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章 屠殺

皇城位於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區,東牆在今南北河沿的西側,西牆在今西皇城根,北牆在今地安門南,南牆在今東、西華門大街以南.宮城偏居皇城東部,修建極爲繁華。

皇城內略有燈火,但古蹟以及參天古木的遮掩,那點動火聊勝於無,皇城內依舊是漆黑一片,唯獨東南方向的皇城一片火光。

整個皇城內沒有半個人影,這一切都歸功如劃都城的中央的聳立的一座高樓,高樓懸着一口大鐘,每夜鳴鐘報時。第三次鐘響後,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緊急事務,如孕婦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請醫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外出的人必須提燈。”“夜間,有三四十人一隊的巡邏兵,在街頭不斷巡邏,隨時查看有沒有人在宵禁時間——即第三次鐘響後——離家外出。被查獲者立即逮捕監禁。”正是有了這樣奇怪的規定,整個大都內外看不到半個人影,這也爲徐達、常遇春的大軍順利進入皇城減少了阻力。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急速行軍後,常遇春的五千騎兵率先趕到皇城城牆外,徐達、常遇春相視望了一眼,這座喪失了四百多年的都城,就在眼前,饒是二人身經百戰,此時此刻也禁不住心頭的激動。

徐達正要發動進攻,忽聽得常遇春驚道:“徐大哥,你看——?“

徐達心頭微微一震,心道:“莫非中了埋伏?“順着常遇春所指的方向望去,雖沒有燈火,但皇城反射的光芒多少還能看得清楚,只見皇城西直門方向,一對人馬正在急速涌動,徐達目測了一下,人數不過三千多人。

“徐大哥,現在怎麼辦?”常遇春扭過臉問道。

眼下這是深入韃子的地盤,最怕還沒達到自己的目的,便被韃子發現,那將是萬劫不復之地,皇城堅固,糧草充盈,兵馬也有幾萬,還有一個能力不差的愛猷識理達臘從旁調度,要殺了他們也不是不可能。

徐達想了想,忽然一咬牙,道:“常將軍一切看你的?”

常遇春一愣,隨即明白,沉聲道:“徐大哥是想讓我拿下這些韃子?”

徐達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如其被他們發現,不如先發制人,拿下他們, 這樣一來,也好摸清楚韃子的動靜,我看這批人馬朝西直門方向,八九不離十的是想再一次對西直門發動進攻,小兄弟剛剛經歷一場廝殺,相比元氣也大傷,萬一死守不住,放出了韃子,你我可就要功虧一簣了?”

常遇春點了點頭,道:“徐大哥言之有理,小弟這就拿下他們?”

常遇春的五千騎兵飛一般衝了過去,動作快如風,烈如火,手中彎刀寒光閃閃,寒氣逼人。

正在遊動的韃子大軍聽得響聲,紛紛回頭,只見夜色裡,數千人騎兵縱馬而來,馬上之人,身着明軍服飾,手中腰刀晃動,待看清楚這一切,韃子纔想驚呼,但爲時已晚,常遇春的騎兵動作快如烈風,手中的彎刀早已斬向了敵軍頭顱。

一場大的屠殺就此開始。

“常兄弟,快停手——快快停手——?”徐達見狀暗叫了聲:“糊塗”不得已大聲呼喊起來,但廝殺的騎兵哪裡停了下來,彎刀彷彿一道道的催命符,瞬間斬殺了剛纔還在涌動的韃子大軍,此時此刻眼前不過留下一人而已,跪在地上不住的求饒,額頭已經磕破了皮。

“常兄弟,留下活口?”徐達驚叫了聲,縱馬趕來望着眼前血流成河的一幕,徐達輕聲一嘆,想說什麼,卻不知從何說起。

常遇春打仗素來以勇猛著稱,但爲人也有一個很不道德的缺點,那便是喜好屠城,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對於這一點,就是朱元璋也無可奈何,常常規勸,甚至剝奪軍功,下旨喝罵,但他充耳不聞,幾乎每佔領一座城池就忙着屠城,殺降更是常有的事兒,一次在睡夢中慌慌忽忽間想起小時候的屈辱,便下令屠城,等他醒來,發現軍士都不在軍中,便問近伺:近伺回稟:將軍命令屠城,常遇春馬上驚出一身冷汗,急令收兵,這時大軍已屠城二十里裡,滿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讓人不敢睜開雙眼去看。

