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

剛剛所發生的一幕,也是給惟功上了深刻的一課。

從顧憲成開始到最後的反應,一切細節都使他明白,張居正所主持的這一切,自己所欣賞的這一切,已經註定是曇花一現,絕不可能成功。

就算張居正能在位十年,這改革也就是持續十年,如果他能在位二十年,二十年後改革也是會被終止。

從朝中的諸多大員,再到顧憲成這樣還沒有正式出仕的舉子,毫無例外的,都是被龐大的利益鏈所驅使着,左右着。

顧憲成並不是不懂得張居正的改革有很多是有其道理在的,甚至在這一場辯論中有幾次被反駁的啞口無言,根本答不出話來。但顧憲成也好,趙南星等人也罷,真正在心底深處完完全全沒有私慾,只是和張居正在治國方略上有嚴重分歧的官員,整個大明也沒有幾個!

無非是利益!

“惟功你真是白費力氣啊。”

趙士楨此時走了上來,懶洋洋的道:“小顧他不是不懂江陵其實有功於國,但他身邊的人,他的好友,師門,同年,鄉族,親友,全部都是反江陵的,加上江陵確實有一些事太隨意任性了一些,落人口實……”

“其實無非就是不做事不錯,多做事多錯。”

趙士楨哈哈大笑,指着惟功道:“妙,這話說的簡直是太妙了!”

惟功本人卻是沒有什麼笑意,如果勉強說有,那也只能說是深深的疲憊之上的一層淺淺的苦笑。

國朝的傳統無非就是這樣,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無錯。站在一邊指責的人永遠都存在,指責別人的人才是最正確的。

而大明重視言官固然是限制了權臣禍國,但副作用就是實幹家總是最受指責的,言官反正不用負責,風聞都能奏事,況且多做事者總會有把柄在人的手中,一上奏,洋洋數千言,又故意危言悚聽,專撿符合皇帝疑心病的方面來說,掌權越重,做事越多者,自然被這樣的指責方式打的千瘡百孔!

張居正死後被清算,言官肯定是佔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至於萬曆之後,言官放言無忌,徹底成爲黨爭的工具,到崇禎年間,達到頂峰,東林黨的勢力也到底頂峰,最終在王朝覆滅之後,一切都成爲過眼雲煙了。

至於“我大清”根本就沒有言官生存的土壤,江南殺的東林黨人頭滾滾之後,這幫傢伙又掉過頭來,拼命奉迎,明朝皇帝出個皇城都是大逆不道,浪費國帑,清帝兩代十二次南巡,花費在千萬兩之上,卻是聖明之至,某個麻臉兔帝更是被吹成千古一帝,兩朝之間的差距,只能叫人說,讀書人在某種層面來說,真是賤骨頭啊……

在趙士楨哈哈大笑的同時,惟功向王國峰使了個眼色,王國峰很伶俐的點一點頭,示意自己已經知道,會繼續跟進此事。

就在此時,王樂亭已經大叫起來,他看到了在風雪中逶迤而來的車隊,三百多輛大車在純白的大地上猶如扭動的長蛇,縱然是車身和騎士們身上都落了雪,仍然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車隊滾滾而來,向着崇文門的方向,急速前進着。

……

“大人,幸不辱命。”

“見過大人!”

車隊最頭裡的是張用成和馬光遠兩人,然後就是幾十個有候補武官身份,從舍人營和順字行調出來的小夥子們。

隔着半個月時間,他們從京城到永平府和山海關跑了一個來回,其間馬光遠等人還帶着一個小型車隊北上一直到三屯營,原本還打算繼續往喜峰口去,不過算算時間太緊張了,就是從三屯營直接又到遵化,然後在薊州車隊重新會合,經由通州,最終折返回京城。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風塵僕僕,確實,半個月時間來回一千三百餘里倒不算什麼,但押運着百萬斤以上的糧食,送糧到庫,盤點,算帳,收帳,再購買土貨方物,建立順字行的分店,和當地的商行士紳,特別是駐軍和官府搞好關係……隨便算算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苦差,好在眼前這些少年都是回來了,而且,肯定帶回來一切順利的好消息。

“諸君免禮。”

每個人臉上都是興奮之色,張惟功也不例外。農夫種下的種子就是期待它生根發芽,從一年多以前他就思索,順字行這種經營模式怎麼產生變化,並且真正走出去!

