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死不瞑目

晉陽宮紫微閣內,記室參軍蕭璡匆匆走進了楊元慶的官房,沈春去了敦煌郡,記室參軍只剩下蕭璡一人,他每天整理機要文書,頗爲忙碌,蕭璡上前躬身施禮道:“總管找我有事嗎?”

楊元慶點點頭笑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這是屬下份內之事。”

“你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新的記室參軍我打算讓新科探花裴青松擔任,他回聞喜縣接妻女去了,應該明後天回來,你要多教教他,讓他早點替你分擔事務。”

“屬下明白了,一定會全力教他。”

蕭璡便是敦煌蕭家人,他是蕭茵茵的侄兒,跟隨楊元慶多年,一直在軍中處理各種文書。

今天楊元慶收到一封從玉門關傳來的鷹信,基本上了解了敦煌郡發生的一些事情,其中出乎他意料的是,楊大郎竟然站在敦煌舊族一方,嚴厲打壓敦煌的江南士族,雖然這和楊元慶的期望相反,但他相信楊大郎的謹慎,他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

只是這樣一來,他就需要安撫一下十八名跟隨他多年的江南士族子弟,僅蕭家子弟就有三人,除了蕭璡外,還有兩名蕭家子弟在軍中做事,就憑這一點,楊元慶也要給他們一個交代。

沉吟一下,楊元慶又問他,“你和家族還有聯繫嗎?我是說敦煌蕭家。”

蕭璡沉默了片刻,其實去年他還收到姑母蕭茵茵的一封信,希望他能替家族想想辦法,家族已經被逼得無法在敦煌繼續呆下去了,蕭璡一直沒有回信,他也不知該怎麼幫助家族。

“回稟總管,我去年收到家主的信,她說蕭家在敦煌處境艱難,可能在敦煌呆不下去了。”

“然後呢?”

楊元慶又問:“後來又有什麼消息嗎?”

“聽說族弟說,蕭家已經離開敦煌,舉家遷往南郡,那裡是我們的祖籍。”

楊元慶微微嘆息一聲,有些歉然道:“這件事我對蕭家很抱歉,事實上李珠,也就是楊大郎,他依然是我的心腹,雖然他打壓江南士族並非我的授意,但我確實忽略了你們家族的利益,還有謝家和沈家,你可以寫封信給家主,替我轉達對她的歉意,如果他們願意來太原,我會好好安排他們,如果他們依然想留在南方,那麼等將來有一天,我一定會補償他們,只希望他們能諒解李珠,他身負重任,有他的難處。”

蕭璡連忙施禮道:“多謝總管關心,其實李珠將軍也有分寸,他並沒有傷害到蕭家任何一人,只是搶走土地和斷了他們的財路,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他們一定會諒解李珠將軍,而且屬下心裡也明白李珠將軍爲何會選擇敦煌舊族。”

楊元慶倒有興趣了,便笑問道:“你給我說說,他爲什麼會選擇敦煌舊族?”

“這還得從先帝說起,當年文帝決定流放江南幾大家族時採取了寬容的態度,準備他們帶着錢財前往,而且當時敦煌郡太守和駐軍首領都是偏向江南士族,加上我姑母嫁給軍隊首領,後來又嫁給新任太守,這便使得江南士族在敦煌愈加強勢,但事實上,敦煌當地人並不喜歡江南士族,甚至敵視他們,因爲他們用各種手段將敦煌本來就不多的耕地佔據,同時也壟斷了敦煌的貿易和店鋪。

而當地人只能淪爲江南士族的夥計和佃戶,像索家、曹家、張家這些當地大族也被逼得幾乎要遷走,但江南士族的強勢並不穩定,本地人不支持他們,他們在敦煌沒有根,只要隋朝對敦煌的控制稍弱,當地人就會起來反抗,李珠將軍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轉而扶持敦煌舊族,這樣他才能真正在敦煌紮下根來。”

楊元慶連連點頭,蕭璡的解釋才使他明白楊大郎爲什麼要支持敦煌舊族,因爲他是自己留下的人,他的手下的軍隊都是敦煌的子弟兵,只有支持敦煌舊族,他才真正控制住手下的軍隊,應該說楊大郎很有眼光。

