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破勢(7)

東緡縣外。

橋蕤引楚軍四萬餘衆,聚集在此,離昌邑僅五十餘里。

在東緡西面,還有張勳率領的主力大軍,八萬之衆。整個昌邑城,都已經被楚軍團團困住。

周圍縣邑,幾乎也盡數被楚軍佔據,曹軍在整個兗州戰場上的局勢,幾乎是瀕臨崩潰之際。區區三萬人防守昌邑,兵力確實不少,可民心卻是陷入低谷。

困守孤城,外無援軍。

若不是還有曹使君長子曹昂身在其中,說不定昌邑城早就守不住了。

昌邑西城門樓上。

年紀輕輕的曹昂,披甲戴胄,手拄佩劍,煞是英武。

身旁則是幾員身形高狀的大將,皆是駐足觀望城外楚軍軍營。

八萬大軍。

張勳打下了定陶,也將曹仁從樑丘城內逼了出來。交戰之中,損失的兵力絕不下於兩萬之數,然而相比起那源源不斷的援軍而言,兩萬只是一個數字罷了。

河洛、潁川、陳國、樑國,四郡足足數百萬口,來爲張勳大軍補給兵力。

此外,被佔據的陳留、濟陰兩郡內,也有大量世家投向楚國。不僅出糧出兵,更爲楚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

再加上東平、魯國、濟北三郡悉數叛亂,整個兗州只剩下東郡太守陳宮,引數千兵進軍臨邑。打算先行平定東平和濟北的叛亂,重新打通與青州的聯繫,並且還可一解昌邑之圍。

而泰山太守鄧遂亦是招募壯勇、山民,出博縣攻肥城,與陳宮南北呼應。

至於青州刺史陶謙,則整軍備戰,沿大河設防,謹防趙軍南下。他手中兵卒不過萬餘人,真打起來也攔不住趙軍,更多的只是保證青州這塊退保之地。

腦海中回想着整個中原戰局的狀況,曹昂不禁暗歎了一聲,看向曹軍大將曹仁等人,言道:“昌邑乃吾兗州之要,幾位叔父旦有所需,儘可與侄兒或仲德叔父言及。城內狀況,侄兒還能壓的住。”

“子脩放心,吾軍尚有銳士近三萬人,堅守昌邑綽綽有餘。”

曹仁帶着渾厚的聲音,不僅是向曹昂說道,更是與其他人說來聽。

夏侯惇、夏侯淵、曹洪等人,亦是環視這城樓上非曹、夏侯兩氏之人。因爲,彭城大戰的未有勝果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成爲楚軍的內應。

“曹將軍所言甚是。昌邑,穩如泰山!”

相比起曹仁這般軍中大將明目張膽的威嚇,那趙達的話就如同陰風一般,浸入所有人的骨肉之間。

撫軍都尉趙達,中書典校事官長。

那一對陰狠的眼睛,每掃過一個人,下面的嘴角都會露出一絲譏諷。

從這場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實力還比不上週調查司、趙刺奸司的中書典校事,就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昌邑城內。

四郡叛亂,趙達知道,但不在乎。

有陳府君和鄧府君在,足以擊敗那些烏合之衆。

城樓上的所有人兗州人士,皆默不作聲,心中不斷的分析着其間利益。

曹昂在此駐足沉思良久,直至日落西山。

————————————————

而橋蕤則在望着向自己軍陣靠近的一支曹軍部隊,目光逐漸凜冽起來。

“報!”

“啓稟將軍,已探清曹軍部隊,乃曹操主力,大纛尚在其中。”

一名斥候飛馬而來稟報。

橋蕤面色一喜,當即衝着身旁將校言道:“整陣,迎敵!”

真是沒想到啊,曹操居然自己尋了上來,到手的功勞可不能飛了。

“諾!”

顯然,知道曹操在對面後,衆將也不禁心中激動起來。只要拿下曹操的腦袋,萬戶侯全然不在話下啊!

