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朋滿座

袁隗皺着眉頭,走出袁府,腦海中不斷的想着兄長的那句話。

這局已經輸了?

怎麼會?

讖語剛剛散佈出去一天而已,還沒發揮出威力呢!

不過,看兄長的意思,好像是發現了什麼端倪……

算了,不想這麼多了。

袁隗甩了甩腦袋,徑直沿着街道,前往各家府邸。聯絡世家,捧高高子明。

在袁隗離開之後,袁逢安靜的躺在椅子上。這一切的招數使出來,爲的便是逼迫陛下,殺死高子明或者將此人壓的再也翻不起身來。

然,這一切看的都是陛下的決斷!

陛下將北軍軍權,交給了何苗,也就變相的交給了高子明。

何苗的官職再高,爵位再高,可其始終是高子明副職,平羌大軍的副帥。

只要高子明還活着,這五萬精銳部隊,其便能調動。可若是其死了呢……

哼哼,陛下啊陛下,您可別忘了,隴縣外城已破。如今十數日下來,高子明渺無音訊,未必就能活下來。

到時候,何苗不過一莽而無用之輩,能控制五萬北軍,擊敗羌人?

不過,袁逢也爲高子明萬一活下來做足了準備。捧殺,是一個很好的妙招。

唯獨可惜的便是高子明已經跳出來局外,捧殺能讓陛下心疑此人,可最終依舊要看陛下如何做。

這大漢帝國,最大的權利擁有者還是陛下。

……

不論袁逢如何謀劃,這一切都已經不再被劉宏放在心上了。

因爲,劉宏感覺能夠逼死這位袁家的老妖精了。

軍權,是自己最看重的,而袁家居然膽敢插手。不死個重要人物,可還真難以嚇住諸人。

至於高子明,劉宏相信這人還不敢反。涼州經此羌亂,人口損失不下半數。而且最關鍵的便是涼州產糧極少,這也是涼州人口一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其次,關中是個關鍵地區。只要關中沒有發生什麼事,那涼州就是個沒牙的老虎。看着嚇人,卻咬不死人。

只要自己在一日,天下便有一日安寧,高子明更不敢有所異動。

這天下高子明搞不亂,其也不會第一個冒頭!

對於這一點,劉宏心裡很清楚。高子明這人聰慧機警,年歲雖輕,可看事情還是很通透的。就算有人要反,高子明也絕對不會做第一個。

那麼,自己就有機會壓制此人。身爲帝王,想要殺一臣子,不過一杯酒水罷了。

在所有人都成竹在胸之際,郭嘉也笑眯眯的看着一名名高府僕役,走出府邸大門。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光明正大的跟別人說袁公路亦是與讖語相應即可。

沒錯,就是光明正大。

反正如今跟關東世家已經勢同水火了,再偷偷摸摸的反擊,便會使那些世家更加猖獗。反倒不如直接揭開紗布,將此事宣揚出去。

下午時分,高府之外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大小世家之人。其無不是拎着厚禮,前來拜見。

理由只有一個。

聞安西將軍夫人有喜,特前來祝賀!

這其中有關東世家之人,亦有關中世家、荊揚世家。

真心實意者區區二人之數,餘者盡是不懷好意。

郭嘉自然也是看的清清楚楚,可高衛卻是陷入深思,尋思着收與不收的得失。

“這若是收了衆多世家之禮,豈不是讓其陰謀得逞?”

問策於郭嘉的高衛,被其所答嚇了一大跳。

而郭嘉卻是反問一句,說道:“主家,若是不收,豈不是將欲趁君侯之勢的家族,拒之門外。那日後,主公幕府又如何收斂衆多人才?”

“吾高家與關東世家的爭鋒,僅限於高袁兩家。其餘世家,與吾等可並未有所不合。荊揚、河北世家更是與君侯無甚關聯,甚至君侯尚有恩情於荊州蒯蔡二家。”

一通話說完,高衛擰了下眉頭,略作思忖。稍後,情不自禁的點了兩下頭,口中喃喃說道:“不錯不錯,豈能因小而失大?某這便安排管家,收下諸家賀禮!”

“主家莫急,主家切記,所收之賀禮,萬萬不可拆分開來。盡皆原裝收納,過個三兩日,嘉再獻良策。”

“嗯?”高衛疑惑了一下,也未曾多問,只是點頭示意,轉身離去。

……

高府主廳。

“在下河東裴氏,特攜重禮,爲高家賀!”

一名肥胖渾圓的中年人,對着滿臉橫肉,笑眯眯的來到高衛身前,拱手一禮。

高衛也急忙起身言道:“衛在此,謝過裴氏厚禮。日後,在下定攜犬子,親赴裴府道謝。”

裴家人入座後,又緊接一人上前。

禮數雷同。

這一連十幾家後,高衛也不得不佩服郭嘉的高瞻遠矚。此次府中盛事,別的權且不論,可是爲高家打下了極好的人脈關係。

待到子明歸來之際,必位列朝堂。這時候,關係才能凸顯出來。

自中午時分,一個時辰過後,諸家衆人才盡皆安坐。一時間,高府廳堂,高朋滿座啊。

其中無不是各府重要人物,有管家者、有兒郎者,甚至蔡家家主蔡諷更是親自前來。

蔡諷也是聽聞府中人言,高府有大量賓客至,卻不知是何原因。

派人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是高子明的正室懷了身孕。

於是,蔡諷也是急忙安排一番,親自前來。

蔡家如今在荊北可是如火如佘啊,頗有與蒯家平分荊北的架勢。而這一切,皆是得力於高子明的幫助。

數萬人的首級,讓蒯蔡兩家收穫了荊州軍的大量好感,其中不乏有人投靠。而蔡瑁與蒯良更是因功升職,列荊州重職。

如此一來,荊北衆多小世家更是蜂擁而來。

當然,蔡諷也是到了高府之後,才發現一絲端倪。這堂中人,可是有不少人來者不善啊~

不過,見高衛遊刃有餘,蔡諷心中也大概明瞭高府已有應對之策。便默不作聲,歡笑堂中。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不知曉隴縣外城已破的消息。他們只知道高子明已經堅守隴縣月半有餘,想來繼續堅守下去不成問題。

另外,北軍幾日前,也自洛陽西進。涼州大局,在他們心中已經定了。

有高子明在,那些羌人還能有什麼作爲……

然~

若是讓他們知曉隴縣內城都岌岌可危時,不知又會如何作想。

高誠望着城下不斷涌上來的羌兵,漢軍將士奮死抵抗。

孩子和年輕女子,已經走進衆多的擴大版地窖中。

城破在即!

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97章 帝業第257章 清君側第207章 雄中雄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346章 佈置第125章 邊章解疑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518章 蔡璣第553章 平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332章 冰層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66章 破城!第817章 借道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861章 陣前相會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56章 朱懏兵敗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917章 糧站第446章 交易第307章 困虎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420章 教學署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155章 陣戰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178章 美陽之戰(18)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636章 獻俘闕下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396章 子弟軍第428章 授學第37章 只要首級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37章 只要首級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754章 河東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796章 冬季攻勢(22)第127章 無題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812章 肱骨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526章 破城第546章 陣仗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31章 危局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202章 潰兵百里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10章 直抵江夏第671章 夜市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88章 無題第813章 計議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605章 統戰部第346章 佈置第8章 募兵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395章 軍民九例第730章 長安夜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905章 破勢(4)第422章 夕陽亭敘第676章 逐利第663章 援兵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835章 臨陣第355章 籌謀第286章 常時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