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虢亭會戰(6)

戰事停頓了下來。

老董在這一場陣戰勝利後,報了自己的一箭之仇,心中的火氣消了不少。

高誠也不想打了,本來就沒什麼心思跟臧洪率領的盟軍正面剛。要不是不想折了老董的面子,再加上攻打袁紹也不是時機,這才跑過來跟臧洪過一招。

至於臧洪,更不想打了。

虎牢關雄闊,攻關不利。

陣戰,先前倒是勝了一陣,要不然自己也沒信心跟那高子明走一場不是。

結果倒好,差點被打的全軍崩潰。

現在,臧洪沒丁點慾望找董賊、高逆幹仗了。

靠着滎陽,北倚敖倉,堅守不出,不好嗎?

兩方主帥都沒有什麼慾望開戰,自然就開始進入對峙期。即便是時不時的交手,也多是一兩部兵馬,加一塊萬把人嚎上幾嗓子。

南邊,袁術依舊呆在魯陽大營,似乎對進入京畿地區沒有任何想法。

麾下的孫堅,很想領兵殺回,可惜無兵無卒,難以爲繼。

北面袁紹,已經去薊縣朝見了新登基的天子陛下。

劉辯年歲不大,處理軍務政務更是沒有一點經驗,整個朝廷的大權幾乎全都落在了劉虞手中。

wWW◆ⓣⓣⓚⓐⓝ◆¢〇

大漢司徒、幽州牧、昌平侯!

絕絕對對的未極人臣!

而袁紹北上薊縣朝見天子後,第一時間尋的便是劉虞。

所圖爲何,再明顯不過了!

劉虞也三面臨敵,壓力頗大,急需尋找盟友。下發益州、荊州、揚州三位漢室宗親的詔書已經在路上了。只不過,三州距離幽州實在太遠,最多就漲漲燕漢的勢氣。

袁紹的到來,讓劉虞動了一絲念頭。

袁本初如今已經全掌冀州,除了在進行討董一戰外,所面臨的敵人只有太行山中的黑山賊。

兩人情投意合,很快就達成了盟約。

燕漢朝廷封袁紹爲大將軍、冀州牧、鄴侯。

袁紹也投桃報李,公開表示支持燕漢朝廷的正義性,同時發佈大將軍府檄文,準備討伐太原王。

大將軍府當然還沒有組建,袁紹也不可能將大將軍府放在幽州。不然,萬一劉虞這老小子玩陰的,豈不是一口氣就能把自己給端了。

這封檄文乃是由袁紹親自署名,蓋大將軍印後,由燕漢朝廷發出。

至於是否會真的發兵,那就不一定了。畢竟,燕漢現在都還沒有跟太原王開戰呢,自己又何必兩線開戰。

得到袁紹的支持後,整個燕漢勢力的威望,大幅上升,讓晉漢有點措手不及。

丁原在得到消息沒幾天,就開始聯繫黑山賊。

張燕也很無奈,莫名其妙的自己一幫黃巾賊,倒是成了香餑餑。那邊袁紹吞併冀州,腦子不知道怎麼想的,沒事就找自己麻煩。

這破山裡有什麼寶貝不成?

跟袁紹結怨,張燕一點都不想。只是人家打上門來,自己也不能無動於衷。現在袁紹成了大將軍,嗯,跟之前有什麼區別嗎?

咱是黃巾賊啊,跟你大漢朝廷本就不對付。

不過,對於丁原的結好,張燕還在苦思之中,亦或者說是在看河東郭太的選擇。

想當年,黃巾起於八州之地,聲勢浩蕩,天下爲之一動。

時逝過遷,才短短三年時間,龐大的黃巾義軍,已經支離破碎,再無一人能擔起大任。

黃天垂垂老矣,蒼天也已經奄奄一息。

天下大亂,各方諸侯盡顯才能,亂中取利。

唯獨苦了黃巾軍。

以前造的孽,使得黃巾義士成了人人喊打的鼠輩,那些諸侯更是一個勁的逮着黃巾軍打。

當然,也有不敢招惹的!

黑山賊、白波軍、青州渠帥。

三股龐大的黃巾勢力,雄踞在茫茫山中,都是坐擁兵馬十餘萬。

只要不跑出去浪,那些打的頭破血流的諸侯們,也不會沒事往山裡鑽。

嗯,除了袁紹!

