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血戰隴縣

宋斌最終還是領着兩千多殘兵敗卒,回到內城之中。

與此同時,鎮守南城的蓋勳、鎮守北城的傅燮以及鎮守東城的隴縣都尉趙勳,也相繼率領兵馬退回內城。

“嗯?子文,君侯呢?”

蓋勳看到宋斌率領兵馬入內城,而不見高誠,急忙問道。旁邊的傅燮也是心中一驚,帶着着急的目光看向宋斌。

“回稟使君,君侯退回途中,見城內諸多父老進入第二道防線。心中有感,亦是領親衛與諸父老同往。”

“末將不得已,只好遵君侯命,領兵退回內城。並且,君侯有令,望使君承擔大任,統領諸將兵馬,守住內城。”

宋斌簡單如實訴說了當時場景,滿是不甘。

蓋勳眉頭一皺,嘆了一口氣,不再多想。看着緩緩入城的兵馬,又問道:“汝等三人各部還有多少兵馬?”

“兩千人。”

“一千五百人。”傅燮略帶難色,原先北城可是足足有着五千兵。歷經月餘,折損也不過兩千。而今日一戰,便折損一千多人。

“東城羌兵攻擊力度不大,卑職麾下還有一千人。”

“還好,內城城小,六千人,足夠了。”蓋勳點着頭,自言自語。

除了這六千人外,還有近兩千弓手,分佈於第二道防線各個樓閣。

而且,還有八萬餘百姓散佈,這場城中之戰,註定是兩敗俱傷之局。

高誠身邊親衛僅餘四十來人,走在一羣老人之中,顯得很是獨特。

щщщ▪TTKдN▪¢ ○

“唉,君侯萬金之軀,怎地就非要跟俺們這羣黔首一起呢。若是君侯有恙,吾等豈不是害了這全城百姓?”

高誠扶着的一名老翁,一路上叨叨個不停,對於高誠跟自己這羣老人呆在一起,很是擔憂。

老者並非是不懂戰事,青壯之年當過段公的兵,殺過不少羌狗。身後不少人都是當時的袍澤,想當年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如今,時光匆匆,白了一頭蒼髮。手中力氣,連刀都快握不緊了。

“老丈,能跟小子說說當年段公平羌的事嗎?”

“嘿,君侯想聽,那老朽就與君侯細細道來。當年段公,召集涼州壯勇……”

……

一隊羌兵剛剛越過第二道防線的一處缺口,正欲奔往坊間劫掠一番。

不想,原本靜寂無人的衆多箭塔、亭樓,突然冒出許多弓弩手。

一時間箭如雨下,射翻二三十人。

同時,隱匿在坊間的漢人百姓,也是手持刀槍棍棒,衝了出來,朝着涌進的羌兵殺去。

面對一羣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有一些剽悍的壯婦,羌兵居然被打的連連後退。

“快,快去叫人。”羌兵百夫長急忙衝着身邊的小卒吼道。

這些老弱戰力並不怎麼樣,可人數是在太多了。一眼望去,皆是蒼頭白髮,少說也有兩千餘人。

剩下的幾十名羌兵回過神來,結陣死守這個缺口,等待後續援兵。

一名名老者被砍倒在地,一名名壯婦勇猛上前……

箭樓上的弓手,瞄着那些結陣相守的羌兵,箭矢橫飛。

不等援兵趕到,這支百人隊便潰敗而逃。沒有盾牌的遮掩,面對箭樓上的弓弩手,傷亡太大了。

幾名慌亂而逃的羌兵,被箭塔上的弓手一一點名,相繼倒下。

百姓們也急匆匆的撿了地上兵刃,匆忙撤回。小小的缺口處,在這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內,就堆積了數百具屍體。

爲了殺死這支羌兵百人隊,百姓們足足付出了將近二百人的傷亡。若是沒有上面弓手相助,怕是要損失更大。

一隊隊羌兵迅速趕到這裡,看到的僅有一地屍體。

箭樓之上的弓弩手,見有羌人來到,繼續射殺。

“這些箭樓、亭閣入口都封住了,上不去。”

