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稿費:一種新的收入來源(下)

後來李治再三追問於他,他才說道,我拒婚,那是因爲魏大人身處高位,我不想趨附權貴。

李治聽了這話之後,還拿當笑談朝我言過,不過這倒是讓我對這個人物留上了心,而且他對於儒學上的見解,確實有着他獨特的一面。

他認爲大聖先師,也就是孔子並未主張歧視工商業過,並且主張博採百家之長,而且孟子也主張尊重民意,以爲民意纔是大唐立國的根本,孟子的民爲貴,社稷次之的話正應合了李叔叔百姓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概念。

此刻王義方依舊朝着氣鼓鼓地瞪着眼,一副受到了污辱的模樣,邊上的李恪和李治哥弟倆沒一個好貨,李治歪頭歪腦的,而李恪倒是悠閒,抿着茶,斜躺着,似乎是在看一場好戲一般。

深呼吸,長吸氣,好半天我總算是平靜了點,朝着這位書呆子露了露兩排門牙,表達了下善意之後,我決定要扭轉他這種不正常的心態。

“義方兄,您的錢夠花嗎?”我示意王義方喝茶,然後問了一句。王義方灌了一大口茶水,回答得到也痛快:“餐餐皆有肉菜,衣物也有凌羅,頂頭遮風擋雨之蓋。”看樣子,這傢伙想學我也整上一篇陋室銘不成?

趕緊擡手示意王義方,我知道他的經濟狀況了,清了清嗓子:“我大唐子民千萬,如義方兄者,有幾成?不如義方兄者,又有幾成,還有幾成食不裹腹,依舊苦讀的分寒士子?”

“這個……”王義方翻了翻白眼,估摸了個半天,很拿不準的語氣:“王某以爲,如某者,怕是不多,食不裹腹者,怕是要佔多數。”

這會子李治可來了興趣,他知道我又開始教訓人了,坐得端直,一臉樂呵呵地盯着我跟王義方,似乎很想看一場好戲。

——————————————————————————

“哦,這樣啊?我問義方兄。您在爲官之前,靠什麼來生活?”我繼續誘導。

王義方老臉微紅:“自然是靠父母。王某未得功名之前,一直依靠家中的薄田來維持生計。”

“您的父母尚在吧?對不起,義方兄,小弟問這一句實是有緣因的,還請您照實作答。”我朝王義方笑了笑,嗯,總覺得自個的形象很有點大灰狼地模樣。可又不得不如此。

邊上的李治一臉詭笑,也頷首示意王義方他老實回答我的問話。

還好,王義方的雙親尚在。“那麼也就是說您取得功名,成爲晉王府參軍之前。是由您的父母供養呢?”

王義方很爽快地點了點頭,這一次他承認得很是痛快。“既然如此,那些無家無業,又或是父母早亡的寒門士子靠何而話?靠什麼來買糧米,靠什麼來換取路費和紙筆,來長安考科舉,以期來日有養家餬口之資呢?”

這點我也很明白。一個靠友人或者是親朋地捐資,還有的甚至變買家業。以期湊齊路費,來長安謀一條安身立命之路,不過,像這樣的士子何止千百,經常很多貧寒士子流落在長安,最後,命運好一些的,受到某些達官貴人地賞識,成爲他們的門客,或者被推舉做官,又或者,在長安裡爲了養活自已,不得已,去做個帳房,又或者有些口才好地士子乾脆就當起了說書的藝人,這我可是親眼目睹的。當初我讓李恪幫一批讀書人我好進行培訓的時候,其中就有不少的寒門士子,就是填飽自個的肚子,有衣物遮身,迫於無奈只能來做說書的藝人。

聽了我所言,王義方垂下了頭,眉頭皺得緊緊地,看得出,他也不好受,“嗯,,房大人以稿換籌之策,倒也是一個能讓寒門士子有勞而獲地生存之道,不過,王某現既已爲朝廷之命官,家用足矣,此番心得,不過是欲與天下有識之士共同論解先賢爾,所以,還望房大人把此錢

留給更需要他的人。”

“唔,王大人不愧是我輩之楷模,光是這份膽氣,就非是常人所能及之。”邊上的李恪禁不住擊節喝了聲彩,靠,打啥子岔,沒見我這兒還沒完嗎?

恨恨地瞪了一眼,李恪作了一個無辜的表情,邊上地李治朝我擠擠眼,那意思是王義方怕也就是這麼個人了,俺一王爺都稿不定,您房大人能搞得定不成?

“不知道王大人可曾聽過了個關於孔子如何看待弟子贖買奴隸的故事?”沒事,你不想拿稿籌,咱還有辦法,你不是一天倒晚自喻爲儒學先鋒,孔聖人的隔代子弟嗎?今個,我非要讓你口服心服不可,也讓這倆位王爺見識見識博學多聞,飽讀詩書的房府之二男的儒學大家的真面目。

“孔子的弟子贖買奴隸?”這邊地李治也好奇地湊到了跟前來,對於這個故事很是好奇。“孔子還幹過這事?”

