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安邑之變

六月二十一日下午。

高誠、董卓率領兩國八萬大軍,進抵離石城外,相距十里紮營。

三萬民夫隨軍駐營,其餘民夫則是聚集在藺縣,鋪設渡橋,或是打造木筏,以應變數。

傍晚時分,高誠與董卓二人率諸將,登高望城。

“仲穎兄,那西河郡守可信否?”

“其可信,因爲此人是文憂拉攏來的,足以信之。不過,就是不知道王允那匹夫,有沒有將此事宣揚出去。”

董卓說完,高誠無奈的感嘆一聲,這老董先前還真是對王允掏心掏肺啊。這等機密之事,居然王允還知道。

“現在,只能博一把了。其幾時開城?”

“子時!”

“好,驟時先責一部兵馬入城。若無埋伏,吾等主力再行入城!”

“嗯,此事就交由子明安排吧!唉~”

老董哀嘆一聲,帶着滄桑的背影,轉身離去。

高誠望着離去的董卓,一時也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任誰碰上這種事,都會心態崩潰。畢竟,自己倚爲心腹的人,很可能背叛自己,把自己後路給抄了,放到誰身上都會深感沮喪。

隨後,高誠也回到營中。

離石城沒什麼好看的,拒之要道,城池高而堅。如果襲城不成的話,那就只有退兵了。攻打離石,太難了。

城內兩萬人馬,以及晉陽來的兩萬民夫,四萬多人。城外雖然有二十萬人,可糧草卻是個大問題。

魏國兵馬來的時候,只攜帶了十天的糧草,因爲按照事前安排,下一批糧草此時應該快到離石了。

周國兵馬來離石的時候,倒是一口氣帶了三四十萬石軍糧。只是,二十萬張嘴,這點糧草還真撐不了太久。

現在全軍上下也就大半個月的口糧,拿不下離石,就只能退兵回到馮詡。不然,全軍都要餓死在離石城外。

在離石城內,丁原也是譏笑的望着遠處黑壓壓的一片軍營。那裡原先本應該是一片空地,現在成了橫扼南北十餘里的大軍營寨。

不過,丁原一點都不在乎。

看向身旁的郭縕,不由問道:“如何?那西河郡守可已經拿下了?”

“回晉王,拿下了。另外,末將還得到了其與董、高二賊約定之期!”

“噢,何時?”

“今夜子時!”

“哈哈哈……那汝便下去安排吧。吾等,先給周王、魏王獻上一份大禮!”

“諾!”

安排完畢後,丁原便帶着些許得意,回到離石官衙中,靜靜的等待着……

天色漸黑!

遠在數百里之外的安邑城,城門守衛剛剛將城門關閉一半。還沒來得及閉城,便見城外一騎飛奔而來,馳騁高呼。

“速開城門,速開城門!”

城門都尉不由皺了下眉頭,怎麼回事?怎麼會有信騎來安邑?

“何事來報?”

待到信騎飛奔至城下,城頭上都尉高聲問道。

信騎停駐,言道:“牛驃騎已經至十里外,速速開城!”

城門都尉心中一驚,急忙回身與身旁親衛低聲說道:“速速將此事報於王司徒!”

“諾!”

隨後城門都尉又衝下面喊道:“打開城門,準備迎接驃騎將軍!”

“諾!”

半閉的城門漸漸打開,信騎也飛奔直入,奔向司徒府。

王允接到消息的時候,並沒有顯得驚慌失措,而是派人密傳心腹之將,做好準備。

緊接着,伴隨着信騎的前來彙報。王允也得知了牛輔歸來的原因,密事沒有泄露,其歸來只不過是爲了給魏王世子慶生。

魏王世子,也就是董卓的兒子。今歲不過才兩歲而已,不過卻是承受了老董所有的愛護。多子夭折,臨到老時,又得愛子。

對於這個魏國的繼承人,牛輔和李儒都關愛有加。過幾日便是其生辰,但也正因爲如此,許多對董卓忠心耿耿的人,相繼派人或是親自來到安邑。

王允手中已經掌握了一分名單,這是忠於董卓更甚朝廷的人,死不足惜!

牛輔入城,只不過是帶了百餘親衛而已。入城回府後,便沒有再走動。

臨近夜半,安邑城門突然洞開。

城頭之上一支火把來回揮舞,在這漆黑的夜色中更加顯目。

早早隱蔽在安邑城外的白波軍,當即動身,自黑夜之中竄出。

白波軍首領郭太,率領諸將,先入於城。登上城門樓,望着城內紛紛涌入的大軍,不由看向身旁接應之人。

“鄭公,王公可有安排?”

郭太鄭泰身旁,看着徐徐入城的大軍,問向鄭泰。

鄭泰說道:“王公謀劃數年,爲的便是今日。郭將軍可立即分兵包圍丞相府、晉王府以及李儒、董旻、牛輔、李催、徐榮、郭汜等人府邸。但凡逆賊之人,不論老幼,盡皆殺之。還有這份名單之上的人,皆是向董賊獻媚之人,凡在城內,全部誅殺。對了,胡珍和楊定府邸莫動,派些兵士守衛!”

“至於宮城之內,郭將軍就不必擔憂了。王服、吳碩、種輯、荀爽、荀攸、何喁、董承、伍瓊等人皆已聚集家僕,足以破之!今日過後,郭將軍恢復漢綱之功,必然載史。王公,亦會厚待將軍!”

說到後面,郭太眼中才出現一絲亮色,拱手言道:“鄭公放心,末將這便下去安排!”

“好,那這內外城便交與將軍了。老夫且先歸府,召集家僕,與諸卿同攻宮城。”

“鄭公慢走!”

……

兩萬白波軍入城,動靜非凡。

而安邑城內,自然有人發現了些許異常。尤其是其餘諸門的守軍,當即派人打探情況,同時彙報晉王府。

只是,這一切都來不及了。

白波軍一入城,郭太立即分兵一萬,沿城牆行進,分取其餘諸門。

同時,又以楊奉爲先鋒,直奔內城。

行至內城城門外,楊奉取出晉王府詔令,輕而易舉的騙開城門。將守衛城門諸兵士,盡皆屠盡,打開內城,喚諸軍入內。

內城之中,更是已經火勢雲起,數不盡的白波軍將士,殺入董卓心腹之人府邸,燒殺搶掠。

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562章 伏擊第223章 段煨第60章 長社大勝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518章 蔡璣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771章 制略第915章 定略(下)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268章 襲營(中)第907章 破勢(6)第754章 河東第812章 肱骨第546章 陣仗第571章 動靜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66章 破城!第518章 蔡璣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76章 蒯良之策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890章 巧舌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881章 長安行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607章 失鬱郅第851章 亂第877章 無題第364章 錢幣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648章 平城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43章 會師第175章 美陽之戰(15)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347章 上林苑第31章 危局第914章 定略(中)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472章 子衿第891章 彭城第117章 羌騎踏陣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917章 糧站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10章 直抵江夏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928章 久違的杜伯侯第105章 攻城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596章 新城第584章 戰起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615章 無題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903章 破勢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29章 御兵驅蠻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538章 魏王卓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393章 博弈第749章 震中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129章 城破第30章 輕兵陷陣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258章 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