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殺人立威

李慶安在長安城五里之外已紮下了大營,此刻在安西軍大營中,李慶安正接待朔方節度副使,郭子儀的心腹大將馬璘。

“卑職受郭帥之託,首先來感謝大將軍,感謝大將軍讓出朔方。”

雖然話題有點尷尬,但馬璘態度十分誠懇,他們都是務實之人,李慶安如果佔領靈州不讓,他們朔方軍一點辦法都沒有,郭子儀本來打算駐紮漢中或者涇州,卻沒有想到李慶安上書朝廷,安西軍只是臨時駐防靈州,以防回紇,只要朔方軍回來,他們隨時可以讓出靈州。

這個消息讓郭子儀喜出望外,他手下很多將士的家屬都在靈州,李慶安既然肯讓出來,這就讓他大大鬆了一口氣,便命馬璘前來感謝。

李慶安笑道:“都是唐軍,哪有同室操戈的道理,我一向很佩服郭老將軍的風骨,不知聖上駕崩後,郭老將軍是否支持太子即位?”

安西軍雖然軍力強大,但朔方軍和隴右軍的實力都不弱,哥舒翰和郭子儀都是名將,李慶安心裡也明白,如果郭子儀和哥舒翰都支持李亨,再有關中的近二十萬南軍協助,那麼李亨手上就有三十萬大軍之多,而他只有四萬軍,雙拳難敵四手,因此郭子儀的態度就顯得極爲重要,這就是李慶安主動把靈州讓出來的一個重要原因,他不希望和所有的節度使爲敵。

馬璘抱拳道:“這也是我來見大將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家大帥讓我轉告大將軍,他也支持太子即位,而且他已經上書政事堂,希望太子早日即位,穩定大唐民心。”

李慶安一豎大拇指讚道:“郭老將軍不愧是老帥,以大局爲重,請馬將軍替我轉告郭老將軍,我願和他共扶太子,開創出大唐的中興局面。”

“好!卑職一定轉告,先告辭了。”

馬璘行一禮,便匆匆去了。

郭子儀的表態至關重要,它使李慶安去掉了最後一個障礙,他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現在大事已濟。

這時,一名親兵飛跑而來,在李慶安耳邊低語幾句,李慶安有些驚訝,便又一次問道:“你確認是他本人來了嗎?”

“一點沒錯,卑職親眼所見。”

李慶安沉吟片刻,便起身道:“開營門,我親自去迎接他!”

大營外,李亨正負手而立,眯着眼打量安西軍大營,安西大營的整齊和簡潔讓他暗暗讚歎,不愧是一支強悍之軍,從營盤的細微處便可看出,即使是臨時紮營,也一絲不苟。

這時,大營敞開,一隊隊安西士兵從營門涌出,他們兵分兩路,呈八字形分開,只見李慶安率領數十名大將快步走了出來,李慶安單膝跪下,給李亨行了一個軍禮,“末將李慶安,參見太上皇陛下!”

“李大將軍請免禮!”

“謝太上皇陛下!”

李慶安站起身道:“請太上皇陛下進軍營一敘。”

他看了一眼令狐飛,也微微笑道:“令狐使君也一起進去吧!”

“那好,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軍營內不準騎馬,李亨一行便跟隨着李慶安向中軍大帳而去,一邊走,李亨一邊笑道:“大將軍,我們好幾年沒見了吧!我記得上次所見,也是在你的軍營內,也是在長安城外。”

“是啊!一晃就幾年過去了,末將一直在安西征戰,這次回到長安,卻沒有想到長安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聖上駕崩,末將深感悲痛。”

停一下,李慶安又問道:“不知太上皇準備怎麼處置那些參與刺殺聖上的宗室?”

李亨嘆道:“首惡李承宏兄弟均已伏誅,人死不能復生,只要他們都能認錯,替我皇兒披麻戴孝,我建議就饒過他們了,畢竟都是宗室,皇兒也有過在先。”

聽李亨對此事輕描淡寫,李慶安不由暗暗冷笑一聲,這時,他們已經走到大帳前,李慶安一擺手道:“請!”

