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朱儁喪母

朱儁緩緩睜開眼睛,正見數員大將圍在這裡。

“將軍!”

孫堅見朱儁甦醒,急忙呼了一聲。旁邊周慎、董卓、張超、宗員等人也立即上前。

“文臺,汝等怎地盡皆在此?大軍停了?”

朱儁皺着眉頭,見衆人匯聚於此,心中不禁着急起來,直欲起身。

“將軍莫要多動,醫者言將軍急血攻心,休要靜養!”

“儁之一軀,焉能比涼州之重?隴縣外城一破,高子明拒殘兵守以內城,危在旦夕之間。三軍將士竟因儁之病體,停駐原地?”

“這...”

面對朱儁的質問,衆將皆是頷首不言。

快騎將消息傳至長安,起碼需要一日夜功夫。再由長安至大軍所在,又是兩日夜之勞。也就是說,此時距離隴縣城破,起碼已過三天。

而大軍至今還在華陰,離長安還有數百里之遙,更不用說近千里外的隴縣了。大軍趕至隴縣,尚需半月之久。這麼長時間下來,隴縣還能在漢軍手中?

朱儁見諸將這副形態,心中略微一想,便已明瞭大半,頓感大失所望。

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向孫文臺拋了橄欖枝。周慎、張超、宗員三人,本就是關東世族子弟。董卓雖是陛下心腹,但如今被子明搶去風頭,怕也是心懷不滿。

至於軍中子弟,除去餘下的北軍一校步卒,一校勁弩手,餘者皆司隸本地人士,與世家大族又是牽連不斷。

縱觀三軍,竟無一人願以國事爲重,棄私怨於旁!

想到這,朱儁哀嘆一聲,說道:“都回去吧,本將無礙!”

剛剛說完此話,一時間心胸氣悶,朱儁突然俯身,口中又吐出一口鮮血。隨即,猛然倒在榻上,再陷昏迷!

“將軍!將軍!”

幾員大將,見朱儁再次吐血,急忙上前。

醫者本就未曾遠離,剛回帳不久,便再度被親衛拉了過去。

“不是交代於諸位將軍嗎?車騎將軍急血攻心,不得多動,不得動氣,怎地又...唉!”年歲高挑的醫者,不滿的看了一眼帳內諸將。

一番話說的衆人苦笑連連,卻又無法反駁。

“行了,幾位將軍先回去吧,這裡交給老夫即可!”

“那就拜託醫者了!”

孫堅恭敬的行了一禮,凝視着榻上躺着的朱儁,嘆了一口氣,轉身出帳。

————————————————————————————————————

董卓剛回到帳內,外面親衛便入帳稟報:“將軍,佐軍司馬閻忠前來拜見將軍!”

閻忠?他原先不是在做皇甫嵩的幕僚嗎?怎麼還在軍中?

董卓疑惑了一下,點下頭,說道:“請其入帳一敘!”

“諾!”

稍後,身披甲冑的閻忠走了進來,率先拱手一禮,說道:“忠,拜見中郎將!”

董卓嘿嘿一笑,急忙起身上前,親暱說道:“伯義兄羞煞卓也!公乃涼州名士,卓何德何能,受公大禮!”

閻忠面無表情,看了董卓一言,收攏自身,徑直坐到一旁。

董卓見閻忠如此無禮,也是神色一冷。自己可是給足了汝這涼州名士面子,居然還如此桀驁?

“不知伯義兄,此來何爲?”

“哼,董仲穎,汝當真要爲了那莫須有的私怨,棄涼州父老於不顧?”

閻忠冷哼一聲,質問董卓。

三軍一停,閻忠便知道大事不妙。果然,朱儁昏厥,諸將整軍紮營。如此一來,北軍將士趕至涼州,必然蹉跎下去。高子明也逃不過此劫矣,涼州百姓更要身陷羌騎蹄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只恨那久居深宮的天子,居然聽信宦官讒言,去左車騎將軍之職。不然,以皇甫將軍的威望,那宗員、張超、周慎豈敢肆意妄爲?

