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獨掌軍權

長安城,城高近五丈,十四五米之高,放到方今世界,只有洛陽能夠與其比肩。

身爲大漢帝國以前的都城,長安城在重建之後,所佔面積一點都不少。

城內糧倉稟、武庫、軍營等一系列的必要設施基本都有,唯獨那原本的皇宮,依舊殘破不堪。

未央宮,這裡曾經是大漢帝國最強盛時期的中樞。不知有多少道軍令、政令自此傳達天下,宣揚國威。

現在,這裡站滿了人,一名名披甲戴胄的將軍,立足於前,安靜的聽着上面天使所宣制詔。

“擢升東中郎將董卓爲平北將軍、河東太守,即日起趕回河東,召集郡兵,責以剿平河東諸賊。”

“另着張超、孫堅、宗員立即歸洛,聽候陛下君命。”

“吾等領詔!”

一上午的時間,大多數都用來宣讀天子對將官士卒的封賞。

戰事持久,最主要的就是要穩定軍心,激勵士氣。天子劉宏雖然不懂軍事,可也知道三軍將士捨命沙場,爲的就是這些封賞。

局勢嚴峻,勝負未知之際,劉宏也只能掏出老本,來鼎力支持這次戰爭。

不能輸。

哪怕是勝不了,可也絕對不能輸。

就爲了這一次的封賞,劉宏兩年來所搜刮的錢貨幾乎岀了個乾乾淨淨。

至於之後,以後再說吧。

國朝早就沒錢了……

連年的戰爭,讓大漢帝國顯得異常疲倦。

當最後一句宣讀完後,天使衝着高誠頷首,以示善意。緊接着,便走出大殿,徑直出城。

四方不寧,自己還需立即趕回,向陛下稟報長安戰局,以及安西將軍的戰略計劃,以安陛下之心。

計劃?

尚在大殿內未有所動的高誠,輕輕搖了一下頭。

哪還有什麼計劃啊!

Wωω▪ттκan▪C〇

“仲穎兄!”

甩開腦海中的煩心事,高誠揚起笑容,看向身後的董卓。

董卓嘆了一口氣,說道:“子明賢弟,長安一戰,怕是爲兄參與不得了,當真可惜!”

“仲穎兄多慮了,邊章小賊爾,不足爲吾等憂。此次歸河東,仲穎兄還要多多小心,小弟靜候兄之凱歌。”

“嗯!”

董卓點了點頭,與高誠對視一眼。

河東的局勢,看起來並不是太好啊。若不是到了危急時刻,天子又豈會着自己前往河東呢。

嗯?不對不對~

董卓眉頭輕輕皺了一下,再看高誠一眼,頓然大悟,原來如此。

“子明賢弟,卓先去矣,來日再會!”

“仲穎兄,一路保重!”

董卓也沒有遲疑,在大殿內與高誠道別之後,立即出宮,直奔城外軍營。

驟時,點齊親兵衛士,便會直去河東。

見董卓離去後,高誠也將目光,挪到孫堅、宗員、張超身上。

“三位,此次陛下詔三位回洛,必然有所重用,可喜可賀啊!”

“君侯笑言矣,吾等自北至西,經數戰,未立寸攻,陛下不降罪已是萬幸!”

張超謙虛了一句,事實並非自己口中所言。反倒是高子明的話,更加貼近陛下的意思。

自己就兄長在陳留郡戰敗後,就一直在打聽朝廷平叛的計劃。

皇甫嵩、盧植、朱儁三人皆要復岀了。

與不久前的黃巾之亂不同,此次是真的四方皆亂。

南方諸蠻、百越、賊寇多有反叛,攻城掠地,烽火連綿三千里。

關東諸郡國間,黃巾賊如同野草一般,四處皆有。想要徹底平定,需要廢很大的力氣。

而北方也不安寧。

張純、張舉二人,上竄下跳,割據郡國,北連烏恆,南結黃巾。據有中山國、代郡,行聽宣不聽調之舉,形同謀逆。

冀州黃巾賊自張牛角嘶吼,爲張燕所制。不知使了什麼手段,居然盡收冀州黃巾爲其麾翼。時至如今,掌兵數十萬,稱黑山軍,號百萬之衆。

聲勢浩蕩,四方不定。

高誠點了點頭,目光掠過張超,看向孫堅,不由說道:“文臺,實不愧江東之猛虎,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矣。”

