈。”

傅廷勳說罷便要離開,長笑聲中,人就要翻身上馬,他是奉調前來,此時離開倒也是說的過去,惟功卻是淡淡一笑,對着傅廷勳道:“傅將軍,本將以總兵身份,着你率部再協守遼陽北城數日,就在無敵門附近擇地駐紮吧。”

“你!”

傅廷勳長笑聲戛然而止,那種智珠在握嘲諷之狀眨眼間凝固在了臉上,他奉命前來時在遼陽身分最高,雖然遼陽有巡撫行臺,不過撫、按俱不在城,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這些大佬因爲年初大股奴騎逼迫,各文官或是帶兵,或是督糧,都是往廣寧去了,都司衙門早就不管事,只管軍戶戶籍一類事件,早就是虛職,況且他也是三萬衛都指揮,根本在遼陽城中就是他一家獨大。

此時此刻,惟功領悟了駐守總兵的職權,傅廷勳算是現眼報,來的快,也是深刻體悟到了,什麼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在場的周晉材和佟士祿等人,向來是惟恐天下不亂的主,這幾天也受了傅廷勳不少氣,大家都是參將,傅廷勳是加銜副總兵,位在他們之上,又是老資格的遼將,處處壓他們這些新人,兩軍在城中已經起了數次摩擦,都是被張用誠強壓下去了,大家雖然顧着大局,不過都憋着一肚皮的火氣……當初在京城時,京營上下都知道舍人營的厲害,無不敬讓三分,到了遼鎮這裡,邊軍卻是比京營驕橫的多,看人都是斜眼來看,這股鳥氣,也真是受的夠了。

“歡迎大帥入城!”有了主心骨的張用誠和周晉材等人斂了臉上的笑容,肅容站在惟功馬前,以軍禮歡迎遼陽鎮城的新主人入城。

惟功一行,就在肅清門外,繞過與城池幾乎一樣規模的羊馬牆,經過幾個小型堡壘,再越過護城河……儘管是春季枯水期,護城河裡仍然灌滿了水,這樣的城池防禦體系根本就是不會攻城的北虜不能捍動的,也怪不得李成樑等人不顧遼陽北面還有大量北虜,悍然將惟功扣着不放。

說不定也是因爲有傅廷勳在,李成樑巴不得北虜不知死活的攻城,碰個頭破血流之後給傅廷勳送軍功了。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三十章 講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八百章 工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四百章 意外第十章 武場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章 福星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