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

夜晚,在一片茫茫大雨中,李慶安也站在一座哨塔上,透過雨霧,凝視着遠處李懷仙大營的情形,儘管雨霧遮斷了他的視線,但他卻彷彿能看見李懷仙大營的動靜,一隊隊士兵離營北去,這場大雨就是上天對李懷仙的眷顧,他若不加以利用,那他就不是李懷仙了。

這時,雨霧中有馬蹄聲傳來,親衛們立刻提高了警惕,張弓搭箭,注視着大雨中的情形。

“是誰!”有一名士兵高喊道。

雨霧中出現了一名唐軍騎兵,雨水已經將他渾身淋透,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大聲道:“我是第一斥候營校尉李泰,有緊急情報要報告大將軍。”

“大將軍就在這裡,李校尉有事請說!”

斥候校尉呆了一下,立刻下馬單膝跪下道:“卑職發現李懷仙的軍隊已經向北而去了,大營內空空‘蕩’‘蕩’,已是一座空營。”

李慶安點點頭,果然證實了他的猜測,“李校尉辛苦了,請繼續跟蹤李懷仙軍隊,隨時報告!”

“遵命!”

李泰起身,翻身上了馬,催動戰馬向東北方向奔去。

斥候剛走不久,又有數名巡哨帶着一名送信的燕軍軍官上前。

“大將軍,這名燕軍軍官奉李歸仁之命來給大將軍下戰書。”

“戰書在哪裡?”

一名士兵奔上前,將一封用油紙包裹的信呈給了李慶安,李慶安撕開信,一名親兵點燃了火把,正要舉上前,旁邊的親兵校尉卻狠狠瞪了他一眼,手一擺,上來幾名親兵用巨盾將李慶安的前方嚴密護住。

這是‘龐涓死於此樹下’的經驗,雨夜中,火把便是最好的目標,果然,士兵的盾牌剛剛舉起,十幾支弩箭從雨霧‘射’來,‘啪!啪!’地釘在巨盾上,箭尖閃着熒光,明顯是淬了劇毒,親兵們大驚,一擁而上,擋在李慶安面前。

巡哨的士兵們勃然大怒,數百人衝出營‘門’,執盾向大雨中衝去,尋找刺客,那名送信軍官顯然不知情,他呆愣愣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他身旁的幾名唐軍拔刀就向他砍去。

“住手!”

李慶安喝住了他們,他讚許地向校尉點點頭,將信‘交’給了他,“你來念!”

校尉不敢大意,戴了一副皮手套,打開了信,上面只有八個字,“爾若不死,明日決戰!”

李慶安連聲冷笑,對那送信軍官道:“你去告訴李歸仁,我只有兩個字:準戰!”

大雨依然在無休無止地下着,天地間白茫茫一片,李慶安望着黑漆漆的羅宋峰山影,嘴角不由自主地浮出了一絲冷笑,安慶緒逃了,李懷仙走了,他李歸仁的獨腳戲還能唱多久?

.......

初夏的雨總是突然而至,倏然而去,一個時辰後,大雨停了,空氣中再沒有一顆雨點,雲開月現,大地又鋪上了一層淡淡的銀輝,夜空中的風變得清新而溼潤,若不是滿地泥濘,實在難以想象,剛剛纔下了一場傾盆大雨。

一直到一更時分,一名送信的士兵去了李懷仙的大營,李歸仁這才知道,準備和他並肩作戰的李懷仙已經在大雨中蒸發了。

李懷仙的逃離並沒有讓他沮喪,反而‘激’起了他骨子裡的野‘性’,唐軍也只有八萬,他的軍隊也是八萬,勢均力敵,那就讓戰刀和鐵騎來對撞,看到底誰纔是天下第一軍。

李歸仁立刻主導了軍中輿論,李懷仙部是奉他的命令去迎戰南下的唐軍增援,絕非擅自脫陣逃離,軍中大部分人也不相信李懷仙會在這個時候逃走,要走的話,早就該走了,稍微有點不穩的軍心在李歸仁的反覆強調下,又很快恢復了平靜。

整整一夜,李歸仁都沒有入睡,他端坐在大帳中,燈光全熄,頭髮披散,赤‘裸’着上身,他將一把橫刀半拉開,凝視着冷森森的刀鋒,這是他的習慣,在大戰前尋找刀鋒的殺機,刀就是他,他就是刀,讓兩者融爲一體。

但今夜他的心中有些遺憾,一次完美無缺的刺殺,最後失敗了。

.......

