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

次日一早,天色未明,昏昏沉沉。

高誠入住中軍大帳,三兩火盆熊熊騰起。披着羊毛大衣,內罩甲冑,端坐上位。

手中握着一卷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伐謀,不論是己軍還是羌軍,都用不到。李文候和北宮伯玉並非善智之人,而其中智者韓遂和邊章又許久未曾見。

由此想來定是其間不合,只是,想要使離間之計,也是絲毫無用啊。

而對於羌軍,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好的謀劃。想要消滅羌軍,關鍵就是那些騎兵。這近兩月的戰爭,羌兵因縱騎攻城,現在估摸着還有五六萬精騎。

可這數量,依然比自己全部軍隊還要多。

煩人!

伐交不存在的,兩家已經是血海深仇了。而且雙方所圖利益衝突,根本尋不到共同點。

剩下的只有伐兵了。

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週邊地形,也並未有利於己軍作戰的地方。大軍營寨紮在略陽、隴縣正中央,距離北面六盤山腳也是甚遠。

地形雖有坎坡,可更加有利於騎兵作戰。

這樣一來,自己只能利用一些小計謀來削弱羌騎的戰鬥力了。

陷馬坑、鐵蒺藜、拒馬還有木排、壕溝。嗯,最後再來點輜重車,擋在壕溝前面。

想一想,別說是五萬騎兵了,再來個三五萬都未必能衝破自己的軍陣。

可他孃的李文候和北宮伯玉是打半輩子的騎將,根本不會愣着腦袋衝擊軍陣啊。迂迴繞後,截斷糧道,縱馬齊射……

自己能想出一百種法子,活生生困死數萬步軍。

高誠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而這時帳簾掀開,夏育和張任率先進賬,其後跟着十幾員大將。

“嗯,都來了。好了,先與某說說軍中物資儲備?”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在守衛隴縣的兩月中,後期漢軍就沒吃過一口飽飯。箭矢耗盡,弓弩手不得不用些羌人射進來的箭矢,進入箭塔。

“回稟君侯,吾等來之前已想到這種情況,故而糧草儲備還算充足,能支撐三月。箭矢不多,僅有二十萬支,四千材官頂多一人兩袋箭。”

張任上前一步,回聲響應。

聞言,高誠不禁皺起眉頭,疑惑問道:“怎麼回事,箭矢爲何如此之少?冀城曾被攻破還能理解,可安定應當有不下五十萬。”

列中楊秋突然苦笑一聲,出身拱手行禮言道:“回君侯,平定黃巾時,安定郡武庫被抽調一空。這幾月所用物資,多是由長安緊急送來的。”

“唉~”高誠搖了下頭,繼續問道:“那甲冑、車馬呢?”

“甲冑一件都沒有,軍中壯勇所用還多是布甲。車馬倒是不少,足有千餘量!”

“嗯,命令軍中匠者,立即給所有車馬四周加固木板,以備不時之需。”

“諾!”

“還有……”

———————————————————

隴縣刺史府內,李文候看着前面十幾名漢兵,以及其中穿着官袍的文官,上前走去。

“原來是蓋使君,在下久聞公之大名!”

“嚯,不成想勳之賤名,也入的李文候之耳,哈哈~”

蓋勳自嘲一句,仰天狂笑。

“蓋使君聞名涼州數千裡,李某焉能不知。如今使君已陷入危局,何不爲家中父老妻兒作思。若使君有意,李某願攜大軍服從使君號令,東入中原!”

李文候沒有受蓋勳前言影響,反而精心勸降蓋勳。

蓋勳搖了下頭,笑着說道:“勳雖不才,尚知華夷大防。李文候,陛下待汝等湟中義從胡不薄,使汝等遠離荒蠻,得幸文明。爾等不思報恩,反恩將仇報,還有何面目存於世間。”

“使君此言差矣,吾等出自西羌。去年大災,牛馬死傷無數,牧民難以存。嘗試耕種者,受盡漢家貴人欺凌,怎地不見陛下施恩?”

