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敵友之間

中軍營中很是平靜。今天儘管南門也有蛇人來犯,但山都的蛇人軍大概也已經後繼乏力了,中軍擊退它們的攻擊已是遊刃有餘,也沒什麼可興奮的了。天還沒大亮,剛接戰過一場的士兵紛紛回營休息,休息過的卻正在向外走。

我到了武侯的中軍帳,跳下馬,道:“龍鱗軍統領楚休紅,前來繳令。”

門口的傳令兵道:“楚將軍請。”他大聲複述了一遍道:“龍鱗軍統領楚休紅前來繳令。”

我一進營帳,不由大吃一驚。裡面已經站了不少人,多半是中軍和右軍的將領,一邊侍立着一排參軍,張龍友也在。讓我吃驚的是,連一向不大露面的高鐵衝也在。他仍是戴着那個有面紗的大帽子,大概他有特權,仍是坐在輪椅上。武侯正高坐在上,身後站着那兩個親兵,邊上還站了一隊親衛隊。我走上前,跪在地上道:“龍鱗軍統領楚休紅前來繳令。”

這是第二遍說了。此時說時,我只覺心中有股說不出的委屈。也許,真正的內奸也在這些人裡,我卻被當成替罪羊。

來繳令的人絡繹不絕。南、西、北三門都有蛇人來攻,相比較而言,戰況最爲激烈的是西門。欒鵬與柴勝相兩人守城頗有章法,儘管右軍和後軍的軍力差不多,後軍的損失卻遠大過右軍。可不管怎麼樣,這等消耗戰只怕難以長久,若北門明日仍發動進攻,我不知道蛇人會不會想出破解火雷彈的方法。

依次繳完令,武侯重新佈置了一下城防。南門已不必那麼多人,反是北門告急,不僅從後軍抽到中軍的兩千士兵重歸北門,還從中軍抽去了兩千去守北門。

此令一下,路恭行便出列道:“君侯,末將今日在北門一戰,那裡的蛇人已進退有序,攻防得法,只怕增加四千士兵亦無濟於事,望武侯三思。”

武侯淡淡一笑,道:“路將軍,北門戰況我已聞稟報,那裡的敵人數量雖多,但攻勢不強,一攻即走,定是佯攻無疑,蛇人的重點定然仍在南門。”

的確,北門的蛇人若全軍壓上,就算守城的有火雷彈,它們將會受到極大損失,但最終多半也能攻入城來。可是蛇人一旦失利,便全軍退去,實在有點可疑。難道,蛇人的重點是在南門?或者,其實它們就是聲東擊西之計,佯攻三門,真正的注意力還是在尚無敵情的東門上?

如果這麼想下去,實在沒底了。此時我已再不敢將蛇人當成是些野獸,它們現在的攻勢越來越象是深通兵法,虛虛實實。單從一門來看,攻勢減退,但從全局來看,卻更難捉摸它們的用意。

柴勝相走出來道:“稟君侯,西門有我二人便足以自保,不妨將抽到中軍的兩千人也到北門助戰。”

武侯沉吟了一下道:“也好。”

這時德洋從椅子上站起來道:“稟君侯,今日在北門遭蛇人突襲,糧草損失了近一半,如此下去,全軍只怕支撐不了半個月了。”

他一條手臂也用繃帶綁着,倒和我差不多,所以武侯讓他坐下,不必站立吧。不過他沒我那麼能熬,這麼說了兩句話便已氣喘吁吁。

他一說起糧草的事,我不禁心一沉。關於這糧草,儘管每個人都想到了,可誰都不願提起。三軍尚可一戰,但若讓他們知道糧草已然告急,士氣只怕一下便要低落。以前圍高鷲城時,城中的共和軍起先衆志成城,鬥志極旺。兩個月後糧草告罄,城中一下便士氣大落。等有人餓死後,城中大部便無鬥志。若非共和軍知道帝國軍破城後定要屠城,恐怕早就獻城投降了。有這前車之鑑,每個人都對絕糧後的慘狀心知肚明。

可是不提也不是辦法,畢竟,現在連撤軍都失敗了,接下去的問題首先是堅守,然後再是逃出城去。我們都看着武侯,只盼這絕世名將能有一個奇計讓十萬大軍順利班師。

武侯擡起頭道:“列位將軍也不必太過擔心,我三天前已命人去五羊城調糧,日夜兼程,明日定可回來了。”

不知從五羊城能調多少糧草回來,但這畢竟是個好消息,至少在撤退時不必擔心糧草了。我們都又驚又喜地看着武侯,真沒想到他竟然早就已有安排。

路恭行又道:“稟君侯,張參軍所制火雷彈威力極大,是攻守利器,末將已將之用於實戰,頗見神效,望武侯命人加緊趕製,分派諸軍。”

諸軍中除了中軍,其餘各軍都有點莫名其妙,他們也沒見過火雷彈吧?武侯看了看侍立在一邊的張龍友,道:“張參軍,現在一日能制多少枚火雷彈?”

張龍友出列,行了一禮道:“稟君侯,卑職現在有五十個工匠加緊趕製,已製成小號火雷彈一千枚,中號三百枚。北門雖被蛇人佔據,硫磺數量卻也足夠,但硝石已很難得,望君侯命人加緊辦理此項事宜。”

張龍友的火藥配方是硫磺、牆硝和木炭,硫磺本來是從北門外一個火雲洞取得,北門外已駐有蛇人大軍,以後也沒辦法再去取了,不過張龍友肯定也已搬了許多進來,一時也不必發愁。只是那硝粉本由牆上刮取,而只有數十年的舊屋纔有牆硝,城中經過屠城,屋倒樑頹,也沒什麼屋子好刮牆硝了。

武侯道:“現在的存貨尚可支持到何時?”