董卓聞言也頓了一下,說道:“伯義兄,卓亦有難爲之處啊。宗員、周慎、孫堅、張超四人皆聽命於袁家,某又能如何?再說,北軍上下皆是司隸人士,卓先前又敗於廣宗,軍中誰會聽從卓之號令?”

閻忠正欲說些什麼,卻又放棄,哀嘆一聲,衝着董卓拱手一拜,言道:“既然如此,仲穎自便吧。忠不才,先行一步!”

說完,閻忠起身出帳。

董卓望着那背影,眉頭緊皺。

隴西深陷羌人之手,自己家小父老皆在臨洮。所幸董家世居隴西,與羌族各部交往甚密,不至於有危難之機。只是,涼州大地,數十萬漢民,怕是此次之後,再難爲自己所用啊。

自己也想兵進涼州,這簡直就是自己收斂涼州民望的最佳時機。可正如先前所說,周慎等人掌握三軍大權,朱儁病重,自己根本調不動北軍的一兵一卒!

至於高子明,自己還真未放在心上。其望雖已壓過自己,但終究只是一邊將,在朝中毫無根基勢力!

相較之下,自己任過幷州刺史、河東郡守,更兼出身涼州,以前又與張奐關係密切。這些都爲自己在朝堂上,打下了不少的根基、關係。

閻忠離去之後,當即便卸下印信,留書一封,徑直策馬出營,奔向涼州。

當朱儁再次醒來時,已經是深夜時分了。

緩了一會後,朱儁這才起身,來到桌案前。

拿出懷中深藏的帛書,望着其上一個個字,老眼中不禁流出淚水。

“阿母啊,汝怎地就去了呢?孩兒剛至顯貴,您享福的時候到了,怎就偏偏....”

傷感之下,朱儁咳嗽聲不斷,卻抑不住那不斷生出的自責、悔恨!

良久。

朱儁取來筆墨紙硯,分作兩書。

收筆。

朱儁望着窗外夜色,寒風時不時溜進一些,惹人生寒。

“義真兄,老弟怕是要辜負與汝了。”

...

隴縣內城。

數千將士再度擊退羌兵的夜襲,已成廢墟的隴縣,重回寂靜!

兩個時辰後。

第二道防線之內,再度響起一陣陣廝殺之聲。

數萬百姓,趁着羌兵沉睡之際,突然殺出。將那些小股的羌兵,殺了個一乾二淨!

次日一早,李文侯聽着手下報上來的損失,惱火萬分。

隴縣外城是破了,可殘餘漢兵依然死守內城。

這無事,內城城小,早晚能破。可這城中散落的漢民是怎麼回事,清剿那麼多遍,怎麼還有這麼多?

昨日白天,在城區內,損失兵馬近五千人。夜間,又被漢民趁機偷襲,折損兵馬兩千餘人。雖然殺的漢民數量也不少,可總是自己虧啊。

“傳令全軍,暫緩攻城,所有人給本將清剿那些漢民!”

第884章 進軍(下)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17章 無題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156章 退兵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94章 何苗第873章 拼人才第593章 白災第232章 煮酒論天下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772章 天子氣第352章 太學博士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676章 逐利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553章 平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649章 假事真做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619章 襄陽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358章 大徵兵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578章 益南第5章 點卯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454章 倉廩實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760章 趙宮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901章 司馬懿第904章 破勢第496章 至藺縣第123章 皇甫嵩第914章 定略(中)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268章 襲營(中)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64章 試探攻城第771章 制略第103章 圍城第9章 遠赴荊楚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288章 藍田大營第192章 對峙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7章 博弈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936章 亂戰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55章 波纔將兵第46章 大婚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879章 二事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35章 慘淡之狀第492章 諸變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912章 破勢(終)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600章 袁渙第311章 江東猛虎第55章 波纔將兵第390章 界橋之戰(終)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610章 斬將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67章 袁家嫡子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362章 議陣第447章 傳國璽易手第736章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73章 敗彭脫於西華第1章 良家子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362章 議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