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家

回去的路途很是遙遠、漫長...

皇命在身,無需再回洛陽敘功,這倒是省去了很多瑣事。

麻煩的是自己要先回西涼,然後再由刺史張澤下發關防印信,前往漢中,最終進入益州。

不過正好自己也想回去一趟,畢竟數月未曾與家中聯繫,着實想念。

老爹是個沉默寡言的人,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外出作戰,居然連一封信書都不寫,切。好吧,想當初自己臨行出發時,連家都沒回,也別五十步笑百步了。

兩千里路很遠,再加上這回又有清漪攜帶了不少東西,行軍速度相比來時要慢上許多。

所幸,自己目前已經脫單,每日行軍之後,還能與佳人親近熱乎一下,去去這酷暑帶來的火氣,倒也不顯疲倦。就是,好像腰有點酸啊...

行軍近五十日後,高誠總算是望見了遠方的大震關,心情也越加激動起來。

如今已是八月末,臨近九月了。離別五個月之久,總算是再次回來了。

早上穿過大震關,一行人馬不停蹄,直奔隴縣城東而去。

臨近隴縣之時,卻發現城門之外聚集着大量的百姓,其中衆星矚目的更是涼州刺史張澤,以及漢陽太守範津二人。

高誠立即下馬上前,行禮言道:“小子何德何能,勞使君、府君相迎!”

張澤會心一笑,攙起高誠手臂,說道:“哈哈,子明歸來,吾等心甚喜之啊!”

“是啊,子明江夏一戰,千騎大破十萬賊寇,早已遍傳涼州。如今吾涼州百姓盡皆相傳慶賀,言子明真乃神威將軍!”旁邊範津附聲喝道。

“諸位謬讚,西陵一戰大勝,多賴陛下、諸君信任,更兼吾西涼將士勇猛陷陣,豈非小子一人之功!”高誠謙虛道來。

“不驕不躁,好!”張澤誇讚一聲,繼續說道:“如今子明官拜振威中郎將,實乃吾西涼之幸。此刻,城內已備下酒宴,吾等入城再敘。”

“多謝使君,小子盡聽使君安排!”

前往刺史府的途中,高誠讓性格沉穩的韓遷,帶着清漪等人,先行前往高府。

其後,一路之上,四巷皆空,隴縣百姓多是聚集在道路兩旁,圍觀歸來的‘神威將軍’。

聽着耳邊嘈雜的歡呼聲,高誠無奈的搖了搖頭。大漢十三州內,也就西涼人獨自成爲一個集團,其中文人武士,盡皆互相倚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就是西涼集團。

當然,西涼人結成一團,也是迫不得已。朝廷官制之內,歧視西涼人的不在少數,尤數以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河東楊氏爲首的關東世族。

從皇甫規的崛起,再到張奐、段熲,漢末三明在十年前威勢甚重。最主要的還是因爲由夏育主導的北伐鮮卑一戰,讓關東世族更是視西涼人如虎狼。

夏育爲復一己之恨,連結朝野西涼官員,誘使陛下發動了北伐鮮卑一役。行,你上串下跳的組織大軍討伐鮮卑,打就打吧,可你居然還打敗了?

這樣一來,關東世族一邊看不起西涼人,一邊又忌諱着西涼人。

自己此次更不用說了,官拜中郎將,這簡直不可思議!難道那些關東世族就沒有人反對嗎?

臨近刺史府,高誠也不再考慮這些有的沒的,反正好處自己先得了再說。

開宴之時,天色就已經暗了下來,一場酒宴下來,一羣西涼官吏不停的說着大家是一家人,有機會自然要提攜一下其餘人啦等等,盡是聚衆結黨之徒。

放在一年前,全村人的希望都寄託在董卓身上。不成想,時隔不久,全村人又多了一個希望,自然要好好親近一番嘍。

散宴之後,高誠便快馬回到家中,也不知道清漪與父母相處如何,別出啥事就行。

事實證明,高誠委實多想了。

剛回到家中,就被父親叫到其書房內。

“呦呵,出去打一仗,還能帶回個妾室,以前怎麼未曾見你如此?”高衛冷笑連連...

高誠撓了下後腦勺,尷尬說道:“阿翁,孩兒以前可是一心學習兵法韜略武藝,哪有時間去想那些風月之事啊!”

“哼,老夫倒是希望你早點想這些風月之事!”

高衛聽了反而更加惱火,若不是這小子死拖着不願意,自己說不定早就抱上孫子了。隨後,又厲聲喝道:“說,領兵往荊州時,爲何連書信都不留一封?”

“汝可知道,你阿母寫信遣人送到漢中,卻遍尋不到你。甚至以爲你個混蛋小子出了不測,日夜傷心欲絕。若不是有人傳來你在江夏一戰,連老夫都以爲你死在外面了呢!”

