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建成機會

這個情報讓楊元慶微微一愣,他記得殺入關中前,也曾經調查過會寧郡的兵力,會寧郡應該只有兵力一萬人,怎麼又增兵到兩萬人?

“情報是否確定?”楊元慶沉聲問道。

“回稟殿下,情報肯定能確定,我們親眼所見,後來又抓住了唐軍糧官,他的口供也證實了我們的判斷。”

楊元慶沉吟片刻,他漸漸想通了這其中的緣故,這必然是裴仁基在靈武郡發威了,要麼是靈武郡的軍隊南撤到會寧郡,要麼是李建成意識到了會寧郡的危險,向會寧郡增兵。

但不管怎麼說,會寧郡變成了兩萬軍隊,他的策略也需要稍微改變一下。

在楊元慶的棋局中,關內道和河南道是兩頭爭奪的重點,河南道主要是逼迫李世民撤軍,而關內道則是要爭奪權益。

在關內道諸郡中,隋軍的重點是靈武郡、會寧郡和延安郡,它們其實代表了三種戰略資源,糧食、白銀和火油。

同時延安郡又是河東道進入的關內道的橋樑,戰略意義更加重大,所以這三郡是楊元慶勢在必得。

得知會寧郡的唐軍兵力已經增加到兩萬人,楊元慶便決定改變戰術,他當即藉着火把的光寫了一封信,蓋上印鑑,遞給了斥候。

“你立刻去一趟靈武郡,把這封信交給裴總管。”

“遵命!”

斥候接過信轉身要走,楊元慶卻又叫住了這個年輕的斥候,微微笑道:“你叫什麼名字?”

斥候立刻躬身道:“卑職叫賀得勝,卑職的父親在開皇十九年曾和殿下並肩作戰,是。。。。是殿下當時的百人長,他總對我提起殿下。”

楊元慶一怔,他立刻想到了當年自己第一次領取任務時。抽中了死籤,那個喜歡抽籤決定任務的賀百長,楊元慶不由會意地笑了起來,那個賀百長不錯,對自己很關照,後來在對突厥作戰時,有人說他陣亡了,也有人說他受傷退役。後來再也沒有聽說他的消息。

“原來是賀百長之子。你父親還在世嗎?”

“回稟殿下,我父親在幽州務農,他斷了一隻胳膊,現在過得很好,家裡分到了百畝土地。”

“好,有時間我去看看他。你去吧!一路當心,此信很重要。”

“卑職一定會平安送去。”

斥候賀得勝行一軍禮,調轉馬頭飛奔而去。馬蹄聲漸遠,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

“殿下,我們現在怎麼辦?”旁邊羅士信問道。

楊元慶現在需要時間等待裴仁基的消息。他略一沉吟,便道:“先去平涼郡休整,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說完,他催馬向黑夜中奔去,羅士信向後招招手。大喊道:“大家跟上!”

衆騎兵加快了馬速,向北方疾奔而去……就在楊元慶率軍向平涼郡方向開去的同時,太子李建成已經率領三萬大軍抵達了東面的上郡,正沿着洛水南下馮翊郡。

洛水道也是從關內延安郡進入關中的一條戰略之路,從延安郡經過上郡,進入關中馮翊郡,其實沿着洛水河谷南下。

這條洛水和流經洛陽的洛水不是一條河,這是黃土高原的洛水,如洛川縣、洛交縣就因爲這條河而得名,但洛水道並不利於行軍,道路狹窄,崎嶇坎坷,軍隊輜重行走困難。

但冬天卻例外,軍隊可以走冰凍的河面,非常便捷快速。

三更時分,唐軍大營駐紮在上郡洛交縣附近,大軍從延安郡開來,經過一天一夜的行軍,唐軍走出了一百二十里,士兵們都已筋疲力盡,倒頭便沉沉入睡。

軍營內一片寂靜,白雪將大營映照得青明,四周有巡哨士兵斷斷續續的馬蹄聲,四周都是羣山環繞,非常安靜。

儘管三更已經過了,中軍大帳內依然有一絲光亮透出,李建成沒有入睡,他腿上蓋着厚厚的毯子,旁邊擺放着一盆炭火,通紅的炭火噼噼啪啪燒得正旺。

李建成正伏案批閱奏摺,儘管他率軍北征關內道,但大量的政務依然跟隨着他,每晚都要忙碌到三更時才入睡。

夜晚極爲寒冷,李建成的手很快凍僵了,他不時伸手到炭盆上烘烤,輕輕揉搓着手指,動作很慢,時而停住,顯得有些心事重重,在昨天半夜,他得到了父皇的緊急飛鷹傳信,知道隋軍殺進了關中,這個消息令他極爲緊張。

這也是李建成最爲擔心之事,關中空虛,如果隋軍偷襲長安,將會出現極爲嚴重的後果,但他心中又覺得不太可能,隋軍在北方和突厥作戰,不可能分心兩線。

但事實證明,他的擔心並不多餘,隋軍果然突襲關中,李建成便立刻意識到,隋突戰役應該結束了。

當白天父皇連續三道催兵旨意傳來時,帶來一個更讓他震驚的消息,竟然是楊元慶親自領兵而來,這就完全證實了他的推斷,隋軍大勝突厥。

李建成的心中沉甸甸的,兩年多來的隋唐之爭中,總是他們處於下風,或許現在是因爲隋朝實力還不足,無法滅掉唐朝,但以後呢?隨着時間的推移,河北經濟恢復,那時隋軍再滅亡唐朝,就會變得容易。

