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夫人外交

定居點,李慶安最終只選擇了賀獵城和慶安鎮講行化梨溫,而在慶安鎮的視察只進行了一天,這倒不是李慶安刻意去走形式,而是有太多事情需要他處理,各種制度規則訂立、糧食交換戰俘、吐蕃戰役的戰備、北征回訖的進展、移民安置、河中地區的控制、石國和寧遠國的安撫,等等等等,每一件事情都要他親力親爲,即使不由他具體操辦。但也須要他過問

所以一些場面的事情他只能做個姿態,像去慶安鎮的視察,慰問官員、安撫移民、互動感恩,這些事情都不可能做得太深,一天也就足夠了。不過去慶安鎮慰問卻有一件事情是值得一提,那就是李慶安的妻子獨孤明月首次在公開場合亮相。安慰一些孤寡婦孺,這件事很快便在安西傳開了,許多人都知道李慶安的妻子美奐絕倫,在長安就不亞於貴妃,都渴望能見她一面,大多數人只是一睹美人的姿容,但也有人產生了另外一種想法。

從慶安鎮回來的第二天,李慶安的府上便來了一名女客,專程拜訪節度使夫人。

李慶安在碎葉的宅子位於城池正中,在一片新建的建築羣中,這裡是安西節度府實際衙門,安西節度使府名義上依然在龜茲,但實際權力機構都已經遷到了碎葉。大部分官員也遷來碎葉,李慶安新宅便在這片建築羣之後,巧的是,不遠處便是隱龍會的總部,相隔不足百步。

宅子佔地二十畝,房間約百餘間,宅子內近一半都是花園,樹蔭濃密,隨處可見精緻的亭臺樓閣。此刻,在內宅的貴客室中,獨孤明月正在接待她的第一個訪客,瀚海軍兵馬副使僕固懷恩的妻子。

僕固懷恩的妻子年約三十餘歲,和丈夫一樣,她也是迴繞僕固部人,草原出身使她性格外向熱情小她在孃家排行第三,很多人便稱她僕固三娘。

“今天冒昧來打擾夫人,其實也沒什麼大事情,只是想和夫人說幾句家常

僕固三娘長得很不錯,年輕時被稱爲僕固部第一美人,她的女兒長得更加姿容秀麗,身材高挑,年約十五、六歲,她此刻就坐在母親身旁。乖巧可愛。

明月倒很喜歡僕固懷恩的女兒,將她向自己身邊拉近一點,摟着她對僕固三娘笑道:“三娘就別說這些見外的話了,有空就來走走坐坐,大家聊聊家常,有什麼困難也可以彼此幫助,而且,我來安西時間不長。對這裡的情況不瞭解,很多事情還需要你們來告訴我。”

說到這,她又笑問僕固懷恩的女兒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少歲了?”

僕固懷恩的女兒乖巧地答道:“我叫僕固玉,十六歲。”

旁邊她母親笑道:“準確的說,我家玉娘明天就十六歲了,平時最喜歡彈琵琶,可惜碎葉這裡沒有名師

明月想了想便笑道:“要不然我去給舞衣說說看,看她願不願意收玉娘爲徒,只能我可不敢肯定,只能試一試

僕固三娘大喜,道:“久聞舞衣姑娘琴藝無雙,玉娘若能得她爲師。真是三生修來的福氣,這件事還望夫人玉成。”

見僕固三娘立刻順杆爬了上來,明月心中也略略有些後悔了,倒不是因爲不好和舞衣開口,這個面子舞衣是會給她的,而是她感覺僕固三娘似乎就是爲此事而來,讓她有一種中圈套的感覺。

明月便笑了笑道:“我會去給她說一說,只是她最近身體不太好,來碎葉後也沒有收徒。不過我很快會從長安聘請名琴師來碎葉,即使舞衣不能教授,玉娘也會有學琴之處。”

僕固三娘見明月把話又留出了餘地,她臉上的表情有些不自在起來,便乾笑一聲道:“我只是有這個奢念,舞衣姑娘身份何等尊貴。這件事成不成也沒有關係,但我們還是要感謝夫人的好意。”

說着,她取出一對瑪瑙麒麟,放在桌上笑道:“這是我祖上留下的一對玉麒麟。夫人是名門世家,自然看不上眼,但我初次登門。只是我的一點心意

明月怎麼會收她的東西,她把玉麒麟又推了回去,笑道:“三娘可能還不瞭解我們的家的規矩,朋友客人上門,要熱情招待,但任何禮物都不能收,這是大將軍定下的規矩,我是他妻子,當然不能違反,三孃的心意我領了,但這玉麒麟我確實不能收,望三娘諒解。”

僕固三娘又推了回來,笑道:“這不是什麼禮物,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這是禮節,哪有空手上門的道理,夫人就收下做個小擺設吧!”

