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軍

“仁表,這關中、這涼州,既爲吾之所託,那吾必待其如子,絕不拋棄任何一人!”

值此情景,高誠毫不猶豫的刷了一波仁義胸懷!

杜楷聞言,不由心生敬佩!

若是依自己疏策,雖然會對些許百姓造成不小的危害,但關中也絕對可以保存泰半實力。

若是梟雄之人,必然願意如此行事,以求舍小保大。

但,沒有若是。

Www ¤t t k a n ¤C O

君侯的每一言每一語,都深刻的反應出其仁義之心。早便聽聞君侯往日,信仁義智禮,有古之名將風範。

今日一見,方明其仁厚之心。

“君侯仁厚愛民,楷替關中百姓拜謝君侯!”

杜楷躬身一拜。

“仁表,不必如此。吾等既治一地,心中就要有一地萬民,如此方可行以政略,爲萬民所戴!”

“職下多謝君侯教誨!”

“嗯!”

杜楷的思想覺悟很高嘛,高誠非常滿意的點了下頭,繼續說道:“堤岸的情況怎麼樣?”

“還能穩住。今日辰時,距離最遠的幾個縣邑的民夫連夜幹來,人數增加到兩萬八千餘人。相信,吾等固堤將會更加迅速!”

“好,對了。第二軍何時能夠趕到?”

“方纔有信騎來報,第二軍已經在鎬邑匯聚其部乙師,不到午時,便能抵達!”

杜楷一一答來,高誠也不斷的點着頭。

抗洪之事,事關關中安危。爲了凝聚軍民之心,軍隊必須要參與到抗洪之中,扛起這杆大旗。就如同後世的人民子弟兵一般,兵在前,民在後,攜手相向,軍民同心,方可天下無敵!

“唔,派些民夫,替第二軍築好營寨。另外第二軍抵達後,立即讓傅燮前來見吾!”

“諾,君侯放心,職下這便去安排。”

杜楷應了一聲,躬退而去。

高誠也起身,走到木閣前,望着依舊滴落的雨水,心中不由感慨。

仁義之心?

唉……

這個時代,就是一個虛僞的時代。真正的君子有,有不少。

但君子,不會成爲一方之主。

疏策,是爲上策。

可會破壞自己的一番謀劃,所以,自己將會拿更多人的生命,來奠定奪取天下的基礎。

關中軍民的心,必須收!

……

第二軍在午時前趕到長安北面堤岸抗洪前線,營寨已經搭好了。

連夜冒雨前來的第二軍將士,在疲倦中,進入營帳。

行軍一夜,一般人真受不了。

第二軍將士雖然受到了幾日的艱苦訓練,可終究是爲人身。高誠也能夠理解行軍的疲倦,並沒有着急讓他們頂上去。

當天下午,雨勢漸小。

固堤的工程還在繼續,已經增加了將近八尺之高,兩丈之厚的堤岸,依舊處於接近危險的地步。

也就是說,這兩日所做的一切,也就比水位增高強上一線而已。

隨着堤岸的越來越高,所以工程的建造速遞將會逐漸降低。只要雨還在下,那早晚有一日,渭水會衝破囚籠,肆意流竄。

第三天,高誠進入軍營。

第二軍一萬六千餘名將士,列陣於營寨之內,恭敬的望着前方高高望臺上的徵西大將軍。

“諸將士,如今天下動亂不堪,吾關中幸有諸君護衛,得以安康。然天不隨人願,今有霖雨降下,持之二月。渭水、大河之濤浪,滾滾而下,直欲破囚而出,壞吾家園!但,天有懸河,地有軍民!”

“諸君且北望,兩萬八千餘名,與爾等同爲關中子弟。今且奮戰堤壩之上,與滔滔之水相抗。雷雨交加,盡身披溼,無一畏懼。肩扛重袋,擡步如山。他們所爲何之?”

“爲了保護他們身後的妻兒家小,爲了保護身後的耕田,爲了保護吾關中不爲大水所噬!他們肩上扛的不是麻袋,是關中的一百六十萬生民的生死!而吾等手擒兵刃,身掛戎裝,又是爲何?”

“都一樣,是爲了保護關中不爲賊兵所擊,是爲了保護身後父老鄉親日夜所顧,是爲了吾等留在家中,待君歸來的妻小!”

“吾高子明待諸君厚之如子,可高某亦待關中百姓爲子。既同是吾子,又何言彼此!”

“記住,這是一場戰爭,一場與天、與大水對抗的戰爭。望諸君共勉之!”

一番話語,由力士傳遍全軍。

沒有人說話、吭聲,都在靜靜的看着高誠。

“傅軍將!”

“末將在!”

傅燮挺身而出,拱手高喝。

“傳令全軍將士,卸下甲冑兵刃,給本將頂上去。本將就在大纛之下,大纛不退,膽敢退者,皆殺!憲兵組織督戰隊,臨陣督導,具依軍法嚴行!”

“末將得令!”

傅燮接令,回身高喝:“第二軍全體將士,去兵,卸甲!”

“砰!”

一萬多人齊齊丟下兵刃,又相繼脫下身上札甲,只餘一身襯衣,被雨水不斷打溼一遍又一遍!

“將士們,與民同心,共抗大洪!”

傅燮吼完,立即有力士,接連傳音,通曉全軍將士。

“甲師師帥,立即率領甲師將士,先登堤壩之上。乙師師帥,率乙師全體將士,立於堤壩之下,轉運物資。其餘各校曲兵馬,協助百姓,輸送物資。各部務必遵旗號而行,無令不得異動,違者斬!”

“嚯嚯嚯!”

第二軍將士齊齊揮起右臂,拍打着堅硬的胸膛,以明其心。

“擂鼓!”

“咚~”

“咚!咚!咚咚咚……”

鼓聲一響,全軍皆動。

各級將校軍官,紛紛招喚着麾下士卒,依次出營,朝着堤壩趕去。

洶涌如潮的兵馬涌來,讓堅守在抗洪前線的民夫們,都是嚇了一大跳。

這個時代,沒有一個勢力的兵是好兵。

表現稍微好點的就是當地兵員,不掠故土。差點的就是連自己故鄉的都能下狠手。

他們不知道第二軍將士前來的目的何在,也不知道自己等人會不會被軍士劫掠、屠殺!

不過,稍後第二軍的表現,卻讓他們不禁爲自己心中的擔憂而感到羞愧。

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381章 撤退第895章 討袁第642章 刺殺第557章 勢氣第86章 回府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106章 追尋第18章 歸去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80章 欲納降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889章 決議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430章 張兵伐術第584章 戰起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596章 新城第436章 戰丹水第154章 掘平陵第521章 明意第206章 廖化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363章 大練兵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615章 無題第588章 結外第18章 歸去第653章 夜戰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477章 聯姻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283章 絕食流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142章 突圍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259章 入河東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543章 並國第279章 臆想第269章 襲營(下)第358章 大徵兵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601章 棋局第68章 憤!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653章 夜戰第560章 臨洛第67章 袁家嫡子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382章 驪山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417章 春耕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589章 漢中事第819章 籌備第831章 爭城(下)第691章 負隅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380章 危局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53章 批評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41章 悲喜交加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822章 角力第107章 勾搭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224章 帛書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871章 軍議(下)第105章 攻城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81章 降者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