“如今李某應西羌數十萬民之請,舉兵伐暴,誅國之奸賊,清君側。使君何不順應涼州民心,天下人之心,與李某同志?”

“哈哈,笑話!”蓋勳聽着李文華孱亂的大義之言,大笑一聲,當即喝道:“家有家法,國有國法。縱是奸賊橫行,自有忠臣之士持國法懲之。汝一胡夷,舉兵叛亂,勳不屑與謀。今日固死,勳心甘情願!”

“哼!”

李文候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衆多羌兵頓時奮勇上前,圍起蓋勳與那十數名漢兵。

廝殺聲片刻之後,便消弭於耳。

自此,城內再無抵抗。數萬羌兵進入內城,四處劫掠,好不快活。

李文候並沒有入住刺史府,反而挑選了一處比較乾淨整齊的院子住了進去。

對於將士們的行爲,李文候好像沒看見一般。不想管,也懶得管。

攻城兩月,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一個煎熬,更不用說這些時刻衝殺在前的士兵了。讓他們放縱一下也無妨,反正現在涼州就只剩下城外的數萬漢軍了。

高子明?至今未曾見到有人彙報,想來這廝或是早早逃出城了。

不過,無傷大雅!

高子明出城後,定然是往城外的漢軍營地而去,繼續指揮大軍。

哼,也不想想,沒有城池遮掩,吾李某可不怕汝這四萬步卒。

當高子明的威脅不再放在心上後,李文候不禁開心起來。同時,又找人去通知城外的北宮伯玉,共商大事。

隴縣一破,整個三輔之地便暴露在自己眼前。這可是關中的富饒區域,僅次於洛陽周邊。良田一望無際,金銀財寶不計其數,更有數不清的美嬌娘,還有那不可多得的地勢。

自古以來,得關中者得天下!

拿下關中自己是不想了,可只要擄掠關中財富。再以錢財招斂河西、西域散胡,足以抵抗北面鮮卑。

然後,發展部族,靜待鮮卑內亂。得一時機,未必不能從鮮卑人手中奪下河西走廊以及西域的佔有權。

到時候,羌族在自己的率領下,佔據涼州、西域、高原。假以時日,再入中原,與那漢人一較高下。

“哈哈哈~”

想的多了,李文候不禁大笑起來。

嗯?不行不行,大漢雖然孱弱了,可依然有數千萬民,帶甲百萬。

唔,那也無妨,大不了自己向西。聽聞西域之西,論富裕亦是不下中原腹地。

就是不知道那極西之地到底有什麼,會不會又是一箇中原?

……

隴縣徹底被羌軍攻佔時,五萬北軍將士也終於再度從鄭縣出兵,趕往長安。

而此時原軍中主帥朱儁,已經交印信、兵符於天使手中。

手持天子斧鉞的天使,親自盯着張超、董卓、周慎、宗員的脖頸,才使得大軍調動。

長安城中,第三批徵調的壯勇集訓完畢,以世家子弟士孫瑞、楊儒、魏傑、第五雋、杜楷五人爲校尉,兵進大震關。

因爲隴縣戰鬥的消弭,大震關是最先得到消息。城裡沒有了戰鬥,說明守軍已經被全部擊潰了,隴縣也徹底被羌兵佔據。

這消息沿着一路烽火,直入長安……

第588章 結外第150章 捐納第259章 入河東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35章 慘淡之狀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150章 捐納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856章 三士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665章 伏兵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579章 趙盛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511章 易水之戰(7)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663章 援兵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61章 鍾繇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363章 大練兵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113章 帝心第883章 進軍(中)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264章 愁雲密佈第683章 頓足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601章 棋局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652章 絕地第750章 南國第463章 射策第806章 回師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192章 對峙第910章 破勢(9)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605章 統戰部第873章 拼人才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604章 鬱郅第619章 襄陽第506章 易水之戰(2)第822章 角力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866章 鄉里第132章 受困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665章 伏兵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611章 張猛、王國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153章 急功近利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489章 王子師第489章 王子師第890章 巧舌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616章 無題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14章 銜尾追擊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115章 蓄勢第60章 長社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