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局拖延

李二陛下自詡殺伐決斷,卻絕不承認自己是個嗜殺之人。

當年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甚至誅除宗室親族不知凡幾,但是李二陛下始終認爲當時不過是自保之道。皇權爭奪,送來容不下溫情脈脈,畢竟這等天下至尊的權力摻雜了太多的糾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到了那樣一個位置,處於那樣一個時機,所能做的就唯有順時而動。

成王敗寇而已,何曾與道德沾上一點干係?

但是玄武門之變在帶給他天下至尊的權力之同時,自然也使得他的名聲跌落至谷地,任誰都能踩上一腳。

畢竟,他是以下犯上,逆而奪取,這與千百年來宗祧承繼的主流價值觀相違背,讓那些自詡站在道德至高點的人們興奮莫名,以譏諷辱罵他這個殺兄弒弟的劊子手來彰顯己身之純潔高雅。

哪有什麼仁義道德?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太史公之言,實是勘破世情,一語道出人間真諦。

只要長孫無忌懂得退讓,明白皇權不可觸碰、不可挾持之道理,自己又豈願揹負一個殺戮功臣、刻薄寡恩之罵名呢?

……

長孫無忌一臉感激涕零,垂淚道:“陛下寬宏,老臣何幸也?只是以往老臣身不由主,不得不顧忌身邊諸人之懇求,畢竟若沒有他們當初鼎力扶持,哪裡有老臣之今日?不過眼下老臣漸漸年邁,子孫又逐漸凋零,實在是有心無力,也不會再去管他們的事情。”

不止是我之今日全賴關隴貴族們在身後支持,你李二陛下之所以能夠逆而奪取、登上皇位,難道不正是關隴貴族不遺餘力的支持?

現在您坐穩了皇位,便開始收攏皇權,將關隴貴族棄若敝履,這與卸磨殺驢有何區別?

別說的那麼好聽,說到底大家都是爲了利益而已,情份固然有,但是在這等利益面前,卻脆弱得很。

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

您如今九五之尊、手執日月,想得便是在收攏皇權之同時,能夠採取儘量舒緩的方式,不至於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可這就說明您是個仁慈之人了?並不見得,只不過是擁有了天下至尊的權力,考慮的便是身後之命罷了。當年您殺兄弒弟搶來了這份家業,如今不肯再揹負屠戮功臣的罵名,僅此而已。

別把自己想得那麼高尚……

李二陛下焉能聽不出他言語之中未盡之意?面色微沉,卻也並未惱怒,緩緩說道:“當年,你與如晦、玄齡皆爲朕之肱骨,如晦天不假年,病重早死,倒是少了幾分福氣,不過其子嗣朕皆予以重用,也不算辜負如晦的功勞。玄齡急流勇退,如今悠遊山林,著書立說含飴弄孫,朕不會虧待他的兒子。唯有輔機你有些虧錢朕吶,朕待你比之如晦、玄齡更爲親近,下嫁於你家的公主亦是朕的嫡長女、心頭肉,結果呢?唉!造化弄人,往事不提也罷。朕乃念舊之人,輔機的兒子們朕亦會關照,生生世世,與國同休。”

話中敲打之意甚爲明顯。

你還有什麼可抱怨的?的確,滿朝文武你的功勞最大,朕再凌煙閣供奉畫像、敘功紀念,你排在文武羣臣的第一位,將“貞觀第一功臣”的名頭坐實了,有唐一朝,只要你家不造反,妥妥的第一等的勳貴,富貴榮華、無盡無休。

可朕待你難道薄了?

朕登基之後,任命你爲太傅,你背後的關隴貴族各個封賞,可謂權傾朝堂、一時無兩,更將最心愛的女兒下嫁於你家,結果呢?

你帶着那一幫子關隴貴族們,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甚至插手儲位之爭,鬧得朝堂震盪、天下紛亂,最終連朕的女兒都在你家受盡屈辱,不得不揹負和離之惡名!

你可曾將朕這個皇帝放在眼中?!

朕不僅僅是你的妹夫,更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啊!

長孫無忌聽了李二陛下的話語,亦是心中悲涼。

想當年關隴貴族傾盡所有的支持您,多少關隴子弟披掛上陣,死在衝鋒的路上?鮮血和屍骸鋪就了您榮登九五的道路,論功行賞難道不是關隴子弟們應得的麼?

結果您現在用江南士族和山東世家來壓制關隴,意欲將關隴之勢力祛除朝堂,這難道不令人心寒?

不過他知道李二陛下的性情,若是低頭服軟,這位必定念着幾分舊情,可要是一味的據理力爭,那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他抹了一把眼淚,悲泣道:“回去長安之後,老臣也效仿樑國公優遊林下,享受天倫之樂。至於那些個關隴子弟們,老臣管不了,也不想管。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一輩打下了江山,他們只知享受,不知進取,最終破敗衰落,又能怪得了誰呢?”