張龍友道:“硝粉尚餘五十餘斤,大概可能再製一百餘斤火藥了。小號火雷彈需火藥二兩,只可再製五百個。”

一共是一千五百個。全軍現在有九萬餘人,這一千五百個火雷彈如何分法?路恭行在北門一戰,至少也用掉了兩三百個。看樣子,這火雷彈還不能恃之克敵制勝啊。

武侯也沒有說話。他也許本也想用火雷彈來一舉奠定勝局吧,我不知道他現在在想什麼。

半晌,他道:“張參軍請回。”

張龍友施了一禮,退回參軍列中。他本來只是個毫無特色的輜重營小兵,一旦進入幕府,竟然象脫胎換骨一般,變了一個人似的。

武侯把手按到桌案上,道:“諸位將軍,蛇人已將高鷲城三面圍住,唯有東門尚無敵情。若是坐等,必將受困於孤城。不知哪位將軍有良策,不妨報上來。”

下面站着的參軍和諸將都一言不發,連昨天大言不慚的柴勝相也是沉默不語。大概誰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蛇人鬆開東門,也許正是爲了讓我們覺得有條生路,失去死戰到底的決心。這些蛇人越來越象一個狡猾的敵人,沒有人敢再輕看他們,因此這個空隙倒象是個圈套,反而讓人不敢投進去。

路恭行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但還是沒有開口。帳中一下子沉寂下來,誰也不敢開口。這時,卜武站了起來,道:“稟君侯,當今之計,只有從東門撤走。”

東門,未必就是個能安然撤走的地方。可是在如今這種情勢下,若在城中坐等,那只有等死。高鷲城周圍本還有些小城,但這些小城多半因爲呼應共和軍,在帝國軍南征時逃個精光,沒辦法去那兒補充輜重。而從東門撤軍回帝路,路途要遠許多,勢必要到五羊城去補充輜重了。這也許是現在唯一的辦法了吧。

好一會兒,武侯才道:“諸位將軍,歸去後各自堅守,不得有誤。明日由左軍率先從東門出發,全軍務必要在一日內全部撤出城中。”

我們都站直了,向武侯行了一禮。不知爲什麼,我好象看到武侯的神色中有一股極爲蕭索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不象個叱吒風雲的將領,只是個普通的老人。

我們走出營帳,正各自上馬回防區。右軍有隻有欒鵬、柴勝相過來繳令,本來也輪不到我,只因爲我是受命助守北門,才也得以來繳令的。

我正要上馬,忽然武侯的那個護兵大鷹出來道:“龍鱗軍楚休紅將軍,君侯命你入內,有事商議。”

我吃了一驚,武侯讓我留下那是什麼意思?也許,正是因爲懷疑我麼?我有點忐忑不安,柴勝相道:“楚將軍,你可是君侯跟前的紅人了。當初龍鱗軍可是沈大人親自統領,你已經快趕得上沈大人的地位。”

他的話中滿含醋意,大概他還以爲武侯又看中我什麼,又要提拔我吧。此人居然嫉妒心如此之重,當真只是一勇之夫。我沒和他鬥口,只是道:“柴將軍取笑了。”跟着大鷹進帳。

裡面的人都退出了,帳中除了武侯和他的參軍們,只剩我一個將領。我不禁腿也有點軟,不由自主地跪了下來,道:“君侯。”

武侯笑了笑,道:“楚將軍,昨日散會後你去哪裡了?”

我心頭猛地一跳。昨天,我送白薇和紫蓼出城,那也是讓人懷疑的吧?說不定,還會疑心她們是帶了軍情出城去通知蛇人的。如果武侯這麼想,那我全身是嘴也說不清了。

我跪着,膝行了兩步道:“稟君侯,我有兩個侍妾要去五羊城,我送她們出去,然回便回營。一回營便接令增援北門。”

武侯道:“楚將軍請起。伍參軍,楚將軍之言,可是屬實?”

邊上一個身着長衫的參軍走了過來站在我身邊,一躬身道:“楚將軍自昨日散會後,送帳中兩個女子出城,未到別處,歸隊後便得令出擊,守城時無避戰之意,故無可疑之處。”

他就是伍克清麼?我不禁看了看他。這人年歲也不大,一臉的精明。

武侯淡淡笑了笑,道:“伍參軍,你退下吧。”

這伍克清竟然跟蹤我?我不禁有點惱怒。但如果不是他跟蹤我,恐怕我現在說不清自己的行蹤了。可是,在送白薇她們離開時,那極快的一吻,他是不是也看在眼裡了?

武侯沉吟了下,道:“楚將軍,起來吧。”

那是表明武侯不再懷疑我了吧?

我站起身,看着武侯,背後,只覺汗也涔涔而下。武侯的臉上也一陣茫然。記得在軍校學習時,讀到《行軍七要》中說:“用間爲取勝之本。”那時並不覺得用間有什麼大用,可是當實際碰到這種情況時,便也知道,一個得力的間諜實在可說能左右勝負。

軍中,一定有蛇人的內奸,可這到底是什麼人?

