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帝心生嫌

就在突厥大營亂作一團之時,乞伏泊湖畔,隋帝楊廣爲突厥始畢可汗舉行了盛大的冊封儀式,正式冊封他爲突厥新可汗,賜金戟二十架,以示尊崇,楊廣隨即在**城舉行國宴,招待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態度卑敬,在楊廣面前始終以臣自居,不敢有半點無禮,大殿內樂聲悠揚,一隊舞姬正輕歌曼舞,正五品以上官員皆坐在兩邊,不時交頭接耳,低聲私語,這次竟然只有始畢可汗一人前來,而義成公主卻沒有見到她的身影,這有點不符合禮儀,啓民可汗既然去世,那義成公主就是突厥的皇太后,地位更加崇高,爲何不來拜見皇帝陛下?

但也有大臣明白突厥的風俗,恐怕義成公主當不了突厥皇太后。

隋帝楊廣和蕭後坐在宴席正中,始畢可汗坐在左首第一位,而尚書右僕射兼突厥使裴矩則坐在右首第一位,坐在裴矩身邊便是楊元慶,倒不是因爲他的豐州總管身份,而是他已被封爲突厥副使。

始畢可汗雖然年輕,但做了可汗之位後,他便自然有了一種王者尊嚴,儘管他內心深處對隋王朝充滿敵意,恨不得提兵大舉進攻隋朝,但他心裡卻明白,以突厥現在的實力,還不是隋王朝的對手。

更重要是他還沒有坐穩突厥可汗之位,突厥內部的親隋派不會同意他侵隋,尤其親隋的金刀駙馬烏圖,手中也握有十幾萬精兵強將,一旦他入侵隋朝,烏圖畢竟會進攻他空虛的後方。

他還需要韜光養晦幾年,解決完突厥內部的敵對勢力後,再尋找機會對付大隋,始畢可汗打定主意,他頻頻向楊廣敬酒,言語間充滿了對大隋的臣服和恭敬。

“父汗常常告誡我。突厥能有今天,完全是大隋聖天子可汗給我們的恩賜,突厥願世代爲聖天子可汗之臣,以報答大隋對我們的恩賜,只懇請聖天子可汗憐突厥貧苦,准許突厥牧民和大隋邊民自由貿易。用我們的牛羊皮毛換取大隋的糧食、茶葉和日用品。”

始畢可汗的態度很恭敬,但用意卻很明顯,就是要求隋朝放開貿易,爲他獲得大隋的戰略物資創造機會。

楊廣心裡明白,他怎麼可能放開貿易的口子。便呵呵笑道:“突厥是朕的臣子,朕怎會不憐惜突厥之民,朕會下令。將每年一次的春季貿易改爲春、夏、秋三季貿易,另外再增加張掖邊集,同時擴大官方貿易,這樣應該能滿足突厥的需要了。”

始畢可汗見隋帝毫不鬆口,心中無奈,只能舉杯謝道:“聖天子可汗對突厥之恩,微臣銘記於心,臣敬陛下一杯!”

兩人飲了杯中酒。這時,蕭後不見義成公主,便低聲對楊廣說了兩句。楊廣心中也有點奇怪,笑問道:“請問可汗,義成公主爲何不來見朕?”

始畢可汗連忙道:“義成公主因爲傷痛父汗過世。身體欠佳。不能長途跋涉,便留在牙帳未來。”

楊廣點點頭,“原來如此,真是爲難她了。”

始畢可汗趁機道:“陛下,按照突厥之禮,微臣當再娶義成公主爲妻,微臣願再立義成公主爲突厥可敦,望陛下成全臣的一片赤誠之心。”

他聲音較大,大殿內一片譁然,如果是隋文帝時代,或許不會太驚訝,那時九成以上高官都是鮮卑人,鮮卑人也同樣有這個風俗,父娶子媳,子娶母后,這都是很正常,這也是唐高宗李治爲什麼迎娶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爲什麼再娶兒媳楊貴妃的根本原因。

而現在經過楊廣數年的調整,五品以上高官基本上一半都是漢人,而且都是滿腹經綸的讀書人,他們對這種父死娶母,有悖禮教的風俗無法接受,連蕭後也難以接受,她低聲對楊廣道:“可以另冊公主。”

她的意思是再從宗室裡選一名公主,北嫁回紇,楊廣沉吟一下便笑道:“新君當娶新婦,朕另冊封公主,許配以君,如何?”

