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

惟功取笑一句,王國峰附合了一句,不過兩人手都未停,也沒叫下人進來,七手八腳就將惟功的家常燕居服換成了朝服。

“我們邊走邊說。”

“是的,大人。”

王國峰是跑來彙報工作的,最近情報工作的重心理所當然的放在了遼鎮,以惟功的指示爲核心,王國峰打算在寧遠城外挑一個合適的地點,以順字行中轉糧站爲掩護,辦一個正式的情報局特工學校。

人員來源是從順字行招一批覈心,舍人營貢獻一批,再由當地軍戶窮困百姓中招募一批。

“特工人員不一定要全部良家子出身。”

惟功一邊聽,一邊指示道:“有一些活不是良家子能幹的,比如開鎖,跟梢,下毒,造謠,騙術等等,各行各業,各有專攻。招募的人要可靠,但教導的人可以弄一些術業有專攻的人員,比如騙子,小偷,強盜等等。”

“好吧,我聽大人的。”

情報工作在京城開展是以收買爲主,王國峰每年都要在順字行領一大筆錢,錢又用在完全的暗處,這導致不少人對他不滿,除了惟功之外,怕是沒有幾個人能明白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此次廣寧面對敵軍大舉來襲的消息,事實上在昨日惟功就已經知道了,提前這一天知道消息,這已經是萬金不換了。

只是現在他交代給王國峰的不象是搞情報工作,反而象是在組建一個超大規模的犯罪集團,這也怪不得王國峰不停的苦笑了。

“訓練要最大程度的鍛鍊人的體能和吃苦的精神,要把最後一絲精力壓榨出來,不然的話無法鍛煉出最強的特工人員……訓練量最少要比舍人營再加大三倍。”

王國峰打了個寒戰,也只得趕緊答應。

“要使特工人員有抗刑訊逼供和麪對壓力從容不迫的能力,這也要編在訓練大綱裡頭。”

“是,請大人放心。”

“嗯,經費我已經給用誠下過指示了,近期之內會拔給你們五六萬銀子,國峰你好做!”

五六萬銀子,如果是在寧遠一帶已經夠買近萬畝土地了,這年頭隆萬大開海剛剛開啓,海外的銀子還沒有流水一樣的輸入中國,銀價還沒有低落的很離譜,通貨膨脹對大明人來說還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一個名詞……一下子就是這麼一大筆銀子投入,這可真是大手筆。

“屬下全力以赴。”

王國峰知道惟功不喜歡屬下大吹牛皮,他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話語仍然是十分簡單。

惟功回頭對這個心腹笑了笑,承天門已經到了,以他的身份可以一直坐轎或騎馬到午門前,但他還二十不到,和那些文官老臣或國公別這種苗頭誠屬不智,便是早早在承天門下了馬。

待惟功趕到文華殿時,殿中濟濟一堂,不僅是文官,右首還站了一票有都督府差事的公侯伯等勳臣武臣。

事情大條,萬曆的情緒似乎也不是很好,看了看最後到達的惟功,問道:“張惟功,你來的比朕還晚,何姍姍來遲?”

“臣有罪。”

惟功無可辯解,只得免冠謝罪。

此時按刀在金臺下的候拱辰上前奏道:“臣奏皇上,張惟功於承天門前就下馬,一路步行而來,是以遲到。”

萬曆微微動容,他沒想到惟功居然謙抑至此,當下點了點頭,道:“知道了,張惟功日後於此等場合,不可拘泥過於謹慎,可騎馬至午門前下馬即可。”

“臣遵旨。”

一場小小風波就此過去,由兵部張學顏親自口述塘報內容,凡聽到的無不憂形於色。

這一次北虜進犯的規模真是前所未有,距離上次這樣規模的寇邊還是隆慶四年的事了,根據情報,這一次主持寇邊的是俺答汗的長子黃臺吉,對此人明廷下的功夫不小,知道其志向遠大,不滿於父汗受制於明朝,更不滿父汗事事聽從漢女三娘子的意見,自受撫爲順義王后意志消沉,滿足於與明朝互市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再無雄心恢復大元。

應該說,黃臺吉確實是一個有雄心和能折騰的人,他連合朵顏部,泰寧部,還有插漢部,黑炭石部,只要是那些不肯老老實實與明朝展開貿易在草原上安生過日子的部族都被他聯合起來,每年都會給大明找無數次的麻煩,當然也是欠下了大明邊民累累血債,死在其手中的漢人和被他掠奪而去的丁口不計其數,不知道有多少青壯男子被迫在草原上替蒙古人牧羊放馬,又有多少漢人女子被他們欺凌侮辱。

朝廷久欲制之,但現在這種安守長城防線,不使虜騎隨意破口威脅京師的局面已經是得來不易,至於說深入草原,將仍有威脅的敵人徹底消息……好吧,自從太宗和宣宗之後,大明就再也沒有這種實力和勇氣了。

或許武宗皇帝真的能在草原上追亡逐北,但文官集團將這個不安份的皇帝牢牢綁住了,不使他鬆動手腳,沒有真正的國家資源的配合,武宗雖然是皇帝,也只能小打小鬧,而且戰功都被文官給漂沒了。

待情況介紹完畢之後,萬曆便問道:“虜情如此緊急,諸卿可有什麼獻議?”