走出營帳,我跳上馬,正要回右軍,身後有人道:“楚將軍。”

我回頭看了看,那伍克清走出營來。他一身的長衫,更象是個士人。我對他就不出有什麼感覺,武侯派他來監視我,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對他有好感。可要不是他幫我說話,說不定我現在已經被當成奸細處斬了。

我在馬上點了點頭,道:“伍參軍好。”

他在邊上牽過一匹馬上,跳上馬跟了上來,道:“楚將軍,請你不要怪我。”

我點了點頭,道:“那不關你的事。軍令如山,便是自己兄弟,也要這麼做的。”

伍克清拍了下馬,那匹馬跟了上來,在我身邊走着。他道:“楚將軍,我本來便不信你會當內奸,但此事是君侯親命,我只能依令而行。”

我道:“伍參軍不必說了,我也知道。”

他手上拉着繮繩,垂着頭,看着那馬在路上不緊不慢地走着。路上,不時有一灘灘幹了的血污,黑色的一塊,象是一張張磨薄的皮革。

他擡起頭,道:“但肯定有個內奸。”

我點了點頭,道:“是,我也想過,所以那一天用風箏攻擊會一敗塗地,而昨晚上那隊精銳蛇人也會突然出現在北門。”

伍克清道:“楚將軍,你覺得我們還能有取勝的機會麼?”

我沉默了。這問題實在很難回答,如果說要突圍而走,我想騎兵多半可以順利突圍,步軍卻未必能夠逃走了,而那樣勢必成爲一場大潰敗。對於武侯來說,寧可戰到全軍覆沒,也絕不會同意這樣的逃跑。要說取勝之機,也未必就沒有,那次勞國基所獻之策如果成功,一定可以取得全勝。可是這機會已經失去了,現在蛇人合圍之勢已成,留着東門不圍,正是爲了渙散我們的軍心吧。

我沉吟了一會,道:“很難。如果我是武侯,只怕早就陣腳大亂,丟盔卸甲逃了。”

伍克清點了點頭,道:“是,如果第一批蛇人剛到時我們便撤退,那時我們兵力佔優,蛇人一定不敢追擊。”

我嘆了一口氣。如果領軍的不是號稱百戰百勝的武侯,那麼說不定我們已經退走了。有時,名聲象無形的枷鎖,反而讓人縛手縛腳。

我不想再說這個事,岔開話頭道:“對了,武侯查那內奸,有眉目了麼?”

伍克清道帶住馬,看着我道:“楚將軍,這便是我來的目的。”

他的臉上很是凝重,我的心裡一震,拉住繮繩道:“我能做什麼?”

伍克清看看四周。我們已經走出中兵的營盤,周圍只有一些殘垣斷壁。他道:“君侯在懷疑一個人。”

回到營帳時,金千石和新上任的左哨哨長吳萬齡,右哨哨長虞代在右軍營外等着我。虞代是金千石推薦來的,我雖與他不熟,但也看得出此人精明強幹,年紀雖輕,舉止卻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我拉住馬,金千石扶我下來,道:“統領,你回來了。”

我道:“軍中沒事吧?”

金千石道:“軍中有些鼓譟。”

我吃了一驚,道:“怎麼了?”

金千石道:“今天輜重營發的口糧較平常減了三分之一,右軍還沒什麼話,龍鱗軍中有點憤憤。”

本來我們的糧食也只是些幹餅,每天六張,每十天發一塊幹牛肉。減去三分之一,那每天只剩四張了。那幹餅雖不好吃,有些胃口大的士兵還不夠。現在少了許多,怪不得軍中那些吃得多的都要鼓譟了。

我道:“龍鱗軍的糧食也少了?”

金千石道:“是,一視同仁。”他的臉上有點沮喪,大概以前在沈西平麾下時,龍鱗軍有很多優先。現在被等同一般士兵,自是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我嘆了口氣。武侯是要把龍鱗軍收歸己用,這麼做也不得已吧。武侯雖說明天會有一批糧食從五羊城運來,但能有多少?只怕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我道:“金將軍,請你向弟兄們解釋一下吧,現在這時候,多說也無用。對了,我有多少糧食?”

金千石道:“統領你每天有十張餅。”

我道:“我有六張足夠了,其餘四張分給他們。”

金千石道:“統領,你夠麼?”

我笑了笑,道:“我好象還不算飯桶。”以前白薇紅蓼跟着我,我一天也要分她們幾張,我自己一天吃六張足夠了。

這四張餅給三百多人分,那當然分不到什麼,不過至少可以鼓舞一下軍心。金千石道:“這樣好。我每天有八張餅,也拿出兩張。吳將軍,虞將軍,你們呢?”

吳萬齡和虞代道:“金將軍說得是,我們一樣。”

這時,我再也忍不住,“撲嗤”一聲笑出聲來。他們面面相覷,只道說錯了什麼話,我笑得幾乎上氣不接下氣,道:“別人只道我們在談什麼軍機大事,要是知道我們這麼一本正經說說來說去的就是省出十張大餅,還不讓他們笑掉大牙。”

他們一怔,這時也不由得大笑起來。

金千石笑道:“真是去他孃的,我們空有一堆財寶,回帝都也都能算個小財主,現在卻弄得跟叫化子似的沒東西吃。”

他跟我也熟了,說話也開始隨便起來,不象我剛到龍鱗軍時,他總是畢恭畢敬地跟我說話。

他這話雖然是玩笑着說的,我們卻不由得都默然。糧食是軍中命脈,要是缺糧,那還談什麼守城?我們圍城三月,高鷲城裡人相食的慘狀我們也見過。難道風水輪流轉,要輪到我們了麼?

半晌,吳萬齡道:“統領,蛇人是吃什麼的?”

他的話也輕描淡寫,只是爲了岔開話頭,可是金千石突然渾身一震,我見他神色有異,道:“金將軍,怎麼了?”

金千石道:“統領,蛇人到底是吃什麼的?”

他的話好象重複了吳萬齡的話,但語氣大不尋常,我擡起頭,卻見他和吳萬齡、虞代三人都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我慢慢道:“是啊,它們吃什麼?”