以明朝的統治力來說,還遠遠沒有到末世光景,任何人,不論有無異志,想在京城經營起一支可以威脅皇權的力量都是不可能的。

包括象惟功這樣的大型連鎖門店,幾百過千的夥計,經過嚴格的軍事化的訓練,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那是皇帝和張居正的信任,還有勳貴子弟不大可能造反的加成,但時間久了,十年之後,這些少年和惟功都成年了,那時候不管如何,都會受到忌憚和防範的。

到那時不要說擴大規模了,維持現在的格局就不錯了。

而惟功的理想是能掌握大權,進而影響到這個世界,這樣的雄心壯志,京城的這一塊舞臺對普通人來說足夠大了,對他來說,卻是一個嚴重的桎梏。

走出去,再壯大,最後再走回來。

這是好多步,要慢慢走,每一步都得走穩了。

從現在來看,第一步終於是走出去了。

“大人,”張用誠的臉曬黑了很多,但精神很好,並不顯太疲憊的樣子。他在京城時是惟功的幕僚和智囊一般的人物,勞心很多,這一趟遠差雖然很疲憊,但反而是把他疲憊不堪的精神給養足了,現在說話時都是神采奕奕,“此行在吳遊擊和吳千戶哥倆的引見下,先見了戚帥,戚帥待我等很親厚,說是薊鎮宣大都有屯田,遼鎮也有屯田,但糧食仍然不能自給,如果我順字行能以這樣的規模繼續運糧,降平糧價,這是國家之福。再下來是到遼鎮地頭,李帥在廣寧,當然見不着,不過寧遠的指揮同知祖參將專門從寧遠經前屯,再到山海關來見我等,說是與大人相交莫逆,這一次送糧是到山海關爲止,祖參將說,下次不妨繼續前行,由關門而出,經前屯再到寧遠,塔山,

錦州,右屯,如果能送到義州和廣寧當然更好,遼鎮本地還是很缺糧的,這幾年每年冬天都大雪不止,本地軍糧不足,糧價很高,他看了我們的馬車,極盡誇讚,說是以此運糧,實在是一門好生意。”

張用誠說到後來,語氣中也帶着一點調笑之意,祖承訓的父親祖仁是駐節寧遠的援剿總兵官,左都督,祖家從七世之前就落戶寧遠,世代爲將,已經是寧遠和遼鎮最有實力的將門世家,老實說雖然李成樑爲遼鎮總兵十餘年,麾下子弟也多授給將職,赫赫有名的李家九虎將最低也是參將遊擊,但論起真實的潛實力來,祖家最少也是不在李家之下!

這樣的大世家,又是青年武將,論說起生意經來卻是頭頭是道,也怪不得張用誠笑話祖承訓。

“祖參將是將來用的着的人物,你和他談的如何?”

“談的很好!”

張用誠是極少數知道惟功在遼鎮也要佈局的,事情是明擺着的,不論朝廷將惟功放在宣府或是大同,又或是薊鎮,馬芳和大同馬家的勢力足夠使他在宣大兩地成爲冉冉升起的將星,在薊鎮,戚繼光雖然是以制度帶兵,但同樣也是對自己的心腹將領有諸多照顧,惟功是吳惟賢一手帶出來的,和浙兵有脫不開的淵源,加上張居正的關係,惟功若到薊鎮,得到的照顧絕不會少。

五年之內,由等同遊擊的坐營官到參將,副將,這是很有把握的事。

立足於薊,圖謀於遼,這是大布局,張用誠不會破壞,只會鼎力相助。

提起正事,他神色轉爲肅然,對着惟功抱拳道:“大人放心,這一次談的很好……大人可能和祖參將提起運糧等生意上的事,但當時祖參將未必當真,這一次我們的車隊到山海關,屬下能清楚的看出來祖參將還是很驚愕的,屬下已經代大人答應,只要祖家協助我們在山海關和前屯,寧遠兩地開設門店,不使當地的士紳大戶排擠,我們就可以與祖家合作,開展在當地的生意。至於送到錦州和右屯,大淩河,塔山,甚至廣寧和義州,這個屬下說不能做主,只能回來等大人裁斷,祖參將並沒有失望,等我等要折回前,他又見了我等一面,送了整整一輛車的東西,說是土物,屬下看了,都是毛皮,人蔘,東珠等物,價值不菲,當在千兩以上。”

“還真是大方啊。”惟功輕笑,但是對祖家的這種大手筆,並不感到太意外。

這個年頭白銀還沒有大量涌入,銀價還是很堅挺的,一兩銀子能兌嘉靖和萬曆年間的金背銅錢一千文,幾十年後,一兩銀就只能兌五六百文了,當然,要是崇禎年間鑄的那種含鉛太高,一碰就碎的小錢,一兩銀還是能兌千文以上。

一出手就是千兩銀子的人情,只能是這些將門世家纔有的豪氣,這算是一種先期投入,在展示祖家合作誠意的同時,也是充分展現了祖家的財力。

不過相比較幾十年後,祖承訓的好兒子祖大壽還有他親家吳襄的數百萬兩白銀的家產,這個時候的祖家只能用“貧寒”兩字來形容了。

(本章完)

第八章 入府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五十章 賜金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三章 殺良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四章 途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