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貌忠實奸

元壽是想對付楊元慶,但與楊元慶妻子獲得從一品誥命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元壽正常的計劃實施。

他此時已經坐穩了內史令之職,聖上同樣對他信賴有加,而族弟元弘嗣更是深受信賴,他的長子元尚武更是從一名宮廷侍衛升爲左監門衛將軍,加封爲常山郡公,雖然這是因爲齊王和他妻子私通,使聖上愧疚於他,但無論如何,元家已經開始走入一條上升通道,正是這樣,元壽認爲對楊元慶下手的時機成熟了。

此時距元旻被殺已過去了四年,距侄子元尚應被殺已過去了半年,元壽對楊元慶的仇恨早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他身旁的張瑾現任左屯衛大將軍兼刑部尚書,是前任內閣相國,他爲人謹慎,善於審時度勢,他和元壽關係極好,也很清楚當年賀若弼案的真相。

元壽想對付楊元慶,從張瑾個人感情上說他是贊成的,而且楊元慶就是當今皇帝對付關隴勢力的急先鋒,把他剷除,也是關隴勢力對當今皇帝的一次反抗。

張瑾也意識到關隴勢力已逐漸被皇帝各個擊破,開始變成一盤散沙,如果能通過對付楊元慶把各家關隴貴族重新團結起來,那未必是壞事,既然元家願意挑這個頭,他也表示大力支持。

“對付楊元慶,不能再走從前的路子,我們要吸取賀若弼、宇文述和齊王的教訓,甚至包括虞世基的失敗,楊元慶很擅長利用一些突發事件,或者抓住對手的弱點,然後通過一些陰謀而獲勝,這一次對付楊元慶,我們必須要明暗結合,明的就是要彈劾他擅殺元尚應,指責他沒有資格獲得通議大夫散官,就是要讓聖上明白,我們在對付楊元慶,不給楊元慶施陰謀的機會,暗的則是在背後操作,我們關隴集團有絕對的實力,不會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左驍衛將軍。”

“我明白張公的意思。”

元壽點了點頭,“這一次我們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一步步來,慢慢將楊元慶逼到死角,而且這一次不光是對付楊元慶那麼簡單,還有裴家,甚至還會牽扯出崔氏、王氏,這些我心裡都明白,說得嚴重一點,這一次很可能是關隴勢力和北方士族勢力之間的一次鬥爭,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關鍵是關隴世家本身要團結,明後天,我會去專門拜訪獨孤獨孤震,還有李淵,我也決定與他和解,這樣關隴李氏和竇氏,便可以拉過來,還有於仲文和宇文述,我甚至還想把安德王楊雄也拉進來,他和楊素的關係惡劣,也應該可以在背後助我們…….”

張瑾也接口笑道:“如果能把裴氏兄弟扳倒,我想虞世基和周法尚這些南方系也會樂見其成。”

兩人對望一眼,同時笑了起來,這時,門外傳來元敏的聲音,“父親,李少監來了!”

“請進!”

門開了,李淵快步走了進來,拱手施禮笑道:“李淵冒昧打擾了,原來張尚書也在,幸會!幸會!”

“李少監請坐。”元壽今天很客氣,笑容也很真誠,再無從前那種冷淡。

他已決定和李淵和解,這種和解並不是一定要說出來才叫和解,而是通過語氣、態度之類的表情語言,雙方便明白了,也不會再刻意去說破,那樣反而尷尬。

元壽的態度使李淵心中一陣快慰,在他心中糾結近半年的這個矛盾終於要化解了,他坐下來,儘量表現一個低姿態,小心翼翼笑道:“元內史找李淵來,有什麼事可以爲元內史效勞?”

元壽對李淵有心理優勢,他也不用委婉,直接開門見山道:“我們關隴勢力打算聯合對付楊元慶,所以把李少監請來一起商議。”

李淵吃了一驚,關隴勢力聯合對付楊元慶,這個帽子也未必太大了,但他並沒有什麼猶豫,立刻道:“既然是關隴勢力聯合,李淵自然也願意效勞。”

元壽不給李淵一點猶豫的機會,微微一笑,“我知道李少監因爲長孫晟的緣故和楊元慶走得很近,李少監對他應該熟悉,那你說說看,我們應該怎麼對付他?或者說要注意什麼?”

李淵沒想到元壽會問得這麼直接,令他一點回旋的餘地都沒有,他苦笑一聲道:“這個……能否讓李淵考慮一下。”

李淵今年才四十二歲,而元壽和張瑾都已六十餘歲,儘管他們是同輩,但年齡和官職的差距,使得李淵在他們面前處於一種弱勢,而且在關隴集團中,李淵家族無論經濟實力和官場背景都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字輩,也正因爲這樣,楊廣纔沒有把李淵放在眼中。

張瑾笑道:“先隨便說說,現在也不急着決定什麼?我們只是參考一二。”

元壽和張瑾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逼李淵表態,這個表態並不是說‘我願意效勞’之類的空話,而是李淵必須要拿出實質性的方案,參與到這件事中來,這纔是他與元家和解的誠意。

李淵也明白他們的用意,心中暗暗嘆口氣,無奈道:“在我看來,楊元慶有一個弱點,但也有一個強勢,我們須留意。”

元壽和張瑾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請詳細說!”

