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殘破舊都

河南郡,漢都洛陽所在。

鼎盛之際,全郡人口高達二十餘萬戶,口逾百萬。神都煌煌,縣邑昌榮,官馳密佈,諸水羣繞。

自函谷出,入京畿,沿途皆耕田密佈,溝渠縱橫,凡地方數百里,村落如若繁星。

而現在,楊懿走在谷城通往洛陽的官道上,看着灰濛濛的大地,入眼所及,盡是狼藉。耕田荒廢,村鎮無人,溝渠爲雜物所填,官馳爲叢草所遮。

谷城、河南二縣,城內戶口,十不存一。城桓殘破,民不足二千,荒僻至斯。

自大王起兵入京畿,至今不過四五年間,整個河南郡就成這麼一副爛地。

嗨~

越看越是心遭,對於巡查縣邑之事,也不由憂心忡忡。

相比起楊懿來,射堅早就傻眼了,這谷城和河南二縣,殘破如斯,其餘縣邑又能好到哪去?

而且,聽說現在河南郡的居民,皆是魏軍前歲自潁川、陳留擄掠至此。心中所怨,積蓄日久,不好撫平啊!

前一刻自己還只是右扶風的從事,轉眼間現在就成了河南尹,要治理這塊早就打爛的中國之中。

罷了,再困難還能有關中大飢時苦難?

大王厚恩於己,越而拔之,豈能輕負。

抵至洛陽,情況終於是好上不少,讓楊懿、射堅、龐淯的心情也添了三分喜意。城外二十里,便見已經收割的耕田,看來城內人口約莫不少。

到了城外五里處,一行人便遇到了魏軍裝扮的兵馬,想來應是樊稠、張濟之兵。

果不其然,軍吏恭敬詢問兩句後,立即護送着衆人,回到城外軍營。

早早得到消息的樊稠、張濟二人,已在營門恭候,見衆人到來,當即一陣寒暄。

隨即諸人入中軍,聚宴稍歇。

各自落座後,楊懿當仁不讓的坐落於上首之位。

自漢朝廢御史大夫後,便以御史中丞掌握御史臺。但周國依漢初王國制,重設御史大夫,其下便是御史中丞,於後爲侍御史。

論起石俸,楊懿比不得樊稠、張濟的軍將俸祿高。論地位,也一樣沒有平西將軍及平北將軍尊崇。

但,職權甚重。

奉大王命,持節巡察地方。

再加上御史中丞本就有彈劾、親奏的權利,樊稠和張濟兩員降將,也沒在意這點小事。眼下剛剛歸降大周,還是要先處好關係。

幾人落座後,閒談兩句,也將話題引上正道。

“二位將軍,漢軍既退,那整編兵馬之事,也要準備一下了。夏衛尉暫率第六軍,即將抵達函谷。驟時,一應諸事二位將軍可盡於衛尉言及。”

楊懿道出一句,想要扯開自身於軍方的牽連。甚至,從一開始,自己就打算跟樊稠、張濟碰面。要不是其帳下兵卒作邀,自己就直入洛陽城了。

楊懿以爲樊稠和張濟,是擔心其等在周國的位置,才請自己前來探聽一番,故而作此言。

但樊稠並非如此作想啊,周王的任命已經送到軍中了,怎麼可能會食言。

“楊御史,稠相邀非爲軍隊整編之事,而是洛陽有變,這才請來御史商議!”

樊稠話音落下,楊懿便皺起眉頭,坐在樊稠對面的射堅與龐淯,也都是面色生變。

“樊將軍,可否詳盡道來?”

楊懿疑惑問道,樊稠立即回道:“御史不知,某與張兄,初據洛陽時,僅萬餘人馬。時安邑生變,故招募壯勇一萬餘人,以爲助力。先前徐將軍命某等率衆攻箕關,吾二人豈會不盡力。當即便攜精銳及壯勇一萬五千餘北上。”

“沁水一戰,壯勇臨陣叛亂,致使吾等大敗而歸。回到洛陽時,城內原河南尹司馬防、洛陽潘勖,卻是聚斂了近兩萬人馬。若非漢軍殘暴,燒殺劫掠,氣勢如虹。那司馬防和潘勖無統兵只能,怕是吾二人連洛陽城都進不去。”

“如今,漢軍一退,這二賊立即驅逐吾等,據有洛陽,擁兵自重,實乃小賊!御史入內爲國朝正禮,肅之儀表。出外則巡視四方,監察宵小,秉忠正而達天聽。似司馬防、潘勖私募兵馬,聚斂占城,仇拒王師,大逆不道啊!還請御史,明察是非,典正時令!”