“我明白了,你先去吧!一定要給家族寫封信,把事情解釋清楚,告訴他們,將來我統一南方時,還需要他們鼎力協助。”

........蕭璡告辭下去了,楊元慶揹着手走到東牆邊,凝視着牆上掛的河西及隴右地圖,敦煌郡位於遙遠的西北,但它卻是河西和西域的關鍵連接點,如果能在西域打下這根楔子,控制住敦煌郡,那麼他將來無論是收復河西還是進軍西域,他都有一個最好的跳板。

不過,楊元慶也知道李淵絕不會輕易放棄敦煌這個戰略要地,一場爭奪敦煌郡的戰役必然會爆發,就不知蘇定方和楊大郎是否能頂得住?楊元慶眼睛裡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

.......隋軍三千騎兵已經離開了玉門關這座古老的關隘,駐紮在玉門關南面的常樂縣,這裡也是屬於敦煌郡,是一座只有兩千餘居民的小縣城,沒有什麼駐軍,城池矮小破舊,只能勉強防禦戈壁上的蒼狼。

隋軍大營便駐紮在縣城外,大帳內,主將蘇定方站在地圖旁正全神貫注地聆聽着一名斥候的最新報告。

“.....李兆錦的軍隊現在位於柳園附近,約一萬人。”

蘇定方找到了地圖上的柳園,這是離敦煌縣城約八十里的一座小鎮,因爲有一面湖水而引來幾十戶人家的聚居,距離他所在的常樂縣越四十里。

蘇定方今年二十七歲,如果算上仁壽四年的哈利湖之戰,那麼他跟隨楊元慶已經十幾年了,從一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少年一步步成長爲獨擋一面的大將,在當年攻打伊吾時,他也有過輕信人的失誤,險些使手下一百餘人全軍覆沒,從那次以後,他便慢慢成熟了。

這一次,楊元慶任命他爲玉門道行軍總管,全權負責敦煌和伊吾郡的奪取,此外,還要他拿下鄯善郡和且末郡,蘇定方覺得自己肩負重任,他對自己同樣充滿了信心。

蘇定方已得到了李珠的情報,李兆錦一共有一萬五千人,其中三千人駐紮在伊吾郡,敦煌縣的駐軍有一萬兩千餘人,現在李兆錦親自率領一萬人前來迎戰,那麼留守敦煌郡的人就還有兩千人,現在他需要和李珠聯繫上。

剛想到這,帳外有士兵報告,“啓稟蘇將軍,李沙陀將軍派手下送來情報。”

“命他進來!”

片刻,一名李沙陀的手下斥候匆匆走進大帳,單膝跪下抱拳道:“稟報蘇將軍,李將軍有緊急情報。”

斥候將一份情報呈上,蘇定方接過情報慢慢展開來,仔細讀了一遍,守敦煌縣的有兩千人,都是李珠的手下,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李珠已經斷了李兆錦的後路,那麼李兆錦的一萬人中,至少有三千人是李珠的軍隊。

“李沙陀將軍現在在哪裡?”蘇定方又問道。

“回稟將軍李沙陀將軍奉李珠將軍之命,率軍守敦煌縣。”

蘇定方點點頭,有李珠這個最大的內應戰,那麼這場奪取敦煌郡的戰役就變得異常簡單了,他立刻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全軍上馬,向柳園進軍!”

三千騎兵早已準備就緒,隨着蘇定方的一聲令下,三千騎兵飛身上了戰馬,奔出營門,浩浩蕩蕩向柳園方向疾奔而去,此時正是中午時間,柳園並不遠,只有四十里,一個時辰後便可殺到。

........柳園位於常樂縣和敦煌縣之間,這裡有一片佔地上千畝的古老沼澤湖泊,湖泊內長滿了紅柳樹,故而起名爲柳園。

緊靠這片湖泊的西北角有一個鎮子,只有三四十戶人家,靠放牧和在湖泊內捕魚爲生,商人經過時,他們也可以向商人提供食宿而獲得一點報酬。

這個小鎮古老而又寧靜,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破了他們的寧靜,一萬多人的軍隊出現在鎮子外,數百名士兵衝進了他們鎮子,挨家按戶搜查敵軍的探子,鎮子的居民紛紛乘船逃進湖中,躲在湖中小島上,等待戰爭的結束。

