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郢州祭母

郢州位於襄陽和荊州之間,原是西樑朝故地,十幾年前楊玄感在這裡擔任刺史,惹上情孽,生下了今生的楊元慶,兩歲時幾乎病死,一個來自一千四百年前的靈魂使楊元慶重獲新生。

楊元慶的生母姓李,是郢州京山縣的一箇中戶人家女兒,在元慶兩歲時與兒子同時染病,不幸撒手人寰。

一晃已是十幾年過去,楊元慶再一次回到了他已闊別十三年的家鄉。

時間已到十月底,一場紛紛揚揚的初雪覆蓋了江漢平原,雪花細細碎碎,漫天飛舞,夾着煙靄和忙碌的氣色,使已近年關的京山縣城添了一絲祥和喜慶的氛圍。

上午時分,兩名騎馬的武士出現在京山縣城外的官道上。

“元慶,兩歲時的情形你還記得嗎?”不知不覺,妞妞已經改了對元慶的稱呼。

“我怎麼不記得,當年初見你是也才兩三歲吧!你騎着竹馬在院子裡奔跑,還不肯叫我哥哥。”

“是嗎?我怎麼記不得了,我就記得你小時候欺負我的那些事呢!”

兩人說說笑笑走了城門,楊元慶勒住了繮繩,他其實也只是依稀記得,李府是在城內,靠近西城門,府門口有兩棵老槐樹,亭亭如蓋,楊元慶凝視了半晌,在前方不遠處,兩株外形如冠蓋的老槐樹落入他的眼簾。

“應該就是那裡!”

他催動戰馬,心中有點近鄉情更怯的緊張,他的舅舅和舅母還記得他嗎?妞妞也不再說話,她理解元慶此時的心情,當年她和母親回家鄉時也是一樣的緊張。

“你們找誰?”

府門口,一個頭戴八角帽,年約六七歲左右的男孩子歪着頭望他,圓圓胖胖的臉蛋白裡透紅。

“這裡是李大郎的家嗎?”楊元慶大概還記得舅父的小名。

“這位公子,是找我家大郎嗎?”身後有人問

楊元慶一回頭,只見他身後站着一名三十五六歲的婦女,她穿一條淡綠色窄袖條紋綢裙,上身又套一件繡着花邊的綠色半袖短襦,肩上披一條厚厚的紅色布帛,笑容和藹,手中挎一隻籃子,籃子裡用藍布覆蓋,邊上露出幾色糕點果品。

男童立刻跳了起來,“娘,給我,給我!”

婦女無奈地取一塊糕給他,“你這孩子,就知道吃!”

這輕柔的語氣,和藹的笑容,楊元慶一下想起來了,這女子就是當年他的舅母,好像姓周。

“舅母!”

楊元慶輕輕喊了一聲,“你還認識我嗎?”

周氏愣住了,怎麼會突然跑來一個外甥,她上下打量楊元慶,一個遙遠的記憶回到她的腦海裡,當年那個送去京城的孩子。

“元慶....是你嗎?”

“舅母,是我,你還記得我?”

周氏激動放下籃子,抓住楊元慶的手,“孩子,真是你啊!長得這麼高了,我記得的,當年你才這麼一點點。”

周氏抹去眼角的淚花,又看了一眼身後的妞妞,“這是...你妻子嗎?”

“她是我妹妹!”楊元慶笑道。

“妹妹?”

周氏愣了一下,她忽然一拍自己額頭,笑了起來,“看我糊塗的,明明是未嫁之女,我還問是不是你妻子,我明白了。”

妞妞連忙上前盈盈施禮,“妞妞見過舅母。”

“這姑娘長得真標緻啊!”

周氏由衷地讚了一聲,“我們縣城裡真沒得比。”

她連忙拉住妞妞的手,對元慶笑道:“快跟我回家,你舅父前幾個月還說到你。”

“舅父好嗎?”楊元慶牽馬跟在後面笑問道。

“哎!十幾年就是那樣,整天算賬,今天想着買兩畝地,明天又琢磨買頭牛,整天忙忙碌碌。”

“看樣子舅父舅母的光景不錯。”

“這幾年還好,莊子裡的收成不錯,稅賦也不高,你舅父前幾年又買了百畝魚塘,水產也能賣個好價錢,我覺得比前些年更好。”

楊元慶也看得出,舅母所穿的衣服,還有房子就是這兩年才翻新過,一色的青磚黑瓦,前院兩邊倉稟裡堆滿積糧,這是一戶很殷實的人家。

“大郎,你看誰來了?”一進院門,舅母周氏便急不可耐地喊了起來。

房間裡走出一箇中年男子,身材中等,長得方臉,下頜留有黑鬚,穿一件藍色細麻布袍,頭戴平巾。

“娘子,什麼事?”