張居正是首輔,當之無愧的第一發言人,但今日他端坐椅中,臉上露出沉思之色,卻並沒有第一個說話,他不說話,張學顏身爲本兵,只得上前奏道:“爲今之計,惟有督促遼鎮總兵官李成樑固守,虜騎勢大,不可冒進野地浪戰。”

以往李成樑的戰法多是以輕騎深入敵陣,尋找敵人的首腦所在,進行斬首戰術,這對明軍人數不多,但精銳程度很高的現實來說是一種十分有效和犀利的戰法,但缺點就是張學顏說的輕敵冒進,野地浪戰,萬一事有不遂,很可能就有主帥折損,全軍覆滅的危險。

事實上李如鬆就是死在這種戰法之下,在直搗敵人部落時被人設伏,除了少數人逃走外全軍覆滅,李如松本人屍體都沒有被搶回來,後來只能替這個遼東大帥建了一個衣冠冢。

“臣附議張大人。”

“臣亦附議。”

“還需督促遼陽副將曹簠提調兵馬,隨時支援和策應廣寧。”

“如此提調分明,臣無意見

。”

廷議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張居正始終無有明確意見,這和平時廷議他侃侃而談的形象完全不一致,至於將奉命調至遼鎮的張惟功也是隻聽不說,一老一小,令人大爲意外。

“惟功,適才你爲何不言不語?”

出了文華殿後,內閣諸人穿過一道宮門就能回到辦事地點,公侯都督們往午門去,部曹大佬和兵科給事中也往外朝,申時行和張四維已經走開老遠,張居正卻是落在後頭,待惟功出來,便是將惟功攔住。

“元輔豈不也是沒有說話?”

張居正微微一笑,答道:“老夫不說,是因爲料定了李成樑絕不會固守!”

“何以見得呢?”

“成樑所部最精是其正兵營和家丁,皆爲精騎,一騎雙馬甚至是三馬,平時養着無事,戰時就叫這些精騎坐守於圍城嗎?要是李成樑真是這樣的見識,遼鎮總兵早就換人了。是以老夫料定,李成樑一定會率精騎主動出擊,一旦有斬獲便會有捷報奏來,根本不必如此急迫。”

“元輔見識高妙,下官佩服之至。”

張居正不耐煩道:“好了,說說你的想法。”

“下官只是在想,元輔當年對黃臺吉的評價。”

“嗯?”

“元輔說,黃酋驕悍,誠爲難訓,然剛燥寡謀,部下多怨,且其父子不和,勢難獨逞,將來疆場小釁或不能無,難使處置有方,亦終當歸吾羈紲也……”

“不錯,不錯。”

張居正不料想惟功對自己的話記憶如此清晰,忍不住捋須微笑,問惟功道:“此番是黃臺吉領兵,所以你判定虜勢不過爾爾?”

“正是,此人志大才疏,若是昆都前來,或許要當真小心,昆都此人不下於乃父當年,如果是年在壯盛,當又是我大明心腹之患,現在麼,他已經老邁,現觀衆虜酋來看,皆祿祿無爲之鼠輩,只是邊患,朝廷不論遇着何種情形,務必要鎮之以靜,無需驚慌失措。”

“哈哈,妙,妙。”

張居正大讚道:“汝雖是勳貴武臣,卻足可爲督、撫,經略。”

“元輔過獎了。”

“嗯,此番你遠赴遼東,務要好作。”

張居正眼神複雜,想再說什麼,終是沒有說出口來。

惟功這一番見識層次分明,對遼東衆奴酋的特點和能力都是見之甚詳,說明平時真的沒有少下功夫,此次調往遼鎮,這少年必定是海闊憑魚躍,將來必定又是大有作爲。

只可惜,這人是勳貴武臣,而且是鐵了心跟隨皇帝,亦是皇帝看重的心腹,非是自己可以拿捏掌控的了。

張居正現在很後悔,當年自己看好眼前此子時,沒有下定決心,真正將其招攬在門牆之內。

不過,他這種後悔的心思轉瞬即逝,惟功到底是勳臣和武臣,朝中掌舵話事的,仍然是內閣六部,這小子若久在中樞也還罷了,偏生要自請出外。在外的功勞豈是容易立下來的?俟數年之後,他被人排擠的無路可走時,自己再出手罷!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章 途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章 牛酒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二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