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進軍(下)

周國第一次伐蜀失敗了。

但益州上下,沒人會認爲大周不堪一擊,大周也確實沒有不堪一擊。

義軍逃到南中地區,若非趙韙突然搞起對峙,成都上下恨不得飛過長江,先滅了這股一直想要幫助周軍打進益州的叛賊。

義軍沒成事,周軍被堵在葭萌關外不得進。再加上張鬆的一手合縱,逼退了周國進犯大軍。益州,也得以免過此禍。

可這一次,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可謂以一己之力而退周軍的張鬆,僅僅得到了一個廣元郡從事的吏職,連益州牧府都沒能進去。由此,少不得一些人灰心沮喪。

其次,河首宋建被回師的周軍打的大敗,退到了積石山一帶,不敢再犯周境。對漢中王張魯不滿的起事賨人,也被輕鬆摁成了灰灰。南中大族與五溪蠻,攻棘道不利後,亦是各自退去。如今,兩家在牂牁郡一帶,打的不可開交。

至於遙遠的永昌郡,到現在還在呂凱和王伉的手裡。這倆人,同是益州大姓,而且與李氏、王氏等叛賊,互有勾結。

如此狀況,想要再合縱,難也。

最後,大周的實力,也確實讓益州上下,很是恐懼。

周國十軍,十六萬百戰精銳。二守備,近四萬人。再算上各關都尉,官署護軍,近二十二萬兵力。

很難想象,人口至今還不足四百萬的大周,是怎麼做到供養二十二萬馬步軍。

再加上爲之犬牙的漢中兵、氐兵、賨兵,以及益南的叛軍。林林總總細數下來,起碼三十萬兵力。

這很恐怖!

全天下,實力最強的周、趙、楚,就是以二十萬以上的軍隊,來維持本勢力的威望。但,坐擁千萬人口,豫淮平原的楚國,也沒有到達聚集三十萬軍隊的那一步。趙國帶上其鷹犬曹操、烏桓,兵力一度逾越三十萬。故而,在曾經的某一時刻,實打實的天下第一諸侯。

可現在,兵力逾三十萬者,唯有周國一家了。

益州全境倒是有着十四五萬的軍隊,可現在廣都對峙,已經讓二者筋疲力盡。再不加緊時間滅掉趙韙,待到周軍南下,誰也無力迴天了。

先前,周國不過動用一個第四軍而已。現在再來,必是傾盡全力。

天險?

在黃權心中,對於天險的理解,並沒有上升到天花頂的地步。

所有的天險,也都是由人來防守。而只要是人,那就必然有缺點。平常或許不以爲意,戰端初開,也有可能不會顯露出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再厲害的守軍,也終究會出現失誤。

自己不是神,也不是天下聞名的名將。

黃權,沒有信心做到萬無一失。

尤其還是在後方內部矛盾極其激銳的狀況下!

站在望樓上,看着那一座座半隱於雲端的山巒,黃權彷佛看到了山的另一端,數之不盡的大軍,正聚集在斜谷口。

——————————————————

也許是蒼天幸佑,趙衢和周瑜二人率領的先頭部隊,趕在了雨季之前。

褒斜道,五百里,耗時二十三日。

出箕谷,近十萬人的隊伍,只剩下八萬五千人左右。

途中傷亡不大,只有千餘人受了傷,亡數人而已。少的近萬人,幾乎全都是民夫,沿途覓開闊之地,構築營寨,囤積糧秣,爲後續主力大軍供給。

五百里,留下了十座營壘,各自留守千人。

離開箕谷,行不過數裡,便抵達漢中褒中縣。

漢中王張魯,親自率王府僚屬、郡內官吏、三軍將校、天師道諸人,候迎大軍。

褒中,即在箕谷谷外。

東面是褒水,自北向南,匯入沔水。

南面不遠,便是南鄭,與其隔褒水斜望。

而現在,趙衢、周瑜率領的大軍,剛過褒中十里,便見到了褒水對岸的漢中王一行。

大軍就地駐紮,二人自帥將校,奔赴褒水東岸。

過橋樑,即見漢中王。

“末將趙衢、周瑜,見過漢中王!”

