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

南陽幾方勢力兵馬雲集,戰事不休。而在關中,也是愁雲密佈。

諾大的長安城已不似前些時日光景,街道之上,商鋪閉門不待。茶樓酒肆空無一人,便是坊間大道內,也只有三兩人。

躬着身軀,有氣無力的走着,沒有丁點精氣。整個長安,都瀰漫着一股淒涼慘淡的氛圍,壓抑的人都快出不來氣。

城內尚且如此,城外郊區更是宛若鬼域。

寬敞的官道上,再沒有那連綿不絕的商隊,行人也絲毫未見。

路邊村莊,正值晚食之際,也沒有燃起絲毫炊煙。家家戶戶閉門不見,只見青壯出門,於村外樹林行去。

那樹林,夏季之時,本該森然茂盛。可現在其主管倒是無恙,有着應有之色。唯獨下方,外皮盡剝,枝幹叢葉,一無所有。

林下草叢,更是已經被拔個精光,黃土地都被翻了一翻。

回到未央宮。

蔡邕站在大殿下,看着上面的高誠,憤慨直言:“王上,這算什麼?”

說完,蔡邕將手中的竹簡,扔到地上,繼續說道:“京兆飢三萬戶,死一十二人。弘農飢兩萬戶,死二十二人。右扶風飢一萬兩千戶,死二十八人!”

蔡邕目光緊緊盯着高誠,高誠也在注視着蔡邕,問道:“蔡師有何疑惑?”

“這等欺上瞞下之語,王上也信?”

蔡邕咬着牙根,心中鬱氣滿腹,神色極其激動。

高誠無視蔡邕的神態,稟着面龐,輕聲說道:“此乃地方各郡縣所報,焉有錯哉?”

“王上怎滴如此糊塗!”

蔡邕嘆氣兩聲,幾近哀嚎,又暢言說來:“王上,長安城內之景,邕不相信您看不到。城內尚且如此,城外又當如何?京兆已經如此,更遑論弘農、扶風、馮詡?饑民遍野,餓殍滿地,吾大周方立,便如此不作爲,必失民心啊!”

“嗨~蔡御史,此事汝不必操心,如何行事,孤心中明瞭!”

高誠皺着眉頭,搖了下頭,還是打算別讓蔡邕摻和進這事了。

誰知蔡邕聞言,卻是眉發須張,大喝道:“哼,王上,邕身爲御史大夫,自當督察百官。今郡縣宵小欺上瞞下,自當懲之。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說完,蔡邕拂袖而去。

高誠嘴角一抽,看着那離去的背影,憤憤的拍了一下桌案。

笑話,自己不知道嗎?

可局勢如此,人力有時窮,只希望這老東西別把事情搞得太大了。

“王上,蔡師爲人清正,直言極諫,王上還是莫要放在心上爲好!”

就在此時,鍾繇一襲常服,自側殿轉出,來到高誠身前,拱手言道。

高誠擺了擺手,說道:“元常,蔡師爲人,孤豈能不知。只是,孤擔心蔡師會壞了大局啊!”

鍾繇說道:“王上放心,稍後繇再去與蔡師詳言。想必,蔡師若知實情,也會理解吾等苦衷!”

“也好,來,咱們繼續商量方纔未定之事!”

“嗯~”

鍾繇點了點頭,輕嗯一聲,接着說道:“擄來的南陽百姓,都已在往河東的路上了,總數近二十萬。錢貨則是經水路,運往幷州。餘下的十幾萬石糧草,都送往弘農了,想必還能再撐些時日。”

“唉~國情艱難啊!去河東的使者有回覆了嗎?董卓怎麼說?”

鍾繇回道:“不行,魏王只願意給二十萬石,而且還要等到魏軍拿下洛陽之後。”

“砰!”

高誠狠狠的拍了下桌案,響徹大殿。

可拍桌子始終都不能解決問題!

“罷了,元常,稍後讓嚴顏率部攻打洛陽,必要時刻,配合魏軍攻打虎牢關!不過,告訴董卓,孤幫其打洛陽可以,但是糧食必須十日內抵達長安!”

“嗯好,那劉表那邊怎麼說,沒了第一軍,第二軍和第二軍總共不到四萬人,想要拿下南陽有點困難!”

