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

正如趙衢所言,杜畿早已經憋了一肚子的氣,把積壓了數年的抑鬱,全都發泄到了這次的伐蜀之戰上。

舉國四軍精銳,十萬勁卒。

僕從數部,兵馬六七萬。

積倉半載,蓄糧成山。

他杜畿杜伯侯,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太久了....

久到,自己都快忘記了,忘記了當年的意氣風發,忘記了當年仗胸壑遙指江山的氣魄。

削爵三級。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是大王放棄自己的信息。

但在杜畿眼中,這是大王想起自己來的信息。

爲人臣子,加官進爵,自是喜事。削爵罰俸,也未必就是壞事。

畢竟,比起那些讓大王想都想不起來的人來說,削爵罰俸,說明大王還記得自己。

不容易啊!

怒,肯定有。

正值芳華年歲,幾載虛度,是人都會心生怨氣。更何況,是自己這般才華橫溢之人。

不過,現在一切都無所謂了。

心中的怨氣,腹中的怒火,胸中的抑鬱,都隨着這次伐蜀,盡數消散。

沒有人,比自己更渴望這場遲到的戰爭。

上次被蘇文師給坑了一把,這一次絕對不能再出任何差池!

心中暗自立下言誓,杜畿將目光,再度轉到了案前的書信上面。藉着身旁的油燈,上面所書,盡遺心中。

而在杜畿下面,二十餘人佇立,靜靜的等候着杜畿的發號施令。

很難想象,深夜之中,益州調查司的衙門,還會出現這麼一幕。

“好了,都說說各地的情況吧。”

杜畿看完密信,小心的收置袖下,而後看向堂下衆人,尤其是那十一位巡查使。

指揮使之下,便是這些巡查使了,每郡一人,負責發展內線,收集各軍探子所得信息。其次,便是與其他巡查使聯絡。畢竟,有些秘密,牽扯的可不只一個郡。

“指揮使,蜀郡那邊最新的信報,趙韙雖敗給了吳懿,但主動退兵到了犍爲郡內。蜀兵則收復了廣都和江原,重新設立了防線。劉璋的意圖,應該是要將兵北上,阻擋吾大軍南下了。”

蜀郡巡查使話音剛落,就聽見上首的杜畿冷哼一聲。

“哼,這些信報不用汝說,下面的探子都傳了過來。本指揮是問汝楊洪所部的情況,都多長時間了,數萬人沒有丁點消息?汝若是無能,那便早日交上印信!”

杜畿的語氣很是嚴厲,直聽的那巡查使差點給跪了下去。

“指揮使,非是吾等無能,實在是河首高原太大了。也很少有人熟絡道路,職下派了二三十批探子,幾百號人,結果回來的還不到十個人,損失太大了!”

旁邊,廣漢屬國的巡查使,不禁開口言道。因爲,尋找楊洪所部蹤跡,也有他的一份。

“哼!”

杜畿冷哼一聲,衝着身後力士揮了下手,口中說道:“既然無能,那便交上印信。”

“這~”

兩個巡查使還想要多言,卻是被力士趕上一步,直接扣在堂下,取掉了身上印信。

隨即,神氣全無的被拉了出去。

餘人見之,莫不心驚膽顫。

因爲,他們是調查司,是不能見人的!

縱是下面的探子,想要不幹,也沒那麼輕鬆,更何況他們掌握一郡探子,熟知指揮所在之人。

不幹,就代表着死!

沒有人會明說,但心中都明白的緊。

猶如看屍體一般,杜畿親眼看着被自己送上絕路的兩個巡查使,由力士拖的遠遠。隨後,看向自己的副手指揮同知,言道:“明日,再選兩個人頂上,告訴他們,本使要的是能做事的人。而不是一天到晚,只知吃喝玩樂的人!”

說完,目光就看向了堂下幾個挺着大肚子的傢伙。

那幾人不由羞愧的垂下了頭,吃喝玩樂,沒啥正經事,這就是他們巡查使。

機密大事,哪有那麼多。

一些小蝦米的事,莫說指揮使了,他們都知道沒啥大用,隨手就丟給副手處理了。

於是乎,除了局勢緊張的蜀郡和犍爲郡,其餘人大多都沒啥事。郡內重要人物的信息,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

但現在,顯然不同了。

國朝大舉伐蜀,是個人都知道得好好表現了。

戰事一至,各郡收集的信息,就全都遞上來了。按理來說,有了這些情報,國朝大軍肯定要輕鬆不少。

可惜,今天的指揮使,顯然不滿足僅僅只有這些,甚至都不惜殺雞駭猴!

果然,隨後衆人便聽到杜畿說道。

“從明日開始,所有人立即迴歸本郡。最多不過半月,任使君就會回到峨嵋。到時候,杜某也不要求過多,所有心向吾大周的人,都必須動起來,配合任使君,攪亂巴蜀內部。不論攻城陷地,還是劫糧燒倉,本使要巴蜀無寸土之寧,明白嗎!”

“諾!”

“呂指揮使,永昌距離最遠,消息通傳不便。本使便不與汝強定時日,回去告訴王府君和汝兄,永昌不需要做什麼。讓濮部、閩濮部、僄越部、鴆僚四部各自出兵向南、向西、向東擴張,走到哪就算哪。有敵人敢阻,便報於吾大周,待天兵南下,盡爲齏粉。此外,樹立界碑,調吾漢家將士駐守,明白嗎?”

“職下明白,還請指揮使轉告大王,永昌不負王上厚望!”

界碑是什麼,呂振當然清楚,也清楚杜畿這番話的意思。很顯然,定界碑肯定是要有王上發話。否則,一個臣子,沒有資格要求郡縣定下界碑。

杜畿着重看了眼呂振,最後叮囑了一句:“記住,永昌天南,不失寸土,再開新疆,鑄國界碑。國朝此時雖不能顧望天南,但一掃六合後,總歸會北去、南望、西進。驟時,永昌呂氏,世爲鎮南公!”

“嘶~”

不僅僅是呂振,堂內其餘人也都是一口冷氣入肚。

鎮南公!

當朝最貴者,也不過是縣候而已。可鎮南公,顯然已是國朝最高爵位郡公。

呂振面色漲紅,心中激動澎湃不已,再稽首:“臣定爲國開疆拓土,永鎮南疆,不負王上聖恩!”

郡公啊!

若王上能橫掃六合,肯定會有一些郡公,但能得此爵者,非是三公,必是外戚。

他永昌呂氏,若能得此勳貴,何其幸也!

這是王上的承諾,也是王上的應許。

而呂氏,能不能接住這天降大貴,就看自己肯不肯努力了。

永昌雖是荒僻邊郡,可週圍也都是一些小弱蠻夷,以府君和兄長的能耐,這鎮南公,幾乎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第274章 大業第428章 授學第496章 至藺縣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827章 大戟士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204章 傳報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690章 雨第738章 落子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804 冬季攻勢(30)第768章 借卒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40章 京觀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154章 掘平陵第31章 危局第358章 大徵兵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554章 諸事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1章 良家子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596章 新城第536章 兩敗俱傷第601章 棋局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512章 董魏之喪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242章 破壞第15章 殺俘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835章 臨陣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537章 對峙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77章 天下局勢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26章 破城潰敵第241章 撤離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138章 閻象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115章 蓄勢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131章 清剿第245章 破衆第652章 絕地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129章 城破第617章 無題第656章 追贈第655章 局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74章 分兵南下第192章 對峙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591章 密謀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668章 失利第297章 帝業第297章 帝業第16章 陣戰黃穰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705章 犍爲之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