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權旁落

在軍營的日子,一點都不會好過。與那溫馨悠閒的家中相比,總是多了分煩躁。

這半個月來,高誠感覺自己的頭髮都快揪光了。四百騎軍並不多,管理起來無非就是恩威並濟,又有那嚴苛軍法的震懾,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唯有那些戰馬纔是祖宗,一個比一個難伺候。

全軍四百人,擁有戰馬千餘,按照一人雙騎的標準來配。多餘的馬匹,則是負責輜重運輸,以及備用。

這麼多戰馬日常所需要的物資,比四百將士還要多上一倍。因此自己每天的工作除了安排士卒訓練外,然後就是賴在隴縣,找上面要輜重。

雞蛋、精料、乾草、豆類,這些都是戰馬每日不可缺少的東西。

聚集在隴縣的軍隊,有兩萬七千步軍以及三千精騎。步軍由十二位校尉統領。三千精騎則是夏育手握最精銳的兩千騎,自己這裡四百騎,還有六百騎分配在各軍之間,充爲斥候。

如此一來,騎軍之間的輜重爭奪,更是激烈如火。

夏育所部作爲騎軍主力,無論是蕭御史,還是張使君,都無比看重這兩千精騎,輜重也就不再話下。

而夏育那廝,偏偏還想將三千騎的輜重全部吃下,可算是苦了自己和那六百後孃養的騎兵了。

不過還好,自己這支部隊怎麼說也有一曲的編制,規模並不小。縱然有些缺口,頂多厚着臉皮子多要幾回也就有了。

今日一大早,高誠就早早的出了營地,幾名親衛跟在身邊,朝着隴縣而去。

四月即將過去,軍中的物資也日漸減少,自己可不能坐等着那些糧官送來物資。不然,鬼才知道那幫孫子會不會只給你一半的東西。

.....

而此時,隴縣刺史府內,諸軍校尉,統軍大將早已匯聚一堂。

主將御史中丞蕭瑗,依然處於上座。左側乃是刺史張澤、太守範津領首,張澤其下有蓋勳、夏育兩員大將,又有其族弟張原。範津身後則是傅燮、蘇則兩位青年才俊,再後面纔是蕭瑗身邊的兩員家將。

右側乃是河東太守董卓麾下大將,受蕭瑗之請,前來助陣。

董卓此時正值幷州刺史,只是涼州出身的他,在幷州一點都不好過。

當頭一員大將,年歲三十有餘,滿面滄桑,劍眉星眼,鼻若懸膽,鬢如堆鴉,披堅帶甲,手握寶劍拄於地面,此人正是董卓麾下大將徐榮。

其後,李蒙、王方、胡珍、楊定,皆乃猛將。

可這個時候,李蒙等四人卻是憤恨不已,盯着上首的蕭瑗,恨不得一刀宰了這老王八蛋。

自家主公應這廝之邀,派吾等前來助陣,不受重視也就罷了,還多有污穢之語。尤其數這廝身邊那倆家將,屁點本事沒有,還張狂的不行。

徐榮閉目養神,一言不發,靜靜的佇立在堂上,思忖着一些事情。

“諸位,某剛收到朝廷急書。廬江匪盜黃穰領山野逃民勾結江夏蠻叛亂,攻掠江夏四縣,聚衆十餘萬。又有五溪蠻叛亂,結蠻兵十餘萬,攻打臨沅。”

“如今江夏危急,荊州各郡兵馬又與五溪蠻戰於荊南,無力援助江夏。朝廷要求吾等,遣一軍奔赴江夏,以安穩局勢。待到廬江太守陸康,整頓廬江、丹陽、吳郡、九江四郡郡兵後,再以雷霆滅之。”

蕭瑗說完朝廷命令,環首一週,繼續說道:“諸位,汝等以爲該如何行事?”

“哼,一羣蠻兵,居然使得益州、荊州糜爛至此!”

下列胡珍冷聲嘲諷,絲毫不顧上面蕭瑗的臉色。

徐榮也皺了一下眉,這些郡國兵的確不足堪用。南方蠻族,相比較北方的羌族、鮮卑、匈奴等,差的太遠了。

這幾年來,涼州三十六羌叛亂,應該是北方唯一一次大規模叛亂了。可即便如此,三十六羌的叛亂也只是在金城、武威兩郡而已。

哪裡像現在,幾個蠻兵動不動就能佔據州郡。

不過,縱然再看不起南方郡兵,徐榮還是咳了一下,示意胡珍別太過分。

“蕭御史,末將以爲遣一校騎軍奔赴江夏,兩月可平此亂!”