中年男子一眼看見元慶,也愣了一下,“這位小哥是......”

當年元慶生母死後,舅父舅母撫養他近一年,也算有養育之恩,儘管記憶依稀,但元慶知道,這就是他的舅父了,他上前一步跪倒,抱拳施禮,“甥兒元慶拜見舅父大人!”

“你是....元慶!”

元慶舅父又驚又喜,連忙扶起他,上下打量,眼含激動,“哎呀!長得這麼高了,我記得你是元日出生,馬上十六歲了,十幾年不見,你是回來給母親掃墓吧!”

元慶點點頭,“正是回來給母親掃墓。”

周氏拉過妞妞,笑着給丈夫介紹道:“這位俏姑娘是元慶妹子,姓張,小名叫妞妞。”

妞妞臉一紅,也盈盈施一禮,“參見舅父!”

李大郎立刻明白妞妞是元慶什麼人了,他高興得捋須直笑,“好呀!快進屋裡坐。”

他命一名小廝把馬牽去馬房,便拉着元慶的手進屋,正堂內光線明亮,地上鋪着青磚,左邊放一張供桌,桌上擺滿各色貢品,供奉着財神趙公明,正面是幾張坐榻,榻上鋪着茵褥,面前擺了一隻火盆。

元慶從馬袋裡取出幾匹從京城買的上等綢緞,遞給舅母,“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舅父舅母收下!”

夫婦兩人慌忙推辭,元慶只是不肯,他們也只得收下了,這時,從側門又走出一個少女,十六七歲模樣,容顏清秀,長得頗像周氏,衣裙也和母親一樣,李大郎指着元慶對她笑道:“麗娘,這是元慶,你還記不記得?”

元慶倒還記得,他有個表姐,比他大一歲,小時候舅父常開玩笑,要把表姐許給他。

他連忙躬身施禮,“表姐,我是元慶!”

少女抿嘴一笑,連忙給他還禮,“前個月父親還說到你,你真的就來了。”

周氏拉着妞妞笑道:“我們幾個女人到後院說話去,這裡給他們舅甥說話。”

李麗娘見妞妞長得美貌異常,心中羨慕,連忙上前挽住妞妞的手,親親熱熱到後院去了,元慶見表姐還梳着環辮,便笑道:“舅父,表姐還沒有出嫁嗎?”

“婆家已經有了,明年二月出嫁。”

李大郎嘆息一聲道:“你要是去年回來就好了,還能見到外祖父。”

楊元慶記得當年外祖父非常嫌厭他們母子,他沒有好印象,也不想問他的事,便岔開了話題,“舅父現在做什麼營生?”

李大郎心裡明白,當年元慶生母未婚先孕,父親暴怒,把妹妹趕出家門,還是他偷偷接回妹妹,父親至死都沒有原諒妹妹,不准她的墳遷回李家族墓。

他也不提外祖父的事,拉着元慶坐下,這時,麗娘端來兩碗茶,放着桌上,向元慶點點頭,便到後院去了。

李大郎笑道:“我名叫大郎,其實是老三,十四年前我們五兄弟分家,你外祖父在城外分給我百畝祖田,十幾年勤儉持家,水田增加到三百畝,日子就慢慢好了,前年又買了百畝水面,養魚養蝦,一年也能掙上幾百吊錢。”

楊元慶知道,他舅父家是戶小地主,一直就比較殷實,不過這幾年更好,他又笑問道:“別的人家怎麼樣?”

“怎麼說,當然有窮有富,其實大家都一樣,關鍵就兩個字,勤儉,只要把握好這兩個字,一般都會過得不錯,大凡家境破落的,都是不會持家,有錢就胡亂花掉,攢不下家業。”

李大郎頗爲健談,加上興致好,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了,“大隋皇帝不錯,賦稅很低,遇到災年還能減免,就是徭役多,上幾個月我還去縣衙當了兩個月的差役,明年不去了,寧可交三十吊錢,這年紀大了,支持不住。”

元慶也笑了起來,“舅父還不到四十吧!怎麼就年紀大了?”