始畢可汗臉上露出不悅的表情,冷冷道:“臣並非爲男女之慾,只爲禮制,義成公主在突厥多年,深得突厥之民愛戴,封她爲可敦,乃是突厥之民衆望所歸,臣是爲突厥數百萬人民之請,來懇請聖天子可汗成全,陛下爲何不體恤突厥禮制?”

說到最後,他語氣裡已隱隱帶有威脅之意,令楊廣心中略略有些不悅,他沉吟一下道:“冊封義成公主爲突厥新可敦也並非不可,但這也是大隋禮制,朕和大臣們商議一下,再答覆突厥。”

“臣期待聖天子可汗的成全!”

這時,楊廣看到了楊元慶的眼色,便將話題轉到另一件事情上,淡淡笑道:“朕聽說高麗有使臣在突厥營地,這是爲何?”

始畢可汗心中一跳,隋帝怎麼會知道?他立刻冷笑道:“高麗小國狂妄自大,竟想聯絡突厥攻打契丹和奚,被臣斷然拒絕,爲表示臣的誠意,臣願把高麗使者交給陛下處置。”

楊廣眯着眼睛笑了,“朕確實很想見一見高麗的使者。”

........

大隋的國宴要舉行三天,當夜幕漸漸降臨,第一天的宴席散去,衆人便回到了各自的營帳,楊元慶剛回到自己大帳前,一名親衛上前道:“蘇將軍派人來了!”

楊元慶精神一振,這必然是蘇烈帶來了義成公主的消息,他快步走進營帳,一名士兵單膝跪下道:“啓稟總管,蘇將軍命小人前來報信,已經接到二夫人和義成公主,二夫人已將義成公主成功救出。”

楊元慶大喜,他一直很擔心出塵的安全,他原本是讓出塵送信,有可能的話,再救義成公主,不能勉強,沒想到她這麼能幹,竟然能把義成公主救出來,令他無比振奮,他又想起尉遲,便問:“除了義成公主還有別人嗎?”

“回稟總管。除了二夫人的義成公主,還有一名女護衛,另外,突厥的公主也跟來了。”

楊元慶一愣,突厥公主?他隨即明白了,這一定是阿思朵。難怪出塵能救出義成公主,必然是得到了阿思朵的大力幫助,他心中不由生出一絲感激之情,但又有一點疑惑,阿思朵也跟來了。難道時間過去六年,她還沒有嫁人嗎?

“她們現在在哪裡?”

“回稟總管,按照總管的吩咐。蘇將軍已派出一隊弟兄,走榆林道護送她們回豐州了。”

楊元慶一顆心放下,這時士兵又道:“還有一件事,要向總管稟報。”

“什麼事?”

“我們在回來時,遇到了一名突厥使者,他說是奉駙馬烏圖之命來給總管送信。”

楊元慶點了點頭,他也正疑惑烏圖怎麼沒有消息,現在果然來了。

“使者人在哪裡?”

“在外營等候。”

楊元慶走出帳外。取出自己的通行牌遞給親衛,“去一趟外營,把突厥使者帶來。”

.........

**城御書房內。楊廣正在接見被侍衛看押着的高麗使者乙支文德,他看了一眼這位模樣頗爲狼狽的高麗重臣,冷冷道:“高麗王從來不肯來見朕。卻肯派使臣來見突厥,朕不會殺使,你回去告訴高元,正是因爲突厥誠心尊奉大隋,所以朕才親自來草原見突厥可汗,如果高麗也能像突厥一樣,報答大隋的養育之恩,朕也會像待突厥一樣善待它,明年新年,朕希望高元本人來洛陽覲見,如果他膽敢不來,朕會親自率大軍去巡視他的國土。”

乙支文德低下頭,卑聲道:“臣一定會如實稟報大王,勸大王報答大隋的恩養。”

楊廣擺擺手,“放了他們,讓他們回國!”

