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過武關

這一夜,是蔡邕這十年來,最難忘的一夜!

他自己從未想過這些底層百姓的困苦,因爲也想不到。

自小接觸的人便是非富即貴,官宦子弟。即便是家中的那些僕役,他們在蔡府的照顧下,也是生活的很好。

然而,這西北之地的百姓,蔡邕從來不知道,也從未去過涼州。

那種不當兵沒有出路的思想,根深蒂固!

西北邊鄙之地,文學根本不存在底層貧苦百姓的腦海中。

況且,中原腹地的寒門子弟都已經如此悽慘了,更遑論西北這地方的寒門子弟?

而當兵打仗,拿的是命換來的錢財。每一次戰鬥,都伴隨着無數人的死去。

邊地無寧日!

這是自大漢朝建立以來,直至今日,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件事。

打跑了匈奴,來了鮮卑,來了西羌、烏恆,北方邊地到處都是胡虜。

即便是和平時期,沒有大戰爆發。但在那漫無邊際的邊境線上,漢軍戍卒依舊再與胡虜交鋒,只不過不爲人知罷了。

他們所爲的只是那莫須有的建功立業,封侯拜爵罷了!

漢承秦制,獨獨沒有繼承秦朝的耕戰軍爵制度!

畢竟秦朝還有着武安君這種自底層士卒,一步步走上巔峰的人物。而大漢,除去開國將領來,沒有一人!

他們最多也只能到達軍候一職,再往上的司馬、校尉,都被世家子弟、官宦子弟佔據。

因爲這些人都讀過書,識得字!

大漢帝國時值今日,並非一蹴而就,早已病入膏肓啊!

神仙難救!

獨自躲在車廂中,蔡邕思考了足足一個夜晚。

也明白了與自己同爲當世大儒的鄭玄,到底是何想法!

聖人曾言,有教無類!

自己先前一度言及鍾元常眼高手低,可現在看來,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非英智之才,自己都看不上眼,哈哈哈~

可笑啊!

隨後幾日,蔡邕再無怨言,每日除去吃喝,其餘時間都躲在車廂中,翻看着隨身攜帶的書札。

自己藏書萬餘,只可惜盡在陳留圉縣老家存放。畢竟遠行千里,攜帶委實不便。

希望,日後能夠有機會取回這些藏書吧!

這一行,便是六日功夫,抵達武關!

武關,作爲關中的南大門,高誠自然不會輕視。足足三千精銳士卒,駐紮在此,拱衛武關關城。

出了武關道,蔡邕便見到了這座不下於虎牢關的南北要塞!

武關關城經過幾個月時間的加固,最高處足有十五米之高,儼然已經超過洛陽城部分城頭。

更兼關牆依山而建,左右懸崖峭壁聳立,旌旗搖擺。

關城城門打開,一名校尉打扮的漢子帶兵上前。傅燮、鍾繇二人,也已是出了車架,領着幾名親衛靠近。

“武關都尉韓五拜見將軍!”

“韓都尉不必多禮,本將奉命出行而歸,都尉還需速速開關!”

傅燮點了下頭,衝着韓五說道。

韓五應諾一聲,然後說道:“將軍,禮不可廢,還請將軍出示印信、關防文書!”

傅燮嘴角一抽,衝着身邊親衛使了個眼色。

親衛當即策馬而回,至車架旁取出關防文書。

隨後,傅燮解下腰間隨身佩戴的印信,連及文書一同交給韓五。

韓五隻是略作檢查,便還給了傅燮,口中還帶着歉意說道:“傅將軍,職下也是無法。君侯組建了憲兵,督察軍紀軍法,還望將軍海涵!”

“憲兵?”

傅燮疑惑的嘟囔了一聲,接過印信,也不再管這件事。

畢竟,自己早已經不再擔任中護軍了,軍法軍紀輪不到自己插手。

通過武關,其後便是坦途大道,要不了三五日功夫,就能抵達長安城了。

此時,長安城中,高誠也在觀閱憲兵的成效。

跟後世憲兵一樣,爲的就是督檢軍法軍紀,屬中護軍統轄。

現在的中護軍由涼州龐氏子弟龐恭,這人標準的西北漢子,外貌雄壯而又不失英氣。

可以說高誠自個都有點羨慕這傢伙,誰讓自己身型略顯消瘦呢!

