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

目前駐防長安的軍隊共有兩大體系,長安人稱之爲南北二軍,北軍是指羽林軍體系,包括兩萬羽林軍和一萬萬騎營,均由羽林軍大將軍長孫全緒統帥,一般駐紮在皇城和西內苑,負責保衛皇城和宮城的安全。

而南軍是指金吾衛和新成立的關中軍,金吾衛有一萬人,駐紮在朱雀門外,負責巡防長安各街坊,而關中軍則有八萬人,駐紮在長安南城外的三座大營內,因此被稱爲南軍,南軍除了長安的外圍防禦外,還負責掌管長安各個城門,由於關中軍是由現任金吾衛大將軍孟雲統帥,因此金吾衛也被併入了南軍體系。

但不管是南軍還是北軍,都受天子李豫的直轄,憑李豫的手令和金牌調兵。

就在李豫離開長安半天后,長安南軍也發生了異動,五萬南軍離開了軍營,在孟雲的率領之下向渭南縣方向疾奔而去。

關中軍也就是李豫先後在關中招募的二十萬大軍,在最近兩個月的危機中,八萬人被調往潼關駐守,受潼關大帥王思禮的統帥,而孟雲和羅正義則率十萬人奔赴漢中,和荊州軍對峙,但由於王珙使用了反間之計,迫使荊州軍退回了襄陽,在留兩萬軍鎮守子午谷等重要關隘後,孟雲和羅正義便率八萬大軍返回了長安,保衛長安的安全,他們回到長安纔剛剛十天,南軍便再次發生了異動。

儘管南軍是駐紮在城外,它的離去一般普通民衆很難察覺,但對於一些處於風暴邊緣的敏感人士,南軍的突然離去還是引起了他們的警惕,由於局勢未明,各種猜測便悄然而生,其中最讓人疑惑的一點是,聖上明明是由長孫全緒親自護衛,即使要增兵護衛,也應該追加羽林軍纔對,而調南軍去渭南,顯得不合理也不同尋常。

興慶宮,李隆基也處於一種緊張和不安之中,自從安西軍大敗范陽軍後,李隆基便沉默了,尤其劍南軍又突然撤軍回漢中,更讓李隆基措手不及,他既惱怒又害怕,他知道李慶安一旦進京,他李隆基必將困死於宮中了,就像長子慶王李琮一樣,至今生死不知,幾乎所有的人都將他遺忘了,他李隆基也同樣會被人遺忘,意識到這一點,李隆基便開始自保了,他的自保辦法只有一個,逃離長安。

目前圍困興慶宮的軍隊一共有兩千人,分別來自南軍和北軍,李豫的本意是想讓他們各自爲陣,互相監督,但他萬萬也想不到,兩支軍隊的頭領都被李隆基許以高官厚祿而買通了,興慶殿內,李隆基正在緊急接見南軍中郎將王甫。

“上皇,孟將軍突然離去,導致外城軍隊不足,卑職今晚將被調去城外駐紮,屆時會有羽林軍來接替卑職的防衛,上皇若要離開長安,今晚便是唯一的機會了,也是最後的機會,請上皇定奪。”

李隆基心中亂成一團,他已經無心去思考孟云爲何突然離去,他的心中只有兩個選擇,走還是不走,從他的本意來說,他不想走,他離皇位遠一步,他的心就會絕望一分,可他又很清楚,若他不走,他離皇位只會更遠,這是很讓他糾結的決定。

“你什麼時候離開?”

“卑職將在一個時辰後離開,若陛下要走,可換上軍服混跡在軍隊中出城,趁天黑,可保萬無一失。”

“那好吧!讓我再想一想,你可多準備幾套軍服。”

“是!卑職這就去準備。”

中郎將王甫走了,李隆基心煩意亂,他想了很久,始終拿不定主意,便回頭問一直沉默的高力士道:“高翁,你說我是走還是不走?”

“上皇,老奴只能代表個人意見。”高力士慢吞吞道。

“我知道,你快說就是了!”李隆基有些不耐煩道。

“陛下,老奴的意思是留在長安。”

“留下?爲什麼?”