李建成的戰略是偏重於開發南方,偏重發展內政,增強自身實力,他反對向隋朝挑釁,反對向北擴張,但偏偏父皇就是聽信二弟之言,上次爭奪中原之戰慘敗,這次又想利用隋突之戰,奪取關內道和中原。

但楊元慶就真的會服軟了嗎?他會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唐朝搶佔,會默認關內道和中原被唐朝奪走?楊元慶親自率軍進攻關中,其實就是一種態度,表明他絕不會妥協,絕不讓步。

這就是讓李建成心情沉重之處,他覺得唐朝正滑向一個極度危險的境地。

李建成嘆了口氣,放下筆,他心中很亂,無心再處理政務,他索性站起身,揹着手走出了大帳,大帳外,一陣清新的寒風迎面吹來,寒氣冰徹,使他渾身一顫,但整個頭腦也變得清醒起來。

李建成仰望着夜空璀璨的星辰,李淳風告訴過他,每個人都有一顆對應的命星,卻不知自己的命星是哪一顆,回頭他要好好請教一下李淳風,正想着,身後傳來了腳步聲。

“殿下!”好像是王珪的聲音。

李建成一回頭,果然是太子中允王珪,這次王珪被任命爲行軍司馬,跟隨他一起出徵,王珪自身也足智多謀,給他出了不少良策,是李建成極爲倚重之人。

“這麼晚了,中允怎麼還不睡?”李建成關切地問道。

“心裡有事,難以入睡。”

王珪嘆了口氣,“殿下也不是沒有睡嗎?”

李建成笑了笑,“是不是爲楊元慶率軍殺入關中之事?”

“確實是爲此事,不過我估計楊元慶的目標也並不是關中,進攻關中不過是他的手段。”

李建成點了點頭,“進帳說話吧!外面太寒冷。”

兩人走進大帳,在炭火前相對而坐,一名侍衛給他們端上兩杯熱騰騰的茶,李建成端起熱茶喝了一口,笑道:“繼續說下去,我想聽一聽。”

“殿下,卑職認爲楊元慶的用意還是關內和中原,至少要恢復突厥入侵前的格局,關北六郡和會寧郡,這些都是他的地盤,他絕不會放棄,所以他進攻關中看似一步險棋,但恰恰掐準了命脈,逼迫殿下軍隊返回關中,然後他再重新奪回關內道。”

李建成閉目沉思片刻,又道:“你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我只撤回段德操的兩萬軍拱衛長安,其餘八萬大軍依然留在關內道,你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王珪搖了搖頭,“保住長安又有何用,那關中呢?隋軍若把關中攪得天翻地覆,聖上震怒,殿下承受得起嗎?”

“可是關中有秦王之軍來保衛,難道他不會從洛陽撤軍?”

“殿下!”

王珪苦笑了一聲,“難道殿下就沒有想過,其實秦王並不想撤軍嗎?”

李建成有些愣住了,他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他遲疑一下道:“秦王敢抗旨不遵,不撤軍回關中?我覺得不太可能吧!”

“殿下,完全有可能,當初力主趁隋突交戰的機會出兵是秦王,如果這次出兵又再次以慘敗收局,秦王在聖上面前就難以立足了,所以他必須要有所收穫,拿下洛陽,佔領部分中原郡縣,他才能給聖上一個交代,否則。。。。”

儘管王珪最後的話沒有說完,但李建成已經完全明白了,他也略略嘆息一聲,“看來我是不得回兵關中。”

“正是如此,楊元慶走的是明謀,我們明明能猜中他的意圖,卻又不得不回兵關中,這就是此人的厲害之處。”

李建成此時對楊元慶不是很感興趣,他頭腦裡在考慮二弟世民之事,二弟居然敢抗旨不遵,就算他拿下洛陽和中原,立下天大的功績,父皇還能再信任他嗎?還會把軍隊交給他嗎?

李建成非常瞭解自己的父皇,把皇位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一旦二弟形成了自攬軍權之事,父皇是絕對不會饒過他。

這一刻,李建成倒是很希望李世民能抗旨不遵。

想到這,李建成回頭對王珪笑道:“這裡面其實大有文章可做,中允不覺得嗎?”

王珪明白李建成的意思,他也緩緩點頭,“這就是我今晚難以入眠的緣故……()

第17章 參軍之謎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8章 緊急情報第8章 夜襲敵哨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9章 聯合施壓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4章 酒樓告別第25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局勢複雜第10章 通風報信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6章 少郎何人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1章 弟高一籌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4章 臨戰增帥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8章 百戰之功第8章 被迫換帥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章 中元前夕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2章 有喜有憂第56章 士信之擇第7章 古怪心思第42章 捉虎不易第49章 平陽郡主第9章 綠茶疑蹤第34章 緊急應對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15章 校場競箭第6章 王府夜話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3章 勝利逃亡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24章 海寺之戰第8章 突發事件第11章 宇文新計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50章 夜營危機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56章 王妃煩惱第55章 陰差陽錯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9章 承天廣場第77章 截殺突使第68章 羅藝之慮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3章 小妹何名第22章 不甘失礦第21章 北原謀生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8章 馳援代州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5章 敦煌布棋第7章 智取伊吾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4章 各有所學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7章 大舉東進第9章 挖掘線索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2章 收官之棋第40章 羅高離心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2章 裴閥老謀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39章 齊府隱憂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8章 投票表決第8章 斬斷後路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1章 以刀代令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41章 盧氏橋樑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9章 干戈玉帛第59章 暗度陳倉第27章 拜訪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