衆人走進大帳,分賓主坐了下來,李慶安又命親兵上了茶,李亨便給令狐飛使了個眼色,令狐飛笑道:“現在應該稱大將軍爲相國纔對,我們這次前來,就是想和李相國商量一下新皇即位問題。”

李慶安手一擺,打斷了他的話,問李亨道:“我想先問一下,新皇是誰?是太子還是太上皇?”

李慶安這句話問得十分坦率,開門見山,令李亨感到十分尷尬,他勉強笑了笑道:“當然是太子即位,李相國怎麼會想到是我,雖然有些大臣提出太子年少,無法治理大唐,便主張讓我先即位,但既然反對人很多,那我也就順從衆意,支持太子即位,我來輔助於他。”

李亨將最後一句,‘輔助於他’咬得很重,言外之意就是告訴李慶安,他可以不登基,但他要做攝政王監國。

其實讓李亨爲攝政王監國也是李慶安的想法,這不僅僅是因爲李亨也有一點實力,支持他的人不少,更重要是李亨的野心,遲早會給他李慶安帶來所需要的機會。

雖然這是李慶安的底線,但談判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李慶安並沒有急着回答他,便端起茶杯笑道:“不知太上皇可有先帝的消息?”

“他此時應在漢中吧!十三郎對他很孝順,我想父皇應該感到如願以償纔對。”

說到這,李亨忽然反應過來,有些驚訝地問道:“莫非李相國知道他的消息?”

李慶安點了點頭,“我知道一點,昨天我的斥候軍發現先帝出現在駱谷關,身邊有數千軍隊護衛,我想他今天應該進了關中,很可能正向長安而來。”

李亨沉默了,他相信李慶安說的是實話,以父皇的性子,這種機會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以他的威望和號召力,恐怕除了李慶安之外,所有人都會向他俯首稱臣,就算他無法登基,但監國之位對他而言猶如探囊取物般簡單,那時就不是他的監國攝政王了,而是上皇監國,他明白李慶安的意思,李慶安是在告訴他,他即將面對最大的風險。

這下,李亨有點沉不住氣了,他便坦率道:“今天我來,就是想和李相國商量太子即位和政事堂的安排,不李相國可願意聽?”

“太上皇請講!”

“太子雖然即位新皇,但他畢竟年少,不能獨立處理政務,我爲他祖父,有責任、也有這個資格替他暫爲監國,大將軍爲政事堂執政事筆、中書令右相,裴旻爲吏部尚書,王珙依舊爲左相門下侍中,李硯爲刑部尚書不變,陳希烈依舊爲兵部尚書,我推舉楊國忠爲禮部尚書,這樣就有六相,還有一相,我願意聽取李相國的意思。”

六相中他們各佔三席,還有一席,李亨便讓給李慶安,這就是他的讓步,如果李慶安能接受這個方案,那麼太子便將下午就登基,不再給李隆基任何機會。

“多謝太上皇對李慶安的信任,我願推舉張筠爲戶部尚書,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條件。”

李慶安推舉張筠在李亨的意料之中,以張筠牆頭草的作風,他未必會成爲李慶安一黨,此人是個變數,李亨便點點頭道:“誠如君所願,我也支持張筠迴歸政事堂,至於李相國的條件,請儘管開口。”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早就在去年,我便給安西將士們許下過諾言,最晚半年之內,我會用孟雲和羅正義二者的人頭給安西軍將士一個交代,太上皇,不!攝政王殿下,這就是我的條件。”

中=近午時分,長安各大城門全部開啓,這時,政事堂傳來消息,經過大臣們的緊急磋商,決定擁太子登基,由於太子年少,太上皇便暫攝監國一職,待太子成年後,將正式移交權力.

這個消息讓聚集在朱雀門前的數萬名太學生、官員以及長安民衆爲之歡呼雀躍,他們的請願終於獲得了成功。

此時已是午飯時間,人羣開始逐漸散去,太學生們三五成羣,準備去酒肆中飲酒慶功。

下面便開始進入太子登基的準備環節,這個環節,應由百官之首的右相國來推動,在李亨的建議下,太子李適便親率長安五品以上官員共計四百餘人前往明德門外迎接李慶安入城。

迎接有功之臣凱旋,一向是大唐的慣例,當初李豫便親率百官迎接李慶安從安西歸來,時隔近兩年,李豫已經不在,便由他的兒子再次迎接李慶安的歸來。

明德門外,數百名官員衣冠整齊,一個個肅穆而立,他們中既有堅決支持李慶安的重臣,如裴旻、崔光遠等人,也有臨時和李慶安結盟的張筠一派,但人數更多的卻是李亨的支持者,王珙、楊國忠、陳希烈、令狐飛以及大將軍孟雲等人。