李淵沉吟一下,緩緩道:“楊元慶的弱點是他的家族,楊氏家族,不管他願不願意,他畢竟是出身弘農楊氏,他不敢做得過份,而他的強勢就是樂平公主,這是他最大的靠山…….”

……

李淵告辭走了,元壽笑着問張瑾道:“你覺得此人如何?”

張瑾冷笑一聲,“此人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哦!此話怎講?”元壽不解問道。

“很簡單,他明明已經提出可以利用楊元慶妻子裴氏的誥命來做文章,可他卻迴避了裴家,故意把這件事範圍縮小,這不是他揣着明白裝糊塗是什麼?”

元壽點點頭,“我也早看出來了,此人貌似忠厚,實則奸猾,對此人可用,但不可信。”

“不過楊元慶妻子誥命之事,確實可以拿來做做文章。”

……

一般而言,一些重要的拜訪官員,李淵都會把長子建成帶着,但今天李建成的兒子有點感恙,他要陪同醫生看病,所以沒有陪同父親一起去元家。

聽說父親已經回府,李建成便匆匆向父親的書房走去,走到門口,正好碰見父親小妾萬氏,萬氏也跟隨李淵多年,爲李淵生了一個兒子李智雲,今年六歲,是李淵第五子。

萬氏剛送茶出來,一擡頭見建成匆匆走來,連忙‘噓!’一聲,小聲道:“你父親心情不好,說話要注意一點。”

建成點點頭,敲了敲門,“父親,是我!”

“進來吧!”書房裡,李淵明顯嘆了口氣。

建成走進書房,見父親負手站在窗前,憂心忡忡地望着窗外。

“父親,出什麼事了?”

李淵苦笑一下,搖搖頭道:“元壽和張瑾要對付楊元慶,把我也拉進去了。”

建成吃了一驚,連忙道:“父親,楊元慶可是裴家的女婿,他們沒想過嗎?”

“他們考慮得很充分了,還要求我也提供建言,眼看要到冬天了,卻來這麼一檔子煩惱之事。”

李淵轉過身,心煩意亂地坐了下來,“還說要聯手整個關隴勢力一起對付楊元慶,可是明擺着,這是內閣權力之爭,與我何干?”

李建成沉吟良久,道:“可是聖上本來就對關隴勢力有偏見,要打壓,他們這樣做,會不會是引火燒身?”

李淵搖搖頭,“聖上倒是問題不大,他畢竟是皇帝,更多要考慮勢力平衡,他如果要打壓關隴勢力,他會用別的方式,手下大臣內鬥,他纔是最歡迎,我估計這次他不會插手,他會坐山觀虎鬥。”

“那父親覺得我們李氏該不該參與呢?”

李淵最信任自己的長子,在長子面前,他沒有僞裝自己,他嘆了口氣,坦率道:“我不是在於參與不參與,我要考慮,如果我參與了,如果成功,我能得到什麼的好處?而如果失敗,我又將遭遇什麼後果,我必須權衡這其中的得與失,利與弊。”

李建成想了想道:“如果父親參與,很有可能成爲元壽進攻的刀,然後又會成爲元壽的盾,元壽很可能會把我們李家推到最前面,讓我們去和楊元慶鬥,孩兒的意思是說,最好父親能暫時離開,躲開這場鬥爭。”

李淵揹着手走了幾步,他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冷冷道:“其實這也是一個機會,我倒很希望他們惡鬥一場,只有在混亂中,我纔有獲得提升的機會,元壽想讓我去當刀盾,那是他在做夢。”

李建成沉思片刻,笑道:“如果父親是希望他們惡鬥,那麼我倒有一計,讓楊元慶直接去找元壽,就不知他現在到哪裡了?”

“聽說他押了幾萬突厥婦孺東來,已經到關中了,估計他會提前過來,再過兩三天吧!他就該進京了。”

李淵看了兒子一眼,“你有什麼計策?”

李建成淡淡笑道:“是一條有點上不了檯面的計策。”

()

第96章 舉國兵策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8章 八方酒肆第5章 元家造反第7章 賀若之怒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5章 校場競箭第63章 北地迎歸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7章 李淵抉擇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章 落魄高才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4章 三個女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33章 拜彌勒教第7章 羅藝告密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4章 汾陽宮監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7章 意外潰營第1章 江南隱憂第26章 咬金爭功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6章 攻克平壤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章 戍堡聞警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章 舌燦蓮花第18章 百戰之功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章 入伍斥候第23章 南華梟雄第42章 被迫求援第31章 以刀代令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1章 危機重重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6章 考場意外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3章 緣定三生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9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4章 意外之箭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12章 引君入甕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2章 撲朔迷離第40章 三管齊下第8章 黑夜黑人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5章 少年雙猛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章 天下大變第3章 勸降建德第24章 真假使者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2章 先鋒玄霸第34章 枕戈以待第29章 聯合施壓第4章 不露聲色第2章 敵蹤初現第2章 一戰成名第3章 南華之會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章 欺人太甚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7章 各有心思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02章 血戰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