孫堅沒有說話,只是冷漠的看着高誠,心中百般滋味。

見孫堅不語,高誠轉頭看向宗員,滿是希冀的說道:“宗將軍,若有機會見到盧公,代某問好可否。”

“君侯所請,員定代之。”

“好,諸位,時間緊迫,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君侯保重!”

三人拜退告辭。

遠者離,親者從。

董卓等人相繼離去後,高誠也率領着涼州、關中諸將,再度回到郡府之中。

下午時分,十數員大將聚集,盡是商議戰事。

可惜,未曾有果。

邊章手中握着王牌,七萬騎兵,委實恐怖至極。若非營寨相連,怕是早就縱馬踏營了。

這還不算,武關失守,衆多黃巾賊寇也必然相繼而來,聯合邊章等羌賊。

趁着黃巾賊未至關中,迅速擊敗邊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便是之前高誠心中所想要扎的口袋,也是要利用時間來將邊章圍困至死。

現在有了退走武關的途徑,邊章再次擁有戰場的主動權,想打則打,想退便退。

火燒?水淹?

嗨~!難!

初春之季,又久不逢大雨,皆難行之。

漆黑的夜色籠罩,長安雄城,陷入一片寧靜之中。

高誠呆在書房中,踱步間望着窗外,腦海中不再想如此破敵。反而是,考慮起天子劉宏這麼安排的用意何在?

董卓、張超、孫堅、宗員等人,只帶親衛離去。長安城外七萬精銳大軍,可謂是盡掌於自己之手。權利之大,無可厚非。

甚至,若是自己想要造反,攜數萬精兵,進軍洛陽。不岀十日功夫,大漢帝國就將轟然倒塌。

洛陽雄城?

笑話~

這天下間,越大越堅固的城池,並不代表着它就不會被攻破。

人多,心也就多了。

說劉宏不擔憂,那肯定是假的。

掣肘的手段,不能說沒有。洛陽城內的高府衆人,以及高誠那懷胎四月的孩子。

可,這些僅能安慰一下劉宏的心思罷了。

不過,劉宏敢信自己,自己也能給予劉宏回報。反是不可能的,槍打出頭鳥。

如今天下,造反者多如牛毛,唯獨沒有在任官員,打出旗號。自己若反,所有人都將視自己爲賊寇,不兩立爾。

哪怕是蘇則、傅燮,也皆是如此。

自絕於天下,那不是聰明人該做的事情。

還是先打好這一仗再說吧,餘者不足掛心!

第205章 這天子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473章 意會第155章 陣戰第138章 閻象第671章 夜市第671章 夜市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758章 議兵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579章 趙盛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829章 爭城(上)第673章 氐兵第923章 江油城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851章 亂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33章 死裡逃生第668章 失利第886章 關東局勢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353章 批評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909章 破勢(8)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661章 三爵制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758章 議兵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396章 子弟軍第882章 進軍(上)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813章 計議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519章 換相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357章 軍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924章 下江油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140章 棋局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126章 姑臧第652章 絕地第870章 軍議(中)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129章 城破第61章 鍾繇第806章 回師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90章 在下週瑜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750章 南國第212章 加以威嚴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621章 諸蔡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22章 名揚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6章 大權旁落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348章 三官鑄錢署第143章 出城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820章 前奏第895章 討袁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463章 射策第420章 教學署第444章 舊部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318章 虢亭會戰(4)第22章 名揚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336章 潰敗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875章 湖中閣第65章 蟻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