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青州

次日一早,張勳、陳紀各率兵馬集結,發起進攻。

周軍放棄了外圍的大多數溝壕,退守到靠近大營的兩道溝壕。

也得益如此,楚軍一口氣推進了數里長。數萬人經過整整一天的時間,將所有佔據的溝壕全部填了回去。

然而,一整天的時間,又被周軍拖了過去。

楚軍眼看夜幕將落,也只好並軍一處加固營寨,同時搭建浮橋連接身後南岸的大營。

身在函谷關的高誠,也在時刻關注着洛陽的戰局。自從數日前徐榮離去後,自己只收到其一封書信,上面也只有一個字。

殺!

字法算不上多麼漂亮,但那橫挺矯健的筆畫中,卻透露着騰騰殺氣。

既然徐榮要打,那說明大周有機會打贏這場仗。只是,到底如何操作,實屬未知。

爲了徐榮能夠打贏這場仗,高誠也是日夜兼程派人調來第二騎兵軍,以及第一軍、第三軍各一師人馬。

河東以及武關現在的壓力都不大,抽調出半數兵力,綽綽有餘。

入夜。

昨日戰報,方纔傳至高誠面前。

楚軍斥候密佈洛陽西面,直至函谷,遮掩了河南、谷城等地。否則,這短短几十里路,怎麼着也不會用上快一日半的功夫。

或許,信騎是從洛陽北面邙山中繞至函谷關前。

戰報的描述,也讓高誠心中大喜。

楚軍損失慘重,纔拿下兩道壕牆,看來這戰壕在防守戰中,優勢還是非常大啊。

熱兵器時代,戰壕成爲了改變作戰方式的導火索。將以排隊槍斃的戰爭方式,悉數更爲散兵線作戰。

同樣,在冷兵器時代,一樣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熱兵器時代戰壕不夠寬,足以讓人奮力越過去,那再挖寬些不就不可以了。

陣而後戰,跟排隊槍斃沒多大區別,都是以陣型爲要。可面對寬度不可逾越的壕溝,進攻的一方,就必須要以木板搭路,散開陣型,來衝擊嚴陣以待的守軍陣型。

說白了,就是強迫對方無法列陣。

當然,也就防守的時候能派上用場,其他時候還礙着己軍追殺或者退兵呢!

捏着這封戰報,越看越是喜歡,楚軍毫無反抗的被殺傷數千人。這無疑對處於劣勢兵力的周軍,打了一陣強心劑啊。

最起碼,士氣肯定有所提升。

不過,看了兩遍之後,高誠突然發現這封戰報,另有問題。

字裡行間,怎麼會有這麼多……

唔,也算不上錯別字,更像是一些沒用的字。

先前閱讀習慣下,使得眼睛不自主的略過了那些雜字,現在觀來,肯定沒那麼簡單。

軍中書錄戰報的文書,再不濟也不可能連寫字都能摻私貨啊!

取出筆墨,高誠一行行的閱讀,將那些雜字慢慢的扣索了一遍,重錄紙上。

“出陸渾,襲伊闕,待……”

高誠默唸出前面六個字,後面的幾個字卻沒有念出來,而是仔細盯量。

心中也再思索……

這倒不失一妙計!

“來人!”

……

洛陽風雲際會,河北趙國也是不甘寂靜。

趙王袁紹命長子爲前將軍,率衆三萬,隨青州刺史臧洪趕往平原。

而平原,此刻是在曹操手中,亦或者說大半個青州,幾乎都在曹操手中。只有北海、東萊二郡國,在齊國大將臧霸手中。

所以說,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上任。袁紹也明白其中關鍵,毫不猶豫的派遣長子率軍隨行。

