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最後一次

李氏氣得心窩子疼,“這個張氏,真是越來越不知道好歹了!”以前在鎮上的時候,大概是因爲鋪子裡有事情做,張氏每天忙着招呼客人,收錢,端茶,倒也沒覺得她像現在這樣討厭。

是了,那個時候她忙着藏錢,恨不得將所有的錢都收進自己的口袋裡,哪兒有時間理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等鋪子不做了,她又沒錢可收,眼睛可不就盯着別的好處了。

比如玉孃的點心,比如池家的親事。

只是池家的親事,並不是什麼好姻緣,偏偏張氏那個性子,又不能跟她實話實說。

“祖母不要動氣,二嬸不明真相,自然當池英傑是個好的。”

李氏聽了這話,心裡不由得長吁一聲,以前的他們,何嘗不當池家這門親事是極好的?

這樣一想,她心裡的火氣便散去了幾分。

“可她總是這樣,也不是辦法啊!”

杜玉娘想了想,當下道:“祖母,我小枝姐過了年,就十六了是不是?”她不記得杜小枝的生日是哪一天的,但是印象中,每次過完了年,就離杜小枝的生日不遠了。

“她是正月二十的生日。”李氏回了這麼一句,突然有點明白杜玉孃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

“小枝姐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一般來說,女孩子嫁人,總要多打聽打聽,從相看到下定,再到最後成親,差不多要準備個一兩年。

шωш_ ttk an_ ¢ 〇

兩年之後,杜小枝就十八歲了,這個時候出嫁,不早不晚正好。

如果能替杜小葉張羅一下婚事的話,那麼就能分散一下張氏的注意力,也省得她天天把眼睛盯在池家上。順利還可以給杜小葉留意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反正她過了年也十四歲了,先相看着,也沒有什麼出格的。

李氏想了一想,瞬間想明白了杜玉孃的意思。

“不錯,玉娘,你這個主意好!說起來,十一也該取親了。”說到最後,語氣裡竟是帶上了幾分的惆悵。

前兩年,李氏就張羅過要給本安興娶親,可是張氏說什麼也不同意。

她寧願兒子晚娶幾年,也不願意他早早的娶了鄉下媳婦,將來飛黃騰達的時候,被人說娶了個出身低的妻子,門不當,戶不對。

張氏堅信,她的兒子,一定會出人頭地,雖說將來不一定能夠封侯拜相,但至少也能中個舉人。

張氏一門心思想讓杜安興娶個名門貴女,似乎只有這樣,纔不會委屈了她的兒子。

“祖母,事情還沒到最壞的時候呢!您現在想這些,也沒用啊。”

李氏點了點頭,反省自己道:“許是我以前太縱容他們母子了。還好祖先保佑,讓你祖父給你託夢示警,咱們早早的知道了,以後好有個應對。”

“這事兒怎麼能怪您呢!賭錢是惡習,堂兄讀了那麼多年的聖賢書,如果這點簡單的道理他自己都不明白的話,那他讀書還有什麼意義?讀書識字,不僅僅是爲了出人頭地,科舉當官,更重要的是明理啊!”這是杜玉孃的心裡話,不是所有讀書人,都能靠着科舉當官發財的。

李氏點了點頭,讚歎道:“做人最重要的還是本分。”嘴上這樣說着,心裡其實已經在考慮杜小枝的終身大事的問題了。

沒過多久,杜安康就回來了。

他帶着一身的寒氣,來上房回話。劉氏跟着他一起進了東屋。

“祖母,我回來了。”

“那邊情況怎麼樣?池家那孩子怎麼樣?嚴重不?”

杜安康道:“我看沒有什麼大事,眼神挺清亮的,臉有些紅,還有些咳嗽。武大夫給開了藥,說是吃兩劑就能好。”

李氏點了點頭,“藥錢多少?”

“武大夫還算忠厚,藥錢加上出診費,一共七十文。”要不說窮人不能生病呢!這七十文啊,買梗米也夠全家人吃上四五天的了。

“這是最後一次了。”李氏低聲吩咐了一句。

劉氏眼睛亮了一下,道:“是,娘,我們知道了。”

“都回去吧!”

