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武威段氏

“盛將軍,不知如今涼州戰局如何?”

盛珨笑了一下說道:“黃府君放心,想必此時吾漢軍已奪下冀城,安定、武都、北地三郡兵馬應當已抵達漢陽。安西將軍鎮守隴縣,關中援兵源源不斷。二十萬羌軍,敗勢已顯!”

無疑,這僅僅是心靈雞湯。盛珨也不管那麼多,反正走的時候君侯就是這樣安排的,何必多言其他。

果然,黃雋一聽,喜笑眉開,拱手說道:“安西將軍真乃國之名將,吾大漢幸甚幸甚!”

“黃府君,珨此來奉安西將軍軍令,調集河西四郡兵馬,東進金城,響應安西將軍主力大軍!”

“盛將軍寬心,雋這就調集各縣兵馬,集結姑臧。”

盛珨點了點頭,說:“府君莫要着急,安西將軍發有《殺胡令》以及《招賢令》,還要仰仗府君傳遍郡縣。”

“噢?雋可否一觀?”

“府君自可觀之!”

盛珨說完,便取出殺胡令以及招賢令,遞於黃雋。

良久,黃雋感嘆說道:“安西將軍真是文武雙全,此令必名傳青史矣~!”

“哈哈,安西將軍之才,非吾等所能比也!”

“是極是極!”黃雋面帶笑意,彷佛意猶未盡,再度觀了一遍殺胡令後,這才繼續說道:“將軍放心,雋這便抽調文吏,作此二令,傳遍武威!”

“珨謝過府君!”盛珨拱手一禮,又轉聲問道:“珨有一問,不知府君可知否?”

“將軍且說!”

“珨來之前,安西將軍曾言,故太尉段熲之後歸回故里。不知...”

“段公子段延(虛構)原先流放邊地,迴歸本郡之後不久,便病故了。如今段公長孫段頤,次孫段瓊,皆以長成,文韜武略非凡,正於城東段府。”

“噢?那明日還望府君幫忙引薦一番!安西將軍素來敬重故太尉段公,這才命珨尋段公後嗣,以爲臂膀!”

“無妨無妨,正當如此!”

段氏乃是涼州武威大戶,甚至整個武威就段家一世家,餘者不過豪強。

而段熲之名,更是讓整個段氏亦揚名涼州大地,以及北部荒漠、南部高原。

次日一早,盛珨便在黃雋的引領下,來到了段氏府邸。

“煨見過府君,這位是?”

段煨與黃雋自然熟悉,而對於剛剛來到的盛珨,着實不知。

“在下乃是安西將軍帳下,振武將軍盛珨,時任北軍三河精騎統帥!”

“在下段煨,見過將軍!”

段煨恭敬行了一禮,盛珨見狀,急忙扶起段煨,苦笑說道:“段兄大禮,珨萬萬受不得!”

同時黃雋也相視一笑,說道:“二位一人乃安西將軍麾下重將,一位乃段公之弟,皆是國之棟樑!”

“府君謬讚了。”段煨客氣一聲。

盛珨卻是莫名一笑,沒想到這人便是段公之弟。其身高近八尺,正值壯年,身體雄厚,面有穩重,確實非有貴相。

“段兄,今日珨之前來,乃是奉安西將軍之命,特請段兄出府,任安西將軍幕府長史一職。”

高誠說過讓段煨爲長史嗎?沒有,但君侯曾說過,只要能請出段公後嗣,長史以下職位任其挑選。而這段煨,肯定要比段公的兩個孫子強多了。便是一個長史,應當無妨吧!

段煨愣了一下,卻沒有直接答話,發而說道:“且慢提此事,吾段府今日貴客來訪,當得酒宴以賀!”

盛珨不知所以,安西將軍幕府長史一職,可以說在幕府之中,只低於君侯一人。莫非,如此要職,都不能打動此人?