每個人都心懷複雜,隨着李慶安的進城,大唐的歷史就將翻開新的一頁。

不就,遠處的官道上便出現了一支五萬人的大軍,這是安西軍大軍開來了,他們止步於兩裡之外,五萬大軍橫戈立馬,虎視眈眈地注視着明德門外的四百餘名朝廷重臣。

安西軍太近了,很多官員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尤其是孟雲,心中更是一陣膽怯,他偷眼向李亨望去,見李亨神情自然,沒有半點懼意,心中也稍稍放下,連李亨都不在意,自己又在意什麼,讓別人知道他害怕李慶安,若傳了出去,他將無地自容。

李慶安在一千親衛的護衛下從大軍中脫離出來,他依然是金盔鐵甲,腰佩戰刀,依舊是驃騎大將軍的姿態,還沒有改爲右相國的裝束。

李慶安騎馬緩緩上前,已經到了李適的面前,按理,李慶安應該下馬跪拜李適,但他沒有下馬,也一言不發,目光冷厲地投向了人羣中的孟雲和旁邊的左武衛大將軍羅正義,這兩個當初在河西背叛的人,此刻就在他眼前了。

衆官員都一陣愕然,面面相覷,不知李慶安的葫蘆裡在賣什麼藥,他並不是不知禮,當初聖上接見他時,他禮數周到,今天怎麼變得這麼異常,衆人不由竊竊私語,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李慶安舉起馬鞭一指孟雲和羅正義,他身邊的安西士兵便如狼似虎地衝了上去,將這二人按倒在地,捆綁起來。

孟雲心中驚恐之急,他被按在地上,口中大喊道:“李慶安,你要幹什麼?太子和太上皇皆在,你敢無禮嗎?”

羅正義更是嚇得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慶安向李適和李亨抱拳道:“太子殿下,太上皇陛下,孟雲和羅正義身爲關中軍主帥,當保證渭南縣的安全,但他二人瀆職枉法,導致聖上遇刺而亡,按軍規,其罪當斬,我願以二人人頭,祭聖上在天之靈。”

李慶安此話一出,嚇得所有人都勃然變色,連李亨也大吃一驚,他答應李慶安把孟羅二人交出,但並沒有讓李慶安在這個時候殺他們,他做夢也想不到李慶安會在此時動手,殺人立威。

不等衆人反應過來,李慶安便一聲喝令,“就地斬首!”

數名安西士兵踩住了孟雲的頭和身子,孟雲嚇得‘嗚!嗚!’亂喊,卻一句話也說出來,這時,一名健壯的安西士兵高高舉起了鋒利無比的橫刀,對準孟雲的脖子一刀劈下,只聽一聲悶叫,孟雲頭頸分離,脖腔中大量的鮮血噴出,旁邊包括楊國忠在內的幾名官員來不及躲閃,被鮮血噴濺一身,一名官員竟嚇得暈了過去。

另一邊,羅正義也被安西士兵當場剁掉了人頭,兩名士兵高高把人頭舉起,這時,四百餘大臣才反應過來,嚇得一片驚呼,連連後退了十幾步,衆人恐懼地盯着孟、羅二人的無頭屍體,鮮血還在從脖腔中汩汩流出,大家眼睛都看直了。

李慶安翻身下馬,單膝跪在李適面前,大聲道:“臣安西節度使、右相李慶安參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96章 家中遇盜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59章 別院聽琴(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44章 雪夜幽夢第45章 太白酒樓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352章 太真蒙難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4章 拔煥之旅第31章 地宮偷襲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90章 古怪樂器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10章 又見小娘第301章 絕不甘心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93章 東市失火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218章 楊釗折臂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414章 朝廷借錢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588章 另起爐竈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372章 帝國合約(上)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341章 兩軍對峙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31章 地宮偷襲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601章 血戰相州(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601章 血戰相州(五)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466章 貴妃失蹤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486章 金山狼羣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67章 意外收穫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29章 接受軍令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654章 高陵異兆第514章 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