蛇人的數目,只怕也要上十萬了。不管它們多麼能耐飢,總也要吃東西的,那麼,它們勢必也要有一個巨大的輜重營。如果我們能燒掉它們的輜重,那麼蛇人糧草不繼,包圍就會立解。我看着他們,他們也一定想到了這點,臉上都煥出異采。

我道:“城外還有蛇人的屍首麼?”

金千石已明白我的意思了,他道:“今天欒將軍和柴將軍一番苦戰,城外留下了幾百具蛇人屍首,有不少還還留在城外。”

蛇人在戰後也打掃戰場,但城下的蛇人屍首它們也不敢來收,還有許多留在那裡,右軍的士兵有正在打掃戰場,把那些蛇人屍首堆成一堆燒掉。那輛巨大的攻城車也被拖進城來,這麼巨大的木料,若是帶回京城,帝君大概會龍顏大悅,做成宮室棟樑之材吧。在武侯南征前,帝君正在大興土木,在天河邊建造長樂宮,作爲秋狩的行宮。可現在,卻也只能留在這兒,不知到底能派什麼用。

我們四人走到城邊,金千石叫過兩個在城上巡邏的士兵,讓他們拿兩根繩子來,他和虞代兩人縋城而下,揀了一具今天剛戰死的蛇人屍首,一個綁住頭,一個綁住尾,綁好了,拉了上來。

金千石和虞代兩人也上了城。金千石一上來,便道:“統領,來吧。”

我點了點頭,從腰間摸出百辟刀,道:“你們扶好。”

他們把這蛇人屍首拉直了,肚子向上。這蛇人身上披了件軟甲,我割開綁着軟甲的繩子,不禁皺了皺眉道:“這些軟甲很合身,象是照蛇人的身材定做的。蛇人也會做這些麼?”

他們都沒說什麼。大概,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蛇人的肚腹是青白色的,只有一些細小的鱗片,不象背上,鱗片幾乎象是披着的戰甲。這蛇人的頸下被砍得血肉模糊,一顆頭都幾乎被砍下來,嘴裡還吐着一條細長的舌頭。我把百辟刀插進這蛇人屍首的頸下,用力一拉,鋒利的刀刃象割開軟泥,蛇人的屍首如同一隻皮箱一樣,從當中打開。

剛一打開,只覺一股惡臭直衝上來,我首當其衝,被薰得幾乎要作嘔。我頭轉到一邊,讓上蒸上來的惡臭,卻聽得他們都驚叫起來。

我轉回頭,只見他們三個都盯着蛇人腹中,臉也變得煞白,象是中了什麼妖法。

出什麼事了?我低下頭,纔看清那蛇人腹中的東西。纔看到,我也不由得一陣驚恐。

那蛇人的肚子裡,是一些暗紫色的肉塊,其中有一隻手,還有一些頭髮。最讓人恐怖的是在這些肉塊中,有一個人頭!

這人頭的皮膚象是被滾水燙爛了的麪粉,坑坑窪窪的一堆,眼皮也已經爛盡,兩顆眼珠卻凸出來,還能看到那眼神中無盡的驚恐。

半晌,虞代驚慌失措地道:“它們……它們吃人!”

儘管我也知道蛇人會吃人,可萬萬料不到它們是以吃人爲生的。我看着那蛇人肚子裡這些亂七八糟的骨殖腐肉,不由一陣噁心,把刀在蛇人屍身上擦了擦,收回了鞘,想着,過後一定要用酒來好好洗洗。

這時,東邊忽然發出一陣喧譁。隔得那麼遠,只聽得到那一陣噪雜。我趁勢扭頭道:“出什麼事了?”

金千石道:“不知道,好象是東門。會是蛇人攻來了麼?”

我皺了皺眉。現在未得武侯將令,我也不敢任意離開西門。我道:“等着吧。”

金千石叫過幾個士兵來,把那具蛇人的屍首扔進火堆燒了。他拍了拍手,道:“可千萬不要出什麼事啊。”

那一陣喧譁越來越響,也漸漸移近了,現在可以分辨出那是一陣呼叫。聽聲音,很有節奏,並不是驚恐時的狂呼。什麼事能這麼值得高興?難道武侯說的糧食提早一天運來了麼?

我們站在城頭,心中按捺不住的好奇,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那陣呼喝漸漸近了,也聽得出,那確實不是驚呼,而是歡呼。金千石道:“我去看看吧。”

他上了那裝着望遠鏡的箭樓,看了看。我道:“金將軍,到底是什麼回事?”

金千石在箭樓上探出頭來,道:“看不清,有一支兵馬正向中軍走去。”

向中軍?我皺了下眉。不得將令,誰敢把部隊開到中軍去?何況,這又有什麼值得歡呼的?

忽然,我腦中一亮,叫道:“金將軍,那支兵馬有旗號麼?”

虞代在一邊忽然道:“是陸將軍?”

他已經知道我的意思了。今天已是第十天,也是陸經漁追殺蒼月公的最後期限。我本以爲他不會回來了,如果歸來的真是陸經漁,那麼就是說,他已捉到了蒼月公?

金千石大概也聽到了我們的對話,在箭樓上叫道:“對!對!正是陸將軍!”其實不用他多說,那些士兵的呼喊已經聽得清了,漸趨整齊的聲浪喊的正是“陸將軍,陸將軍。”

陸經漁回來了?

我們吃了一驚,但隨之而來的都是驚喜。

陸經漁已經走了十天,而這十天裡,蛇人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儘管沒人公開說,但暗地裡肯定有人覺得是因爲武侯斥責良將,使得士無鬥心,將無戰意,弄到今天這個地步的。許多人暗暗覺得若是有陸經漁在,恐怕早可以擊敗蛇人,勝利班師了。

也許因爲陸經漁不在吧,更容易被傳說得神乎其神。和陸經漁並列爲龍虎二將的沈西平僅僅一戰便陣亡,以陸經漁之能,到底能比沈西平好多少?