疑惑間,盛珨望向黃雋,希望能夠得些幫助。而黃雋,同樣看着盛珨,笑了一下,沒有作聲。

在段煨的引領下,幾人來到廳室。

其間,早有幾名青年才俊等候。

“孩兒見過叔祖父,見過府君,見過將軍。”

“孩兒見過阿翁,見過府君,見過將軍。”

其中兩名青年,喚段煨爲叔父,盛珨一聽便曉得此二人應當便是段公二孫,段頤、段瓊。另外一人,便是段煨之子。

“此乃某兄之長孫段頤,次孫段瓊,此煨之犬子俚。”

一番介紹之後,衆人便開始會宴。

會宴途中,盛珨自然又是提起徵辟之事,便是黃雋也附聲相勸。可惜,段煨並不爲所動。

如此,盛珨也只能放棄,飲宴作樂。

臨出段府之際,反倒是段煨笑着拱手說道:“盛將軍,安西將軍徵辟段某爲長史,段某本不應拒。然煨只能領兵作戰,長史要職委實爲難煨了。”

盛珨一愣,隨即大喜,急忙說道:“先前是珨魯莽了,恰奉安西將軍之命,調集河西四郡兵馬。然威望不足,若段兄願助之,珨定俯首聽命!”

“盛將軍言過了,煨不過區區一老者,指揮部曲亦可。若統帥四郡之兵,力不足矣!”

“段兄莫過謙虛了,河西四郡,唯段兄威望最重。”

黃雋已是勸言,安西將軍對段氏一族的重視,可見一斑。若能結好段煨,日後自己也可搭上安西將軍高誠,一兩句話的事情,何樂而不爲之。

“這...不妥不妥!”

段煨連連擺手。

最終,盛珨、黃雋二人苦言相勸,段煨始終不願太過高調,兩人只好遵其意願,以區區武威都尉任之。至於原來的武威都尉,兩人從未考慮過。

在這涼州,段煨若是想做涼州都尉,涼州刺史怕是高興還來不及呢。如今,僅是爲武威都尉,實在屈才。

當天,盛珨就取出蓋了陛下印璽的任命詔書,由黃雋填上段煨之名,告之全郡。

而且,因爲有了段煨的加入,整個武威無數壯勇響應殺胡令,報名從軍。

後日一早,盛珨便領着千餘精騎,繼續向西。

西面還有張掖郡、酒泉郡以及敦煌郡...

在姑臧東面,多度率領的部族萬騎,也抵達樸寰縣,距離姑臧不足二百里。

千里追尋,這支漢人騎兵果然是往河西四郡尋求救兵。

多度冷哼一聲,下令讓部下進攻樸寰縣城。

樸寰縣城城不過五里之長,高不足一丈,民不過三千,兵更是不足千人。

萬餘部騎縱馬趕到城下,踩在戰馬背上,都能直接攀上城牆。

小小的樸寰縣城轉瞬即破,城內守軍只來得及派出信騎,將萬餘羌騎來攻的消息,報給姑臧。

第355章 籌謀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105章 攻城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428章 授學第340章 回關中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216章 下鄉第157章 倚城保軍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830章 爭城(中)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829章 爭城(上)第49章 論兵第813章 計議第352章 太學博士第291章 父女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523章 復漢庭第670章 豐年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2章 終有離別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129章 城破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648章 平城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96章 出兵第345章 紙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115章 蓄勢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362章 議陣第240章 出兵榆中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259章 入河東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372章 合縱連橫(5)第680章 江州第749章 震中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891章 彭城第919章 抵關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643章 休整第690章 雨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738章 落子第877章 無題第106章 追尋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436章 戰丹水第539章 承嗣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220章 生恨第671章 夜市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578章 益南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685章 五溪蠻叛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595章 狼煙起第131章 清剿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643章 休整第785章 冬季攻勢(11)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884章 進軍(下)第97章 涼州現狀第457章 欲擒故縱?第591章 密謀第138章 閻象第559章 予軍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835章 臨陣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360章 成軍校閱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61章 鍾繇第347章 上林苑第410章 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