樊稠說了半天,也讓楊懿明白了這其中不少關節。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樊稠、張濟、司馬防、潘芝皆是魏王卓所命地方。外敵臨至,尚能攜手共抗。外敵一去,便內鬥不清。

這裡面,少不得被樊稠夾雜了私貨,想要趁此之際,借己之手,除掉這兩個政敵。

“嗯~”

楊懿輕點着頭,作贊同之態,而後言道:“懿身負王恩,肅察地方,乃本職也。然,懿雖奉王命,有先斬後奏之權。可仍需據理以明,使宵小甘服受縛,方能明令典刑,不違綱常。”

略頓一下,又繼續說道:“樊將軍放心,懿必循律明察。”

說完這最後一句,樊稠方纔聞前言而略有失望的面色,立馬就揚起了笑意,執禮言道:“楊御史忠耿持證,實乃吾大周之福啊!”

楊懿會意的點了下頭,回言說道:“樊將軍過譽了,懿份內之事。明律如此,焉可違之。對了,樊將軍若有閒暇,也要多多習閱大周律令,以免觸之啊!”

“楊御史提醒的是,本將定會常閱!”

一場聚宴,賓主盡歡,相愉而歸。

樊稠和張濟一回到帳內,很快又聚首密議。

張濟年歲不小,已是五十有二,看着帶着薰醉之意的樊稠,不禁搖頭說道:“賢弟,這楊懿出自弘農楊氏。吾等私利,扯其入內,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樊稠咧嘴笑了一下,回道:“張兄放心,弟僅是爲了惡之司馬防和潘勖。這些時日,沒少受兩小兒的氣。趁此機會,自當出之!”

“嘿!罷了罷了,且看那楊御史如何處理吧。”

樊稠提到此事,張濟也是心生怨氣,也不再勸言樊稠。反而又拍了下其肩膀,語重心長的言道:“日後,若有失事,儘可尋濟。濟不才,但只要汝別犯下謀逆這等大罪,總能保汝安平!”

“嘶~張兄,汝真與周王相識?”

樊稠歪着腦袋,盯着張濟。早前便聽聞說張兄從子張繡,與周王乃是少時密友。現在聽其所言……

“嗨,現在都是周朝臣子了,爲兄也不相瞞。當年祖厲被胡人所掠,濟帶着繡兒便逃到了漢陽。得周孝文王看重,纔有機會從軍入伍。”

張濟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從軍初始,身無一物,修繡兒便留在漢陽,與周王自少相識。濟得大王看重,升到校尉,執掌兵馬。那時,繡兒也長大了,奔來相隨。”

“只可惜,吾叔侄兩人,奮之數年。至今爲止,仍爲幫得上週王什麼忙,心甚愧之啊!”

最後,張濟不禁感慨了一句,周王這等天命所注之人,果非己等凡者能及。

樊稠倒是看的開,大咧咧的呼了一句:“舊事權且不提,以前在大魏,汝吾兄弟不過區區校尉。現在身爲大周軍將,建功立業的機會肯定少不了。再加上有汝這層關係,誰敢強搶咱兄弟的功勞。”

“不錯,此言甚是。關內侯,還是比不上列侯啊!”

張濟亦是相附一句。

兩個中老年人,半醒半醉之間,豪言壯語,脫口而出。

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484章 逼迫第631章 劫營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642章 刺殺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768章 借卒第607章 失鬱郅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661章 三爵制第846章 勸言第879章 二事第391章 救災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541章 定議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760章 趙宮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10章 直抵江夏第600章 袁渙第866章 鄉里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141章 高朋滿座第627章 具裝甲騎神威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905章 破勢(4)第869章 軍議(上)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2章 終有離別第436章 戰丹水第834章 下晉陽第573章 洛陽!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588章 結外第609章 甘泉宮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68章 憤!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14章 銜尾追擊第77章 天下局勢第903章 破勢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617章 無題第14章 銜尾追擊第24章 八拜之交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150章 捐納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第905章 破勢(4)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883章 進軍(中)第834章 下晉陽第909章 破勢(8)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450章 尷尬處境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347章 上林苑第827章 大戟士第364章 錢幣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358章 大徵兵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446章 交易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620章 劉表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906章 破勢(5)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843章 大山第837章 驚鴻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605章 統戰部第539章 承嗣第795章 冬季攻勢(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