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錢幣

藍田大營內發生的一切,高誠不知道,但也能想象到將士們的痛苦。

立定、列隊、齊步行進……

聽起來很簡單,可做起來太煎熬人心了。

想起當年自己軍訓的感覺,就知道那些將士心中的感覺了。

彷彿是想到了前世自己軍訓的慘樣,高誠不禁搖頭自笑。

隨手,拿起三官鑄錢署剛剛送來的成品。

三官通寶的模樣,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大小、方孔尺寸、錢文等絲毫未動,只有那一圈錢紋上,印上了不少的防僞標識。

嘖嘖……

這防僞標識,也就是頂上一時。要不了太久的時間,就會被別人破解。

但,三官通寶靠的可不是這個來防僞,靠的是足足的含銅量。只要三官通寶迅速流通開來,就不存在被仿造的可能。

因爲,任何仿造都是在利益的推動之下產生的。那些造假鈔的會做虧本買賣嗎?

不會!

而摻雜其他金屬物,就會導致銅幣的顏色相差很大。這也是東漢時期,即便劣幣縱橫,依然沒有人去仿造五銖錢的原因。

所以,三官通寶的流通最大的敵人,不是防僞,而是那些肆意冒出來的劣幣。這些劣幣會對市場造成不小的衝擊,也會影響三官通寶的官方性。

三官通寶的出現肯定會引起新的貨幣戰爭,但已經無所謂了。高誠現在要考慮的是第一次的發行量。

發行量是個很大的問題,五千萬錢,放到關中一地估摸着都能瞬間消化了。可這五千萬錢也要看怎麼發。

放給商人和世家是最好的選擇,一來可以爲新錢打好名聲基礎,而來又能通過商人和世家豐富的渠道,將新錢散佈出去。

但,又不能如此。

自己鑄新錢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錢嗎?

不是!

別看現在徵西將軍府的府庫窮得叮噹響,可想要錢的話,只需要宰割一茬世家和商人就足夠了。那所能得到的錢,完全能夠支撐三年之內的財政、軍事發展。

所以,錢只是附帶品。

自己需要的是補助那些底層的百姓,收攏人心。

自己是涼州人,並非關中本地人。靠着巨大的威望,能夠讓關中世家依靠自己。但,做不到讓底層百姓對自己產生歸屬感。

不可否認世家在這個時代中,爭霸天下所佔有的大半地位。沒有世家的支持,想要一統天下很難……

然而,沒有底層百姓的支持,想要統一天下根本不可能。

始皇帝一統天下,靠的是耕戰制給關中底層百姓帶來的巨大利益。

漢高祖一統天下,靠的是什麼?

一樣是關中人,也就是老秦人。

在那個六國遺民恨不得殺光老秦人的時候,劉邦給了他們生存下去,乃至於繼續實行耕戰制的機會。

好吧,關中人確實厲害!

周朝、秦朝、漢朝,以及後面的唐朝,都是仰仗着關中。

關中土地肥沃,民風彪悍,是其中一原因。其二,就是關中接連巴蜀、兩隴。巴蜀天府之國,兩隴養馬之地。更兼關中地勢,比之洛陽亦是不差。

所以,高誠也就將關中當做自己的基礎。既然,已經有三位皇帝靠着關中奪取了天下,自己又近水樓臺先得月,爲何不選關中?

而關中已經到手,剩下的就是收斂關中人的心了。百姓的心很好收,給他們的好處就能夠使他們念你一輩子的好。

鑄錢,就是高誠爲關中底層百姓準備的禮物。

自己與關中的淵源很深。

當年受困隴縣,五千關中將士戰死沙場。關中被攻時,自己率軍救援。

一年來,自己也是爲了關中的休養生息,董只是調動西涼軍。只有現在,因爲精銳兵馬的損失殆盡,才大規模招募關中壯勇。

效果也很不錯。

不過,不僅僅如此,還應該更好,應該達到一呼百應。

五千萬新錢,兩千萬錢必須交到百姓的手中。自東漢二百餘年,關中百姓被各種貨幣、劣幣搞得苦不堪言。

是時候讓他們繼續放心的使用上林三官五銖錢了……

另外的三千萬錢,交給商人和世家!