乙支文德心中有些驚愕,他沒想到隋帝竟這麼輕易地放了自己,他還以爲隋帝會殺了他們,他不敢多言,慢慢地低頭退了下去。

楊廣望着他走遠,冷笑了一聲,這時,宦官上前道:“陛下,楊元慶到了。”

楊廣臉一沉,“宣他進來!”

剛纔始畢可汗派人把高麗使臣送來的同時,也告訴他一個消息,義成公主被楊元慶派人搶走了,始畢可汗要求他把義成公主還給突厥,這個消息令楊廣有些惱火,楊元慶怎麼敢揹着自己幹這種事?

楊元慶走了進來,躬身施禮,“臣參見陛下!”

楊廣冷冷道:“義成公主在你那裡嗎?”

楊元慶心裡有準備,他絕對不會承認,他一臉愕然,“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楊廣知道他不會承認,哼了一聲,“你怎麼像孩子似的,縱使義成公主不願意再嫁,你也不能把她救走,讓朕很爲難,朕怎麼向突厥交代?”

楊元慶沉聲道:“陛下,臣真的不理解,爲何突厥硬要說臣把義臣公主救走,他們有什麼證據?而且義成公主應該在突厥人的密集保護中,臣有何能把她救走?”

“那你讓朕怎麼向突厥交代?”

“陛下,臣以爲應該是突厥考慮如何向大隋交代,他們弄丟了義成公主,或者說義成公主早就在突厥失蹤了,他們無法向陛下交代,便栽到臣的頭上,陛下只須告訴他們,決無此事,讓他們交出義成公主。”

楊廣冷視着楊元慶,他心裡很明白,肯定是被楊元慶救走了,只不過突厥人拿不出證據,雖然楊廣也不願意把義成公主再嫁給她名義上的兒子,這讓他無法向國人交代,他寧可再封公主。

楊元慶說得有道理,他可以不承認,讓突厥把人交出來,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

但楊廣現在惱火的不是突厥人來要人,而是楊元慶未經自己的同意,擅自把義成公主救走,看來他對楊元慶太縱容了,今天他擅自把義成公主救走,那明天他又會擅自做什麼?

這一刻,楊廣心中有了想法,楊麗華既死,他就不能太縱容楊元慶了。

“好吧!既然你不承認,朕也沒有辦法,你退下吧!”

“臣還有一件重要之事,要稟報陛下!”

........

【須說明一下,之所以本書中稱高麗,而不稱高句麗,是因爲隋書和資治通鑑中都稱爲高麗,高麗和高句麗不是一回事,具體區別可以去問問度娘,或者參見老高舊作《大明官途》,裡面講述得很詳細。】

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1章 北市試錢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0章 以詐對詐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7章 內衛情報第24章 海寺之戰第7章 秋風至楊第5章 上兵伐謀第37章 疑兵之計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6章 抽中死籤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4章 長孫求救第30章 娶妻當慎第1章 返回太原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8章 弔孝風波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3章 猛將須陀第50章 縣衙對質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5章 意外收穫第46章 王庭之變第43章 關鍵人物第3章 風雨前夜第26章 楊素歸來第50章 白衣渡江第9章 玄感之憂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事態蔓延第12章 練武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3章 窮途末路第36章 三策選一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2章 不甘失礦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4章 安撫江南第42章 是功是過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36章 形勢嚴峻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5章 突厥野心第6章 玄感起事第16章 以毒攻毒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3章 再見故人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26章 宿將抉擇第4章 佳夕如夢第17章 兩強對陣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討要說法第5章 動之以情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4章 兩面三刀第9章 一名小兵第30章 倒齊暗流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37章 致命一箭第45章 烈火焚城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3章 城中暗流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1章 霹靂出擊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7章 世情冷暖第35章 佳人同舟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34章 斷然拒絕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9章 贖買條件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6章 霹靂行動第6章 養虎生患第25章 狹路相逢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29章 運籌帷幄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5章 更深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