吳萬齡道:“陸將軍可是把蒼月的頭帶回來了麼?”

十天前,武侯給陸經漁下令便是讓他帶蒼月公的頭回來。如果陸經漁空手而歸,只怕武侯的軍令不會輕饒。我心頭不由惴惴,道:“應該順利吧,不然陸將軍只怕不會回來了。”

他們沒說什麼,大概也覺得如此。金千石跑下箭樓來,道:“統領,我們去看看吧。”

擅離防區,那也是大罪,好在西門和中軍營帳不遠,武侯把中軍設在城中,本來便是爲了接應四門的,如果快的話,來回不過一頓飯功夫。我道:“你們去一個吧,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虞代道:“我去!”他也不多說半個字,轉向跑下城去。金千石正走到我跟前,道:“虞將軍,快點回來,我們在營中等你消息。”

虞代頭也不回,道:“好的。”他牽過馬來,已帶馬向中軍方向跑去。

看着他的背影,金千石道:“小虞是我從左軍帶過來的,他最崇拜陸經漁。”

我笑了笑。其實不止是虞代,陸經漁可以說是軍中的偶像,每個人都很崇拜他,我以前最崇拜的兩個人,一個是武侯,另一個就是陸經漁了。這十天守城,武侯已吃了許多敗仗,於他名聲不免有損。陸經漁在蛇人攻來以前便已出走,我們吃的敗仗反而與他無關,他放走城中的共和軍婦孺,也只讓人覺得他寬厚仁慈,更得人心。

可是,我心中卻隱隱地有種不安。

陸經漁回來的消息,象是擲入油鍋的一把鹽,到處都沸騰起來。很多人都大爲心安地覺得,有陸經漁回來統領左軍,肯定戰局會好轉。

這種過於樂觀的想法使得全軍每個人都洋溢着興奮之情。右軍和左軍一向不太和睦,在沈西平統領右軍時,兩軍幾同路人,但現在右軍的人也多半在談論此事。

也許,師老厭戰,士兵也希望能早日順利班師,對於各軍的恩怨,現在也不太看重了吧。

走入龍鱗軍營中時,士兵都懶懶散散地在營中或坐或站,大多三五成羣地說着什麼。龍鱗軍中本來俘了不少女子,幾乎人人都有一個,蛇人攻來後那些女子或送輜重營,或都放走,也有被殺掉的。要是那些女子仍留在營中,大概還要亂。我不由得皺了皺眉道:“金將軍,軍中老是那麼懶散麼?”金千石道:“一向如此,沈大人在時便這樣,不過戰場上絕對不會這樣。”

我把吳萬齡要來,便是想借他的力量整頓軍紀,一支隊伍,若無鐵一般的紀律,各自爲政,不聽管束,那單兵戰鬥力再強也是枉然。在軍校時,陸經漁曾跟我們說過大帝開國時十二名將中駱浩的事蹟。駱浩在十二名將中僅次於那庭天,他的部隊都是南邊人,個子矮小,若是個人戰力,不過平平而已。但駱浩一軍,被稱爲“鐵刃山”,令敵人聞風喪膽。一次另一個名將李思進向駱浩借三千人助守,那三千人到李思進營中時正值大雨,李思進的一萬餘人都躲到一邊避雨,唯有駱浩的三千客軍,因爲未收到解散的命令,在雨中一個也不敢動。雨後李思進歸校場點兵,見狀大吃一驚。陸經漁跟我們說起這個事例時,我還記得他臉上的欽慕之色。

“一支部隊若沒有鐵的紀律,那麼談不上是一支強兵。”這句話我記得那時他跟我們說了好幾遍。

我們走入營盤,士兵還都是懶懶散散的,看到我們時才點點頭,算是行禮。金千石喝道:“集合!”

隨着他一聲令下,士兵們一下聚集起來,排成整整齊齊的三個方隊。看來,沈西平帶兵也有自己的特色,龍鱗軍平常雖然軍紀不佳,象是支烏合之衆,一旦下令,便一樣又有了強兵的樣子。

金千石道:“統領,你對弟兄們說幾句吧。”

我來龍鱗軍也沒幾天,還沒和他們說過多少話,命令也多半由金千石傳達,金千石一定也覺得我應該樹立起威權。

我站到隊列前,看了看他們,道:“弟兄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從今天起,龍鱗軍要加強操練,並由吳萬齡將軍全權整肅軍紀,營中不得再有人任意喧譁。若有違者,重責不殆。”

我的話雖然有些重,他們大概也不覺得嚴。以前沈西平統領時,龍鱗軍平時放任自流,一旦有事,軍紀嚴到殘酷。我這麼說,語氣比沈西平那時要弱得多了。但那些士兵大概散漫慣了,可能想不到我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雖然站得筆直,臉上的表情卻什麼都有。

金千石道:“弟兄們,不管如何,我們都不能墮了龍鱗軍的名聲。反正沈大人在時,我們龍鱗軍是第一強兵,沈大人歸天了,我們還是第一強兵。”

那些士兵都站直了。不管他們軍紀如何壞,對於一個軍人的榮譽,他們還是看得比什麼都要重。

我道:“金將軍,從現在起,你和吳將軍每日有空給弟兄們操練一個時辰。我們要讓沈大人的在天之靈知道,龍鱗軍永遠不會失敗。”

金千石站直了,道:“遵命!”