高力士的想法和李隆基相差甚遠,令他一陣驚愕,高力士緩緩道:“上皇已經老了,應該是頤養天年,修身養性,尋求長壽之法,不應該再去爭奪那些虛無的權利,上皇留在長安,只要不問政事,老奴相信,以長孫的仁厚,他一定會用心來照顧上皇,給上皇最好的贍養,可去了巴蜀,十三郎會怎麼對待上皇,老奴就不知道了。”

高力士的勸說語重心長,他其實是在暗示李隆基,他去巴蜀和李璬爭權,未必能佔上風,巴蜀地方小,一山怎麼能容二虎,高力士是一番好意,但他的好意卻從一個反方向堅定了李隆基的決心,他若留下,就完全受李豫的擺佈了,李隆基毅然下了決心,走!

“高翁,若我去巴蜀,你走不走?”

高力士淡淡道:“老奴在世間已無留戀,就死在上皇身邊吧!”

........黃昏時分,李豫按照原計劃抵達了皇莊館舍,皇莊館舍便是皇莊的管理機構,是有一組深宅大院組成,約二百餘間房屋,其中樓臺亭閣、小橋流水的風景也隨處可見,說得再通俗一點,這裡其實就是皇帝的私人別墅,皇帝偶然來住一兩天,享受一下真正的田園農舍風情,所以倉庫麥場等設施這裡是沒有的,而在別處,當然,農莊的設計者考慮到皇帝的農趣需要,也象徵性的在皇莊館舍中修建了一座縮小版的糧倉和一塊曬麥場。

李豫浩浩蕩蕩的隊伍已經離開寬闊的官道,轉入一條田間小路,他的馬車開不進這條狹窄的小路,李豫便改爲騎馬,在數百羽林軍的嚴密護衛下,向數裡外的館舍而去,時值黃昏,夕陽照在一望無際的麥田上,金黃的麥田如同浩瀚無際的金色海洋,在夕陽的和風中波瀾起伏,人走在麥田中,儼如劈波斬浪而行,蔚爲壯觀,李豫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壯麗風景,看得他讚歎不已,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一陣小小的騷亂,似乎有人在叫罵,李豫眉頭一皺,問左右道:“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侍衛奔上前去,片刻回來稟報道:“回稟陛下,是十幾個老農在哭求。”

“把他們帶上來!”

旁邊的長孫全緒剛要反對,李豫卻一瞪眼道:“你們要阻止朕探訪民意嗎?”

李豫蓋了一頂大帽子,衆人便不敢阻攔,只得加強防護,很快,十幾名老農被侍衛帶了上來,他們在李豫面前跪下泣道:“草民參見陛下!”

李豫溫和地點點頭道:“你們不要害怕,有什麼委屈,儘管對朕說,朕會給你們做主。”

一名最年長的老農道:“陛下,我們是代表皇莊周圍三十幾個村,近八千戶佃農向陛下請命,懇求陛下准許我們收麥,再不收麥,插秧就來不及了。”

關中氣候溫和,一般是稻麥兩季,在五六月時搶收麥子,再搶種稻子,時間非常緊迫,李豫一路而來,看見各地的麥子幾乎都快收完了,許多麥田裡已經開始放水育秧,但皇莊卻依然麥浪金黃,沒有半點收割的跡象,經農人一提醒,李豫這才覺得有些奇怪,便問道:“你們爲何不收?”

老農磕頭道:“我們早就想收割,但皇莊執事不準,說陛下要來巡視,不准我們毀了麥田的景色,可如果再不收割,育秧就來不及了。”

李豫頓時沉下臉來,不悅對李硯道:“李尚書,這是你的意思吧!”

他來皇莊巡視是李硯一手安排,雖然是前天他才決定下來,但這件事李硯早就開始策劃了,李硯被聖上質問,他心中惶恐,連忙下馬躬身道:“陛下,臣就是早就吩咐下去,說陛下要來巡視,但臣絕對沒有讓下面的人爲了保留景色而不惜耽誤農時,臣不會做這樣的安排。”

李硯以清譽耿直而著稱,不會做那種阿諛之事,這一點李豫很清楚,他知道這必然不是李硯的意思,必然是下面人刻意揣摩聖意而爲,他不由輕輕嘆了口氣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朕春天是說過,喜歡看豐收的麥田農景,沒想到下面人便刻意討好,不惜害農,這是朕之過也!傳朕的口諭,準農民搶收麥子,任何人不得阻攔。”

長孫全緒大驚,連忙道:“陛下,大量農人入田,會對陛下的安全不利,不如等陛下離去後再搶收。”

李豫搖了搖頭,語氣堅定道:“農時如金,不容再等,傳朕口諭下去,農人可隨時收麥。”

“謝陛下!”幾個老農激動得連連磕頭,李豫微微一笑道:“你們先去通告鄉親收麥吧!明天有空,朕想和你們談一談。”

十幾名老農被帶下去了,李硯嘆道:“陛下憫農,真是仁德之君也!”