畢竟,每個男人,都想要擁有八塊腹肌啊!

話雖如此,可龐恭能夠坐上中護軍這等重要的位置,並非仰仗着高誠的看好。其自身亦是熟讀兵書,在軍中這一年多來,也學到不少。

比起一同進入將軍幕府的尹奉、李敬、樑寬、趙衢四人,顯得更加出色。

冀城本七大世家,可姜家早已毀於戰火,只餘下孤兒寡母兩人。姜家旁支又分散開來,根本沒有拿的出手的人物。

姜敘今年纔不過十四歲,等到明年高誠就打算把這位妻弟帶在身邊,好好培養一下。

楊家嫡子楊阜,年歲比姜敘還要小一歲,根本上不得戰場。

其餘的便是趙衢、龐恭等五家嫡系子弟了。

李敬粗獷有力,只是不好習字讀書,最多一陷陣之將而已。趙衢、龐恭、樑寬三人倒是文武全才,可惜趙衢、樑寬二人比之龐恭還是差了一籌。

尹奉的話,貌似更加喜歡處理政務。軍中閒雜事務,現在幾乎都交給了李肅、尹奉二人。

涼州這一代小輩裡,出色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而偏偏關中又剛剛平定,關東蓄勢待發,眼看大戰將起。不知勝負的情況下,關中士族也不敢冒然將子弟送至徵西將軍幕府。

唉~人才不足!

這便是高誠眼下最大的困境。

沒有足夠多的人才,就無法調換轄區內的官員。事到如今,各州郡之內,使用的依舊都是以前朝廷任命的官吏。

而僅僅更換郡守,用處並不明顯,牽制太多了。

只有打贏這場關東與關西的戰爭,自己勢力纔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憲兵,就是高誠祭出的法寶。

軍紀永遠都是提升軍隊戰鬥力最顯然的法子,只要軍紀足夠好,哪怕是一羣老百姓,也可堪一戰。

自古以來,軍紀敗壞的部隊,從來沒有什麼好結果。

眼前,這幾乎堆成一座小山的竹簡,便是一月內憲兵的成果。

有聚衆鬥毆,有欺凌百姓,有奸**女,有肆意殺人,甚至有殺良冒功之輩!

這還都只是嚴重的,輕微事件更是多不勝數。

殺是肯定不能殺!

眼下軍隊剛剛經歷洛陽之戰,士氣還保持在昂揚狀態。大戰來臨,自己可不能自毀軍心。

不過,賞罰分明,也務必到位!

聚衆鬥毆,杖責。

欺凌百姓、奸**女、殺良冒功,壞吾軍名者,一律剝爵,編入輕兵營。

輕兵營,也就是敢死隊,一旦幹仗,他們就是衝在最前面的炮灰!

此外,軍紀的事情,高誠也想好好修改一番。

十七禁令五十四斬!

多是用於戰時,而平常時期,基本上是由將領一言而決。

這很不好!

或許將領心情好,升了官爵,說不定再大的罪都能網開一面。也或許將領心情不好,稍微一點小毛病都會落個梟首的結果。

戰時法令,高誠打算依舊沿用十七禁令五十四斬。而平常時期,必需再準備常時法令。

第56章 朱懏兵敗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647章 制強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835章 臨陣第223章 段煨第257章 清君側第375章 抗洪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217章 甜秫杆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259章 入河東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69章 泄憤踏營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476章 訂盟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869章 軍議(上)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476章 訂盟第839章 大敗!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467章 李義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197章 疲兵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208章 無題第74章 分兵南下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519章 換相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38章 哀兵必勝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285章 過武關第283章 絕食流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324章 虢亭會戰(10)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676章 逐利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915章 定略(下)第20章 漢中戰事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541章 定議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21章 共葬一土第454章 倉廩實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181章 美陽之戰(21)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144章 歸營第283章 絕食流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7章 博弈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866章 鄉里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588章 結外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526章 破城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443章 逃荒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716章 犍爲之戰(25)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123章 皇甫嵩第652章 絕地第637章 河西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433章 離心離德第814章 軍漫於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