他的臉上也帶着點激動。我在心裡卻不由有點苦笑,也許金千石覺得我現在這樣子纔不愧是一個勇將的樣子,可是,他大概沒有想過,我們不管練得多強,又有什麼用?

當知道沒有勝機時,仍要一戰,那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倔強,也算一種勇敢吧。我低下頭,不敢再去看那些士氣高昂的龍鱗軍士兵。

金千石帶着他們走了兩遍操,不愧爲一支強兵,儘管平常看上去幾同烏合之衆,操練時卻進退如意,一絲不亂。走完操後,金千石提着一柄長刀,領着他們做了些擊刺之術。龍鱗軍的中軍一百人都是用長刀,這種兵器更適合衝殺,但不利久戰,因爲長刀畢竟太沉重,練了一趟,倒有一小半人有點氣喘吁吁了。金千石面色如常,仍是喊着號子,也不急躁。他的刀術沒什麼花哨動作,一刀就是一刀,平實而樸質。如果只是一把,自然也沒什麼希奇,但幾十、上百把刀齊齊劈下,那等威勢真如閃電下擊,天雷震怒。

金千石也許也沒有別的出色的地方,但沈西平能提他到中兵哨官,也不可小視啊。我默默地想着。現在龍鱗軍有指導練兵的金千石,整肅軍紀的吳萬齡,加上一個精明幹練的虞代,如果給我一兩個月,我一定能把龍鱗軍的戰鬥力提升一倍,那時,說不定真能超過前鋒營。前鋒營的問題是指揮太過鬆散,下設的二十個營每個都自成體系,而百夫長又矛盾甚多,單是百夫長便分了三派,不免難以發揮應有的實力。而以前的龍鱗軍則過於追求攻擊力,防守太差,衝鋒時若衝不動敵方陣營,便陷入了單兵作戰的境地,沈西平一戰而亡,正是因爲那次衝鋒時,蛇人根本沒有陣營,一個個悍不畏死地撲上來,龍鱗軍那等超強的攻擊力無用武之地,結果被各個擊破,否則以龍鱗軍這些千挑萬選的士兵,縱不能取勝,自保也絕不困難。可龍鱗軍雖也設了五個哨,哨官卻是統領的直系下屬,沒有前鋒營的多頭之弊。

我正想着,營門口一騎馬直衝進來,馬上之人正是虞代。這馬跑得極快,一進營門,虞代一把勒住繮繩,馬也人立起來。金千石站定了,收起刀,操練的士兵齊齊站定。他將刀遞給邊上一個士兵,迎上前去道:“虞將軍,出什麼事了?”

虞代跳下馬,道:“快點準備,君侯大概馬上要點兵。”

現在蛇人攻來了麼?儘管明知現在是在城中,根本看不到城外,我不由向外看了看。外面傳來一些喧譁,但也還算平靜。

虞代大口喘着氣,向我跑過來,邊跑邊道:“統領,君侯大概和陸將軍鬧翻了。”

“什麼?”他這話才真正讓我大吃一驚。陸經漁一向是武侯的部屬,以前武侯命我去捉拿他,他也毫不反抗。現在一回來怎麼會馬上鬧翻?我道:“到底是什麼事?你說清楚點。”

虞代喘了口氣,剛要說時,營門口一騎又直衝進來,卻是雷鼓。他手中捧着一支中軍將令,喝道:“龍鱗軍聽令!”

他的嗓門本來就大,現在更象打了個雷一般。我馬上站起來走上前,跪在地上,道:“龍鱗軍統領楚休紅聽令。”

雷鼓擲下一支將令道:“君侯有令,火速至東門參與防衛,任何人不得出城。”

東門告急?我接過將令道:“遵命。”

話音剛落,雷鼓已跑了出去,大概又要上哪兒去傳令了。我回頭道:“金將軍,讓弟兄兄速速上馬出發。”

邊上有人帶過我的馬上,我單手一按馬背,人躍上了馬,道:“虞將軍,你過來一下。”

虞代也重又跳上了馬,他加了一鞭,到了我跟前,道:“統領。”

我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君侯命我們防衛東門,到底是何意?”

虞代道:“我也不知詳細,但在中軍營外,聽得君侯怒不可遏,在帳中痛叱陸將軍,似是說什麼‘生有反骨’,到底什麼事我也不知道。聽中軍的弟兄們說,陸將軍回來時帶了十幾個人,看樣子並沒有帶什麼首級。進帳後不多久,便聽得君侯怒罵,命人傳前鋒營過來。我是聽得君侯命雷鼓進帳聽令,情知定有變故,馬上回來的。”

“是因爲陸將軍沒能帶回蒼月公的首級吧?”我喃喃地說。武侯治軍,一直都是強硬之極,有違軍令的,就算官職再大也難逃責罰。陸經漁是武侯養大的,可以說是他的義子,不會不知道武侯之心。上次陸經漁誤將蒼月放走,武侯命他外出追趕,那已是網開一面,實際是放他逃走的意思。陸經漁如果帶不回蒼月的首級,回來的話那定是自己首級不保,就算武侯對陸經漁情逾父子,他也不會敢回來的。也許,是陸經漁關心太過,寧可自己性命不保也要回來的吧。如果是這樣,那麼就算明知無濟於事,我也要在武侯跟前爲陸經漁求情。畢竟,隨機應變,現在不是用這等小事處斬大將的時候了。

