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身不由己

張留孫見梅清居然不退反進。起身向着銅人撲去。心中自然是暗暗叫苦。卻不想對面的徐福。也是心中大訝。

這銅人與那巨鼎不同。並非是徐福煉製的。乃是大秦時彙集天下金兵所鑄。當時秦庭之中。多有高人。在其上施設法咒。以鎮壓天下氣運。可說是國之重器。放到修真界中。也是少有的重寶。

當年徐福藉着煉製金人收繳天下精銅之時。偷偷暗自截留了一大批銅器。集於千金冶。又以爲始皇尋寶之名。帶了一千童男童女。造船出海。其實卻是偷偷藏於碣石之下。鑄鼎爲寶。只是沒想到以自己一人之力。雖然多有祭獻。總是達不到那銅人的水準。

眼見得功敗垂成。偏偏大秦才歷二世。雖然有重寶爲鎮。總是壓不住天下大勢。一時間奇人異士。各主其流。紛爭之勢已然不可避免。徐福雖然藏於碣石。卻也知道自己因秦成事。一旦秦國敗亡。對自己的修行。不可避免。也會產生影響。

無奈之下。他只能鋌而走險。精心設計之下。居然被他成功地從咸陽。偷了一個銅人回來。

其中種種艱難險阻。實不足爲外人道。尤其看護銅人的數名高手侍衛千里追殺。幾度讓他徘徊於生死邊緣。

好在徐福畢竟是有備而來。何況此時秦廷分離崩析。風雨飄搖。再也無力維持局面。因此總算被徐福安然返程。

只是他卻沒有想到。雖然秦廷已經失去了追擊地力量。這隻銅人卻引起了其他修真者地覬覦。

就在他初返碣石不久。便開始各路的修行者先後而至。而此時銅人尚未祭煉完畢。結果便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爭鬥。

幸好所來修真也非是一路。在徐福的挑動以及各路人馬有心而爲的情況下。居然演變成了一場修真界中的大火拼。到得後來。各路人馬都殺紅了眼。數名即將飛昇的高人。都在圍攻中落得個飛灰煙滅。

到得最後一場決戰之時。更是打得天昏地暗。百里碣石。幾乎被這一幫修真之人蕩成平川。

而徐福本來坐擁地利。又早有心算計。按說頗有優勢。怎奈人算不如天算。恰在此時秦國被滅。徐福所鑄寶鼎。以及其中正在祭煉的銅人。一下子都蠢動不安。壓制不住其中兇殺怨氣。反噬之力齊壓而至。眼看得再也無力堅持。徐福只得以身兵解。他本是孤身寡人。更無助力。又當此危急之時。便將自己元神逃入鼎中。脅裹了銅人。自沉於滄海之底。

此時打得急了眼的衆真人也發現天下大變。各關氣運。又見徐福兵解沉海。也沒了爭頭。只好停下手來。幾方代表商議。聯手施法。將殘餘碣石淪於海底。上設法陣。一則鎮住徐福。二則也免了各方對海底銅人地覬覦之心。

衆人這一離開。正逢秦末戰亂。楚漢之爭。修真各方。也不免捲入其中。這一場事關國運的大戰。各方損失慘重。以至於碣石之淪。不只史書因戰亂未能載明。就連修真界中。也再無人知曉。

而徐福被碣石鎮於海底。一下子便過了千餘年。這其間。總算被他覓得一線機會。轉修而成散仙。只是那碣石乃是數位高人聯手設法鎮於其上。雖然徐福修成了散仙。卻還是沒有機會逃脫出來。

直到元朝。張留孫找到了千金冶。發現了碣石遺蹟。靠着手中掌握的強大勢力。解開法陣而入。只是張留孫本意乃是爲自己尋一個洞天福地。因此對外邊的千金冶並不上心。倒是對內裡的碣石極爲上心。在此之後。張留孫一直便在此處修煉。直到劫雷降臨。

