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意外消息

隨着新年漸漸到來,太原城內又下了一場小雪,二十九日一早,一輛牛車緩緩駛進了太原城。

牛車裡坐着楊元慶的嬸孃沈秋娘,此時的沈秋娘已年過五十,歲月的風霜已悄然染白了她的兩鬢,眼角和額頭也佈滿了細細的皺紋。

但眉眼間依舊保持着年輕時的清秀,她掀開了牛車上的簾子,好奇地打量着這座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大都城,這是她第一次來太原。

和其他城池一樣,太原城也充滿了新年的氣息,家家戶戶屋檐下掛滿了風雞和燻肉,一根根長竹竿豎立在院中,竹竿上挑着色彩豔麗的各種旗幡,在寒風中飄揚。

不時可以看見有人府前點起一堆火,把竹筒子扔了進去,片刻竹筒爆開,爆竹聲響,這就意味的新年除瘟辟邪的開始。

她還看見有人向井中投入芝麻二十七顆,小豆二十七顆,念念祈禱,這是闢瘟的風俗。

“大娘,這裡的風俗和我們一樣啊!”

說話的是一個八九歲的女孩,長得伶俐乖巧,她叫阿淶,是衡山腳下的一個孤兒,三歲就失去父母,一直被沈秋娘收養,沈秋娘極爲喜愛她,這次來太原,特地帶着她一起來,路上也可以說說話。

阿淶說得是一口衡山土音,從未離開過衡山,她已經苦學了兩個月的北方官話,雖然口音還是很重,但已經勉強聽得懂她在說什麼了。

沈秋娘微微一笑,“南方北方過年都大同小異,其實我們南方很多風俗都是北方傳過來,比如元日立幡討吉,比如出嫁女兒元日要回孃家,再比如把舊鞋埋在院子裡,意味着要出‘印綬之子’,還有曉夜子初之時,把要家中用壞的笤帚放在院中燒掉。這些風俗原本南方沒有,是北方傳來。”

“我明白了!”

小姑娘又想起一事,好奇地問道,“大娘。元慶阿叔是個大官吧!”

“嗯!他的官可不小,可以說是天下最大的官,不過你不能叫他元慶,那是我稱呼他,你按家鄉風俗叫他阿伯就行了,但你是晚輩,要學會給長輩磕頭。明白嗎?”

“大娘,我記住了。”

沈秋娘心中又想起了元慶,他已經三十歲了吧!一晃二十年過去了,誰能想到當年那個打獵養家的孩子,竟然成爲一代君王。

不知爲什麼,沈秋娘心中也有點緊張起來,儘管楊元慶是她養大的孩子,又是她的女婿。但想到他的身份,沈秋娘便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這也是她始終不肯來和女兒同住的一個原因,她不習慣這種深宮高牆內的生活。更重要是她放不下南華宮的孩子們,一批批孤兒進來,長大成人後又一個個離去,能夠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這纔是她一生的事業。

“老夫人,王府到了!”牛車外,一名專程去接她的王府管家指出遠處的大門笑道。

沈秋娘着實不太喜歡這個管家,一路上太過於殷勤,居然還偷偷叫她太后。讓她很反感,不過他確實也很辛苦,沈秋娘心中也感激他。

“陳管家,一路上辛苦你了,我會如實告訴王妃,多謝你的關照。”

管家高興得呵呵直笑。“老夫人太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只是一路服侍不周,還請老夫人多多擔待。”

這時,出塵已經得到了消息,母親來了,她早早在大門口等候,裴敏秋也出來迎接,她心裡明白,這可不光是出塵母親那麼簡單,這其實就是丈夫心中的母親來了。

沈秋娘從車窗裡看見女兒,高興得探頭向她揮手,“妞妞!”

“娘!”

出塵心中歡喜得要炸開了,她飛奔上前,拉住了母親的手,有些埋怨道:“你怎麼今天才到?”