得知消息的兗州牧曹操,坐在平原縣郡府中,與得利智囊戲志才、程昱、毛玠、萬潛、婁圭以及邊讓數人聚在一起,商議此事。

這些人都是老曹這幾年收攏的不少人才,能夠參與機要,自是非常與人。戲志才與程昱便不多說了,兩人自諸侯討董時便相隨,納爲心腹。

婁圭、毛玠是後來才加入了,也算是心腹之一。萬潛,則是劉岱死後,與張邈共舉自己代兗州牧之職。不能說是心腹,但也絕對是曹操勢力中的關鍵人物。

而邊讓就有些特殊了,天下名士。

由此,也是很看不起曹操的出身,但袁家看不上他。趙王招呼了冀兗青幽一大堆名士,甚是還有鄭玄,就是沒找他。

所以,爲了漲身價,邊讓來到了曹操身旁。

今日,曹操也打算試試邊讓的心思。畢竟其是兗州名士,若加入自己陣營,無疑益處良多。

“趙王此舉,不知諸君以爲,操該如何處之?”

曹操眯着眼睛,試探一言,同時觀察着室內幾人的神色。

“那還用說,臧子源天下名士,文武兼備。今奉朝廷詔命,出爲一州牧守,吾等自當迎之,以詣闕門,忠耿之心!”

邊讓話從口出,似乎根本沒考慮這室內衆人的,乾脆利落。

直說的曹操一陣咬牙,其餘人也皆是面面相覷。

不過,老曹沒有生氣,心中暗恨,可表面上仍是笑語言道:“邊公所言甚是,只是這青州之內,尚有燕賊餘孽,齊國兵馬作亂。操無意作阻,實乃遵大將軍之命,肅清宵小。今匪寇未絕,操深負大將軍之望啊!”

“使君有此心,最好不過!”

邊讓盯着老曹的眼睛,似是認可,似是警告。

老曹也不甘示弱,直視邊讓,定聲說道:“邊公放心,操忠於漢室,誓死不更!”

邊讓眉頭稍蹙,不再言語,只是搖着了兩下頭,不明其意。

而從邊讓的話語中,曹操得到了一條很重要的訊息,那就是這兗州,有太多人心順袁氏了。

“主公,趙王英明神武,有匡扶社稷之能,吾等自當竭力輔佐,共拱漢室江山。”

戲志才突然站出來說了一句,隨後看向邊讓,繼續說道:“不若主公隔日率軍東進,代臧使君及袁公子,盪滌羣宵,肅安州郡。”

戲志才說完,座下的程昱、毛玠、萬潛皆是神色一明,未嘗不失一條好計。

兗州身處四戰之地,倚仗着袁紹龐大的勢力,曹操這幾年來,才能安穩的渡過。

但現在趙王旬日之間,自大將軍,直至趙王、加九錫、假節鉞、錄尚書事。如此作爲,其欲代漢室而立,不言已明。

所以,兗州也要作些準備,以作殊死之爭。

曹操點了下頭,沒有回答戲志才,而是注視着側眼別處的邊讓,言道:“邊公以爲如何?”

“使君何不向趙王去書一封相詢,想來趙王自有安排!”

邊讓一句話,讓曹操陷入兩難。

詢問邊讓,自是別有用意。借其名聲,以代兗州士族。其若中計,自己大可高舉兗州士族的名頭,來行此之事。

但現在其完全撇開,自己卻是失了名義。

該當若何?

第116章 夜襲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673章 氐兵第609章 甘泉宮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548章 釋嫌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267章 襲營(上)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467章 李義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817章 借道第875章 湖中閣第914章 定略(中)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268章 襲營(中)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444章 舊部第47章 婚後四禮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113章 帝心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909章 破勢(8)第29章 御兵驅蠻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736章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553章 平第889章 決議第134章 信騎第317章 虢亭會戰(3)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651章 禮崩樂壞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484章 逼迫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663章 援兵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60章 長社大勝第233章 調查司第362章 議陣第642章 刺殺第677章 蓄勢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93章 無題第580章 謀劃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1章 良家子第781章 冬季攻勢(7)第604章 鬱郅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299章 大戰,起!第99章 涼州漢兒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80章 欲納降第12章 坐觀城破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17章 拜將授爵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65章 蟻附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312章 失心第241章 撤離第213章 民情第642章 刺殺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676章 逐利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243章 會師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131章 清剿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559章 予軍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547章 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