元至正十八年九月陳友諒又使贛州遭受一次危難。陳友諒遣將幸文才率兵圍贛,使人招降,全普庵撤裡(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和總管哈海赤死守,殺招降人。八月,民間食盡,九月軍無見糧而守益力。陳友諒兵入城後,憤其久不下,燔劫一空,居民殲焉。贛州百姓又遭受一次屠城。

至正二十四年,距陳友諒屠城後不過六年,常遇春圍攻贛州,二十五年正月,陳友諒黨熊天瑞,援絕糧盡出降,城內已無人可殺了。贛州流傳一則故事,說常遇春攻城不下時,發怒要殺贛民百萬,後來殺了一個姓黃名百萬的人了事。

元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出兵攻打張士誠的都城平江(今蘇州)受挫,後破平江便下令屠城。

洪武元年,泰州爲吳王張士誠佔據,朱元璋命大將常遇春率兵攻取泰州。因爲久攻不下,朝廷對泰州人十分仇恨。後來常遇春用水陸兩路夾擊的方法攻破泰州,進城後大肆屠城。同時,朱元璋命人從高家堰放水淹淮揚,泰州隨即成爲一片澤國。一時間,泰州兵災加水災,百姓非死即逃,以致城空地荒。朱元璋下令遷移蘇州部分百姓到泰州定居。

朱元璋在金陵(今南京市)先後打敗了陳友諒(據武漢)、張士誠(據蘇州)、方國珍等江南所有起義軍,統一了江南地區,便派正付元帥徐達、常遇春帶領雄兵北上滅元。常遇春於蘇北攻入山東佔領濟南,在東進青島途中,先包圍了魯中重鎮濰縣城。由於守城元兵拼死抵抗,並強制不少看青壯年百姓上城保衛,使明兵費了很多時日,做出重大犧牲纔將縣城攻下。常遇春因此惱羞成怒,下了屠城命令,將全部元兵及大部分城內居民殺死。

532章 孽緣1201章 躲入暗格1118章 漁舟唱晚168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049章 考較劉伯溫1010章 富麗堂皇1419章 做一樁買賣305章 落紅1146章 吳王心思480章 風韻438章 伴君如伴虎1094章 非常手段1166章 採菊東籬下1740章 衣錦還鄉960章 無知小兒090章 入關101章 陸家堡主1486章 芳草碧連天1010章 富麗堂皇506章 強敵1320章 朱元璋的密探閒話朱文正1869章 王氣之地658章 殺氣瀰漫228章 世外高人046章 家歸何處1372章 便宜的好事1143章 晴天霹靂425章 諜報1693章 準備夜襲063章 劉伯溫的見識1862章 天意如此1737章 逐鹿1172章 十年寒窗1334章 激將法1323章 讀書一日1832章 大好河山1591章 封賞風波520章 栽贓陷害021章 失蹤的國璽1750章 白駒過隙812章 誤國誤民364章 志不在此459章 大展拳腳369章 針鋒相對055章 劉伯溫的厲害1258章 千金一畫948章 不謀而合1286章 階下囚1826章 花開復見卻飄零977章 密探回府553章 原來就是你1013章 一步好棋1730章 東宮心慈435章 鹿死誰手1028章 大哥的派頭1876章 殺人者償命1529章 燭光搖曳811章 一覽烏衣215章 八卦步伐1038章 一切結束了永不言棄1589章 早朝76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957章 決戰時刻374章 海盜701章 夜帳殺機1334章 激將法916章 大軍壓境1903章 胡惟庸的結局⑥159章 昭曰天下1536章 看夠了麼1009章 送親隊伍472章 一敗塗地977章 密探回府1754章 壞死了1426章 兵不厭詐911章 萬人斷腸019章 歷史並非如此1219章 冰魄神針1329章 醉仙酒家1823章 一家歡樂1849章 軍中女子312章 早有準備1724章 皇帝奪權318章 輸贏自知341章 來者何人1519章 好手段好心機1310章 洪都城內1897章 一世兄弟383章 聯手1003章 天子一怒1895章 摩崖題刻1108章 驚心動魄174章 送禮075章 明主1808章 鼎力相助840章 共謀大計第1290章 文人錚骨185章 此地不宜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