王義方皺起了眉頭:“王某似乎曾經見過這則故事,不過天時日久,想來已然記不起具體的內容了。”

“哦,還真有此事,俊哥兒快快說來,爲兄也想知道,這事能跟王大人地事扯上什麼關係。”李恪笑道。邊上的李治也用力地點了點頭,很想聽聽我能忽悠出啥子來。

沒功夫理這倆個傢伙,我朝着王義方正色道:“當初戰國的時候,有這麼一個事情,就是如果在別的國家看到自己國家的奴隸或者戰俘什麼的,商人們可以出錢買回來,之後國家再給商人返回錢款。孔子的一個弟子,這名弟子,房某也忘記了是子路還是子貢了,就是這位弟子在國外看到了一個本國的奴隸,他給買回來了。他很有錢,道德也比較高尚,於是他沒有管國家要錢。本來他以爲孔子會表揚他,可是孔子說:一切都應該按照規矩來。你這樣做了,別人看到奴隸如果買回來了要錢,那麼就顯示人家品格不如你。如果他不要錢,那麼他又未必有這個實力。長久下來,就沒人再肯買奴隸回來了。你這樣一來,表現你了品德,可是那些在國外的奴隸就回不了國了,國家也損失了人民,商人們也無法表現他們的善良。你一個人好面子的作爲,損害了所有人的利益。”

這一席話下來,不僅僅是王義方,就連李恪也露出了沉思之容,李治腦筋一轉:“那俊哥兒的意思就是,孔子的弟子,應該向國家要錢,這樣一來,所有的人照章而辦事,雖然沒有彰顯自己的品格有多麼高尚,卻讓國家的人民得到了求贖,也讓商人們表現了他們的善良,是這個道理嗎?

我朝着李治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儒子可教也,正是此理,而現在,王大人就是孔子的那位弟子,而您的書稿就是那需要您贖買的戰俘,那些比您貧寒得多的士子,便是那些個商人,不知道王大人是欲聽孔子之言呢,還是欲行自己的高尚,當然,房某並非是言說大人的行爲有過失,而是因爲您作爲一個有威望之人,就該做出一個表率,由此一來,自然能形成了一個規矩,也讓那些家境比較貧寒地士子看到自食其力還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實現,而且,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之所在,不知道王大人意下如何?”

這一次,王義方終於不再推辭,起身向我長躬及地:“王某險些因自己之顏面,而枉顧了大人一片坦誠之心了,既如此,王某便卻之不恭了,不過,王某還是覺得,這錢是不是太多了些?”

“不多,這完全是按印數的提成所得。”我趕緊解釋道。王義方凝目半晌,方自又道:“此財非是不義,乃某之心血之回報,那某便多謝謝房大人了。”

輕過了這事之後,雖然還有些老儒生嘰嘰歪歪,不過好歹我也算是半個儒學精英,而且咱的話都放在了明處,把孔老二都祭出來了,你們還能幹啥?反對這事就是反孔子,反你們的精神領袖,反對你們長期奉爲精神食精的儒家經典。

於是乎,反對的聲音沒幾天就偃旗息鼓了,於是乎,倒是很吸引了一幫子文人陸續地投稿,不過大部份人都是一些雜言、論點,又或者是一些短篇小說,這會子,我不禁有些犯難了,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出版,可又不是一個人的書籍,雜合在一起?其中有些人的文章還相互矛盾,這咋辦?可真是把我頭皮都想的發麻了。

第159章 花樣美男?正太小道姑!第1046章 西域來客第172章 女皇帝進駐商界?第49章 歷史的塵埃第401章 喝酒鬧事第700章 遼東到處都是寶第62章 賣友求榮第455章 論商(上)第449章 科舉糊名制的誕生(下)341章 騎兵突擊204章 撒網待魚第669章 李叔叔的死命令!第104章 李叔叔的隱私(下)第701章 都想撈一票第614章 省錢第189章 吐蕃新概念:米田共美容法第738章 登陸策劃第171章 可怕的大唐癮君子PARTY第57章 昭君怨......第875章 舊事重提第19章 可怕的和親計劃第857章 學生第507章 房拓,防止脫啥?第469章 赤裸裸的表白第426章 宗教改革的步伐(一)第586章 降了第843章 咱是勞累命311章 國旗班的誕生第540章 後怕第845章 新《師說264章 雞飛狗跳的長安城第922章 十耬車第637章 一羣劉姥姥第593章 見一個,哭一個第461章 借刀殺人!第1018章 西方蠻子的貨幣第660章 賭博害人哪……第490章 完美的一天第886章 冷汗第861章 勝利的一天321章 西方典籍有了問題是咱不識字第726章 讓姐夫瞅瞅,尾巴在哪呢?335章 初起突厥起爭執第555章 喜聞第1041章 隱密行動?244章 陪着武御姐回孃家第721章 海軍陸戰第525章 忠誠度二百五220章 程叔叔上場不對稱級別的龍爭虎鬥第9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907章 蚊子腿也是肉嘛212章 捉拙成巧第1061章 提前千年的大航海時代第154章 太子哥李承乾第491章 打草以驚蛇第944章 捕鳥與天下第815章 禮物第1008章 雲鬆兄的煩惱第428章 宗教改革的步伐(三)第764章 曲江書院第760章 孃親的願望第7章 紈絝尋仇記第197章 吐蕃大相邀宴第357章 蘇定芳得勝回京第116章 商業發展五年綱要(上)第1010章 美洲大陸的華夏遺民第536章 憤怒的龍涎第922章 十耬車第37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794章 胸口掛過大紅花第584章 攻城第9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83章 想和親失敗,給個理由先第80章 百毒不侵?第430章 封神演義:教科書第36章 打死我也不說......第877章 誇張的事實第718章 魔鬼一樣的男人第30章 才高七鬥,學富四車......第451章 李叔叔喜極耍酒瘋第830章 說服(中)258章 天花竟然是天花第788章 應國公府第781章 可憐的太子爺第120章 大唐間諜頭子誕生?第1026章 摸底第43章 和睦的一家子第704章 老爺子的要求第497章 宮宴有麻煩204章 撒網待魚第542章 程叔叔的戰績第424章 惹了禍,就得彌補(上)334章 鐵勒四萬鐵騎前鋒第976章 開拓和進取291章 煎痘不如種痘第1042章 安排第793章 考古學家聚會第606章 家事(下)第829章 說服(上)第887章 房二當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