一名百夫長派人查看了一下,對着身邊的千夫長彙報道。

千夫長望着手下兵卒,面對這無能爲力的漢軍弓手,只能躲在坑道里或是箭樓下面的死角。

“去彙報萬夫長,請他調弓手前來。”

沒一會時間,一千餘弓箭手便趕來此地,與箭樓上的漢軍弓手對射起來。

只是,這幾日功夫,箭樓早就被漢軍弓手堆滿柴草,遮蔽大多空敞的地方。留下多處射口,以便反擊。

這一陣對射,只持續了兩刻鐘便停了下來。雙方弓手都再無臂力,拉不開弓了。

趁此時機,羌兵開始靠前,準備攀登這些箭樓和亭閣。

然而,除去弓弩手外,還有三兩名百姓相助。同時,藏匿在坊間的百姓再度殺出,跟羌兵混戰在一起。

自西城,環繞一圈,到處都是廝殺之聲。圍繞這第二道防線的坑道,還有箭樓等建築,雙方浴血奮戰。

這一場混戰足足打到天黑,羌兵依舊未能將箭塔、亭樓,以及坊間藏匿的百姓清理完畢。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不論是那些漢人百姓,還是箭樓等,多到羌兵弓手跑了好幾個來回。

“李兄,看來高子明是將全城的漢民都武裝起來,打算負隅頑抗了。”

走在屍體之間,北宮伯玉看着地上橫七豎八躺着的老人屍身,眉頭不知皺了多少次。

李文侯什麼都沒說,只是陰沉着臉色。

城中漢民,少說也有十萬之衆。若是全部清理乾淨,起碼也要五六天的時間。不論如何,都讓這高子明成功的拖了下來。幾日功夫,說不定漢軍主力就兵進涼州了。

“傳令下去,明日所有步兵,全部入城,主攻內城。騎兵分屬兩部,一部入城清剿城內漢人,一路看着北面街泉亭的漢軍。三日之內,一定要將城內所有漢人,全部殺光!”

說完,李文侯就轉身打算出城。

城內現在還是太危險了,指不定哪個地方就會鑽出一羣人來。

剛一轉身,一根箭矢飛越而過,直挺挺的將李文侯頭上厚大的氈帽射了下來。

李文侯心中一涼,急忙摸了下腦袋,這才鬆了一口。回身望去,麾下親衛已經在朝着左側的一棟二層小樓殺去。看樣子,那只是一個客棧而已。

加快腳步,李文侯迅速的回到城外大營。

剛纔差點中箭,的確讓自己嚇了一大跳,可還不至於惱羞成怒。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便是想辦法,清剿城內百姓。己軍戰力佔優,兵力佔優,可唯獨不熟悉隴縣城內佈局。相反,那些漢人百姓,多半是隴縣長大的人。對其中街坊,再熟悉不過了。

僅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其佔盡優勢。

大軍絕對不能分散開來,千人一部剛好。即便是數千、近萬漢人百姓來攻,也足以支撐到其他部隊來援。

想到這裡,李文侯不禁揚起了嘴角。

七萬大軍橫掃過去,那些漢人百姓能起到什麼作用!

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117章 羌騎踏陣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161章 美陽會戰(1)第297章 帝業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6章 大權旁落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480章 納采禮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97章 涼州現狀第26章 破城潰敵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884章 進軍(下)第582章 營城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470章 無題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209章 國事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336章 潰敗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597章 發!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935章 攻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662章 諸事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655章 局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223章 段煨第835章 臨陣第591章 密謀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869章 軍議(上)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547章 內亂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614章 下陽城第436章 戰丹水第561章 設伏第155章 陣戰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131章 清剿第70章 帳內威逼第96章 出兵第35章 慘淡之狀第883章 進軍(中)第407章 使蜀第453章 起居注第99章 涼州漢兒第115章 蓄勢第587章 青州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78章 連鎖反應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142章 突圍第307章 困虎第760章 趙宮第285章 過武關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第219章 涼州刺史第917章 糧站第556章 殘破舊都第668章 失利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827章 大戟士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99章 涼州漢兒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第691章 負隅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20章 漢中戰事第380章 危局第430章 張兵伐術第761章 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