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 147 章

小樓門前這會兒確實是已經都準備的差不多, 官員們有座兒的都已經落了座。

圍觀百姓沒得座位,但是有有錢的,自己下人帶了條凳什麼的, 院子裡有給他們劃好的區域, 也能坐下。

至於最普通的出錢看熱鬧的羣衆, 那就都是站着了。外圍人羣一圈又一圈, 看得張靜直感嘆這裡其實真富裕, 普通家庭都能出那麼多錢來看個熱鬧!

要知道不少人家明顯一看就是全家出動,那少說都要三四兩;有的一家人比較多,七八個十來個的擠在那兒, 那花的門票錢都夠他們開銷半年了!

趙太守的到來無異是個信號,本來還在嘰裡呱啦互相說話的人羣, 在看到一身官服的趙太守出現在小樓裡之後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雖然還不至於全場鴉雀無聲, 但有了剛纔人聲鼎沸的對比, 這一刻尤其顯的寧靜。現場準備好的鼓樂手則很有眼色的在這一刻立時開始演奏,瞬間喜慶的樂曲在院子裡漫溢開來, 宣告儀式就此開始。

屈趙兩人都是提前就換好了衣服的,趙太守一身官服十分隆重,屈山雖然作爲王府管家沒有特別的官服,但品級在這裡,再配上一身的華服錦冠, 又兼且氣質儒雅, 兩人一正式出現在鶴來小樓前面, 立刻就吸引了全場視線。

張靜跟在他們身邊聽不到隔着官員們站着的百姓們的低聲議論, 但從那些大閨女小媳婦熱烈的視線裡都能猜到一二。不由下意識的又往兩人身後退了兩步, 把焦點完全留給那兩位。

起瓜儀式不是什麼正經標準的儀式,也沒有參考流程, 整個過程的計劃就是張靜跟文十一和地方保甲請教過當地習俗之後擬的,虛套的東西也就沒什麼。

等趙太守和屈山都落了座,張靜深呼吸一口氣,這才邁步跨上了小樓前臨時搭起的高臺。作爲主持人,他自然需要進行開幕演講。

那高臺面積不大,也就三尺見方的一個小臺子。但是離地比較高,也有三尺。臺子後面是個更高的案几,回頭西瓜採下來就會擺到案几上,讓今天到場的人都能親眼瞧見。

這個佈局曾經被大劉質疑過,因爲案几的高度差不多有六尺,擺的那麼高,西瓜又不是石頭,太容易招人使壞了!

對此張靜只能無聲的抗議,好歹這也是大曆,不是你劉大哥那個沒有皇帝的年代,誰會有膽子給那麼重要的東西使壞啊!

不過大劉這份閒操心倒是在經過張靜無意中轉述給文十一聽之後就引起了重視。倒不是擔心百姓中間有人敢使壞,而是來的官員中間,萬一還有太子黨,現場他們的家僕什麼的做點手腳就不好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不大的臺子周圍,守衛被佈置了整整八個,每個方向都有人看守。而入場嘉賓的隨從和普通觀衆,在門前都需要接受檢查,確保沒有帶可能造成破壞的工具進場。

雖然這麼做多費了不少手腳,但效果也顯而易見,因爲過程中還真的發現了有一個官的手下在衣服裡夾帶着傢伙事兒。不過因爲被查出來了,被重點關照,這會兒已經完全老實了。

這會兒張靜站在臺上,看着臺下一堆人頭,靠他自己點數已經點不清,心裡要說不緊張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轉念又想到文十一之前的倭瓜論,還別說,那四句俏皮話兒很容易記,默唸了兩遍,竟然也就真的平靜下來。

開幕詞這種東西向來是沒什麼實質內容的,無非是歌功頌德。現在文歆還不是皇帝,有些話不能說的太露骨,全都歸功到皇家頭上就行。

反正在座的絕大多數就算不是二皇子派也是中立派,話該怎麼說不用擔心。就算是不樂意幫忙說話,也懂得乾脆閉嘴。

張靜聲情並茂的把那祝禱詞一樣的駢四儷六發言稿唸完,含笑拱手,在百姓們還在給面子的鼓掌的時候,又衝着趙太守一揖:趙太守作爲現場官職最大的,當然也需要上臺發言。

看到父母官上臺,混在百姓人羣裡的文家莊護衛首先帶頭喊好,人羣被帶動,現場氣氛又一次飆高,張靜都覺得自己被突然又更大聲了的呼喊聲給嚇了一跳。

換了趙太守上臺,他就打算往瓜棚那邊摸過去,不過一扭頭,卻看到屈山正在對他招手。

張靜納悶,屈山不聽趙太守發言也就罷了,還喊自己過去是打算幹嘛?不過疑惑歸疑惑,他還是走了過去。

趙太守的位置在屈山左手,屈山右手邊正好空着。到的時候自有機靈的僕從立刻又搬了把椅子,放在那裡,伺候張靜落座,這才退開。

張靜小幅度的拱手:“先生可是有事指教?”