李豫也萬分感慨道:“農者,國之本也,但朕要的不是佃農,更不是奴農,朕要的是自耕農,這樣大唐的軍制纔不會敗壞,朝廷纔會有稅賦,民纔會安居,纔不會鋌而走險去造反,大唐江山纔會穩固永續,李尚書,授民于田,意義重大啊!”

此時,李豫已經沒有心情再看麥田的壯麗景色了,這種壯麗是建立在農民的焦急和哭泣之上,讓李豫內疚萬分,便加快了速度,向皇莊館舍而去,半個時辰後,大量的農人從各個村子奔出,男女老幼,幾乎是傾村而出,鑽進麥田裡開始連夜搶收麥子。

.......藏身在樹林裡的五百黑衣人已經潛伏了一個白天,原以爲白天會有農人來收麥,發現他們,因此黑衣人忙碌了一個時辰,將唯一通往樹林的小路挖斷了,使樹林成爲被小河環繞的孤島,但奇怪的是,整整一個白天過去,他們沒有看見一個農人的影子,李承寧的情報體系還不完善,竟不知道皇莊大管事在十天前便下了嚴令,任何人不準下田收麥,使他們白白忙碌了一通,隨着夜幕漸至,一名探子飛奔而來,急聲稟報道:“王爺,他們已經來了,目標進入了館舍。”

“有多少軍隊護衛?”

“有三千羽林軍,長孫全緒居然親自來了。”

“這個老油條,這種表現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李承寧冷笑一聲,又問道:“有多少侍衛?林勝有消息嗎?”

林勝就是隱藏在侍衛中的臥底,他在這次行動中將起非常大的作用。

探子答道:“回稟王爺,約一百餘名侍衛,林勝還沒有消息,估計等會兒巡邏時會出現。”

“繼續去探查,不可有半點大意!”

探子應了一聲,便下去了,這時,大樹上傳來了崗哨的低喊道:“王爺!有情況了。”

李承寧仰頭問道:“說清楚一點,什麼情況!”

“麥田裡出現了大量農人,在搶收麥子。”

李承寧一怔,三兩步躍上了大樹,凝神向麥田望去,果然,昏暗的夜色中,到處是人影晃動,這不是巡邏的士兵,而是在收麥子的農人,農民居然在夜裡開始收麥了,李承寧大喜過望,這簡直就是老天在助他,他忍不住一聲長笑,對下面的屬下道:“大家準備一下,我們也要去收麥了。”

.......李豫進館舍收拾停當後,已經是深夜了,四周一片寂靜,只聽一陣陣蟲鳴和蛙噪聲傳來,李豫住在館舍中一座叫牡丹樓的院子裡,位於館舍中央,周圍種滿了牡丹而得名,牡丹樓共三層,李豫住在頂樓,下面則住他的侍衛,寢房內的佈置幾乎和大明宮一模一樣,李豫在吃穿方面很節儉,也很少出宮巡視,怕鋪張浪費,但他對寢房卻十分講究,四周三丈內不準住人,以求安靜,從登基以來,他的睡眠一直不好,尤其在財政危急時,更是整夜整夜失眠,因此他的皇后對他的睡眠環境非常苛刻,沒有鮮亮的色彩,鬆軟寬大的牀榻,也不讓李豫去別的嬪妃那裡過夜,而是把嬪妃送到李豫的房內來,雲雨後便離開,以保證李豫的安靜睡眠。

在這座別館房舍,許多宦官提前到來,也就是爲了佈置李豫的寢房。

此時,李豫坐在窗前批閱奏摺,登基一年多來,他每天都要批閱奏摺到深夜方睡,一天也不敢懈怠,這是一個勤奮的皇帝,本應可以開創一個大曆盛世,怎奈他登基便遇到了大唐百年積累的危機爆發,他耗盡心血,企圖平衡各派利益,讓所有人都支持他的改革,但殘酷的現實將他驚醒了,登基一年多,他非但沒有解決危機,危機還向深層次發展,他的退讓非但沒有平衡各派利益,各個利益集團還欺他的軟弱而對他步步緊逼,幾乎將他逼死,萬般無奈,他採取了最極端的手段來強行消除危機的根源:土地兼併。