李二陛下一聽,頓時欣慰道:“輔機能夠這般想,那是最好。朕固然算不得寬仁之聖賢,卻也絕非刻薄寡恩之輩,只要關隴子弟老老實實爲國立功,朕又豈能虧待?說到底,朕亦曾是關隴的一份子,對於自家子弟,自然比別人親近得多。”

他最希望的就是長孫無忌能夠捨棄“關隴領袖”這個身份,急流勇退,不再插手。似房玄齡那般著書立說,優哉遊哉的過日子還能有一個身後名,何其快哉?何必摻合進朝廷爭鬥之中,跟他這個皇帝對着幹?

還是那句話,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對關隴貴族下狠手,壞了自己的名聲……

……

連續數日大雨,導致衍水暴漲,河水已經漫上河堤。所幸衍水河道低窪,兩側的河岸都高出河堤一截兒,這纔沒有導致唐軍大營被河水倒灌的危險。

一旦大營被淹,整個營地泡在河水裡,不僅使得兵卒容易染病,更重要會眼中影響軍心士氣。

數十萬大軍絡繹不絕自建安城方向開來,營地越來越大,漫山遍野密密麻麻,展示着唐軍的強盛。

李二陛下將一衆將領都叫到中軍帳,滿臉愁緒道:“大雨連綿不絕,已經下了多日,這可如何是好?”

高句麗的“遼東長城”也並非形同虛設,這些山城依山而建,往往地勢便宜、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如今唐軍攻城更多一來火藥炸燬地方城牆,然後順着缺口殺入,無往而不利。

然而大雨導致火藥派不上用場,想要攻城就得依靠兵卒強攻。

安市城城高牆厚、背靠山嶺,城內有守軍超過二十萬人,守將更是高惠真這樣的一代名將,兵源充足、輜重便利,想要將其攻破就只能用人命去填。

這得死多少人?

李二陛下捨不得,這已經是預計之中大唐立國之後的最後一場大戰,戰後大部分兵卒都將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他又豈能忍心讓這些久經戰爭的大唐子弟埋骨遼東,魂魄不得歸鄉?

可若是繼續拖延下去,大雨不止何日停歇,越是耽擱,戰局就越是對大唐不利,萬一入冬之前未能攻陷平穰城,豈不是要重蹈當年隋煬帝之覆轍?

這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衆將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戰陣經驗無比豐富,自然明白當下戰局之緊要,也明白李二陛下緣何這般發愁。

尉遲恭高聲道:“陛下何需如此?大不了冒雨進攻便是!火藥的確可以炸燬敵軍城牆,使得兵卒輕易突入敵城之內,減少傷亡。可是眼下大雨多日不停,戰局耽擱不得,吾等報效君王,何懼一死?還請陛下下令死戰!吾願率領麾下兵卒強攻安市城!”

他怒目圓瞪,慷慨激昂。

程咬金、薛萬徹等人擔任大軍之先鋒,先後攻陷數座城池,已經立下功勳。而張儉、程務挺、程名振、丘孝忠等人已經在幽營二州整軍兩年,功勞也不小,唯有他從長安隨軍出征至此,尚未建寸功。

心中豈能不急?

第兩千二十五章 大王饒命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方底線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披靡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心思叵測第4325章 激烈對峙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鏖戰不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一勞永逸(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觸及底線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大唐風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氣高昂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絕境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政分離(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轟動長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運籌帷幄第4561章 除夕之夜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付之一笑第二百九十二章 桔柏渡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兩千四十九章 君心似鐵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私下密謀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四百一十九章 妥善安排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中和位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章 上門探視第三千三十八章 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朕想那個棒槌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利益糾葛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被逼無奈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自有算計第三千四十五章 反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仇深似海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反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六十三章 父親的煩惱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問立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姊妹密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糧食去哪兒了?(下)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父子密謀第七百一十八章 前途叵測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鋼鐵(下)第七十八章 微服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舉薦(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谷口破敵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嘴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穩住別浪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說實話,你到底行不行【求票】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公報私仇第四百七十三章 秋收(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羣雄懾服第五十二章 二哥有些不同了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4259章 夜宿宮禁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預感不妙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買明賣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九百六十七章 房二有才無德第一百零五章 手足相殘(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討苦吃第三千二十六章 斷卻後路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武德北門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老子與你有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驅除韃虜第八百零八章 宏圖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新羅動亂(下)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城南韋杜第七百五十二章 這個殺手不靠譜(求月票)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吾甚不爽第九百三十六章 局勢明朗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坑你沒商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入城覆命第三千三十八章 危機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碰觸底線第五百九十一章 公主威武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關隴目標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方亂局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驚天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