明月不再推回去,淡淡道:“我說了,三孃的心意領了,但東西不能收,這是我們的家規,如果三娘不拿回去,我會把它交給大將軍,讓大將軍交還給僕固將軍

僕固三娘見獨孤明月不肯收她的東西,只得訕訕收回,又閒聊了幾句。便起身告辭了,明月送她們出了大門,她對僕固玉笑道:“玉娘有空不妨多來坐坐

僕固三娘立刻又抓住機會。不能女兒開口,她便一連聲道:“一定來!一定來!”

她又推了女兒一下,“女兒還不快答應!”

僕固玉行一禮,乖巧地答道:“我一定多來陪夫人聊天。”

兩人告辭走了,明月望着他們上了馬車。一直走遠,她才輕輕搖了搖頭,憑着女人的直覺,她覺得僕固三娘是有事而來,但她們卻沒有明說。自己也不好多問,這種事一般都是出在男人身上,她倒有必要晚上給丈夫說一聲,至於僕固玉想找舞衣學琴之事,她便可以做主,這件事即使舞衣願意,她也要慎重行事,不要急於答應,想到這,明月轉身返回了府第。

從一大早開始,李慶安便沒有能閒下來,碎葉的鑄錢工匠已經鑄出了銀元母模,這對李慶安可是一件大事,這關係到他能不能控制大唐的貨幣,進而控制大唐的經濟,現在安西已有存銀一百萬斤,按照一斤十六兩來計算,那就是一千六百萬兩,價值一千六百萬貫,正好是大唐一年的財政收入,但這還不夠小他至少需要大唐三年的財政收入才能控制住朝廷。

軍請看,衆就是安西,匠鑄造小銀餅母※

王昌齡將一枚銀元母模和一枚銀元實物小心翼翼放在李慶安面前,

目前王昌齡是安西度支使。負責整個安西的財政,鑄錢就在他的管轄範圍內,這銀元是他們十天前剛剛鑄成,現在就等李慶安審查過關,在王昌齡身後,碎葉鑄幣總匠姚志有些忐忑不安地望着李慶安。

李慶安拾起眼前的銀元,立刻便讚許地點了點頭,他在長安只寫了一封簡單的快信,工匠們便充分地貫徹了他的意圖,母模重約一兩多,一般模子都要比實錢大一點,那也就是說,標準銀元會是一兩,他又拿起實物銀元掂了掂,確實是一兩。

銀元中間無孔,正面是玉門關城牆,背面則是崑崙山脈,在山脈下是四個蒼勁有力的篆體字:“安西監鑄”做工非常精緻,雖然不能完全和後世的銀元相比,但也差不了多少了,讓他不得不感慨唐朝鑄造工藝水平之高。

李慶安反覆端詳了片刻,他用手指拈銀元,對準邊緣猛地一吹,立刻放在耳邊,是有一點響聲,但是太微弱,這不是他想要的效果,他想要的效果是“錚錚,作響。

旁邊工匠姚志的心立刻懸了起來,他看出李慶安的眉頭皺起來了,那就說明有些不滿意,他不由求援似的向王昌齡望去,王昌齡連忙笑着解釋道:“大將軍,我們這小銀餅的小銀餅可是含銀量十足,沒有一絲摻假。”

李慶安卻搖搖頭笑道:“純銀是不錯,但要想吹得響,估計也得摻一點點銅,一般十全十美都不是最佳方案。”

他又對總匠姚志道:“壽辛苦你們多試驗幾次,一點點加銅,要保證含銀量最高的時候能吹響,而且要錚錚作響,那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至於模子就不要變更了,我很滿意。”

“是!我這就試驗,爭取三天之內拿出結果。”

“時間倒不用急。慢慢做,再做精緻一點,另外我要交代你一句。配方和工藝是最高機密,只有我們三人知道,決不能泄密出去。”

“我明白,請大將當放心!”