在思慮良久後,高誠當即找來鍾繇這位管家來商量此法的利弊。

鍾繇是在百忙之中趕來的,這些天爲了給新軍調集物資、錢財等,長史府上下可謂是忙的不可開交。

還有那些什麼軍籍,唉~頭疼!

“君侯,即便壯勇從軍,又爲何使民籍改爲軍籍?徒增虛耗!”

一見面,鍾繇就向高誠倒苦水。

高誠笑了一下,沒有解釋。這個民籍轉軍籍,又不是自己發明的,那是老曹發明的。

不過,法子很好用,可以說是唐朝府兵制度的雛形了。

府兵制度,對於大唐一統天下的作用,不用不言。

既然好用,自己當然要用。麻煩事麻煩了些,可能夠爲士卒們解除後顧之憂,讓他們更加專心於戰事。

還有豐厚的補助,高誠對那些當兵的沒的說。

戰亂年代,把住軍心,比什麼都重要。

只要還有兵,自己哪怕丟了關中,丟了涼州,照樣能重整旗鼓。

可沒了兵,再多的地盤,都是過往雲煙。

“元常,此法雖是繁雜,可於吾軍益處甚大啊!”

“唉~繇又豈是不知其中道理。只是,這長史府內官吏配置不齊,實在繁重。”

“……”

好吧,這個,高誠是真沒辦法。

關中世家不願意將自家子弟送來,自己總不能拿着刀逼他們吧。

唔,或許三官通寶又是一個契機!

“元常放心,吾已有法。不知元常對於三官通寶如何看?”

鍾繇神色一彩,問道:“君侯,三官通寶完成了?”

“正是!”

“呼,如此甚好,甚好啊!關中多種貨幣橫行,對於財政梳理,亦是麻煩。如今,通寶一出,必能掃清世面雜幣!”

鍾繇比高誠想象的還要激動,可見關中貨幣的混亂,對於這位理政大家造成了多大的煩惱。

“吾打算第一次鑄五千萬錢三官通寶,其中三千萬由世家、商賈拿下。至於如何讓他們拿下三官通寶,就看長史府了!”

“五千萬錢是否太多?如今關中市面流通貨幣,不論真劣,恐怕最多不過三萬萬!”

鍾繇皺着眉頭,有點擔心的繼續說道:“君侯,一旦錢幣過多,必然引起糧食、布匹及其他貨物的價格大幅增高,於內治不利啊!”

“不~”

高誠搖着頭,說道:“元常,市面上流通的只有商人、百姓手中多餘的錢幣。而關中,真正的錢幣數量,最少也有二十萬萬,甚至有可能達到三十萬萬。”

“不會吧……”

第96章 出兵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359章 軍旗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839章 大敗!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467章 李義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462章 鴻門宴?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830章 爭城(中)第216章 下鄉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587章 青州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668章 失利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843章 大山第5章 點卯第518章 蔡璣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605章 統戰部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808章 廟算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241章 撤離第822章 角力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820章 前奏第291章 父女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377章 軍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648章 平城第197章 疲兵第61章 鍾繇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59章 焚營殺賊第246章 戰況第837章 驚鴻第273章 無題第156章 退兵第663章 援兵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642章 刺殺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589章 漢中事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869章 軍議(上)第233章 調查司第882章 進軍(上)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45章 破衆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61章 鍾繇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804 冬季攻勢(30)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23章 蜀道難第834章 下晉陽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46章 大婚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149章 明鬥第241章 撤離第868章 占卜第845章 內爭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310章 唐姬第243章 會師第890章 巧舌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731章 儒林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312章 失心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206章 廖化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115章 蓄勢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739章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