鼓號一起,出營列陣的三萬楚軍,保持着陣型,朝着曹軍迎去。

距離漸近,橋蕤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因爲,曹軍的陣型太混亂,甚至可以說毫無陣型可言。

約莫五六千人的曹軍,雖然仍聚集在中軍大纛之下,可表現的卻是很隨意。既無前後軍,又無左右翼,彷佛就是一支遊兵散勇。

這真的是曹操率領的精銳?

莫非,劉勳那邊打贏了,擊潰了曹操。否則的話,怎麼都不符合腦海中曹軍的形象啊!

“報!曹軍來使!”

“傳!”

疑惑中的橋蕤,准許了曹操派來的使者靠近。

一身儒甲,腰繫白布,頭綁喪巾,便是手中的節杖,都掛上白帆。

橋蕤目光逐漸凝聚......

“在下見過橋鎮南!”

曹使恭敬一禮,擡起頭來,顯出沮喪的面容。

橋蕤點了下頭,直言問道:“貴使何故以喪白束身?莫非,欲藉此暗喻本將?”

聲音有些冰寒,可曹使神容絲毫未必,搖着頭嘆息說道:“將軍誤會了,在下非是無禮,實乃心中悲痛難忍。曹公待吾,恩厚如山,無以爲報,謹以敬哀。”

“什麼?”

橋蕤身體一頓,擡目望向對面的曹軍,隱約間倒可見有不少白布喪甲,但終難探究竟。心中升起的疑惑,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證實。

如果.......如果是真的,那可當真天所幸哉!

“走!”

橋蕤擡手示意衆將,三軍立動,繼續朝着曹軍壓去。

“將軍?”

曹使皺起眉頭,不知道橋蕤想要作甚。

“貴使此來,所謂何事,途中可言。”

橋蕤留下一句話,驅馬前進。

曹使無奈,只能踱步跟上橋蕤,言道:“將軍,在下奉荀別駕之命,向將軍請降。”

“請降嗎?那本將還是與荀文若商談吧,有些事汝做不了主!”

橋蕤頭都沒回,徑直領軍前去。

很快,來到曹軍軍前。

數千曹軍根本沒有戒備之意,個個沮頭喪氣,毫無士氣可言。並且軍前旌旗、鼓號,亦無調度,敗軍之師啊!

示意帳下將士隔百步列陣後,橋蕤膽大包天,徑率諸將及親衛進入曹軍陣中,朝着那灰濛的大纛而去。

留在陣中的楚將,無不是把心提到了喉嚨眼,弓弩手更是準備就緒。一旦曹軍圍攻自家將軍,勢必發起進攻。

曹軍沒有動靜。

自上而下,都知道他們效力的君主已死,也知道他們這羣敗兵要向楚軍投降了。

也許,這場戰爭很快就會落下帷幕。

橋蕤見到了荀彧以及戲忠兩人,也見到了曹軍中的幾員大將。

荀彧灰頭土臉,衣飾批白,再無潁川王佐之風。

曹操頭號幕僚戲忠,那個曾經讓楚軍極爲忌憚的人,也終於露出其弱不禁風的身形。

躺在一張木板上,面色慘淡泛白,氣息若有若有。

將死之人啊!

最終,目光落到大纛旁邊的車駕上。

一輛很平常的軍中運糧馬車,卻是以旌旗撐起了幃帳,四周掛滿了喪布。

曹操。

曹孟德!

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241章 撤離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420章 教學署第485章 離間計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596章 新城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670章 豐年第88章 無題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564章 入夜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233章 調查司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116章 夜襲第6章 大權旁落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839章 大敗!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648章 平城第467章 李義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33章 死裡逃生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65章 蟻附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475章 休屠各第812章 肱骨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658章 二十等爵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140章 棋局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749章 震中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680章 江州第144章 歸營第846章 勸言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571章 動靜第891章 彭城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393章 博弈第86章 回府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32章 受困第23章 蜀道難第88章 無題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647章 制強第659章 科舉第869章 軍議(上)第353章 批評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661章 三爵制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554章 諸事第820章 前奏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77章 天下局勢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846章 勸言第363章 大練兵第51章 朝會第142章 突圍第676章 逐利第840章 牽招第68章 憤!第934章 進略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253章 殤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578章 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