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易水之戰(2)

袁軍第一次的試探進攻,以損失三千餘人落幕。

萬餘將士,連對面營寨都沒摸到,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唯一能夠算得上好消息的便是渡橋的繩索已經固定在河對岸了,幾十艘舟船遊蕩在河中央,牢牢守衛着這些脆弱的繩索。

燕軍並沒有出營去破壞架好一半的浮橋,因爲營寨前的障礙物,不僅讓袁軍難以進攻,也使得燕軍一樣不好出來。

傍晚時分,袁紹在大帳內聚集帳下一衆將校,商議着明日如何渡河。

“今日渡河,損失巨大,諸位可有何良策,來破敵之陣?”

一如往常,袁紹發生詢問,以索良策。

帳內幕僚都沒有說話,兩軍在易水兩岸的佈置,很難施展什麼計謀。只能拼軍隊的戰鬥力,以及將校的指揮能力了。

顏良最爲袁紹最信任的大將,聞言便說道:“燕軍營寨距岸百餘步,先是以拒馬、壕溝交錯,阻吾等前進之勢,約五十步。餘五十步,空蕩一片,極有可能是燕軍爲其騎兵出擊,所留道路,以便騎兵側擊吾軍。”

“公驥所言不錯,不過現在要先想辦法破了這拒馬陣!”

朱儁神態怡然,接着顏良的話說了一句。旁邊的鞠義立即言道:“燕軍拒馬所置,確實甚妙。而且其拒馬長而重,非七八分合力不能移。若想破之,只能拼着傷亡來挪開拒馬。再使士卒持木板,架於壕溝之上。以此類往,等衝出這五十步,只怕十折七八,吾軍也再無餘力攻營。”

“不錯,所以要另謀他策,以破拒馬。不知諸位中,誰與周王高誠交過手?”

朱儁環視帳內一週,出言問及。然衆人卻無一人出言,皆頷首默語。

在場的人有不少都參與了孟津一戰,那一戰,袁軍被打的賊慘。若不是後有援兵殺到,數萬大軍可能直接就沒了。

朱儁見無人說話,心中不禁疑惑起來。不對啊,孟津之戰不是袁軍與曹操大軍合力,殺的高、董二軍倉皇逃竄嗎?

那一戰,可是斬首兩萬餘級,逐屍數十里啊!

“咳咳,朱將軍,還是繼續往下說吧!”

袁紹乾咳一聲,打破帳內的尷尬。這個,怎麼說呢,當時確實是盟軍勝了嘛,所以那些傳告也不假啊!

“諾!”

朱儁看不出來不對勁,也沒打算詢問到底,筆跡已經過去數年了。稍後,繼續說道:“高誠統軍,最擅深溝高壘,其所結營寨,奇險頻出。近些年來,結硬寨,打穩仗,已經不只是高誠一人。全天下,有不少將軍,都在效其之法,專注於此。但並非無破其之機,穩重十足,應變卻差!”

“一如燕軍營前諸多拒馬,看似險阻難破,然而只需要一把火,足以使其頃刻而崩。燕軍更是無能無力,只有看着拒馬慢慢被燒燬。”

“放火焚之?”

顏良聞言眉頭一緊,說道:“朱將軍,瑞思放火,則需助火之物,還要士卒臨近,引火燒之。唔,雖然放火之卒可能損失慘重,但亦可以一試!”

朱儁搖了搖頭,說道:“無需近前,處於河中即可,安然無恙!”

“噢,朱將軍還有良策?”

朱儁點了下頭,問向袁紹:“大將軍,吾軍中可有火油之物?”

袁紹扭頭看向荀諶,管理後勤輜重的是其。

荀諶拱手言道:“有,約五百餘罐,便在營內!”

“如此甚好,吾等可使帛布,浸之火油,縛於箭矢之前。明日使舟筏渡弓弩手置河中,舟筏備上火盆。待入射圍,發火矢釘於拒馬之上,足以焚之!”

朱儁說完,帳內所有人無不是眼前一亮,還能這樣放火?

“朱將軍不愧是吾大漢名將,此等技法,必使燕軍驚異。吾等破拒馬,輕易而爲啊!甚是,還可用火矢,發燕軍營寨之上,焚其軍營,甚妙!”

素來以機謀著稱的沮授不由大讚一聲,煞是欣喜。

朱儁搖了搖頭,言道:“此法乃是本將聞於高誠!只可惜,其似乎一直沒用上!”

這麼一說,帳內的人頓感沮喪,怎麼又是高誠。

袁紹亦是不禁抽了下嘴角,強忍着心中的火氣,與朱儁說道:“朱將軍,既然拒馬所破之法已有,那溝壑……”

“攻燕軍營寨,火勢之計無用。燕軍易水諸營,修繕良久,寨牆之間必有土石。另外,攻營必使雲梯,大可使士卒抗雲梯而進,遇之溝壑,鋪於其上即可。”

朱儁不慌不忙的一一說道。

說完,渡河進攻的最大的難題,基本上都解決了。剩下的就是看仗打的怎麼樣,以及臨陣應變了。

“好,明日全軍渡河攻敵,便以朱將軍臨陣都督三軍。自本將以下,所有將校、幕僚務必聽其號令,有違者可就地梟首,傳示三軍!”

袁紹站起身來,看着帳內衆人,隨後探手取來自身佩劍,言道:“朱儁何在?”

“末將在!”

朱儁挺身而出。

“接大將軍劍,凡吾三軍將士,見此劍如親見本將!”

“多謝大將軍!”

朱儁上前雙手接過袁紹佩劍,躬身退回。

而後,袁紹又言道:“諸君,且回去安排諸事宜,明日渡河,望諸君共勉!”

“吾等謹遵大將軍令!”

帳內衆人齊齊作揖躬身,應聲接令。

次日一早……

袁軍起竈作食,食畢,各部曲整衣帶甲,持矛豎戈,紛紛出營列陣。

易水南岸邊,千餘船伕,駕着舟筏,分別抵達中軍所令之處。

然後,靜靜的望着恢宏的大軍!

六萬精銳大軍,五千精騎,列陣於營外。此外,還有兩萬多民夫,披上大軍所下札甲,拿起環首刀,聚集在軍陣之後。

這些人不懂軍陣之法,可攻營拔寨,拼的是悍勇之氣。燕軍營寨,離河甚近,軍陣根本無法施展。

所以,袁紹臨時自多大十餘萬的民夫中,挑選兩萬精壯之士,分發兵刃甲冑,以爲助力。

八萬人齊齊而動,大地河流爲之所顫。甲士如黑雲密佈,赫赫向前,抵進岸邊,駐而端望對岸營壘,靜待號令施發。

燕軍營寨內,公孫瓚已經身在前營,佇於望樓之上,觀看着對岸袁軍之盛。

沿河八寨,轄十里之餘,而袁軍亦是如此,陣列十里,漫漫如海。

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132章 受困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34章 神醫華佗第269章 襲營(下)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735章 漩渦第243章 會師第395章 軍民九例第332章 冰層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241章 撤離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4章 騎軍軍侯第213章 民情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249章 逃!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107章 勾搭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691章 負隅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619章 襄陽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154章 掘平陵第181章 美陽之戰(21)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905章 破勢(4)第605章 統戰部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269章 襲營(下)第831章 爭城(下)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548章 釋嫌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857章 交易第407章 使蜀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728章 狀元城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759章 凜冬第48章 覲見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291章 父女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223章 段煨第473章 意會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116章 夜襲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467章 李義第687章 臨陣倒戈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86章 回府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545章 鹽利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665章 伏兵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902章 破勢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554章 諸事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84章 折返洛陽第462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