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東進

“時值天下不平,內有宵小猖獗,外有蠻夷爲禍。當今天子,英明神武有爲,然朝堂諸君,盡爲妖孽,不事天下,不躬君王事。”

“袁氏四世三公,權傾朝野,結黨營私,濫用職權,阻礙賢明。大將軍何進,屠戶之輩,無勇無謀,不喜司明,唯好攀結,冢中枯骨。宦官十二常侍,污言蔑語,妖惑君王,貪婪粗鄙,殘害忠良,實乃秦之趙高。”

“當今亂天下者,唯此三也。誠,自軍中起步,得天子厚愛,身居高位,日夜三省,復圖興漢。然朝有妖孽爲禍,阻礙賢名之志。”

“誠無能,願行天下不軌事,將起兵,清君側,撥烏雲,攬明月,照廟堂。天下有志者,當不惜身,盡忠國事,報孝國朝,以凌明志!”

凡出師,必有名!

清君側,嘖嘖~

高誠看着親自寫的這篇檄文,不禁讚揚的擺了擺頭。

中華幾千年間,有點文化造反的有幾個不是頂着清君側的名頭。

短短三個字,就將自己擺在道義的制高點。同時,又痛罵那些傻吊一番,好不痛快!

郭嘉饒有興趣的讀了兩遍,也不禁對自家君侯敬佩。這清君側,真是奇謀哉,哈哈……

袁氏四世三公,權傾朝野,阻礙賢明,一口氣就將所有的寒士子弟的心拉過來了。關東士族,把控朝野官職百餘年,多少寒家子弟報國無門。

大將軍何進,這批判的就是外戚。大漢的外戚,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亂大漢者唯國戚與宦官,肯定能噁心一下天子。

最關鍵的十二常侍,這可是實打實的事實,誰也改變不了。

這篇檄文,講的就是事實。

朝堂諸公,便是想反駁,也只有拿造反來說話。可吾等不是造反啊,而是爲了大漢,爲了天子,清君側啊!

“主公英明,有此檄文,義之在我不在彼也!”

高誠點了下頭,清君側就是這樣。哪朝哪代沒幾個奸賊呢,沒幾個名望深厚的老臣呢。

有奸賊,那清君側的名義就成立。

當然,這主要是混淆視聽。不能拉攏天下所有人,那也絕對不能讓敵人拉攏所有人。

“檄文的發佈不要太着急,本將要檄文入朝之時,大軍抵達孟津!”高誠緊盯着與圖中洛陽上面的孟津。

“那就先秘密發兵,趁着天子還沒準備好,吾等匯合董卓。大軍抵達河東,檄文便可發放!”

賈詡點了下頭,出其不意嘛,理解。

“當晝伏夜出,謹防繡衣使!”

郭嘉補充了一句。

旁邊的段煨也提了一句:“沿途郡縣怎麼辦,吾等不可能躲過所有人的視線,尤其是上郡,不在吾等和董府君控制下啊!”

段煨話自是有一番道理,高誠不禁問道:“上郡太守是誰!”

“勉昂!”

嗯?

高誠一愣,還有姓勉的?這聽都沒聽說過啊!

“這人什麼底細?”

“十二常侍張讓的人,出身寒門,投了宦官,這才坐上府君之位!”

“那就不管他了,想來也是一庸碌之徒!”

高誠一擺手,無視了勉昂,繼續問道:“吾等晝伏夜出,就算是在上黨被發現。等消息傳到洛陽,咱們也到河東了。”

“那,便依此而行?”

段煨問了一句。

“韓遂,夏育,本將就交給汝了。冀城留下三千郡兵防守,其餘兵馬,盡隨本將!三日後,北上!”

“諾!”

室內衆人,齊聲高喝,一個個都有些激動。

殺入洛陽啊,這可是賊刺激的事情啊!

敲定大半計劃之後,高誠也再次回到姜紓身旁,珍惜這短短的三日時光。

此去洛陽,勝了還好說,敗了,這娘倆也只能遠走河西四郡了。

自己還真是不負責啊!

不過,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涼州偏僻,不進則亡啊!

爲了妻子、兒子,自己必須主動出擊,坐以待斃不可取!

三日後,夏育出城,率領騎兵,與韓遂戰了一場,說不上誰勝誰敗。

羌騎技術精湛,漢騎甲具精良,雙方都有優勢,拼了個兩敗俱傷。

各自損折數百騎後,就拉開了。

而夜晚,城外大營內,三萬兩千餘步卒,盡皆出營,朝着北面街亭而去。

行軍數日,抵達高平。

曾避難於北地富城的數十萬牛羊及牧童們,也再度偷偷摸摸的回來了。當然,現在偵查範圍更遠了,以防韓遂騎兵來襲。

“牛羊日後再送吧,現在主要是隱蔽。不過,這些牧童……”

“將所有十歲以上牧童盡皆抽調出來,配齊甲冑、戰馬!告訴他們,給高某打仗,少不了錢財牛羊!”

高誠看着那些騎馬追趕牛羊的牧童,狠下來心來,道出一句。

身旁郭嘉,也望了那幾個牧童一眼,說道:“還得讓他們束髮易服!君侯秉承大義,不能有所非議。”

“可!”

高誠一發話,身後自有人應諾去做。

在湫淵呆了一日後,兩千名十餘歲的牧童被挑選出來,束髮易服。

在他們看來,換身新衣服很開心。比起以前那藏滿跳蚤的羊毛衣來,不知好了多少倍!

至於束髮,就更沒什麼了。

他們只是奴隸,哪有那麼多要求!

牧馬童,便是他們這支特殊騎兵的名號。

他們都只是孩子,他們可能沒有任何戰鬥力,但是,局勢如此,他們現在也無力扭轉自己的命運。

戰爭是恐怖的,不僅僅針對那些浴血沙場的戰士,更多是這些平民百姓。

有了兩千騎兵,大軍的行進速度又提了三分。

騎兵的偵查距離,比起軍中步兵斥候來,要強上不少。

沒辦法,所有能騎馬作戰的士兵,基本上都交給了夏育。便是高誠的親衛軍,也足足抽調半數之人。

軍中有戰馬騎乘的僅剩下一衆將軍及其親衛,以及隨軍運送物資的後勤。

庚寅年,乙酉月,己丑日。

一八六年,八月初五!

高誠率領大軍,進入上郡,拉開東漢末年的序幕……

第253章 殤第749章 震中第609章 甘泉宮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450章 尷尬處境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728章 狀元城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50章 求解黨錮第4章 騎軍軍侯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431章 丹水降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660章 論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58章 圍城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75章 荊州才俊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83章 北上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906章 破勢(5)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917章 糧站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882章 進軍(上)第12章 坐觀城破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264章 愁雲密佈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302章 攻關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245章 破衆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936章 亂戰第769章 亂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560章 臨洛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303章 兩難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17章 拜將授爵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49章 論兵第772章 天子氣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554章 諸事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150章 捐納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289章 國士第728章 狀元城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768章 借卒第907章 破勢(6)第215章 祭奠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552章 進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826章 張郃、高覽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154章 掘平陵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617章 無題第100章 陣前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