沈秋娘從牛車裡出來,她也有七八年沒有看見女兒了,她見女兒已長成了成熟的少婦,頗有幾分當年自己的模樣,心中又是高興,又是傷感,她替女兒理了理額上的秀髮,笑道:“路上有積雪,牛車走得慢,對了,冰兒呢?”

沈秋娘想起了自己的外孫女,忽然又想起女兒還生了個兒子,她竟然忘了,她不由拍拍腦門埋怨自己,“看我這個豬腦子,還有一個寶貝外孫,我怎麼忘了?”

出塵連忙回頭把女兒拉上來,笑道:“還不快給外祖母磕頭!”

楊冰怯生生跪下,“冰兒給外祖母磕頭!”

“好孩子,快起來!”

沈秋娘急忙把外孫女拉起來,她對楊冰感情很深,孩子剛出生時,便是她幫助女兒撫養,楊冰站起身,沈秋娘這才發現她已經長大了,身材高挑,容顏俏麗,竟然和出塵少時一模一樣,她一下子愣住了。

“出塵,冰兒和你小時候真的一模一樣。”

沈秋娘嘆了口氣,“我感覺自己又彷彿回到從前了。”

楊冰紅着臉不好意思笑着解釋:“爹爹也說我很像娘小時候,說二弟像他,虎頭虎腦。”

“那你爹爹一定把你當寶貝了。”

這時,裴敏秋也慢慢走上來笑道:“嬸孃一路辛苦了。”

沈秋娘從前見過裴敏秋,她知道這可是楚王妃,將來的皇后娘娘,連忙跪下施禮,“小民參見王妃!”

嚇得裴敏秋一把拉住她,“嬸孃可別這樣,您不是外人,您就是孩子們的祖母,和從前一樣,就叫我敏秋好了。”

沈秋娘也不想讓她爲難,想了想便笑道:“那好吧!我還是和從前一樣叫你敏秋。”

出塵看見了躲在母親身後的小姑娘,不由好奇地問:“娘,這個小姑娘是誰?”

沈秋娘伸手把她從身後拉出來,笑着介紹東岸:“她叫阿淶,是我收養的孩子,從未離開過衡山,這次便帶她出來走走。”

阿淶立刻乖巧跪下,砰砰磕頭,“阿淶見過大娘、二孃。”

她一時忘了,竟說起了家鄉話。聲音清脆甜糯,長相清秀乖巧,倒也討人喜歡,出塵心裡也喜歡。便把她拉起來,“我們府上孩子多,正好陪你一起玩。”

她回頭吩咐女兒,“冰兒,把這個小妹妹帶回府去,你來照顧你。”

“哎!”

楊冰心中喜歡她,連忙答應一聲。牽着她進府去了。

裴敏秋笑道:“在外面說了這麼多話,快進府休息吧!”

衆人簇擁着沈秋娘進了王府。

。。。。。。。

今天是上朝最後一天,明天除夕放假了,朝廷事務也格外忙碌,楊元慶早得到了妻子派人送來的消息,一直忙到中午,這才急忙趕回府中。

他快步走到後堂外,只聽堂上傳來一陣陣笑聲。遠遠望去,只見正中間坐着嬸孃和師孃兩個老人,他的妻妾孩子們則坐着兩邊。衆人談笑風聲,敘說着離別之情。

女人們在一起,大多是談論孩子,話題自然特別多,笑聲不斷,熱鬧異常,但隨着楊元慶走上大堂,堂內頓時安靜下來,一起望着他,楊元慶快步上前。在嬸孃面前跪下,眼睛一下子紅了,哽咽着聲音道:“元慶磕見嬸孃!”