天漸漸地亮了,燕軍大營的鼓聲‘咚!咚!’地敲響了,巨大而沉悶的鼙鼓聲在天地間回‘蕩’,這鼓聲如果是在契丹人老巢,這就是他們的一種祭神儀式,但在戰場之上,這卻是進攻的信號,是戰爭的鼓聲。

燕軍大營的吊橋緩緩放下了,營‘門’大開,一隊隊騎兵和步兵‘交’錯而出,無窮無盡,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八萬大軍才全部出盡,這也是奚人和契丹人的作戰風格,做事不留餘地,傾巢壓上,要麼一戰擊潰對方,要麼一百塗地。

燕軍大營距離唐軍營地有十里之遙,但燕軍只出營三裡便停住了步伐,李歸仁的八萬大軍共分四個方陣,每個方陣約兩萬人,其中兩個騎兵方陣,一個步兵方陣,還有一個步騎魂合方陣。

兩個騎兵方陣由大將阿史那從禮和蔡希德的副將張忠志統帥,步兵方陣由大將安太清統帥。

而步騎魂合方陣作爲後軍,由李歸仁親自率領,但他右腳有疾,僅能勉強坐在馬上,無法率領大軍衝鋒陷陣,因此具體指揮這兩萬魂合軍,便由大將牛庭介負責。

這支軍隊中幾乎聚集了安祿山手下所有的猛將,李歸仁、張忠志、阿史那從禮、安太清、牛庭介,這些大將盡管大多是胡將,但軍陣兵法並不弱,第一陣要出戰的,便是胡將張忠志,張忠志後來改名爲李寶臣,歷史上是河北三鎮中成德鎮的主帥,但現在他是蔡希德的副將,蔡希德被殺後,他投靠了李歸仁。

張忠志約三十七八歲,從十五歲從軍,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他也是奚人,被范陽軍大將張鎖收爲義子,故改名爲張忠志,得他義父的教授,他兵法純熟,尤其擅長步兵排陣。

第一戰李歸仁之所以讓他上,李歸仁就是想以陣法勝唐軍。

八萬燕軍已經佈下陣勢,無邊無沿,殺氣沖天,每個士兵都憋足了勁,就等一戰擊敗唐軍,然後他們將劫掠河東,李歸仁給他們承諾,打完這一仗,他們就可以大肆劫掠回家,享受後半生的榮華富貴,他們摩拳擦掌,就等唐軍出戰了。

李歸仁坐立在馬上,他冷冷地望着七裡外的唐軍大營,儘管他臉‘色’冷峻,但依然掩飾不住他眼中的擔憂。

雖然李慶安答應他今天作戰,但昨晚是伴隨着他的刺殺,李慶安還會守承諾嗎?

李歸仁也知道漢人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策略,難道李慶安也才使用這種策略嗎?

胡人作戰,全靠一股士氣,若士氣受挫,兵器不如漢軍犀利,盔甲不如漢軍皮實,訓練不如漢軍‘精’湛,此戰難取勝局。

李歸仁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大舉進攻,他擔心唐軍弓弩強勁,自己會死傷慘重,可如果撤軍回營,這對他的士氣又是一個極大的打擊,說不定昨晚蔡希德被殺事件就會發酵。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太陽漸漸變得炙熱起來,熱度魂合着空氣中的溼氣,感覺又悶又熱,異常難受。

時間已經一個半時辰過去了,不少士兵都顯‘露’出了煩躁之態,讓他們站在烈日下暴曬,這算什麼呢?開始是竊竊‘私’語,緊接着開始有人破口大罵了,不時拌雜着軍官們的怒斥聲,顯然這是軍心開始浮動的先兆。

不僅李歸仁暗暗着急,其他高級軍官也有點沉不住氣了,大將阿史那從禮策馬上前道:“將軍,不如先攻打一陣敵營,無論輸贏,皆可提振士氣,總比在這裡乾耗要好!”

旁邊的牛介庭也勸道:“將軍,讓士兵們活動活動也好,少派一點兵,製造點聲勢,虛攻虛打,這樣損失也不大,關鍵是讓大家有個盼頭。”

李歸仁最終點了點頭,“好吧!那就打一仗。”

他目光投向身旁的牛介庭,緩緩道:“牛將軍,就由你來帶隊吧!從魂合軍中‘抽’步卒五千,進攻唐營!”

“遵令!”

牛介庭調頭而去,片刻,燕軍大營中鼓聲大作,轟隆隆的鼓聲震天動地,五千燕軍步卒分成五隊,從三個方向向唐軍大營猛撲而去.....

唐軍大營中一夜之間搭建起了一座四丈高的活動指揮塔,外形就儼如一座超級巢車,矗立在連綿的唐軍營中,儼如一尊龐然巨怪,和燕軍大營背後的羅宋峰堪有一比,也能看到數十里外的平原。

指揮塔安裝有巨大的木輪,需三千人推動方能緩緩而行,其中頂部的平臺上可以容納百人,但現在只有二十餘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站着一名旗手,用旗語來指揮軍隊的行動。

此刻李慶安就坐在指揮塔上,今天天公作美,天氣晴朗,白雲藍天,視野格外開闊,使他能清晰地看到燕軍的情況,他甚至是俯視燕軍的排兵佈陣,連後軍的李歸仁,他都能隱約看見了。

在李慶安身後坐着幕僚韋青平,他掌握着很多情報細節,李慶安但凡有情報上的疑問,都會直接問他.