天劫之威。果然了得。雖然碣石古爲神嶽。外有大陣。但在天劫攻擊之下。也難免露出一絲鬆動。徐福便借了這上絲鬆動的機會。脫困而出。才一現身。便毫不客氣地出手攻向張留孫。大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只是徐福卻沒有想到。象張留孫這樣老奸巨滑的人物。哪怕是身在洞府之中。又如何會毫不設防?更何況這千百年來。雖然修行界人修爲大不如前。但要說到花樣百出。精巧古怪地各類手法來說。卻是大有進步。

此時張留孫本已經既將渡完天劫。只是卻從中窺得一線天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情況。就算飛昇爲仙。日後也難有好的將來。本就有心設法轉世重修。現在見了徐福忽然現身。正好將計就計。先是利用種種埋伏法陣。打得徐福一個措手不及。之後又以肉體爲引。騙得徐福上當時。舍卻肉身。全力一擊。幾乎讓徐福這苦熬千年方纔脫困地老散仙差一點就魂飛魄散。

幸好徐福畢竟是修煉多年的老怪物。雖然身受重創。總算被他拼命丟下子鼎扛災。自己卻逃了出去。那子鼎乃是多年在海底中。寶鼎祭鍊銅人時所孕。靈智漸開。已經有了一個法寶的樣子。不然卻是失落於此。

這一次。卻讓徐福元氣大傷。潛於海底。修煉多年後。這才捲土重來。意欲一雪前恥。

他方到碣石之前時。便已經感覺到了梅清體內子鼎。在他想來。定然是張留孫將這子鼎。如同修煉散仙一般祭煉成了仙體。再加上張留孫只是出聲。一直沒有現身出來。其真元。又與梅清隱隱如出一轍。因此前邊的攻擊。徐福事實上都是把梅清當成張留孫來看待地。

這也不怪徐福。畢竟在修真界。尤其是象他們這樣肉體毀去的元神之體。或修散仙。或煉第二元神。千奇百怪。什麼樣地都有。雖然他也感覺到張留孫地攻擊。並不是由梅清體內直接發出地。但也沒有想得太多。

直到此時。見梅清忽然起身。毫無防備地向着自己指揮的銅人撲來。而張留孫地氣息卻仍停留在碣石之上。徐福不由一呆。

原因無它。吃張留孫的虧太多了。難免要“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

自打徐福與張留孫認識。交手這兩次。每次都鬱悶無比。明明自己功力勝出。年歲遠超。可就是被這傢伙弄得束手束手。老是悶聲吃虧。

這傢伙實在是太狡猾了。

因此。當眼前梅清這樣直接的撲上來後。徐福並沒有想到梅清身份的問題。他直覺地認爲。這定然是張留孫玩弄的又一場陰謀詭計。

因此徐福本能便雙手一搖。止住了銅人前衝的步伐。更將身體一搖。瞬間便將那巨大銅鼎收入體內。之後連退數步。在面前佈下數道防護。這才心神稍定。

此時地梅清。一邊向着銅人撲去。一邊在心中叫苦連天。

他可不是有什麼要與銅人一爭高下的念頭。之所以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完全是身不由己。

說來也怪。按說體內的子鼎。與那件母鼎。應該關係更爲緊密纔對。但不知爲什麼。梅清的感覺。反倒是與這銅人。好象更親近一些。

但不管感覺如何。梅清心中更清楚的知道現在雙方立場是敵非友。何況這銅人可不是活人。不知道什麼遠近親疏。一旦動起手來。難免殃及池魚。還是早走爲上。

怎奈雖然他想着快點離開。但體內元鼎道道氣機。越來越是猛烈。任憑他如何努力。也是無法催動身體離開。

一急之下。梅清暗運神通。現在他的修爲。運用一些簡單道術。已經可以不需符紙。以心成術。在此緊要關頭。立時心隨意動。一道神行符便發了出來。

然後梅清便看到。自己果然是動了。只是卻沒有按着想法退回碣石中去。反而如風掠起。直直地向着前方那銅人巨鼎的方向。衝了過去!

