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

“你們糊塗,這麼給我招事做什麼!”

禮部尚書的府邸也是天子賜邸,就在東華門外距離十王府不遠的繩匠衚衕裡頭,佔地二十餘畝,內裡山石縱橫,雖然是初冬了,仍然是綠意盎然,很多葉茂根深的大樹,葉猶未落,仍然舒展着枝葉,給人眼睛帶來愉悅的享受。

不過這府邸的主人,禮部尚書大宗伯馬自強卻是一臉的氣息敗壞的模樣,指着馬吉星一羣人,手指都氣的發抖了。

族人被殺了三個,公然對抗知縣,還把一個神鬼不忌的張惟功牽扯了進來,馬自強稍微想想,都是氣的腦仁發疼。

“你們還要京控!”馬大宗伯毫無大臣風度的狂噴道:“你們想害死老夫麼!清丈的事,老夫早就說了,暫時和各大家族學學,將田土讓出七成,丁口也讓出七成,張元輔他不能當權一輩子,左右吃十年八年的虧,將來也能找補回來,結果你們非得硬頂着……難道我馬自強比英國公成國公家還牛氣不成?”

馬吉星等人都是馬氏宗族培養出來的生員,北方的世家也會悉心培養自己的子弟,說是科舉制度,但這些大家族在子弟培養上可以用的人力和物力,還有在科舉考試上的瞭解程度是絕非普通的世家能比的,父爲進士爲京卿,子爲進士高官的例子,家族傳承數百年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是這種世家,相對還是比門閥世家公平,門閥世家的子弟可能也有少數的精英,知曉世情,政務嫺熟,比如唐時李德裕那樣,但更多的還是塗脂抹粉,章臺走馬的紈絝更多些,科舉世家,好歹就是子弟必須得讀書,朝廷就算是蔭及子孫,最多就是給貢生監生的名義,舉人和進士,就得自己去考,這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公平。

馬家,就是北方門閥中的一個科舉世家了。

只是北方的世家還是不能和江南的世家比,江南的那些世家,文名熠熠生輝,不論是詩書畫還是八股學問,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不僅是精通,而是能自成一派,都是經常出現宗師般的人物。

畢竟自從東晉南渡之後,中原的精華都奔向了南方,而在宋朝開發兩湖之後,還有江南的發展,更使得經濟重心南移,文教,經濟,重心都在南方,南方的科舉世家纔是真正的大世家。

“體乾兄,怎麼和自家人發這麼大的脾氣!”

“是子維兄?”

能不經通報,直入馬府內宅的當然是非一般的關係,話語聲中,頭戴唐巾,身着玉色直身,一身休閒打扮的張四維在張泰徵和張甲徵兩個兒子的陪伴下,邊笑邊走,直入內室。

馬自強的發跡比張四維要晚的多,最主要還是在萬曆這幾年,由國子祭酒遷禮部侍郎,再轉尚書,升官極快,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張居正的賞識,擔任了萬曆皇帝的日講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清要職務,也是說明在張居正心裡的地位。

當然,擔任日講官後,和萬曆皇帝也建立起了一種聯繫,加上大宗伯的官位原本就是入閣的階

梯之一,所以馬自強最近入閣的呼聲很強,這也是他惱火自家族人給自己惹事的原因。

“唉,還不是這些傢伙太不成器!”

馬自強咳了幾聲,他的肺不大好,中氣不足,剛剛發了半天的火,確實是十分疲憊了。

見他如此,家下人趕緊上了清心潤肺的茶上來,順道也是將張四維父子三人的茶端了上來。

“子侄輩無非就是圖的富貴榮華,汲汲於此事,亦是人情之常,體乾兄,你介意此事就有些着相了。”

“說的是這個道理,但此時正是微妙之時,介入進去,憑白成爲衆人矚目的中心,又沒有太多的好處,何苦來。”

馬自強愁眉苦臉的,對張四維這個當初舉薦自己的恩主,還有兒女親家,他也是沒有什麼可隱瞞的。

“哈哈,體乾兄啊體乾兄……叫我說什麼是好呢。”

張四維這樣張狂的放聲大笑,於他一向的形象完全不同,馬自強皺一皺眉,不悅道:“子維兄,有話直說便是,當着小兒輩,不成體統啊。”

“好吧!”張四維道:“現在呂和卿是什麼心思,體乾兄還不明白嗎?”

“他想上位?”

“自然!”

張四維斷然道:“呂和卿正在拉張子文,他一心打算逼江陵丁憂,皇上看來也有此意,太后現在也態度不明,我等當然要助他一臂之力了。此時將沈榜等人之事擡出來,呂和卿能視若無睹麼?”

