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

公孫續率領數千精騎,直衝袁紹中軍大纛所在。而餘下的三千騎兵,則是攻打其左翼,以緩解己方步軍的壓力。

袁紹對於公孫續並沒有太看重,甚至連這衝破文丑軍陣的三千餘騎也沒有太重視。

酣戰良久,其軍已疲,馬力更是不甚充足,戰力大減。而自己身邊依舊有着一萬餘人絲毫未動,嚴守大纛,能衝的破?

“轟~”

數千騎一頭撞上整齊的軍陣,馬蹄飛馳,刀劍戈矛相加,轉瞬間便衝破其一軍陣。

後面緊隨而至的騎兵,當即順着缺口,繼續向前衝擊。

袁軍士卒也在拼死抵抗,左右兩側完好的軍陣,見無敵騎來攻,立馬向中間圍去。

一匹匹戰馬載着騎士飛身而過,但在那兩側戈矛亂戳之中,仍有不少將士被刺翻倒地。

雙方傷亡一時劇增!

“殺!”

在此關鍵時刻,公孫續再次身前士卒,率領親軍,衝鋒在前,鼓舞軍心士氣。

公子且勇,安能怯之!

一個個瓚軍騎兵,宛若打了雞血一般,根本不看兩側緩緩擠壓上來的袁軍。而是徑直駕馭着戰馬,衝鋒陷陣。

“砰!”

又是一個軍陣被破。

袁紹看着有些勢不可擋的數千騎兵,不禁嚥了口口水。方纔的輕視也早已不見,盡成憂心。

“大將軍,還是暫避一下敵騎鋒芒吧!”

身後的田豐突然說了一句話,讓袁紹驚訝的不得了。

暫避鋒芒?

如今三軍交戰,大纛一動,軍心必然有失。而自己若是退走,先前的一切便成了無用之功,唯敗一途!

田豐素來多謀善智,這局面不會看不清,可爲何要勸自己暫避鋒芒。

田豐直視袁紹疑惑的目光,繼續說道:“大將軍若無必死之心,那還是暫避鋒芒,保存實力的好!”

“臨陣鬥兵,大丈夫自當心懷死志,以爭勝也!焉有棄三軍而不顧,倉皇逃竄之理!”

袁紹心裡明白了田豐的意思,心一橫,撂出狠話。

“主公英明,既如此,何不前移大纛,以明主公之志,振吾軍心!”

袁紹話音剛落,田豐急忙就接上話語。

袁紹還是愣了一下,不是吧?

真要上陣前?

方纔公孫續所部騎兵士氣大奮,將卒無畏死爾,連破六陣。今距大纛,也不過二百步,三陣之隔。

別說袁紹了,誰都明白自己等人輕敵了。本以爲只要解決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這仗基本就贏了,可誰也沒想到公孫續居然如此善戰。

軍心不復,後退者比比皆是。

“好!便依元皓。傳令大纛前移,三軍將士,鬥死於前,不得退怯!”

軍令一下,大纛前行,袁紹等人也乘上坐騎,來到陣前。

袁紹和其大纛的到來,頓時讓袁軍士氣復振。

公孫續眼看着即將攻破的軍陣,漸漸又穩固了下來。袁軍士卒,也不再似方纔,驚懼不安,畏死如虎。反倒是寧死不退了,彷彿受了什麼刺激。

“公子,是袁紹大纛前壓了!”

一員校尉,渾身浴血,與正在搏鬥中的公孫續吼了一句。

公孫續一刀砍死衝上來的袁軍,擡頭一望,只見這軍陣之後不遠,一杆大旗突兀而起,上書‘大將軍袁’。

“弟兄們,擒殺袁紹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公孫續心中一喜,原本需要再破三陣,才能殺到袁紹身前。可其現在居然自己前來送死,哪有不取之理。

封賞一出,瓚軍士氣又振。

從軍打仗,拼的不就是錢和爵位嘛。

尤其是現在這種時刻,要是真能砍下袁紹首級,便能封侯!

“殺!”