除了韋青平這個文職官,就沒有什麼將領了,這個時候,大將們都爭着帶兵要出戰了,誰也不願意陪同在這裡觀戰,‘浪’費立功機會,連李嗣業也親領陌刀軍去了,本來他是主帥,被李慶安越俎代庖後,他便‘激’發了做大將時的本‘性’,戰必親上,身先士衆。

當然,還是有一名將領陪在李慶安身旁,他便是後軍大將席元慶,席元慶也是李慶安的老朋友了,當年李慶安初升校尉時,他便已經是郎將,一心想立功升官,在小勃律戰役中他立了大功,被升爲中郎將,率軍三千留駐小勃律,後來高仙芝調爲劍南節度使,便將他也帶去了。

席元慶和趙崇玼一起在劍南軍成爲高仙芝的左膀右臂,一度被封爲南唐的金吾衛大將軍,但在高仙芝案爆發後,他和趙崇玼被隔絕在夷陵,進退維谷,最終因爲高仙芝回了北唐,使他們二人下定決心,率軍赴漢中,投降了北唐軍,李亨大怒,將他們的父母妻‘女’抓捕,至今還監禁在成都天王廟中。

席元慶也是眼力極好,他指着阿史那從禮的兩萬騎兵道:“李歸仁最‘精’銳的曳落河騎兵就應該在那片方陣中,方陣有兩萬騎兵,那另外一支騎兵也應是幽州鐵騎。”

“嗯!”

李慶安微微點頭,他也看出來了,李歸仁的軍隊參差不齊,以正中的兩萬騎兵最爲軍容整齊,站了一個半時辰,竟然紋絲不動,更沒有‘交’頭接耳的情況,另外後軍的一萬騎兵也不錯,隊伍整齊,軍甲劃一,這也應是幽州鐵騎。

相比之下,左右兩翼就明顯差了一截,無論隊列和衣甲都很魂‘亂’,看得出這兩翼的軍隊都在牢‘騷’,這應該是蔡希德的軍隊,聽說蔡希德的軍隊都是外軍,也就是從契丹和奚借來的軍隊,是遊牧之軍,比較散漫。

而李歸仁的軍隊雖然也是以契丹人和奚人爲主,但他們卻是安祿山的招募軍,受過嚴格的訓練,兩支軍隊不可同日而語。

很顯然,李歸仁軍的兩翼將是他最薄弱的環節,儘管發現了這一點,但李慶安還是沒有掉以輕心,軍容不整,未必代表就是烏合之衆,當年安祿山的范陽軍屢次被契丹人擊敗,也可以看出契丹人作戰能力並不低,隊列不整隻是他們的作戰習慣而已。

這時,李慶安忽然發現燕軍中竟然沒有蔡希德的大旗,這倒是很讓他感到驚訝,按理蔡希德的軍職和李歸仁是一樣,也是河北六大軍閥之一,而且他有自己獨立的軍隊,就算他聽李歸仁的指揮,但他的軍旗也應該出現在自己大軍之中,現在卻沒有,全部都是鋪天蓋地的李歸仁軍旗,包括蔡希德的軍隊中也是李歸仁的戰旗。

“這是怎麼回事?”

李慶安暗暗忖道:“難道是李歸仁和蔡希德發生了內訌,蔡希德被幹掉了嗎?”

就在他沉思之時,燕軍大營忽然鼓聲大作,一支五千人的燕軍步兵吶喊着向唐軍大營衝來。

“命趙崇節的弓弩軍準備作戰!”

.........

昨晚‘門’g弟兄們厚愛,使本書的推薦票從名落孫山,一下子升到歷史榜的前幾名,而且訂閱還有所增加,令人興奮,這是大家的支持,懇請大家繼續支持,本週能夠保持住名次.)

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361章 回到京城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186章 金滿縣令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406章 血洗火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24章 老兵遺孤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52章 慕名請客第17章 胡女多情第436章 誰爲新帝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392章 貨幣戰爭(中)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419章 各路諸侯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257章 入城風波(上)第31章 地宮偷襲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6章 太陽寶石第267章 風雲變幻(上)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61章 琴仙身世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497章 祿山條件第47章 胡人祿山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90章 古怪樂器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312章 賣官之案(上)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63章 殺楊保楊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385章 第一威脅第372章 帝國合約(上)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67章 意外收穫第254章 各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