他說的十分輕鬆,馬自強心裡卻是明白,呂調陽這個次輔要上位,正在宮中拼命活動,而且吏部尚書張瀚雖然是張居正的心腹,現在也是態度不明,如果真的被呂調陽拉過去,能在短時間內穩住朝局,確立權威,太后能在宮中繼續享福,自然也就不會一定拉着“張先生”不放,最爲關鍵的,還是張居正現在態度不明,並沒有展現出權威出來,大家不妨藉着這一點機會,將事情做成,逼走張居正,這樣的話,大事必成。

但他的好處不多,原本在張居正的安排下他也要入閣了,不象張四維,一直給張居正諾諾當小,呂調陽就算上位,在權勢上比張居正也差的遠了,到時候,自然得倚重張四維,過幾年後,張四維可能就能安然上位,成爲元輔了。

這裡頭的道道,馬自強這樣老於宦海的頂級大吏一想就明白了,他原本打算拒絕,但轉念一想,此事自己只要介入不深,張居正那裡也好解釋,成或不成,損失都是不大。

而且族人就在這裡,想想自己的那幾萬畝地要被清丈出去,蔭庇的幾千丁口也要被劃出,想想也是心疼啊……

馬自強臉上陰暗不定,天人交戰,張四維卻是笑的十分篤定,他斷定,馬自強是不會放棄自己到手的利益的。

“幹了!”

最終馬自強還是做了決定,他轉向馬吉星等人,吩咐道:“你們先到順天府去京控,還有都察院,大理寺,事情鬧起來之後,自然會有結果。”

“是,侄兒們這就去。”

馬吉星等人臉上都露出掩不住的喜色,他們是生員秀才,也是大明帝國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最低層,但就算是最低層的秀才,只要攀附在有勢力的大人物身邊,照樣也會得到相當的好處。他們也可以蔭護別人,免四個人的丁役,同時也能免除幾十畝地的稅糧,這還是嘉靖年間的規矩,其實只要身爲生員,除非是根基太淺,而且又繼續一直死讀下去,不善經營的纔會成爲窮秀才,否則的話,隨隨便便也過的比普通百姓強上百倍。

但如果是按張居正的計劃,廢除優免政策,徵收衆人的田稅和丁役,那麼他們現在的生活就會一落千丈,這些讀書人,平時是孔孟不離口,就算是反對清丈也是滿嘴的大道理,但心裡面也唯有利益二字而已。

現在馬自強既然拍板決定,馬吉星等人自然也會出盡全力,在這一場搏殺之中,充當前鋒的角色。

“體乾兄是個角色。”張四維滿面春風,眼角都是笑容,十分高興的道:“我等齊心合力,非要把紊亂的朝綱給扳回來不可!”

張居正的舉措,任何一條都有利於國,但無益於士紳階層,也得罪勳貴和太監,武臣,這一點,張四維和馬自強心裡都是明白的,但利益當前,馬自強也只得扳着臉道:“子維兄所言極是,吾輩終不能坐視酷吏禍亂地方,苦害我大明百姓!”

這廝還真是打棍隨蛇上啊……

張四維心中感慨着對方的無恥,卻仍然是慨然道:“貴府莊園,不論是呂公當政,或是誰繼任爲元輔,終不能隨意騷擾!國家養士,終究還是要厚養的麼,弄的大家精窮,還有官體沒有?再者說,沒有田主,沒有富戶,沒有商人,佃農給誰種地,夥計又給誰做工呢?”

“子維這是人間至理啊,哈哈。”

“哈哈,誠然,誠然。”

兩個大明朝最頂尖的文臣,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

馬吉星等人是在十月初九日上控,同時到吏部和順天府,都察院,大理寺等諸多法司衙門上控,控告的內容便是宛平縣知縣沈榜酷害百姓,爲了強行清丈和收取不合理的雜費,殺死三人,殺傷多人,事後不加救治,揚長而去,這樣的做法,根本不配爲官,更不配在天子腳下爲親民官。

當然,順道兒也是將張惟功告了上去,身爲坐營官,事實不分,悍然射殺農人,此等行徑,與漢時不法豪滑無異,大明以律法治天下,相信不會輕縱這樣無法無天的武人。

此事一出,立刻就是在朝野之間,引發了軒然大波。

誰都能嗅出來此事背後的東西,政爭的跡象十分明顯,當然馬家似乎也是真的吃了沈榜的虧,被搞的太慘,這才奮然上告。

而張惟功這個風頭很勁的坐營官怎麼扯進這樣的事裡頭,究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也是被各方勢力十分關注,惟功不願捲入此事,卻也是真正被捲到漩渦裡頭去了!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一章 衝突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章 工廠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