不比以前,現在的張魯不僅僅是漢中王,更是王上側妃的生父,大周的外戚。趙衢與周瑜,自是先行見禮,給足面子。

“二位軍將莫要多禮,快快起身入座。”

張魯一副和藹的面容,讓人看起來不由得心聲好意。關鍵還是沒有那王威,倒更像是漢中太守一般。

依次見過漢中軍諸將後,趙衢、周瑜,這才落座。

剛剛席於案前,便聞張魯言道:“久聞二位將軍英名,今日一見,弱冠英雄啊!”

趙衢已是二十有四,而周瑜更是剛及二十,如此年輕便充任大周軍將,果然是深得周王看重。不過,漢中衆人,也不會自此小覷二人。

大周的軍將可沒那麼好當,便是權貴子弟,也最多在軍中充任軍候。乾的好了,慢慢往上爬。乾的不好了,那就直接滾蛋了。

兩人能夠擔心軍將,必然有着絕對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功勳。

漢中衆人在注視着兩人,兩人也在注視着漢中衆人。

一場位於褒水河畔的聚宴,兩家人和和氣氣,洽洽而歸。

而在褒斜谷中。

徐榮擡頭看着天上的烏雲,以及拉了足足十餘里的三軍,不由皺起了眉頭。

第二軍、第五軍以及幕府護軍,共計四萬兩千餘人,行走在谷間。運輸糧秣的民夫,則是在他們前面。後面,也有一支民夫在行進,不過皆相距甚遠。

七月中旬,已經到了老霖雨即將到來的時候。或許,涼州已經迎來了老霖雨。

帶着憂鬱的心情,三軍到了褒斜道中段的一處營寨。

當夜無雨。

次日,天色晴朗。

如此,徐榮的心情反而更加不好了。

烏雲聚而無雨,只能說明一件事。

那就是,今年的老霖雨,看來是不會小到哪裡去了。

也有可能,在七月下旬落下。

而他們,距離褒斜道的出口箕谷,還有十餘日的路程。

心中有些着急的徐榮,當即便號令三軍,加快行軍速度。同時,又派人向後面的糧隊傳令,注意避雨。

至於關中地區。

各地的糧秣運輸,還在進行。

可武功城外,足足方圓二十餘里的糧營,已經在爲數量高達三千二百座的倉廩,準備防雨工作了。

留守營內的周生烈與武週二人,抽調了不下五萬的民夫,臨近伐木。甚至稟於長安,欲使諸縣邑、鄉里,籌集木材。

好在所有倉廩在構築的時候,就考慮到老霖雨的問題。倉廩坐在木臺之上,足以保證不會被浸泡。現在,只要在其周圍,構築木倉,謹防雨水滲漏即可。

隨着一批批運送糧秣的民夫抵達糧營,周生烈與武周手中能夠調動的民夫也越來越多。

三千二百座倉廩,就是三千二百座木屋。

可容納糧秣百萬石,甲械弓弩箭矢五萬人之用。

而這,僅僅是一箇中轉中心而已。

真正龐大的囤糧之地,在漢中南鄭!

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84章 折返洛陽第558章 作逆第278章 定關中第55章 波纔將兵第621章 諸蔡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578章 益南第217章 甜秫杆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258章 東進第602章 回援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197章 疲兵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28章 碧玉年華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428章 授學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53章 兵發關東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30章 輕兵陷陣第518章 蔡璣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16章 陣戰黃穰第367章 公孫瓚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750章 南國第53章 兵發關東第477章 聯姻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223章 段煨第584章 戰起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595章 狼煙起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14章 銜尾追擊第80章 欲納降第49章 論兵第313章 欲出關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496章 至藺縣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220章 生恨第123章 皇甫嵩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90章 在下週瑜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70章 帳內威逼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4章 騎軍軍侯第903章 破勢第91章 問答第149章 明鬥第615章 無題第758章 議兵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56章 朱懏兵敗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453章 起居注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206章 廖化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851章 亂第679章 大軍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