劉氏看了閨女一眼,衝着老太太的方向擡了擡下巴,意思是讓杜玉娘勸着點,別爲了這點小事生氣。

杜玉娘點了點頭,沒說話。她猜李氏心裡不好受,因爲在夢裡,王氏因爲池英傑的死,變成了一個完全不講道理,有些恩將仇報的人。

李氏不能接受,所以決定這是最後一次幫助他們,也省得將來被狼崽子咬了,傷心難受。

劉氏拉着兒子出了東屋,送他到正門門口,回頭看了東屋兩眼,才壓低聲音囑咐他道:“你祖母說了,這是最後一次,跟你媳婦說,這兩天可得有點兒眼力見,別撞你祖母的肺管子上。”

“哎,知道了。”

劉氏道:“回吧!你媳婦一個人在家呢!”想起孩子的事兒,劉氏有點上火,又怕兒子爲難,但仍是忍不住囑咐了兩句:“你也抓點緊,眼看着成親都兩年了。”

杜安康鬧得個大紅臉,胡亂應下,扭頭就跑了。

劉氏望着兒子的背影,不由得輕笑一聲。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光腚娃娃都娶媳婦了。

劉氏關好門,回了西屋。

小虎子已經睡着了,這孩子白天瘋跑一天,晚上吃完飯倒頭就睡,便是好哄的很。

杜河浦也躺下了,見她轉身回來,不由得問道:“怎麼樣了?”

“完事了,孩子沒啥事,就是有點小風寒,武大夫瞧過了,說是兩貼藥下去就能好。”劉氏一邊說,一邊脫了衣裳鑽進被子裡。

杜河清沒吱聲。

劉氏又道:“我跟你說,今兒看病又花了七十文,咱娘可發話了啊,這是最後一次。”

杜河清轉過身,問劉氏,“這話是咱娘說的?”

劉氏把眼睛一瞪,“咋的,你以爲這話是我說的?我可作不了咱孃的主,不信你問娘去。”

“我信,我信。我就是覺得吧,唉……”杜河清越想,越覺得這個事兒有點不地道。

當初他可是答應過池家兄弟,要替他照看他兒子,幫着他們娘倆。如今甩手不管了,他總覺得自己像是沒盡到責任似的。

第七百零五章 心寒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討說法第二百七十四章 花魁第六百三十八章 痛快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所求第三百七十章 尾巴第十七章 喝兩盅第六百七十八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養兒防老第五百九十五章 日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兄妹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在鎮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年禮第七百零三章 一胎三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果第五百零三章 想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聲討第二百二十七章 忍不住的怒意第五十九章 回來了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一十章 韓氏來第八十二章 攤牌(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請岳母第七百零八章 定論如何第三百二十二章 柺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事情經過第六百二十五章 舊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難產第一百二十三章 聲討第五百零七章 你連自己的身份都記不住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主意第六十一章 孽緣第四百零六章 求救第七百六十八章 誤以爲是真相的表象第二百七十四章 花魁第六百章 遇趙芸蘭第七百零九章第四百章 還沒散第三百二十八章 熱鬧第七百零二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討好第六百一十章 一別數載第四百三十四章 商議第四十一章 沒有第七百六十一章 怒極第六百八十七章第九十章 分錢第五百九十八章 過往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擇他第二百五十五章 欺軟怕硬第三百七十九章 待嫁第七百四十一章 凶多吉少第四百零八章 找來第九十四章 懷疑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老闆第七百八十八章 很不舒坦第三百三十七章 不必第二百零三章 不忍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事到如今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關將至第七百六十九章 過河拆橋第六百三十八章 痛快第六百四十七章 心服口服第四百零九章 交待第四百六十九章 奇怪母女第六百六十八章 能去哪兒第三百零三章 遇袁氏第六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見人影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願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惡還是善第六百九十四章 出主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去討人情第三十六章 猜測第七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招工第七百二十六章 沒問第四百二十八章 齊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待嫁第二十五章 王氏母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生豬肉第五百四十章 遇險第四百二十章 還能信誰?第六百五十二章 挑明(一)第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果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家前昔第二百八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於第四百七十三章 無恥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通鋪第二百零五章 杜玉孃的打算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驚聞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在鎮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嚥氣了第一百零九章 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