“哦?兩月可平?汝可知江夏多爲江河,派騎兵過去,還不如派遣步兵呢!大言不慚!”

上首的蕭瑗,本就被胡珍氣的不輕,心裡不斷暗罵這些西涼蠻子。此時再聽到徐榮所言,更是三分火氣直衝雲霄。

涼州分兩種人,一種是世家豪強子弟,一種就是蠻子。世家豪強子弟多爲良家子,而所謂的‘涼州蠻子’則是蔑稱那些貧困百姓。

董卓身爲隴西豪族子弟,蕭瑗自然會高看那麼一分。可對於其麾下的這些人,蕭瑗可是絲毫不放眼裡。主要還是這些人還桀驁不馴,對自己的命令視若無物。

本來還指望董卓派來的人,能幫自己掌控部隊呢。現在倒好,這幾人手握萬餘大軍,根本就不聽調令,看來這董卓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

“既然蕭中丞知曉兵法韜略,末將就不在這獻醜了!”

徐榮冷着雙眼,臉上橫肉一緊,轉身冷哼一聲:“走!”

話音一落,其後李蒙、王方四人皆是凝視一眼蕭瑗,緊隨而去。

.....

“混賬,汝等眼中,還有沒有吾蕭某!”蕭瑗拍案起身,怒視離去的五人,大聲吼道,卻是毫無作用。

旁邊的張澤、範津看着蕭瑗的怒火中燒,心中恥笑不已。

本就是一個過氣的御史中丞,不過仗着陛下恩典,這纔有統領三軍的機會,居然還在這涼州之地囂張。

涼州豪強世族本就同氣連枝,張澤、範津在涼州任事多年,常與董卓交好。蕭瑗求將的那點事,早就被董卓傳給了二人。

得罪了涼州世家豪強也就算了,這傢伙居然還跟這些武夫較起勁來。

哼,董卓爲人豪爽仗義,收買人心的手段沾手即來。這些跟隨其征戰多年的武將,大多忠義之輩,又豈會聽一外人之令。

張澤心中冷笑片刻後,便上前一步,笑語說道:“蕭御史消消氣,這些邊地武夫,不知禮節,何必與他們動氣。”

“哼,也是。一幫粗鄙匹夫!”罵了兩句的蕭瑗,火氣稍下,輕呡了口茶水。

張澤嘴角一揚,說道:“不過,下官認爲徐校尉所言甚是!”

嗯~?蕭瑗擡頭怒視張澤,說道:“張元修,汝是何意?”

“下官並無他意,只是認同徐校尉的看法罷了!”

“荊州江夏之地,距離涼州何止兩千裡之遙。而司隸距荊州不過千里,卻遠調涼州之兵。兩千里路,也只有騎兵能夠一月抵達。”

“此外,江夏之地,雖多是大澤山川,可吾等西涼鐵騎,也絕非下馬不能戰之輩!”

蕭瑗聽着張澤的高談闊論,腦海裡壓根就沒再想着戰事,全都是自責。

自己向那董卓求將,卻是忽略了那廝本是涼州人。如今,這徐榮等人,怕是已經與張元修等人蛇鼠一窩了。

“哼,既然元修也認可此議,那便由爾等商議吧!”

張澤會心一笑,誠心言道:“蕭公可放寬心,吾等自知如何行事,些許蠻族叛亂,不足以勞蕭公費心!”

第936章 亂戰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587章 青州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51章 朝會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597章 發!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508章 易水之戰(4)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616章 無題第882章 進軍(上)第46章 大婚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608章 廟算第923章 江油城第209章 國事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569章 士族第82章 摔樽爲號第546章 陣仗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144章 歸營第435章 夜襲南鄉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23章 蜀道難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42章 服喪第548章 釋嫌第936章 亂戰第472章 子衿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812章 肱骨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616章 無題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35章 慘淡之狀第808章 廟算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812章 肱骨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652章 絕地第813章 計議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541章 定議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68章 憤!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63章 攻城軍械第142章 突圍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843章 大山第656章 追贈第36章 程包諫招安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668章 失利第473章 意會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242章 破壞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563章 謀城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543章 並國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176章 美陽之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