虞代沒說什麼,他大概也是這樣想。武侯命我們防衛東門,一定是爲了防止陸經漁帶回來的一千鐵騎作亂。

左軍不象中軍和右軍,陸經漁對屬下一律一視同仁,不象武侯和沈西平,在軍中自成一軍地成立前鋒營和龍鱗軍。但他手下有一千鐵騎,儘管沒有名號,卻是左軍中的最強部隊。上次他帶走的一千人,正是這支鐵騎軍,一旦這支部隊作亂,何況是在左軍部屬的東門,左軍會不會加入作亂都未可知,當然不能指望他們平亂,所以武侯要火急讓我這個外人來防衛吧。

我不由苦笑。上一次捉拿陸經漁也是我,就算陸經漁自己也不怪我,他手下的人卻對我沒好印象,所以我送白薇紅蓼出城時,兩個衛兵都會給我臉色看。如果那一千鐵騎真的作亂,也不消左軍捲入,只要他們袖手旁觀,我這三百多人的龍鱗軍一定死無葬身之地。

我在君侯心目中,永遠都是一隻並不太重要的棋子吧。想到這裡,我的心頭隱隱作痛。其實也早該想到,這局棋中,武侯連陸經漁這樣的重子都能棄掉,不用說是我這樣的小卒了。

一到東門防區,便見到左軍已列陣而立。還好,這陣頭是對外的,那麼說明左軍也沒有作亂。

我們一到陣前,何中已迎了出來,道:“左軍中軍官何中,請問是哪位將軍?”

我拍馬上前道:“何將軍,是我。”

何中見了我,道:“是楚將軍啊,你來得正好。”

我跳下馬,道:“何將軍,出什麼事了?”

何中道:“陸將軍帶回的兵正在城外吵鬧。”

我不由皺了皺眉。陸經漁一向以帶兵紀律嚴明著稱,出走十日,左軍中的精英都成了這個樣子麼?我道:“陸將軍在哪裡?”

何中道:“他還在君侯那裡。”

我道:“難道陸將軍去謁見君侯時沒跟那一千鐵騎交待過?”

何中似乎想說什麼,卻又欲言又止,只是道:“楚將軍,你自己看看吧。”

我扭頭對龍鱗軍道:“上城!”便走上城頭。

一上城頭,只見左軍的士兵一個個如臨大敵,卻又似乎很茫然地看着城下。我道:“卜將軍呢?”

何中道:“陪爵爺去見君侯了。唉,只怕君侯難以說攏……”

我道:“君侯不是隻認軍令不認人情的人,不至於如此吧。陸將軍可曾帶叛賊蒼月回來?”

何中頓了頓,道:“帶是帶來了,只是……”

何中那種吞吞吐吐的樣子實在讓我難受。這時我已走上城頭,剛到城邊往下一望,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

城下,黑壓壓的,竟然有六七千人馬!

這批人馬當先是一千騎軍,正是左軍的旗號,可後面卻是些異樣盔甲的人馬,看樣子,竟然是共和軍!

我吃了一驚,道:“這是怎麼回事?”

何中還沒說什麼,我道:“陸將軍是……他是帶共和軍回來的?”

何中點了點頭。

陸經漁帶回的共和軍,總也有五千多。也許,這已是共和軍的全部殘軍了,難道陸經漁已經收伏了共和軍殘部了?如果這樣,他倒又立了一大功。我道:“陸將軍是收了共和軍……”

我一句話未說完,倒知道自己在胡猜了。那些共和軍正在鼓譟不已,有幾個正舉着一面共和軍的軍旗,大聲叫着什麼,無論如何也不象是來投降的樣子。我道:“難道……難道……”

我本來想說陸經漁是不是被共和軍捉住了,被逼着回來賺城的。但我也知道這話一出口,只怕馬上要惹得視陸經漁爲神人的左軍將士紛紛側目。而且我也不信陸經漁是那種輕易會投降的人,他帶走的一千鐵騎毫髮無傷,看樣子不會因敗被擒。何況就算要賺城也不會大模大樣帶回共和軍來。

我想得頭痛欲裂,道:“何將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何中嘆了一口氣,道:“陸將軍想與共和軍聯軍一處,他將蒼月公帶了回來,去見君侯了。”

我道:“是蒼月公請降了?”

何中道:“不是,是聯手。”

何中把“聯手”兩字咬得很重,意思也是說,共和軍沒有投降,只是來和我軍聯手。這話如果幾天前聽到,那是妖言惹衆吧,根本不可能的事,可現在聽到,我也不禁有些愴然。

我們似乎還沒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但也與之相去不遠了。蒼月趁這時候提出聯軍一處,那也是看準了我們不敢再妄動刀兵。這實在是示之以威,誘之以利,死中求活的好計,如果我們能順利班師,那麼以蒼月那些殘兵敗將,勢難支持得下去,日後也準會被有掃平的一天。而此時他提出聯軍,那便可以有喘息之機,而武侯現在一方面不敢浪費兵力去與共和軍交戰,另一方面也確實需要增添力量。

表面看來,這提議也是雙方皆有利,倒也頗爲可行,戰後蒼月公保持以前的藩屬身份,帝君也未必不允。只是,養虎爲患,如果讓蒼月公保留這一支力量,將來只怕會有齧臍之日,武侯也不會不考慮到這點。

我道:“陸將軍到底是什麼態度?”

何中嘆了口氣,道:“我也不知爵爺到底是什麼態度。他回來時只跟我說了兩三句話,便帶了人去見君侯了。唉,若君侯一怒之下斬了蒼月,只怕城外立時又要動起刀兵。”

這時,城下有個共和軍的軍官催了催馬,到了城下,叫道:“喂,城上的聽着,我家大公現在怎麼樣了?若再不回話,我們要攻城了。”

我不禁有點好笑。這支共和軍雖然不算少,但較之左軍,還少了一半,何況他們也是敗軍之將,本是敗出城去,又談什麼攻城?