梅清心中大悔。不由想起自己上一次便是使用五行遁術。結果一頭衝到屋內小鼎身邊的經歷。看來自己這身體果然有些問題。偏偏要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一邊地張留孫一見心中更是又驚又怒。若真是梅清這肉身毀了。自己這些年來的謀劃辛苦可算是全都白搭了。更平白損去一部分元神。那可真是生不如死了。

因此見勢不好。張留孫一咬牙。再顧不得太多。元神由暫時附體的童男中一晃而出。便向着半空中地梅清疾追而至。

在元神疾飛而出的同時。張留孫更是一聲怒叱。便見數團小小的火花。在其疾飛的身體之前。當先迸射出來。

張留孫雖然晚於梅清飛出。但其本身是元神。飛行速度自然遠勝。這數團火花在飛出不久。便已經飛臨銅人面前。

而張留孫則毫不猶豫地衝向梅清。元神幻化成一道七彩虹芒。一閃既逝。消失在梅清地身體上。

危急時刻。張留孫已經再顧不得其他。直接便要以元神入體。操縱梅清肉體快些脫離當前險境。

那數團火花。已經隔在了梅清與銅人面前。瞬間便輕輕的燃燒起來。

這幾團火花看來並不甚起眼。卻是張留孫苦修而成的紫炫天火。乃是當年肉體度劫時。採得劫雷中紫電而來。煉化成火。

無論是銅人還是寶鼎。其自身均是金性之屬。以火克之。自然是大佔便宜了。以前與徐福爭鬥時。因爲算計精到。頗佔先機。張留孫也未曾動用過。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卻也顧不得太多了。

便見那幾團小小的火花帶起不過尺餘地火焰。在銅人面前布成一道奇異符形。尚未有太多動作。銅人的面上已經開始露出了驚懼地表情。

第22章 神仙傳說第7章 天生一對第58章 鶴舞溟海第15章 不翼而飛第41章 錯有錯着第62章 不三不四第51章 神嶽壓頂第38章 五行遁術第5章 惡夢驚魂第33章 不期而至第37章 玉瓶瓊果第9章 梅花往事第2章 漁女清歌第66章 九九歸一第2章 漁女清歌第30章 梅花五朵第92章 芝麻開門第78章 仙家棋道第63章 你就是我第54章 暗算無常第66章 九九歸一第24章 河東柳氏第37章 玉瓶瓊果第72章 巨鼎身現第7章 殺人古硯第67章 童子教主第21章 妙計安出第9章 梅花往事第55章 觀音下世第52章 五行對峙第46章 其心可誅第18章 不動如山第23章 有人如玉第20章 紫火煉神第63章 萬千傀儡第59章 原來是你第58章 庫前鬧局第50章 一燈如豆第10章 詔獄重逢第82章 黃雀在後第46章 其心可誅第31章 法陣之說第65章 混沌離合第20章 虛相實相第80章 意料之外第43章 成嬰煉氣第64章 前塵往事第54章 最後一擊第60章 石碑之秘第93章 碣石遺篇第43章 功虧一簣第8章 私奔大計第43章 通天之樹第12章 梅林草屋第42章 薩滿大巫第48章 當年天師第45章 再返史府第71章 尸解散仙第23章 聞香教蹤第79章 必死之局第1章 遊子初回第56章 樑上君子第三 卷第五十六卷力破三才第15章 話說當年第28章 魚骨廟中第47章 門中叛逆第62章 水流花謝第3章 身後之事第61章 千金之冶第70章 楊門慘案第41章 人外有人第75章 三人成鼎第64章 前塵往事第2章 淒涼之地第54章 三才五行第13章 溫室花朵第49章 各有算盤第58章 庫前鬧局第22章 走馬蘭臺第69章 離奇失蹤第70章 與君一戰第30章 情爲何物第46章 煉器之學第49章 七眼俱活第76章 口若懸河第19章 一陽初動第62章 水流花謝第62章 不三不四第14章 變故連連第65章 九宮符陣第38章 五行遁術第59章 我亦非我第10章 生身之父第68章 千金鑄鼎第2章 漁女清歌第42章 生米熟飯第80章 意料之外第47章 煉器蠢才第19章 五行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