這狗賊,三萬精銳堵住了不少山口,讓黑山賊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青州的管承聽說死了,接任大權的是管亥,能力還過得去。起碼把那些個青州郡兵打的沒一點脾氣,時不時還聯合泰山羣寇,跑兗州、徐州劫掠。

倒是河東的白波軍,現在已經拿捏不好自己的位置了。

不是郭太心思不明,而是實力卑微。偏偏圍在周邊的勢力,還個頂個的厲害,不好抉擇啊!

河東,歸大漢的相國董卓管,牛輔也沒少找郭太。只不過,牛輔的脾氣不太好,再加上董卓麾下諸將的排外,郭太一清二楚。

而西面就是徵西將軍高誠的地盤,郭太直接略過。這賊廝,殺了多少黃巾義士。那些在戰場上戰死的也就算了,俘虜殺了也有二十萬了吧。

這等暴虐嗜殺之人,焉能投之。

北面的丁原,唉~先前還能談的來。

可現在人家繼承了大漢的天下,自己秉承大賢良師壯志,豈能棄黃天而從蒼天乎!

所以,一兩個月下來,丁原極力拉攏黑山賊張燕和白波軍郭太,全白費了功夫。

時間也進入中平四年的十一月份。

奧~不對,現在改年號了。

燕漢是光熹元年。

晉漢是初平元年。

天下大勢依舊混亂不清,今時雖說戰事稍休,可依舊是劍拔弩張,誰都不敢說這場亂戰打完了。

討董盟軍依舊存在,也依舊是分居三處圍攻京畿地區。

除了之前打了幾仗,略有失利外,大家都還是在原地踏步。

天下一十三州的忠漢義士,也仍舊對討董聯盟充滿了信心,寄希望於討董盟軍滅了亂臣賊子董卓、高誠二人。

只是,他們也對北方兩漢對立,而感到分外悲痛。

漢室有累卵之危,二位皇子不思重振朝綱,反而手足相殘,實乃天下之不幸,大漢之不幸!

至於南方的三位漢室宗親,天下人更是對此三人失望不已。

益州劉焉聽說已經入蜀了,可其也絕了所有棧道。所以,這廝分明是割益州欲圖自立,真是羞煞漢室諸帝!

荊州劉表也仰仗着蔡、蒯二氏輕而易舉掌握荊北,又使鴻門宴殺諸宗族首領,拿下荊南。只是,手握荊州數萬雄兵,錢糧百萬,竟不思北上勤王,反而欲發兵攻打交州。

揚州劉繇,應該是三人最慘的一個了。或者說也怪不得此人,確實是揚州不好定。

各地世家勢力太龐大了,都是擁兵自重的野心勃勃之輩。

揚州州治在九江郡歷陽,劉繇自是在此行政。可九江、廬江面對龐大的中原諸侯袁術,壓力非常大。兩郡郡內心向袁氏之人不知凡幾,袁術已是佔據淮北,自然要望向淮南了。

而南面吳會,劉繇是真心沒法子。

丹陽、吳郡、會稽三郡,已經被當地大族給佔了。而豫章,倒是還在豫章郡守華歆手中,劉繇也在盡力聯繫此人,欲借豫章以圖吳會。

第600章 袁渙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591章 密謀第604章 鬱郅第610章 斬將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264章 愁雲密佈第324章 虢亭會戰(10)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28章 碧玉年華第663章 援兵第134章 信騎第620章 劉表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541章 定議第645章 王氏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647章 制強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614章 下陽城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927章 深夜第905章 破勢(4)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523章 復漢庭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875章 湖中閣第343章 軍制第230章 臨洮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883章 進軍(中)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604章 鬱郅第105章 攻城第677章 蓄勢第246章 戰況第223章 段煨第808章 廟算第255章 養病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897章 轉戰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467章 李義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462章 鴻門宴?第15章 殺俘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269章 襲營(下)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804 冬季攻勢(30)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552章 進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69章 泄憤踏營第208章 無題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539章 承嗣第52章 大將軍府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204章 傳報第313章 欲出關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927章 深夜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292章 天子!崩!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171章 美陽之戰(11)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619章 襄陽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