沈秋娘也傷感起來,連忙扶起他,見他比上一次更加成熟威嚴,不由嘆息一聲。“元慶,嬸孃也一直想你,也幾次想來見你,可是想到你的身份,我真的不敢來,只要你們過得好,我就放心了。”

楊元慶搖搖頭,注視着嬸孃道:“身份只是對外,在嬸孃面前,我永遠是你從小養大的孩子,在我心中,您就是我的母親。”

沈秋娘淚水涌了出來,她連忙別過頭去,將淚水拭去,含淚點點頭,“孩子,嬸孃明白你的心,我們娘倆就和從前一樣。”

這時,裴敏秋拍手笑道:“既然元慶回來了,那就可以開飯了,孩子們肚子也早餓了,大家吃飯去吧!有什麼話,吃完飯再慢慢聊。”

衆人笑着起身,向旁邊餐堂走去。

。。。。。。

吃罷午飯,各人回了房,楊元慶則和嬸孃來到了出塵的院子,他們在起居室坐下,出塵和敏秋也跟着坐在一旁。

沈秋娘這才關切地問道:“元慶,你舅父一家的情況怎麼樣?怎麼沒聽你提到他們,好像我聽說他們在長安?”

“早就換回來了,舅父現在出任上黨郡長史,一家人都在上黨,雖然舅父能力平庸一點,不過名聲不錯,修橋鋪路、勸農建學,很得民心。”

說到這,楊元慶又問:“嬸孃現在還在吳郡和衡山兩邊跑嗎?”

沈秋娘搖搖頭,“以前是,現在不敢去吳郡了,沈法興被李密滅了後,沈家也遭了殃,聽說數百名蒙面人夜襲沈府,沈家人幾乎被殺掉了一大半,只剩下一些婦女和老人倖存,男人和孩童全部被殺絕,死傷非常慘重,連家主沈柏也被一刀斬頭,家財被洗劫一空,有人認出蒙面人是沈法興的舊部假扮。”

沈秋娘對吳興沈氏一直懷有恨意,而且她這一房的兄弟子侄在敦煌,所以她對吳興沈家的遭遇也沒有什麼難過。

但楊元慶卻吃了一驚,沈柏居然被殺了,沈家幾近被滅門,這。。。。他竟然一點也不知道,他還打算收復江南後,重用沈家,讓他們成爲出塵的外戚,沒想到竟出了這個意外。

出塵也驚訝異常,“娘,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就是沈法興兵敗的第三天,當時江南一片大亂,李子通也被殺了,到處都是逃竄流兵,當時很多大戶人家都被亂兵搶了,死了不少人,所以沈家出事,大家也就見怪不怪。”

這個意外的消息打亂了楊元慶的計劃,他本來計劃擊敗李密後,由吳興沈氏率領江南名門出門穩住南方局勢,現在沈家居然出了大事,這使他不得不改變計劃了。

實在不行,就用虞家和謝家出面安撫江南,這時,楊元慶想到了東郡太守虞世南。

。。。。。。。

【大家猜猜看,沈家是被誰趁亂機滅了門,老高以前佈下伏筆的】

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15章 首鼠兩端第9章 攻心爲上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6章 形勢嚴峻第4章 假手於賀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7章 回府風波第59章 兄弟反目第1章 營州之變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7章 京城遊俠第3章 烽燧血戰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7章 路遇李淵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5章 分憂之臣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4章 江陵蕭氏第7章 賀若之怒第17章 接受密旨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1章 建德逼反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37章 密室收穫第7章 士信發威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章 金剛引狼第13章 河底練刀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6章 解囊救窘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64章 趁火打劫第42章 長安科舉第47章 雨夜追擊第41章 李密之思第3章 烽燧血戰第16章 軍心不穩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6章 說服李靖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3章 隱形力量第11章 宇文新計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章 江南隱憂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7章 爭奪鐵礦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章 灞橋秋色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9章 齊府隱憂第29章 蕭後召見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2章 銀甲小將第30章 蘄縣奇案第5章 公主承諾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6章 軍心不穩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章 齊郡大戰第15章 遭遇之戰第78章 戰略撤退第42章 不臣之心第2章 冤家路窄第62章 雞肋之城第24章 河邊誤認第7章 幽州之憂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8章 舊情難動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2章 戰略撤退第9章 挖掘線索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49章 引發上怒第8章 突發事件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4章 李淵之憂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6章 少女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