說完,李慶安端起茶杯慢慢地喝起茶,喝了幾口茶,待姚志退下去了,李慶安這才放下茶杯,對王昌齡道:“戰俘我已經釋放了,但銀礦還要繼續挖下去,先生給我想想辦法招募一批礦工。”

王昌齡想了想道:“要不然我們從移民中招募礦工,酬勞高一點,應該有人願意去。”

“好吧!這件事就由先生來負責,包括鑄銀元,此事事關重大,一旦試驗成功,就要大量鑄造,另外還有一件事。”

“大將軍請說!”

李慶安沉吟一下,便道:“慶安鎮安置使韓悅是我在做河南道觀察使時的舊識,當時感覺他人品和能力都不錯,先生不妨替我觀察一下,如果此人果真不錯,我打算重用他。”

王昌齡是個實在人,心中沒有什麼城府,立刻欣然笑道:“那個韓悅確實不錯,踏實肯幹。聲譽很好,是一個好官,我一定好好注意他。”

“嗯!這件事就有勞先生了。”

兩人又閒聊了幾句,李慶安見王昌齡似乎有點心事,欲言又止,便笑道:“先生還有什麼事不好開口嗎?”

王昌齡嘆了口氣道:“大將軍,我是想說一說廢奴令之事,我覺得不太”

他有點說不下去了,李慶安瞥了他一眼,淡淡笑道:“先生反對廢奴令嗎?”

“不!不!不!”

王昌齡連忙擺手道:“我的本意是支持廢奴令,這樣可以增加安西戶數,增加稅賦,也可以緩解土地兼併,但大將軍有沒有想過,朝廷對這件事會怎麼看?聖上是什麼態度?那些廣蓄奴隸的宗室權貴們會怎樣反感大將軍,這對大將軍不利啊!”

李慶安默默點了點頭,他何嘗不知道呢?一直到一千三百年後還有包身工。他在大唐廢奴,會有多少可行性?但有些事情他必須要做,不一定要徹底廢除奴隸,但至少要讓大部分人都能獲得自由,他要將平等、自由的觀念灌輸給世人,就必須做一些切切實實的事情,廢奴令便是切實之事,當然,他並不是想在大唐推行什麼資本主義制度,他只是想提前兩百年將宋朝的平民思想和市民階層出現,讓大宋的繁盛早日到來,讓大唐不要再走兩百年的彎路。

不過這些他不可能對王昌齡說,說了他也理解不了,李慶安便笑了笑道:“先生的擔憂我理解,廢奴令我並非是頭腦發熱推出,我反覆思考過其中利弊,弊端當然很明顯,會遭權貴反感,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但話又說回來,在安西推行廢奴令會使大量的中原奴隸逃亡而來,會給我們帶來安西最急需的人口,我會得到安西民衆和軍隊的衷心擁護,這樣就算聖上想罷免我,也不是那麼容易了,這中間的利弊一比較。孰輕孰重便顯而易見,請先生放心!”

王昌齡一直在想李慶安會得罪人,卻沒有像李慶安想的那樣深。他也很清楚,廢奴令推出後,李慶安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是普通民衆,還是軍隊的中下層。無不對他擁戴異常,或者正如李慶安說的,得到中下層民衆的支持。聖上確實是難以罷免他,利大於弊。想通這一點,王昌齡便不再反對了。

李慶安見天色已晚,便起身準備回家了,不料他剛走出門口,卻聽見一片吵嚷聲傳來,還隱隱夾雜着哭聲,似乎是大門口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慶安走到大門口,只見大門口外停着一口棺材,數十名披麻戴孝的男女拍着棺材哀哀痛哭,幾名男子正和守門的親衛大聲爭論什麼。

李慶安不由愣住了,這是發生了什麼事?今天陪外婆吃飯,老外婆今年已經九十六歲了,還頭腦清楚,真的不容易啊!明天老高將踏上返程,如果能更新,字數也會少一點。如果實在來不及更,後天會補更。

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257章 入城風波(上)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7章 突胡來襲第638章 貴妃消息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476章 平樓事件(下)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14章 石國胡女第490章 且城決戰第506章 皇帝染恙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14章 石國胡女第30章 發現敵情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66章 縣令楊釗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24章 老兵遺孤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588章 另起爐竈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436章 誰爲新帝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27章 背後發力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94章 沉香夜宴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236章 攻取石國(下)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24章 老兵遺孤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163章 舞衣決定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582章 成都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