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韓遂所擇

轟轟烈烈的全軍授勳結束了。

第二軍獲得子弟軍之軍號,而全軍共計有三百餘人,得到子弟兵勳章。

子弟軍爲軍號,子弟兵爲兵號,不可混之一談。

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高誠也陷入新的抉擇之間。

“君侯,荊州的糧,什麼時候能到。再不到,咱們軍隊都要沒得吃了!”

一大早,鍾繇就跑過來要糧食。

高誠迷迷糊糊間,也只能苦笑不斷,言道:“元常,荊州的糧草,要走漢中而來。某現在已經派人與張魯商討這個問題了。”

“君侯,現在都什麼時候了。要不是楊氏、韋氏、杜氏等關中世家支持,半個月前就斷糧了。”

“不會吧,五十萬石糧食呢,這麼快就沒了?”

高誠也沒想到,這麼多糧食會消耗這麼快。

鍾繇搖頭嘆了一聲,言道:“君侯行以工代賑之策,賦予錢幣,而得購糧。那些受災百姓,都是能買多少,則買多少,以備不時之需。受災高達十八萬戶之多,就算是一家三石糧,也不過三百升。一戶五口之家,日食所需近三十升。這點糧食根本不夠用啊!”

高誠撓了下頭,好像也是啊。按照這個時代,一個青壯日常所需六升慄,一月就是一石八斗。老人婦孺平均也就是人合五升,一月一石三鬥。

“君侯,現在世家所掏出來的二十萬石糧食,就剩下幾萬石了。就算是去掉百姓少食一餐,補以野菜等,最多隻能再撐一月!一月過後,全關中都沒糧了,到時候人盡相食也!”

“唉~”

高誠嘆了一口氣,稍作皺眉想了一下,擡頭看向鍾繇:“元常,能否在餘出些軍糧來,吾要發兵,逼着張魯放關!”

“某去看看吧!”

“嗯!”

高誠輕點了一下頭,任由鍾繇退去,獨自坐在殿內沉思。

全關中受災者,有百餘萬人,皆按人均六升慄來算。一天就需要六百萬升,也就是六萬石糧食。一月一百八十萬,一年兩千多萬石。

這狗日,全天下誰也沒有這麼多存糧啊。

還好,算不能這麼算。

現在是災年,大家一天吃一頓飯,一頓少吃個一升米,摻雜些野菜,也能過活下去。

這樣再算就是一人一日兩升,只需要上面的三分之一即可。另外,還要再減去明歲能種出來的糧食,也就是這半年時間難抗。

這半年時間,自己最起碼需要籌集三百萬石糧食,不然還會出現鍾繇所說的人盡相食。

涼州就不指望了,地裡產的東西夠涼州自己活下去就不錯了。右扶風,要是多花錢,還是能在收個二十萬石糧食。

之前消耗的五十萬石,世家支援的二十萬石,還有在路上的五十萬石,老董那邊馬上就到的二十萬石,還是差個一百五十萬石啊。

這上哪搞麼!

對了,不知道張魯那邊有多少糧食~

第二日,河東送來二十萬石軍糧,讓鍾繇臉上出現一絲喜色。這還不算,涼州那邊又有信使派來,說是十萬只羊,已經出了大震關,在朝長安而來。

十萬只羊啊,感動的鐘繇一時間都不知道如何說話了。

來的太是時候了。

有了這十萬只羊,加上這二十萬石糧草,關中百萬災民節儉一下,總能撐到歲旦過去。

明年,就看這一個月半的時間能不能做點什麼了。

原本打算聚集諸將,商議發兵漢中,以打通道途的高誠,也因爲信使送來的密信,而改變計劃。

賈詡的來信。

韓遂,打算歸降徵西將軍府?

高誠皺着眉頭,尋來了郭嘉,來討論這個問題。

這件事,現在不適合宣揚出去。關中、涼州人與羌人早已是世仇,現在軍中不少人都恨韓遂入骨。

沒辦法,邊章、北宮伯玉、李文候都死了,就剩下一個韓遂在繼續統帥羌人,不恨他恨誰。

可是,高誠不能恨。

即便是心中再想殺了韓遂,現在也要三思了。

大震關前,韓遂差點就弄死了姜紓和自己兒子。自己能不生氣?

只是,偏偏趕上自己大敗歸來,徵西將軍府軍力最弱之時。而且韓遂也極爲識趣的退回金城,讓自己想打的慾望都沒有。

至於蘇則,這兩年也很少與羌人交戰了。關中百廢待興,涼州更是如此。如今,蘇則只是一心防守重要城邑,不被韓遂趁虛而入即可。

而韓遂,也是老老實實的開始種地。

河湟地帶土地還是很肥沃的,尤其是湟水沿岸兩側,最適放牧、耕種。

羌人屬於半耕半牧,種地也會那麼一點。雖然所產不多,可總算是能裹住吃喝了不是。哪跟以前似的,不靠着那些世家賣給自己糧食,日子都過不下去。

現在,韓遂也不想跟高誠繼續對着幹下去了。這倒不是沒了雄心壯志,而是再大的雄心,也抵擋不了實力的差距啊。

自己麾下就剩下這五六千人,還沒糧草,現在也就吃個半飽,打仗是不用想了。

劫掠是個好法子,可是……

手底下這羣人已經沒了打仗的心思,與高誠率領的軍隊,從中平元年,打到現在中平五年,數十萬兵馬打的還剩數千人,老弱婦孺,親屬子弟盡沒。

敗多勝少。

現在他們只想安安靜靜的活着,或者說想要與自己的同類生活在一起。

畢竟,數千個大老爺們生活在一起,連個女人都沒有,早晚會出事啊!

逃走的人很多,騎着馬,趁着夜晚就溜走了。有的結伴去了西域,日後估摸着也就是當一羣馬賊。也有人偷偷跑到了對面漢軍那裡,不知是死是活。

但是,軍心確實已經散了。

這就是韓遂所面臨的現狀。

仗都沒人願意打了,自己就算是天縱奇才,雄心不老,也絲毫沒有辦法啊。

現在,要麼遠走河西,或許還能奪下河西四郡,也或許只能在河西淪落爲馬賊。要麼就是向高子明投降,或許其不會接受,亦或許受之,還能混個官位。

今時不同往日,河西與漢陽等地的通訊,已經沒了阻礙。蘇則身爲河西都督,肯定考慮過自己遠走河西的可能。

所以,韓遂思來想去,還是給蘇則送了封密書,打算探探口氣。

至於宋建~

這賊廝,別說幫忙了,前一陣還派兵搶自己的糧呢。

偏偏又打不過,好不容易種出的的糧食,被搶了大半,差點沒氣死人!

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541章 定議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671章 夜市第564章 入夜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1章 良家子第346章 佈置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382章 驪山第365章 送禮賠罪第131章 清剿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883章 進軍(中)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364章 錢幣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651章 禮崩樂壞第117章 羌騎踏陣第428章 授學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396章 子弟軍第281章 請才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881章 長安行第16章 陣戰黃穰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485章 離間計第258章 東進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340章 回關中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610章 斬將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48章 覲見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96章 子弟軍第59章 焚營殺賊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688章 馬超第150章 捐納第436章 戰丹水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615章 無題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241章 撤離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587章 青州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655章 局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895章 討袁第582章 營城第521章 明意第804 冬季攻勢(30)第258章 東進第487章 複議第116章 夜襲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579章 趙盛第186章 美陽之戰(26)第806章 回師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26章 破城潰敵第750章 南國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567章 禮、家、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