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八拜之交

“正當如此,正當如此。”蘇則對此提議很是贊同,扶風武功蘇家雖然昌盛,然子弟居高位者不多。反觀高誠、傅燮二人,年紀輕輕,才華橫溢。

尤其數那高誠,一身兵法韜略,爲人所服。如今官拜中郎將,前途似錦,若能結交此人,對家族、對自己都有莫大好處。

高誠自然也是願意,這倆人雖然沒見三國演義裡講過,可其名聲真的是如同漢陽太守範津所言,聞於涼州!

自己若不是江夏一戰,涼州世家子弟有幾個知道高子明的。而這傅南容、蘇文師卻是以才學聞名,在涼州世家豪強交流圈裡頗有賢名。

另外,三國演義裡,出身涼州的名將本就不多,聞名於世的更是少之又少,還都一個個犟種。自己要爭霸天下,肯定要先霸佔涼州,那麼結交涼州的才俊,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蘇文師這人雖然家是關中三輔的,可聲名卻是聞於涼州,沒於司隸!額,這司隸人才那麼多嗎?

結交蘇文師,就能與關中的世家有些牽連,這也很重要。

“如此甚好,那吾等就借今日良辰如何?”高誠提議道。

“甚好,來人,備上三牲五畜,今日吾等三人拜爲兄弟!”

.....

一番整頓下來,高誠、傅燮、蘇則三人,同跪於桌案前,旁邊蓋勳則是附唱拜辭。

辭畢,三人互相交換生辰八字,盡皆無誤後,這才請來大司命神像。(這個實在找不到,總不能置個關公像吧。所以,挑了個掌生死的大司命來)

隨後,親衛帶來公雞,取三碗酒水,各滴雞血三點。

三人又分別上前,滴血於酒水之中,捧起血酒。其中年歲最長的蘇則率先說辭:“今,吾蘇文師與弟傅南容、高子明結八拜之交,敬於蒼天厚土,乞自大司命。生死與共,禍福相依!”

之後,高誠、傅燮也隨着蘇則語句,相繼說(shui)辭。

辭罷,三人同喝一聲共飲,滿碗血酒,一飲而盡!

“大兄!”

“二弟!”

“三弟!”

三人蘇則最長,以爲大兄,其後傅燮年長高誠三歲,排行爲二,高誠年歲十七,排行最末。

“哈哈,好好好!今日,汝等三人,結爲兄弟,當真可喜可賀!來,吾等再續宴慶之!”

伴隨着蓋勳的道賀,遣親衛撤去香案、神像,四人再次聚於帳內,互爲慶賀。

一連月餘,整個葭萌關都是一片祥和,大雪降落,整個益州北部都成了冰雪世界。

蠻兵聚於關外,因缺乏攻城器械,只能望關興嘆。以前強攻數月之久,除了損兵折將,連關城都未曾上去過。如今,關內又有援兵,天降大雪,蠻兵實在是提不起興趣,繼續攻打葭萌關。

反倒是蜀郡成都,接連傳回捷報。

十月中旬,徐榮率領五萬大軍,於成都城外,列陣邀戰。兩軍聚集大兵,對立扎營月餘,蠻兵亦是求戰心切。

此戰,漢軍仰仗兵甲之利,戰陣之威,大敗蠻兵,斬首萬餘級。蠻兵收兵回營,徐榮未曾攻打營寨。

隨後,兩軍接連陣戰十餘次,蠻兵皆敗。

連續戰敗之下,蠻兵只好撤去成都之圍,後撤三十里。然,其後撤途中,指揮不當,爲徐榮所趁,掩兵追殺,潰敵萬餘人。

後撤三十里,蠻兵安營紮寨,兵力卻在短短半月時間裡,由十八萬之衆,減至十三萬。

當夜,徐榮趁蠻兵剛剛駐營,立足不穩之際,驅兵夜襲,蠻兵大敗。此戰,漢軍斬首三萬餘級,降者不計其數。其餘數萬蠻兵一連潰敗三十里,後又退入廣都縣城,以城池爲依託,繼續對抗徐榮所領漢軍。