鍾繇皺着眉頭,繼續說道:“此外,左馮詡和右扶風都要留下兵馬,隨時準備鎮壓可能出現的亂民!”

“那就讓函谷關那邊,抽出來五千人,趕往左馮詡。涼州守備軍分出一師,前往右扶風。這兩各郡的情況一定要給孤徹底封死,決不能流露出去。”

高誠又說道:“劉表那邊,派人過去告訴他,吾周國兵馬的軍糧,全由其供給。還有,看看能不能再用戰馬跟劉表換點糧食。”

鍾繇搖着頭,嘆氣一聲:“唉,恐怕很難。劉表這一年都在打仗,又丟了南陽、江夏,恐怕其糧草也不會太充足。”

“無妨,試試吧,總比吾等在這裡枯等的要好!還有徐州,也派人使者去。能買到最好,正趕上吾等精騎皆在,可以接應一番。若是買不到,那就另想他法。”

“行,不過袁術那邊要不要也派使者走一遭?”

“唔~可以,只要他袁術給的糧食足夠多,孤不介意失信於天下!”

鍾繇沉重的點了下頭,說道:“那官府通告,便按照現在這份放出去!”

“便依如此吧!現在,穩住民心最爲關鍵!”

“嗯,王上,臣先行告退!”

……

鍾繇走後,高誠還在看着竹簡上的一個個數字。

饑荒!

就是現在關中最大的難題。

先前搞來的近百萬石糧草,根本支撐不到現在。五月份了,距離秋收還有四個月的時間。

插種的豆、菜等,基本上都已經吃光了。

長安城內,現在也基本上在靠着官府手中的糧食維持。即便如此,也餓死了十幾人。

而這只是長安城內,長安城外,自己都不知道具體餓死多少,但絕非竹面上的區區十幾人。

京兆、弘農是關中最重要的兩個郡,也是高誠全力維持的兩個郡。所有劫掠南陽得來的糧食,都用在這兩個郡上面。

至於人口較少的扶風、馮詡,已經顧不上了。

高誠甚至自己都能想到這兩個郡難到什麼地步了。長安城外已經在吃樹皮、草根,配着官府發的丁點救濟糧維持活命。

而扶風和馮詡一已經一個月沒有運過去一粒糧食了。

草根、樹皮?

或許吧!

當然,也可能更加嚴重。而且,這種情況,起碼要維持到數月之後。

長安地區,很多地方能吃的樹皮都吃光了。只剩下地裡的莊稼還沒人敢動,那一片片的青秧,是下半年和明年的希望。

如果,這還不夠慘淡的話。那麼便看軍隊……

第三軍李瓚所部,已經南下武關。全軍只有一萬石糧食,他們一萬六千戰兵,以及隨行民夫,將近兩萬人。需要靠這點糧食,支撐到與荊州軍匯合。

只有匯合了荊州軍,才能得到更多的軍糧補給。

沒辦法,關中更多的糧食,需要來供給陷入饑荒的百餘萬百姓。

去歲只是缺糧,今歲便是真正的饑荒!

第11章 殺人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877章 無題第35章 慘淡之狀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738章 落子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33章 死裡逃生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72章 凌遲紀靈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24章 八拜之交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518章 蔡璣第870章 軍議(中)第812章 肱骨第545章 鹽利第444章 舊部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560章 臨洛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569章 士族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680章 江州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37章 只要首級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29章 御兵驅蠻第82章 摔樽爲號第758章 議兵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355章 籌謀第335章 席捲第477章 聯姻第631章 劫營第528章 獻計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735章 漩渦第431章 丹水降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273章 無題第871章 軍議(下)第539章 承嗣第902章 破勢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15章 殺俘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8章 募兵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76章 蒯良之策第12章 坐觀城破第840章 牽招第217章 甜秫杆第519章 換相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512章 董魏之喪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35章 慘淡之狀第449章 逆襲第662章 諸事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40章 京觀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41章 悲喜交加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343章 軍制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915章 定略(下)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353章 批評第150章 捐納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908章 破勢(7)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113章 帝心第446章 交易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472章 子衿第427章 緣起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813章 計議第680章 江州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645章 王氏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166章 美陽之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