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

當天傍晚。

秦怡自漢營之中,回到狄道城內。

久久等候消息的李相如,第一時間就尋來秦怡。

還好,消息是好消息。

高子明同意自己歸降,並且保證自己的性命。

這讓李相如很是欣喜,大漢帝國是什麼尿性,自己再清楚不過了。

自從李陵投降匈奴之後,整個李氏一族都被殺光殺淨。留在洛陽的家小肯定早就沒了,大漢帝國的皇帝一向秉持了武帝這個念頭。

有了高誠的保證,事情就能好辦許多。起碼,自己可以說是爲了保護郡內百姓,不爲羌賊所害,這才迫不得已事賊。

而鎮西將軍率領天兵一到,自己也果斷重新歸附大漢帝國這個溫馨的大家庭。

如此一來,天子總不至於還要殺自己吧。至於官爵什麼的,不想了,也不敢想。

李家這一脈就剩下自己一人了,趁着現在還沒老到動不了,趕緊耕耘耕耘,總得有人繼承香火啊!

晚間,段煨也率領大軍回營,帶着數以千計的俘虜回來。

次日一早,高誠便整頓三軍將士,列陣出營,位居狄道城外,靜候城門大開。

朝陽剛剛升起,狄道堅固的城門,便緩緩打開。

李相如手捧郡守印授,領着郡守府一應佐官及郡尉等軍官,相繼出城。

無人戴甲,無人佩劍。

而後,數千守軍士卒一一通過城門,將手中兵刃丟在城門旁邊,列於兩側。

各處旌旗捲起,城門百姓也歡呼而出,慶幸自己沒有遭受慘烈的攻城戰。

高誠一馬當先,領着諸將,來到李相如等人身前。

“隴西郡守李相如,拜見鎮西將軍!”

“李府君不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高誠跳下戰馬,攙起李相如,親切說道:“府君心念吾漢家百姓,委身事賊,辛苦府君了!”

李相如一愣,不由心中暗歎,這高子明當真是英雄才俊啊。

“多謝君侯,君侯,城內已備下酒宴,還望君侯移步!”

“好好好,本將這便去,其餘諸事,府君使從事盡皆交付李肅將軍即可!”

“諾!”

李相如應了一聲,又俯身言道:“君侯請!”

“府君請!”

客氣一聲後,高誠踏步上前,身後親衛也匆匆快步,趕至高誠與李相如身前,護持四方。

人無傷虎意,卻需防虎心啊。

這種時候,正是人欣喜之際,警惕心也會大大降低。

演義裡面詐降的可不少,絕不能大意。

高誠與李相如回到郡守府,城外也開始了交接工作。

段煨伏擊所獲俘虜以及狄道城內的五千降俘,全部被押解至軍營之中。而那安故俘虜的幾百騎兵,已經重新編入段瓊的騎兵部曲之中。

段頤斷了一隻手,如今正在養傷。高誠也乾脆將所有騎兵重編一部,由其弟段瓊率領。

郡守府佐官也很快將戶籍、田畝等政務所需,交付給李肅。

李肅一邊忙活着整頓俘虜,一邊命令各部曲駐紮城內,查探清除隱患。一邊又接手隴西政務,一邊又匆匆遣使趕往安故,勸降城內守軍。

這個時候,處於漢陽郡境內的韓遂軍,也紛紛拔營,朝着平襄進發。

平靜許久的洛陽,也終於再度掀起波瀾。

洛陽深宮之內,劉宏聽着繡衣使者的彙報,面部表情越來越猙獰。

“當真如此?”

一聲陰狠的斥問,即便是繡衣使也不禁顫了一下身形。

當今天子,天威日重,打壓了一番世家之後,頗有一言決天下事的氣魄。

“啓稟天子,軍中繡衣使已經查探清楚了。密信乃是韓遂部將成公英傳給涼州刺史耿鄙,而後耿鄙送至洛陽。”

“事情真假,也已查探清楚,確真!”

“哼,一幫賊子!”

劉宏氣呼呼的低吼一聲,事情有些超乎自己的意料了。

原本以爲這只是耿鄙看到高子明有擁兵自重的跡象後,猜測所奏。卻不想,居然是韓遂告知於其。

而高子明,也不僅僅抱着擁兵自重的心思了。

先前自己未能確定此事真假,僅是斷了高子明的軍糧。現在,既然是真的了,那就不能輕易繞過。

還有夏育,虧的十餘年前,自己那麼信任他,由其主導北伐鮮卑一戰。縱是三軍慘敗,十不存一,自己也沒要了他的性命。

其後跟隨高子明徵戰,自己也絲毫不吝嗇封賞!

哼,涼州蠻子,當無一忠士!

“來人,傳令虎賁中郎將袁術,立即率領禁衛前往高府,將其內衆人,盡皆收押!”

“再傳令京兆尹樊陵,立即派兵封鎖涼州通往三輔各關隘,斷絕涼州糧草供應。整頓甲士,隨時備戰。”

“陛下,要不要調鎮北將軍、鎮東將軍及鎮南將軍分別進入幷州、司隸、巴蜀?”

旁邊張讓,看到天子這副作派,顯然是準備對高誠下手了,不禁落井下石開口言道。

“不了,高子明一旦決議反叛,揚起大旗,這三人也未必沒有點小心思。”

劉宏皺起眉頭,頗有些遲疑,這麼做的話,高子明必反無疑。可是,其一造反,某些人的心思也會動啊。

“擬詔,加封盧植爲徵北將軍,皇甫嵩爲徵東將軍,朱儁爲徵南將軍,詔書即到之日,需立刻啓程入京,封壇拜將之禮,不可廢!”

四徵將軍,這是東漢自光武后,第一次再度重用。

當然,這三人一旦入京,劉宏也不會再放其歸去。不然,那權利就太大了。

四徵幕府,可是能夠行征伐之權,以討不臣啊。也就是說,這三人要是下令大軍打誰,士兵們還真得聽從。

“還有,再傳令董卓,立即進京。責大將軍何進、驃騎將軍何苗,立即整頓洛陽八塞防務,萬萬不可大意。”

“諾!”

張讓應了一聲,隨後轉身離去。

恢宏的大殿之內,只留下劉宏這名人間真龍,獨享憂愁。

高子明啊高子明,到底是什麼緣故,竟讓汝生了不逆之心?

暗歎一句話,劉宏捏起手中的帛書,其上一言正顯於外。

“吾若爲王,汝爲國相。吾若爲帝,汝爲大將軍!”

走到燭臺前,劉宏將帛書緩緩點燃,最終些許餘燼,丟入其內。

哼,宵小!

這大漢的天,還翻不了,還是姓劉!

第591章 密謀第248章 天劫第462章 鴻門宴?第257章 清君側第818章 宗員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759章 凜冬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537章 對峙第353章 批評第46章 大婚第355章 籌謀第913章 定略(上)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91章 問答第673章 氐兵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882章 進軍(上)第309章 戰局稍頓第843章 大山第764章 朝會 廢佃除舊第889章 決議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558章 作逆第813章 計議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911章 破勢(10)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435章 夜襲南鄉第578章 益南第313章 欲出關第78章 連鎖反應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738章 落子第123章 皇甫嵩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278章 定關中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467章 李義第905章 破勢(4)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758章 議兵第927章 深夜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65章 蟻附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156章 退兵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661章 三爵制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473章 意會第443章 逃荒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68章 憤!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377章 軍第564章 入夜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759章 凜冬第336章 潰敗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728章 狀元城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38章 哀兵必勝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813章 計議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591章 密謀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914章 定略(中)第520章 封駁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