李豫並不愚蠢,他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是衆叛親離了,除了李硯和裴旻等極少數大臣支持他外,官員的普遍罷朝和此起彼伏的軍事威脅便足以證明這一點,但他絕不後悔,他已鐵下一條心徹底剷除利益集團對土地的佔有,還地於民,使耕者有其田,這是他的理想,縱然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要把一個重生的大唐交給他繼任者,讓大唐能在繼任者手上重新中興,無論這個繼任者是他的兒子還是他的敵人,只要他還姓李,還是大唐的宗室,那便足夠了。

李豫思緒萬千,他慢慢地放下,回頭望着牆上的一幅字,‘耕者有其田’,五個大字,明天,他將親手把皇莊土地分給每一個耕種的農民,這將是他向天下人宣佈,田畝改制,他李豫也不例外。

這時,他的目光落在條幅下的一個瘦小的宦官身上,房間裡站着三個宦官,而橫幅下的這個小宦官叫姚四郎,從廣成王府時便跟隨他,他的頭頂正好對準了橫幅上的‘田’字,就放佛這個卑微的身軀將承擔起天下土地的重擔,姚四郎見李豫注視他,他連忙討好地笑了笑,李豫也笑了,自嘲地笑了笑,他怎麼會有這麼荒誕的念頭,把天下田畝和一個卑微的小宦官聯繫起來,他又回過頭,繼續沉浸在奏摺中的一樁樁天下大事中去,他卻不知道,他身後的小宦官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惡毒的笑意,這一絲惡毒、這種猙獰的笑,使他頭頂上的‘田’字也似乎變得扭曲了。

.......皇莊館舍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夜幕中,數以萬計的農民正在麥田裡奮力搶收,到處是一羣羣彎腰割麥的農民,人影在麥田中晃動,一片片麥穗已經割倒了,農民們感激皇帝的仁德,他們大多在麥田邊緣割麥,遠離皇莊館舍,以免打擾聖上的休息。

但在離皇莊約三百步外的一片麥田中,也有一羣人在割麥,動作整齊,就像在表演割麥的祭舞,一邊割麥,一邊向皇莊步步逼近,他們便是李承寧率領的五百武士了,農民在夜間割麥幫了他們天大的忙,使他們竟能輕而易舉地靠近皇莊館舍,而沒有引起守軍的懷疑,離高大的皇莊圍牆只有兩百步了,已經可以清晰地看見崗哨樓上有身影在晃動,李承寧不敢再前進,便原地匍匐,讓麥浪遮掩住他們的身影,這時,一名探子跑來,低聲稟報道:“王爺,已經得到了林勝畫的防衛圖。”

李承寧大喜,接過了一卷圖紙,藉着淡淡的月光,依稀可以看清圖紙上的內容,羽林軍主要分佈在四個角落,但這個不重要,一旦打起來,他們都會轉換位置,關鍵是李豫在哪裡?很快他便找到了李豫所在,位於館舍中間,是一座八角形的三層小樓,周圍長滿了花卉,寫着‘牡丹’二字,看到這一點李承寧便明白了,他對皇莊館舍的結構瞭如指掌,李豫在牡丹樓上。

時機已經成熟,他毅然下令道:“最後一次,所有人檢查兵器。”

.......

(未完待續)

第67章 意外收穫第301章 絕不甘心第480章 九曲之戰(上)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482章 粉墨登場(上)第214章 鴻門宴會第84章 人質綁架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558章 家有仙妻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383章 遠征信德(下)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8章 百步殺人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259章 貴妃設宴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267章 風雲變幻(上)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440章 皇后珍珠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15章 並非盜賊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236章 攻取石國(下)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551章 偷襲陳留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520章 月圓之夜(中)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65章 高府練球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46章 請君入甕第13章 內室密談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577章 河北壯士第23章 分配不公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82章 粉墨登場(上)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46章 請君入甕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599章 血戰相州(三)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699章 西線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