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君入甕矣

時隔數日,段煨、賈詡回到冀城。

程府的那名僕役,比二人稍早一分,將夏育的回信報於程球。

看着手中帛書,程球不禁皺眉,疑惑的問向耿鄙:“使君,夏育言語之間,盡是國恩大義,絲毫沒有背高子明之意啊!”

耿鄙笑了一下,言道:“承玉啊,汝可知,高子明之心?”

程球思索片刻,恍然大悟,言道:“使君的意思是,高子明心存大逆,而夏育……”

“不錯,正是如此。不過,此事還需多做溝通,急不來。另外,夏育欲與吾等交好之事,承玉也要慢慢散佈出去啊!”

“使君放心,職下明瞭!”

“嗯,另外,那麼僕役,殺了吧!”

耿鄙眯着眼睛,緩緩說道。

程球不解,問道:“使君,緣何如此,莫非使君懷疑那名僕役?”

“算不上懷疑,不過此事要想萬全,還是滅口的好!”

“諾!”

程球皺着眉頭,應了聲諾。

耿鄙也不作言復,只是閉目稍憩。見狀,程球又言身退。

待程球走後,耿鄙這才睜開雙眼,望着那背影,輕嘆一口氣。

段煨、賈詡親身趕赴夏育所在,必然知曉僕役傳書之事。

畢竟,那高子明可未必就會放心夏育,其軍中指不定有多少高子明的人呢。

瞞不住!

而既然如此,僕役卻安然迴歸,其間免不了有些詭異。這一切,太順利了,順利的有些反常。

不過,帛書既然送到,夏育亦有回書,這便足夠了。

有詐無詐,皆已非要事。

下一步,自己主要便是聯絡涼州衆多不服高誠的世家豪強。

那僕役還是死了的好,免得走漏些許風聲。

相比起耿鄙的憂心忡忡,賈詡、段煨兩人就顯得輕鬆多了。整件事情,全權交到了夏育手中,賈詡也不再過問。

回來這幾日,多是與段煨商談一些軍事方面的問題。

而段煨,在安生幾日後,也打算趕往平襄大營了。

平襄大營的建立,就是爲了防衛冀城的安全。無論是預警,還是阻敵,都必須要起到足夠大的作用。

同時,這也是另外一處訓練騎兵的場所。

五千將士,一萬戰馬。

雖然士兵們大多隻是見過戰馬,騎的次數稀少無比。可時間,會讓他們逐漸成爲精銳騎兵。

一年不夠,那就兩年,時間多的是。

當然,高誠對他們的要求,也只是在明年秋天前能上馬砍人即可。

那時候韓遂必然能夠整合麾下各部,秋草馬肥之際,亦會發兵東進。

段煨來到軍營,先是接見了軍中數位大將,隨即便安排訓練事務。

賈詡在得知程府那名僕役被殺後,也是皺了一下眉頭。不過,想來想去,也無關大局,便作此罷了。

只是可憐那人家小啊~

算了,還是讓人看一下吧,耿鄙這廝還真是心狠手辣,夠果決啊!

臨涇城內的夏育,也在數落着面前的兩個小子。這倆傢伙,可是狠狠的把自己給坑了一頓啊。

不過,也就只是說說而已。

現在大局已定,自己便是想脫離君侯,也不可能了。誰讓段氏一族,舉族投靠了君侯呢,家小又在冀城。

人,又有誰不是爲己呢?

同時,率領八千將士的高誠,也抵達隴西郡襄武縣城。

襄武城小,區區三裡,人口也遠遠比不上身後的漳縣。

高誠大軍一到,整個襄武縣立即沸騰了起來。

城內守軍更是匆忙上城,望着城外漢軍,心驚膽戰不斷。

那可是鎮西將軍高誠啊!

“都尉,求援吧!”

一名佐官,看了一眼城外大軍,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衝着身前的都尉言道。

“命令將士們,撤!”

“嗯?都尉,吾等不守一下?”

“哼,不用,李府君的命令只是讓吾等監察漢軍動向。再說,襄武城小,又無險要,區區千餘人,如何能守?”

“可……”

“可什麼可?撤軍!”

“諾!”

都尉再度看了一眼城外漢軍,心中有些躊躇,久久而佇,不知在想些什麼。

……

高誠也一樣觀望着遠方的襄武城,襄武城不大,可在自己心中的戰略位置,絕對處於最上。

一此地距離冀城、平襄都很近,糧草運輸、囤積,乃是上上之選。並且,有着平襄大營所在,時刻可以照顧襄武。

這樣一來,原本兵力便不足的自己,也能騰出大半守軍用來作戰。

“傳令下去,命嚴顏領本部兵馬,先行試探一番。其餘各部,安營紮寨!”

“諾!”

嚴顏得令之後,立即領着本部兩千將士,蜂蛹朝襄武城殺來。

進至六百步,各部曲這纔開始列陣,放緩腳步,往前壓去。

行到中途,嚴顏瞥了一眼城頭,卻發現上面雖然旌旗密佈,卻不見一人。

心中不由得有些遲疑,莫非有什麼陰謀詭計?

不等漢軍近前,只見襄武城門緩緩打開,一羣民兵打扮的人跑了出來。

隔着老遠,就有人高喊:“叛軍已逃,請將軍速速入城!”

嚴顏擰着眉頭,望着城門附近的民兵,口中下令:“嚴浩何在?”

“卑職在!”

“領汝麾下將士,入城一探。旦有埋伏,立即撤回。”

“諾!”

“其餘各部曲,嚴陣以待,時刻準備救援嚴浩所部,再傳人報於君侯!”

“諾!”

手下將校齊聲應諾。

隨後,四百餘人,在嚴浩率領下,迅速來到城門。

數十人代替民兵的位置,守住城門,其餘人兵分兩路,匆忙趕上城門兩側城牆。

居高望遠之下,嚴浩觀察片刻,這纔派人彙報嚴顏。

於此同時,回報高誠的令騎也帶回高誠的軍令。

“啓稟將軍,君侯有令。若有埋伏,立即攻城。若叛軍棄城,擇一曲兵馬,把手四門,其餘人歸營駐紮。”

嚴顏點了下頭,君侯還是一如繼往的沉穩。

“傳令嚴浩,把控四門,小心駐防。吾等主力歸營,若城內有變,立即引燧示警!”

“諾!”

待到嚴浩得到軍令時,嚴顏已經率領本部主力,開始後退。

軍令既下,嚴浩也開始調配防務。

四個隊自然分守四座城門,其中西門由左屯屯長駐留。其餘三門則以東城駐留的嚴浩、右屯屯長爲主。

此外,嚴浩又格外叮囑一番,城門左近,嚴禁任何人靠近。

第95章 北軍抵洛第359章 軍旗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149章 明鬥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748章 地龍翻身第380章 危局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822章 角力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56章 朱懏兵敗第238章 平襄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812章 肱骨第285章 過武關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835章 臨陣第659章 科舉第4章 騎軍軍侯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657章 強弱之勢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539章 承嗣第449章 逆襲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204章 傳報第428章 授學第279章 臆想第722章 犍爲之戰(31)第818章 宗員第57章 退保長社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689章 天變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834章 下晉陽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911章 破勢(10)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176章 美陽之戰(16)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819章 籌備第596章 新城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673章 氐兵第381章 撤退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623章 奇兵第313章 欲出關第480章 納采禮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873章 拼人才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129章 城破第605章 統戰部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58章 圍城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51章 朝會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46章 大婚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935章 攻第933章 夜泅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