兩隻士氣高昂的兵馬,絲毫不顧身體的疲倦,繼續酣戰。

而正面步軍的交鋒,已經分出勝負了。

公孫瓚剛剛分出一支兵馬,擊退自側翼追殺而來的鞠義部。可一轉頭,正面己方軍陣已經開始支撐不住了。

數個陣型開始散亂,無數袁軍步卒,以及挺着長矛,攻入陣內。

兵力不佔優勢,民夫又戰力不足!

“唉~”

再一擡頭觀望,又看到續兒率領大軍,於袁紹大纛附近激戰。

可半個時辰過去了,依舊沒有任何實質性戰果。

戰至此時,馬力盡乏,續兒已經沒機會突破袁紹的防守了。

“傳令,鳴金收兵,命公孫續率精騎斷後!”

“諾!”

金鑼一響,處於全陣後排的民夫們,便立馬急不可耐的朝着後方跑去。只有那殘餘的數千百戰精兵們,一邊抵擋袁軍的進攻,一邊徐徐後退。

切入袁紹步軍側翼的三千精兵,也匯合白馬義從,開始掩護步軍撤離。

至於已經攻入袁軍陣中,正朝着袁紹殺去的公孫續,也只能哀嘆一聲。望着四面八方分別包圍上來的袁軍,無奈下令退兵。

衝時易,退時難!

等到公孫續殺出袁紹軍的包圍後,身旁竟只餘二百騎,餘者盡歿其中。

“走,過橋!”

步軍主力已經在三四千騎兵的掩護下,過了界橋,回到東岸。如今正在橋西作阻,爲公孫續爭取時間。

公孫續一到,所有騎兵立即擺脫袁軍糾纏,留下一小部斷後,主力駛過界橋。

...

袁紹並沒有下令追擊,窮寇勿追,這一仗已經是大勝了。不僅僅重創了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還殺傷了其軍泰半騎兵。而自己的損失,只不過是區區萬餘步卒。剩下的四萬將士,酣戰良久,氣力損耗頗大,也沒有必要着急一時。

而公孫瓚在回營之後,統計了下損傷,頓時心疼不已。全軍原本一萬一千餘騎兵,現在竟只餘不到四千人。步卒更是損失過半,民夫倒是傷亡不多,可他們也沒什麼用!

三日後,公孫瓚退兵至龍湊。

而後一邊打探袁紹軍情,一邊派出公孫續率領餘下騎兵,前往渤海支援公孫範。同時,又遣使召集青州田楷所部兵馬。

龍湊,位於渤海、清河、安平三郡夾角,處於渤海西南邊落,又毗鄰青州。

而袁紹此時,卻是轉頭親身去了魏郡,安撫受災百姓,救助難民。

界橋之戰結束後,整個天下似乎都平靜了下來。

袁紹在救助魏郡受災百姓,公孫瓚在默默的舔着界橋的傷口,青州田楷也在募集糧草、丁壯,所需日久。

袁術看着淮河,心驚膽戰,不敢趁此機再出兵。生怕大軍一動,後方淮河爆發。曹操、張邈在兗州,竭盡全力去救災,效果不佳。

徐州陶謙默默無聞的給公孫瓚又送了十萬石軍糧,自己反倒是派兵死守各要道,絲毫沒有出兵的打算。

幷州牧、晉漢大將軍丁原,正秘密籌謀着相王事宜。日夜間,信騎不斷,往來河東。連帶着一向喜歡高調的董相國,近來也低調下來。

高誠,則終於從驪山中出來了。

洪水退去,留下一片狼藉!

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144章 歸營第60章 長社大勝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57章 退保長社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91章 問答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155章 陣戰第553章 平第113章 帝心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552章 進第233章 調查司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68章 憤!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63章 攻城軍械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90章 在下週瑜第673章 氐兵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484章 逼迫第217章 甜秫杆第417章 春耕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935章 攻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41章 悲喜交加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614章 下陽城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408章 陽謀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582章 營城第653章 夜戰第58章 圍城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70章 帳內威逼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564章 入夜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246章 戰況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65章 蟻附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730章 長安夜第443章 逃荒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291章 父女第871章 軍議(下)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264章 愁雲密佈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84章 折返洛陽第799章 冬季攻勢(25)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285章 過武關第936章 亂戰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15章 殺俘第10章 直抵江夏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312章 失心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835章 臨陣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208章 無題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557章 勢氣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67章 袁家嫡子第368章 合縱連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