這支軍隊的首領李兆錦年約五十餘歲,長着一隻酒糟大鼻子,常年眯縫着眼睛,眼睛不時流露出陰冷之色,他是大涼國皇帝李軌的族弟,被封爲敦煌王,同時出任敦煌太守,把握着敦煌郡的軍政大權。

大涼國滅亡後,李神通曾三次派人來勸他投降唐朝,李兆錦也不是不能投降,只是他的條件很苛刻,他要唐廷繼續封爲他敦煌王,軍隊依然由他統帥,他的子孫將繼承他的王爵和軍隊,實際上他要的是獨立,他要建立敦煌國,可以臣服唐朝,但他是終身國王。

唐朝不可能答應他這個條件,雙方處在僵持階段,李兆錦也知道唐朝因爲西秦國而顧不上他,一旦西秦國滅亡,下一個就輪到他,所以這段時間,李兆錦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建成立王國,卻沒有想到這個時候,隋朝的勢力也插進了敦煌。

李兆錦心中很緊張,好在隋軍只有三千騎兵,他有五倍於敵的軍隊,足以將之殲滅,李兆錦親率一萬大軍出征隋軍,企圖將隋軍一舉殲滅。

李兆錦眺望着遠處,他感覺隋軍已經快到了,此時副將李珠就站在他身後,面無表情。

這時,有人指着遠處大喊:“王爺快來,隋軍來了!”

只見遠處出現一羣黑點,隨着黑點越來越多,越來越近,所有士兵都看清楚,這是一支騎兵正向這邊疾速奔來,在數百步外停住了陣腳。

“軍隊列陣!”

李兆錦厲聲大喊一聲,他手下的一萬軍隊列開了陣型,他率四千人爲中軍,李珠率本部三千人爲左翼,另一名大將張志臺率三千人爲右翼。

李珠卻沒有離開,他上前低聲對李兆錦道:“王爺,好像對方要和你說話。”

李兆錦一怔,果然,對方一名大將緩緩上前,大聲喊道:“李兆錦將軍何在?請上來答話。”

李兆錦心中猶豫一下,他不想上去,李珠卻勸他,“王爺不妨聽聽他說什麼,若開出比唐朝優厚的條件,還可以談判解決。”

李兆錦沉思片刻,便催馬上去,在五十步外停住,幾名親兵用盾牌將他左右護衛,防止隋軍冷箭,李珠就立馬在他身後,手中持一杆大鐵槍,冷冷地看着李兆錦。

“我是李兆錦,爾等想和我談什麼?”

蘇定方冷冷道:“若你不想死,立刻下馬投降,否則明年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李兆錦大怒,“誰敢殺我!”

“我敢殺你!”

李珠一聲怒喝,大鐵槍一抖,從後背一槍刺穿了李兆錦的胸膛,大槍一挑,將他高高挑在半空,李兆錦在空中萬分震驚地望着李珠,隨即死去,眼睛卻無法閉上。

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6章 駕臨江夏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6章 朝會危機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5章 意外來客第35章 隔牆有耳第72章 闊綽請客第8章 怒極生誓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0章 釜底抽薪第50章 波詭雲譎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章 唐魏結盟第47章 意外潰營第30章 蛇蠍毒心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60章 趙郡太守第13章 揚帆出海第4章 以小欺老第4章 利益之誘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6章 咬金爭功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5章 化繁爲簡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5章 敏秋心事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3章 李密特使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章 盂蘭燈會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0章 備戰高麗第7章 金剛引狼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1章 如期而至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7章 拜訪沈家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8章 連環布套第34章 推波助瀾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23章 再見故人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8章 兩肋插刀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章 齊郡召將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9章 唐軍西撤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2章 遼東亂戰第44章 當局者迷第42章 要何封賞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51章 一葉知秋第20章 貨幣之源第8章 元慶抉擇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章 落魄高才第5章 元慶回京第22章 娶得佳妻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44章 公主阿蠻第8章 怒極生誓第39章 重要情報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章 啓用暗線第21章 北原謀生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30章 三思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