聲音越來越大,說着說着,高衛也抽涕一下。隨後恢復了一下情緒後,繼續說道:“不過,這一仗打的漂亮,吾高家後繼有人,爲父甚是欣慰啊!”

“去吧,去看看你阿母。另外,清漪也在...”

“阿翁,孩兒日後定不讓二老心憂了!”高誠擦拭了一下眼中淚水,定聲說道。

高衛嘆了一口氣,說道:“行了,行軍打仗多是險阻,切不可因此戰之勝,而心生驕縱。記住,不驕不餒,方能成名將之姿!去看看你阿母吧,滾!”

額...好吧,我滾,就這麼惹您煩嗎?

“孩兒告退!”

高誠喪氣的行了一禮,轉身出去,身後傳來一句叮囑:“過幾日,隨爲父出城,探望你祖父!”

剛出門,只好再次回身應道:“諾!孩兒知曉!”

離開父親書房,隨後高誠就來到了母親寢居,站在門口,看着阿母親暱的拉着清漪的手,說長問斷,竟未注意到站在門口的自己。

母親是隴西郡董家偏支出身,沒錯,就是董卓他家。因此,高家與董家的關係,說不上多親近,但也絕對藕斷絲連。

按照董卓日後的所作所爲,株連九族之下,高家肯定跑不掉。

突然感覺好慘啊...

大家閨秀,自帶一身雍容華貴,又不失親切和藹。從小到大,高誠便被父親嚴厲教導,每次受到委屈,也都是母親來安慰。

小時候,還依稀記得母親那天仙般的姿容。如今,年歲四十有二的她,卻早已被時間磨去容光,生起大多皺紋,耳邊也聚集些許白絲。

“阿母!”

高誠站在門口,面帶微笑,輕輕的道了一聲。

正與兒媳交談甚歡的高母回頭一看,頓時兩道清淚滑出,起身低泣:“吾兒,子明,真的是你嗎?”

高誠見母親落淚,也忍不住留下淚水,急忙上前環抱:“阿母,是孩兒啊。孩兒不孝,未能及時與阿母訴說,讓阿母擔心了!”

“傻孩子,說什麼呢,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啊,爲啥寫到這一句我眼淚都快出來了...)

“阿母,孩兒好想你!您又瘦了..”

“乖孩子,回來就好啊,回來就好啊!”高母撫摸着自家孩兒寬闊的後背,突然發現,自己原來真的老啦,連話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來來,誠兒,趕緊坐下。阿母專門熬了你最喜歡的桂花粥,趁着溫熱吃了。”

相擁良久後,高母這纔想起爲孩子準備的吃食,急忙拉着高誠坐下。

高誠跪坐母親身旁,看着母親打開瓷蓋,其內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香氣。

捧着母親盛出的一碗桂花粥,高誠一邊抽泣着,一邊大口喝着,口中喃呢不斷。

“傻孩子,慢點喝!”

高誠嚥下一口,擡頭看向母親,卻不禁又落淚了,你就不能憋回去嗎?

“阿母,真好喝,還是阿母做的好喝!”

“好喝啊,那就多喝點!”高母順手接過小碗,再次給高誠盛滿。然後又盛一碗遞給清漪,說道:“乖孩子,來,喝點粥。”

“子明這小子啊,從小就頑皮,還挑食。等到明日啊,阿母教你如何做這掛花粥,到時候看好這小子!”

“啊,嗯嗯好!”清漪被高母一句話說的滿面羞紅,頷首細語。

“阿母,您也多喝點,幾個月下來,都瘦了!”

“是啊,阿母,孩兒給您盛點!”

說完,清漪起身,爲高母盛上一碗遞上。

高母滿懷,接過兒媳盛的粥,臉上笑容密佈,開心說道:“好好,真是個乖孩子!”

而屋外...

清風徐簌,枝葉沙沙。

人世匆忙,請多待二老...

第116章 夜襲第100章 陣前相會第16章 陣戰黃穰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242章 破壞第72章 凌遲紀靈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278章 定關中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393章 博弈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50章 求解黨錮第238章 平襄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866章 鄉里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258章 東進第588章 結外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154章 掘平陵第9章 遠赴荊楚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374章 雨勢連連第303章 兩難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27章 督益州軍事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88章 無題第857章 交易第16章 陣戰黃穰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428章 授學第223章 段煨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391章 救災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538章 魏王卓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35章 慘淡之狀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806章 回師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472章 子衿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569章 士族第177章 美陽之戰(17)第749章 震中第867章 神鬼莫測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323章 虢亭會戰(9)第688章 馬超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650章 忠、義、信、禮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518章 蔡璣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33章 死裡逃生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677章 蓄勢第631章 劫營第671章 夜市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915章 定略(下)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75章 荊州才俊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601章 棋局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845章 內爭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138章 閻象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523章 復漢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