屈山本來沒打算這會兒跟張靜說文祈的事情,不過看看今天來的這些人的架勢,明天一早又是馬上就要上路的,晚上收拾行李估計都來不及,要說能定心說話,還不如眼下。

看張靜坐下,他也立刻擺手,悄悄壓低聲問:“公子不必多禮,在下也只是想問個事兒。小少爺他可是想要跟隨你我回京?”

張靜自然吃驚,不過總算沒驚訝的高聲喊出來,只是訝異之情溢於言表:“屈先生如何知曉?學生本來想等儀式之後再同先生商量的。”

屈山笑笑,把一早上三伢子去找他們的事情大概說了一遍,最後總結:“那宋家小公子着實有趣,將來是個人物。”

張靜默,三伢子會來這一出還真是意料之外。

不過屈山顯然不在意這個,繼續說道:

“在下斗膽,其實那位日常裡也思念小公子的厲害,只是不說罷了。如今京中一切都基本無礙,若小少爺路上確能承受,倒是可以考慮前去探看一番。只是能否留在京裡,這個在下卻不能擔保。”

屈山這話就算是給了極大的自由選擇的餘地,張靜沒想到自己愁了一夜的事情就這麼解決了。想到昨晚文祈那哭的跟在水裡浸過一樣的小臉兒,心裡又覺得能這麼解決真是太好了,畢竟小孩兒哭成那樣,誰看了都會跟着心疼。

趙太守的講話時間不長,張靜他們沒說幾句話,趙太守那頭就完事兒了。張靜也只能拱手告罪,回到了臺上。

這起瓜儀式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人看到那瓜是真的從地裡長出來的,所以把瓜從藤上採下來的步驟在計劃裡是需要組織大家一起來圍觀的。

張靜這次上臺,也不多廢話,先讓上了園子裡特產的水果羹,然後就請了一架小日晷出來,還把小仇天師也請上了臺。因爲這次採瓜的時間也是預先請他算好了吉時來的,眼下就請他乾脆連時間也一起幫忙看了。

水果羹的味道自然沒的說,小小的一碗量也不多,差不多吃完的時候時間也就到了,張靜立刻向臺下拱手:“諸位大人還請移尊步隨在下來。”

那瓜田雖然已經移到了鶴來館左近,但還是有那麼十多米的距離,這會兒外頭還特別圍了又圍,從外頭看其實真看不到什麼。

來的這些官裡,除了屈山和趙太守早就進了院子看過之外,其他的官員今天也都是第一次進來。事先雖然在望鎮上聽到了各式傳聞,但總歸沒有親眼所見來的吸引人,所以好奇心也都被吊了起來,聽張靜一招呼,自然而然的按品級大小排好隊,往瓜田那頭過去。

考慮到來的都是官,瓜田邊上早就攔好了區域。普通百姓跟在後頭的,過去沒幾步就會被攔住,眼前十步寬的路就是留給老爺們站的。

等大家差不多就位,瓜田中間原本被圍着的地方外頭的大布簾一條條都被撤掉,中間的情景露了出來,張靜十分滿意的聽到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疊聲倒抽氣的聲音。

不枉文十一一直到趙太守他們一行人到之前的一夜還在給那西瓜泡催生劑,如今雖然衆人站在瓜田邊上,離那顆大西瓜還有一丈多的距離,但絕對不會看走眼,因爲中間那顆西瓜實在是太大太扎眼了。

將近半人高的西瓜,整體渾圓,瓜皮翠綠上帶着深綠的條紋,條紋中間突然走向就變了,互相糾結盤纏起來,遠遠看去,竟然是活脫脫一隻鬚髮怒張的麒麟。

所以說張靜他們一門心思就要讓大家親眼看到這是從瓜藤上採下來的,否則就這體積個頭,只怕會被人當妖術。

衆人議論紛紛間張靜已經安排好人圍住了大西瓜,併合力把它擡了起來,還往田外走了一段。這下瓜藤整個被拉扯出來,長長的一截,很明顯是長在藤蔓上的。

這下議論聲更大,有幾個年紀比較輕閱歷還不深的小官吏甚至臉上表情都變了,從最初的懷疑到現在演變成了完全的震驚,嘴巴都不由自主張了開來,卻完全忘記了合攏。

張靜這會兒心裡其實十分緊張,就怕有人突然喊出來“假的”之類,不過看來那個太子黨還是蠻識相的,並沒有發難。看看大家的注意力都已經到位,這次是挺直了脊樑向天遙遙拱手:

“諸位大人必然已經看清,這確是此間地裡所出。天工開物,造化神奇,又得天恩聖眷,這纔有了這百年難得的奇蹟。”

然後扭身,向着那麒麟圖案又是遙遙一揖:“麒麟乃萬載聖物,而今形象降與此間,必佑望鎮百年安康。麒麟影像乃循二皇子足跡而來,我望鎮百姓必永感恩惠!”

話音落,屈山和趙太守兩個最識趣的立刻跟着遙遙作揖表態:“天降祥瑞,必佑我大曆福澤世代!”

一時間所有官員都跟着呼喝,突然整個場面就肅穆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