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寡婦在嫁(秋月票)

做了這件事情,想到能夠幫助更多的女子,芳姐心裡利爽多了,雖然不見得對被她波及的女子有實質性的幫助,

可在輿論上,對這些命運多災的女子應該稍微寬容一點。

而且惠及了多少女子,作爲女人能爲同爲女人的同性多少做點事情總是覺得安慰的。

回到華家二房的院子裡面,華二夫人都看到芳姐臉色好了許多:“今日同老尚書相處的不錯。”

芳姐揉揉臉蛋:“難道平日裡我從祖父房裡出來的時候,臉上都帶着相嗎。”要知道芳姐自認在老頭面前還是滿壓制自己的脾氣的。

華二夫人詼諧的說道:“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纔到腮邊。雖然沒有如此的形象,不過那臉色卻也與之不相上下的。”

這話似曾相識呢。好像她曾經說過什麼人的,好吧兩人對視都笑開了。本就是相仿的年歲,兩人相處本來就亦母亦友的。

華二老爺帶着兒子外孫過來,看到閨女開懷,心情不錯,爹爹總算是懂事了,知道自己閨女的好了,懂得欣賞他們芳姐出色的地方了,不然兩人肯定相處不了這麼長的時間。實在是可喜可賀。

特意讓人去把池二郎請回來,不要加班,幾口人在華府二房的院子裡好好聚聚。

苦了老尚書,把袖子裡面的玩意,看了又看,改了又改,熬了大半夜,眼睛都熬紅了。儘量把文筆放的更緩和一些,少得罪一些人。

就弄不明白,怎麼就把國家民生大事同寡婦在嫁給聯繫的這麼密不可分。不得不承認他們華府的這位四娘,有大才,雖然這個纔有點歪。

庶日上朝,華家大老爺同二老爺就看到他爹竟然又早早的過來了,兩人心說,別是老爹睡懵了,忘了已經致仕了吧。

華家大老爺擔憂的過來:“爹,今日起的這樣早。天越來越涼了,您還是注意身體些。”

華大老爺瞥了一眼二兒子,心情不太暢快的對着老大:“嗯,今日老夫要去宮裡看看聖人的。”

華家大老爺倒是理解,君臣幾十年感情肯定是有的。聖人不是也三不五時的詢問一下老爹的狀態嗎。

華二老爺看老爹的神色,怕是沒這麼簡單,因爲老爹明顯看他的神色就不對。也不知道因爲什麼惹到這位父親了。應該同芳姐沒關係,昨日可沒聽到自己愛閨女說過什麼呢。

老尚書能心情好嗎,估計這個奏摺上去,他就要同清流們拜拜了,誰會在尊敬他這麼一個罔顧禮法,還要發揚光大的人呀。

怕是過了今日,他老人家收到最多的就是絕交的帖子了。

在看二兒子,果然一張臉就是容易同桃色新聞聯繫起來的模樣,難怪四娘都看不上。

當然了這絕對是老尚書自己安慰自己的想法,人家芳姐那是不願意把老爹放在風口浪尖上讓人詆譭。

老尚書心裡也明白,這摺子誰奏上去,估計誰就要被人詆譭的,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會被這些清流還有大家們抨擊的。

算了,想這些無用,他總不至於連馮老御史都不如。讓孫女看低了。爲了大梁,爲了聖人,爲了子孫,他老人家也是能搏一搏的。

朝堂上,小太監呈上了老尚書的請見摺子。

聖人:“老尚書惦記着朕呢,快宣老尚書進殿。”

華老尚書在大梁朝的金殿上絕對是有過濃重的一筆的,老尚書一身平服進殿,重臣都跟着肅靜起來。

杜老丞相看看老尚書的已經爲了家族撐起來一片天的兩兒子,心裡感嘆,老夥計後繼有人,所以能夠退的瀟灑,退的乾脆。

可惜他老人家子孫不濟,還要在這朝堂上苦苦支撐些年月呢。

老尚書三跪九叩:“草民見過聖人,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入朝堂,老尚書那真是感慨萬千的,失落不過是一瞬間,想想古往今來的能臣志士,又有幾人能有他老人家這個結果,也算是善始善終,修來的福分,再多了的失落都放下了,

擡頭在看聖人,眼淚竟然最多的都是想念,畢竟朝夕相處的君王呢。就是看着老夥計杜老丞相都覺得親切許多。

感情這東西有沒有最做不得假。老尚書飽含深情地眼神,一瞬間就把聖人感動了,君臣相扶度過多少的難關呀:“老尚書莫要如此,老尚書永遠都是我大梁的臣子,一句草民,實在讓朕愧疚的很。”

老尚書說的慷慨激昂:“致仕就是民,草民以作爲我大梁的民衆爲榮,作爲聖人的子民爲榮。”

杜老丞相看着被聖人如此佑榮的老尚書,突然就想或許他也該想想致仕,給後輩們讓讓道,聖人未必願意看到他們這羣老臣做大。

他日能如老尚書這般,致仕還能讓聖人如此榮寵那纔是最好的結果。古往今來的能臣志士做到這般的又有幾人。

聖人那裡對於這樣進退有據的臣子,那是真心的覺得欣慰,作爲六部尚書,不是一品勝似一品的存在,老尚書能夠走的這般利索,這般無私,聖人由衷的高興。

沒有人不在乎手中的權利的。自問讓他現在把皇位讓給兒子,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只能說老尚書是個非常明智的人。這樣的老臣作爲帝王,他不能讓老臣寒心,即便不是朝堂重臣,那也不能是民。加封個太傅名頭,朝廷還是不在乎這份俸祿的。也算是榮寵有加了,聖人自認也對得起他們這份君臣情誼。

聖人:“多日不見老尚書風采依舊,精神看着更勝往昔。”