何中到城邊,道:“在下左軍中軍官何中,請將軍稍安勿躁,君侯和爵爺定會給將軍一個交待。若將軍定要攻城,不妨一試。”

他的話語溫和,卻又帶着隱隱的威脅。那人倒一下語塞,過了一會道:“何將軍不要以爲我們是嚇人的。今日我軍五千零二十三人,人人已抱必死之心。”

他撥轉馬頭,向本營走去。

何中也轉過頭,有點頹唐地看着我,道:“楚將軍,你說君侯會答應蒼月的要求麼?”

我有點茫然。如果我是武侯,我會答應蒼月的要求麼?

這時,身後突然發出了一片喧譁,有人喊着“爵爺”,有人喊着“陸將軍”。何中象是被針刺了一下,衝下城去。金千石道:“統領,我們也要下去麼?”

我看看四周,城頭的士兵有些亂。我道:“我們在城上看着,讓兄弟們提起精神。”

現在的左軍士兵大多激動萬分。這情形便如一鍋燒得火熱的油,一旦有顆火星飛入,只怕馬上會燒起來。我們這三百多人,若是左軍譁變,那真如滄海一粟,馬上會被人潮吞沒。但只要沒有火星,那這鍋油再熱,也總會涼下來的。

一羣左軍的士兵簇擁着幾人過來,所到之處,盡是歡呼。虞代有點緊張地道:“統領,爵爺來了。”

這時,城頭上的左軍也發出了一陣震天的歡呼,陸經漁和另一個老人走上了城頭。

陸經漁一身戰甲,白得耀眼,他邊上的老人卻穿着土黃色的長袍。陸經漁看見了我,微微一怔,馬上過來道:“是楚將軍啊。”

我半跪下來,道:“陸將軍,末將龍鱗軍統領楚休紅,奉君侯將令,前來防衛東門,任何人不得出城。”

陸經漁笑道:“現在已不必了。來人,將城門打開。”

他笑得很是開懷。自從我們被蛇人攻擊以來,還沒人能笑得這樣過。他的笑聲也感染了邊上的士兵,他們一個個都笑了起來,手中的武器也舉得不直了。

我站起來,道:“稟陸將軍,在得君侯將令以前,末將不得擅離職守,故城門不得擅開。”

陸經漁也站定了,看着我,慢慢點了點頭,道:“也對。君侯的傳令兵也該馬上就到了。”

象是應驗他的話,雷鼓這時正好一騎飛馳,到了東門邊,道:“龍鱗軍統領楚休紅繳令。”

我走下城,在雷鼓馬前跪了下來,道:“末將楚休紅在。”

雷鼓勒了勒馬,道:“君侯有令,東門警戒已解,龍鱗軍速歸本營待命。”

他說着,將另一支將令伸出來,遞了給我。我將兩支將令合在一處,正好合得天衣無縫。我將兩支將令交還給雷鼓,道:“末將遵令。”

武侯終於和陸經漁達成諒解了!隨着交出將令,我心頭也不由一陣欣喜。不知爲什麼,儘管和共和軍交戰了那麼久,對他們卻仍然沒什麼深仇大恨。也許,是因爲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僅僅是些微不足道的棋子吧。棋子和棋子之間,又能說什麼呢?

Wшw⊕ ttKan⊕ ¢ Ο 這時,幾個城丁正在放下吊橋,拉開城門。看着城門慢慢打開,我心頭也不由得一陣茫然。

第9章 口舌之戰第29章 亂命不從第20章 漏網之魚第30章 龍戰於野第24章 髀肉重生第14章 將計就計(全)第29章 穴地攻城星海上第6章 海上風雲第12章 河上死鬥第11章 望海三皓第15章 鐵甲戰車第16章 閃電一擊第12章 深海龍眠第16章 閃電一擊第15章 一切苦厄第11章 風行水第3章 逝者往矣第40章 前功盡棄第36章 勢如破竹第34章 決戰前夕第8章 莫辨敵友第32章 真僞莫辨第12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風行水第11章 望海三皓第28章 深谷斷魂第15章 鐵甲戰車第33章 違命不從第3章 修羅場第37章 帝都鏖兵第1章 逃亡之路第10章 爾虞我詐血和沙第41章 勝券在握第28章 深谷斷魂第14章 陰雲密佈第19章 01第9章 突如其來第32章 真僞莫辨第14章 兵行詭道破浪第35章 兵臨城下星海14-19第40章 前功盡棄第25章 心腹大患第41章 勝券在握第43章 背信棄義第21章 下第14章 陰雲密佈第4章 歸鄉之路第18章 重奪東平第17章 跨江而擊第22章 兵連禍結第27章 重振旗鼓第25章 危在旦夕第13章 笑裡藏刀第14章 將計就計(全)第16章 餓鬼道第16章 閃電一擊第3章 西府軍第12章 變生肘腋破浪第33章 違命不從第39章 和平之年第14章 兵行詭道血和沙尾聲第36章 成竹在胸第40章 前功盡棄第18章 暫缺第22章 謀事在人第7章 折衝尊俎血和沙第31章 過河拆橋第7章 死裡逃生第20章 漏網之魚第42章 天翻地覆第6章 海上風雲第34章 怒雷驚蟄第8章 智者勝第16章 餓鬼道第7章 插翅而飛第1章 風起雲涌第4章 歸鄉之路第35章 伏羲谷第33章 違命不從第31章 過河拆橋第1章 風起雲涌第23章 臣罪當誅第8章 智者勝第12章 變生肘腋第30章 龍戰於野第17章 跨江而擊第21章 風起青萍星海14-19第36章 成竹在胸尾聲第28章 南武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