時至今日,高誠等人,再次收到捷報。

蠻兵不善攻城,亦不善守城,而漢軍本就是城池攻防戰的大家。因此,圍城半月後,徐榮將兵攻破廣都縣城,再次大敗蠻兵,陣戰蠻兵首領,餘者潰逃至鍵爲郡治武陽城內。

因大雪封山,徐榮並未追擊,打算雪化之後,再行出擊。

接連的勝利,使得徐榮軍中大小將校,皆是官爵收穫無數。唯獨,作爲大軍的統帥,徐榮卻是沒有的都一點賞賜。

十一月,益州捷報被八百里快馬傳遞到帝都洛陽。

漢帝劉宏高坐南宮崇德殿,頭戴十二旈帝冕,身着玄色龍袍,腰束玉帶,紅羅蔽膝,繡升降龍,革帶玉飾,佩大綬六彩,穿朱襪、赤履,盡顯天子威儀。

殿下文武拜官,皆身着玄色朝服,戴通天冠,手執玉板,恭敬非常。

劉宏今年不過二十有三,面貌清秀,身體略微消瘦,望着殿下諸官,金口須張:“諸卿,益州再傳捷報,剿滅蠻兵十萬數,如何論功,可有成議?”

“啓稟陛下,臣已擬好平蠻大軍諸多校尉、軍吏功賞,請陛下定奪!”新任太尉劉寬,上前躬身稟報。

劉宏輕視一觀劉寬,說道:“劉卿詳盡道來!”

“諾!”

“啓稟陛下,平蠻大軍中,諸將士功爵論處,皆由前線蕭中丞自處。其中將校,皆按功升爵、賜錦帛,不拜將軍。破虜將軍徐榮,領兵作戰,多敗蠻兵,可升爲偏將軍。御史中丞蕭瑗,指揮有方,調節有度,暫可記功,待回至洛陽時,由陛下親奪!”

“嗯?那振威中郎將高誠呢?”劉宏疑惑了一下,這高誠可是頗入自己法眼,朝臣百官誰不知曉!

而且,從那趙承回來稟報,此人可是心憂國事,文韜武略非凡,更兼年輕有爲,忠心耿耿,可爲大用啊。還有那江夏太守宋輔,也是忠國之士。

下方劉寬苦笑一聲,百官皆知,那高誠高子明年紀輕輕,卻功勳卓著,爲陛下所喜。但這一回,的確沒那高子明什麼功勞啊!

“回稟陛下,成都之戰,振威中郎將正坐鎮葭萌關外,與十五萬蠻兵嚴陣以待,並未參與成都之戰!”

“嗯?怎麼會這樣,那徐榮都能破了成都二十萬蠻兵,朕親封的中郎將,破不了十五萬蠻兵?”劉宏聽聞高誠與十五萬蠻兵對峙,頗爲惱火,太丟自己面子了啊。

“回稟陛下,徐榮能破二十萬蠻兵,皆因麾下有精兵五萬。而振威中郎將麾下,僅有千餘部曲。葭萌關內的兩萬兵馬,皆非振威中郎將所能調動!”

“再則,葭萌關內僅有兩萬兵馬,又要守關,能與蠻兵交戰不足萬餘,故此振威中郎將便坐鎮關內,靜待成都大軍回援。驟時,天兵齊聚,十五萬蠻兵,亦不過翻手覆之。”

“原來如此,既然如此,那就擢升振威中郎將爲益州都督,總督益州各路兵馬,朕期待着愛將大破蠻兵!”

“啊,陛下,那...那徐榮..”

“徐榮啊,就讓他聽命于振威中郎將吧,希望早日協助高誠大敗蠻兵!”劉宏略微思慮一番,開口說道。

“臣謹遵陛下口諭!”劉寬行了一禮,退回列中。

劉宏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皆如蠟像,頓失興趣,擺手示意一下身邊的宦官。

張讓心有靈犀,上前高唱:“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待到百官山呼,劉宏當即起身,出了崇德殿,往北宮而去。

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74章 分兵南下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659章 科舉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548章 釋嫌第621章 諸蔡第278章 定關中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371章 合縱連橫(4)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799章 冬季攻勢(25)第620章 劉表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523章 復漢庭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528章 獻計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215章 祭奠第661章 三爵制第81章 降者之命第49章 論兵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870章 軍議(中)第552章 進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620章 劉表第869章 軍議(上)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911章 破勢(10)第927章 深夜第407章 使蜀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248章 天劫第63章 攻城軍械第866章 鄉里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220章 生恨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914章 定略(中)第57章 退保長社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408章 陽謀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38章 哀兵必勝第1章 良家子第548章 釋嫌第669章 退兵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208章 無題第680章 江州第700章 犍爲之戰(9)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9章 遠赴荊楚第432章 意外第561章 設伏第935章 攻第155章 陣戰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67章 袁家嫡子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820章 前奏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428章 授學第523章 復漢庭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116章 夜襲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363章 大練兵第64章 試探攻城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46章 大婚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127章 無題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