李大郎搖搖頭苦笑道:“能活六十歲就算長壽,我最多也就二十年,好好掙份家產留給子孫,對了,你還有兩個表弟。”

“剛纔在門口見到一個。”

“那是小子福兒,最調皮,還有一個貴兒在縣學讀書,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過幾天我稍信讓他回來。”

楊元慶搖搖頭,“舅父,我明天就要回去。”

“這麼急做什麼,難得回來一趟,至少要住上十天半個月才走。”

“舅父,真的很抱歉,軍中有事,不能久呆。”

李大郎這纔想起沒有問元慶,歉然笑道:“我忘了,你現在在做什麼,聽你的口氣,好像從軍了?”

元慶點點頭笑道:“我在豐州邊塞,出任鎮將,這次是請假回家探親。”

“有出息!”

李大郎一豎大拇指,“我就害怕你變成那種京城紈絝子弟,能去邊塞從軍,那就是好男兒,你母親泉下有知,也會替你感到欣慰。”

元慶默默點了點頭,“舅父,我現在就想去給母親上墳。”

“好!你稍等一下,我給你準備一點香燭紙錢。”

........

城外一條綠水茵茵的小河邊,楊元慶看到了生母的墳,孤零零一座小小的墳塋,墳上被白雪覆蓋,旁邊種了一株柳樹,柳枝條在墳頭輕垂,墳前豎了一塊碑,上面寫着‘妹盼娘之墓,兄大郎立’。

楊元慶默默地注視着墳塋,鼻子一陣陣酸楚,這是他生母的墳,就這麼孤零零地安葬在這裡,連族墓都進不了。

舅父在一旁點燃了香燭,低聲道:“盼娘,你兒子元慶來看你了,都長得這麼大了,很有出息,你九泉下可以瞑目了。”

楊元慶慢慢跪倒在生母墳前,想着從小楊家的歧視和屈辱,一種強烈的情感衝擊着他的內心,他再也忍不住,伏在母親墓碑前放聲痛哭起來.......

楊元慶忍住悲痛,他擦去眼淚對舅父道:“我要重新給母親立碑,以我的名義,還有,這附近幾畝土地我都買下來,煩請舅父重新用青石替我母親砌墓,明後年我還會再回來一趟,我還要給母親爭一份誥命,要風風光光給她重新下葬,讓縣令和刺史都來拜祭。”

"你放心吧!我會替你辦好。“

楊元慶點點頭,又回頭對妞妞道:“你也來跪拜吧!”

妞妞上前緩緩在墳前跪倒,重重磕了三個頭,低低聲道:“妞妞拜見母親大人了。”

.........

雖然又開始欠債,但老高心裡很高興,大家儘管投月票,投得越多,老高還債越多,一定會慢慢還清

第24章 海寺之戰第8章 弔孝風波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6章 少女憫秋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章 出兵風波第23章 南華梟雄第75章 謀主之策第21章 藉口送禮第64章 予民厚禮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章 盜馬風波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5章 貌合神離第2章 出兵風波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8章 玄感野望第3章 微妙來訪第2章 家法伺候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7章 線娘夜奔第33章 攻城前夕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4章 等待機會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0章 窮途出路第9章 恆山之亂第43章 丹陽公主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4章 再讓一城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8章 盛名之禍第5章 出海遠征第70章 北方消息第6章 陰山可汗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4章 龍鳳美玉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5章 少女遇窘第9章 攻心爲上第6章 小事化大第24章 添把小亂第5章 上兵伐謀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章 戍堡聞警第31章 船中飛箭第36章 駕臨江夏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1章 藉口送禮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0章 高熲事件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0章 巡視考場第5章 公主請客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7章 接受密旨第31章 重磅加碼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4章 斷然拒絕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章 情報暗戰第9章 玄感之憂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8章 兵分兩路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2章 齊王供奉第5章 元慶回京第61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局勢複雜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獨孤暗線第5章 路遇貴人第36章 各有選擇第4章 突厥異變第19章 虎牢之危第5章 初到幽州第46章 斷臂之仇第59章 兄弟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