華老尚書:“是見到聖人,草民心情激盪,自然精神煥發。”

‘呵呵‘杜老丞相:“到底是老尚書,怕是今日有所爲而來吧。”

聖人:“難得老尚書還記得咱們君臣,今日杜老丞相也不能走,咱們君臣好生的說說話。”

就這樣下朝了,人家君臣要敘舊。重臣見此無不感嘆,人家華府纔是榮寵至極呢,就是沒有華二那麼一個吉祥物,怕是聖人也要優待的,聖人體恤老臣,能做到華老尚書這般纔算是值了呢。

說是這麼說,如老尚書這般,對着權利說放手就放手的又有幾人,當然了府上能有人家子孫那樣能撐起來的又有幾人呢。

所以大部分的官員,都是攥着權利死在任上的,因爲沒人放的下。

華老尚書,一時間成了一個讓重臣仰望的存在。刷新了作爲臣子的有一個高度。這個是老尚書作料不及的。算得上的是意外收貨。

御書房裡面,華老尚書雙膝跪地,聖人看着老尚書的上奏,臉色不是那麼美妙。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他就要推崇禮義廉恥的,而這個寡婦在嫁顯然同禮義廉恥,聖人教導有所衝突,

治理偌大朝堂的聖人不是對此沒有認識,可在朝堂上從來沒有下過明旨而已,這個旨意不能下。

讀過聖賢書的朝臣,對這些忠孝節烈自然看的重,到了鄉間,都是爲了溫飽奔波的,哪裡講究的這麼多,別說寡婦再嫁,就是三嫁四嫁那也是沒人管的,何至於就非得弄得官民統一,

拿到朝堂上來說,別說爲難他這個聖人,就是老尚書那裡有能落得什麼好,怕是所有的聖人子弟,自此都要鄙視老尚書的。

聖人苦笑:“老尚書這又何苦。”

說着把手裡的東西遞給老丞相。杜老丞相那也是人精中的人精,怎麼會不明白這裡面的得失呢,看着老尚書眼中都是糾結,對於權利,怕是老夥計比他以爲的還要放的開:“難得老尚書由此愛國,愛民之心。還望聖人成全。老臣願同老尚書共同起草此議。”

聖人一時間感動:“我大梁有兩位愛卿這等不計個人得失的良臣,何愁千秋萬代。”

杜老丞相感嘆,可不就是千秋萬代的事情嗎,發展人口,大梁才能繁榮昌盛,永久不衰,永遠都是民生大計。

聖人:‘老尚書憂國憂民,身在草野,心在我朝堂,朕,朕還請老尚書在爲我大梁操勞些年’

華老尚書:‘草民不敢當聖人如此讚譽,草民沒有聖人說的那麼無私,有失有得,雖然難免被人非議,可聖人是明白草民的,能得聖人理解,支持,又有誰敢說草民沒有得呢。’

聖人感動老臣的忠君愛國:‘好,好,咱們君臣同心,就看我大梁繁榮昌盛之日。’

然後擺正臉色:“朕來擬旨,就按着老尚書的原話,相信我大量的良臣志士,定然能夠明白咱們君臣的苦心。。”

杜老丞相感嘆,華府果然又要更上一層樓了,幾日不見這老傢伙討好聖人的本事竟然更高深了不顯山不漏水的,看看把聖人哄的都要掏心掏肺了。

當然了人家華老尚書整日裡面對芳姐那樣的人,怎麼能不學些真本事呢。別看面上不顯,對於芳姐不着痕跡的討好,老尚書受用着呢,

同時也檢討自己這麼多年白白在聖人眼前晃悠那麼久,竟然不知道討好拍馬的精髓。以至於君臣相得幾十年沒能換來聖人一句愛卿呢。

華家大老爺今日在衙門做事都不能塌心,也不知道老爹今日去宮裡同聖人相處如何。到底爲了什麼呢。

華二老爺沒心沒肺的,在他看來老頭致仕以來就有有點抽風,做出來點什麼出格的事情也是很好理解的,不然當初怎麼會不讓他家閨女回孃家呢。

華三老爺忙着府裡的俗事,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回事,

一直到第二天聖人在朝堂上冊封老尚書爲太傅一品的官銜,虛弦,不用上朝不過依然領取太傅的俸祿,何其榮寵,竟然用皇子們的老師的虛弦,把老尚書給容養起來了。

當然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有點出乎意料了,別說朝臣們亂了,就是華家大老爺都慌了。

這還能在朝堂,在京城混下去嗎。纔有他們府上的出嫁的姑奶奶得罪了滿朝大臣,就有他爹,出來得罪全大梁的清流大儒呢。

這個得罪面要不要太廣,想到老爹上朝之前,是同四娘在書房裡面一整天的,不其然的瞪像華二老爺,老二這個閨女,就親近不得,那是一個流動禍原。

看看自家老爹怎麼就跟被人洗腦了一樣,這種事情都開始撐頭了呢。早知道就該把那丫頭同華府的人隔離開來纔是。

華家大老爺如今那是真的明白他爹當初的憂慮了,可爲何他才明白,他老爹就失陷了呢。

華二老爺也懵了,老爹瘋了,同以往的風格不相合呀。

對着老大責怪的,埋怨,幽怨的眼神,擺擺手,不管我的事情,我真的一句都沒說過什麼,苦於在朝堂之上,沒法同老大辯解。

老臣:“聖人,這實在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呀。有違聖人之道,讓那些節烈女子又何以自處。”

這個是個問題。老尚書如今是不用在上朝的,所以好感度老尚書在聖人面前刷了,可跟重臣掰扯這個事情,卻要老丞相來做。

老丞相那個心呀,涼的不要不要的。這麼多年兩人相交,相殺過來,就這次輸的最慘,光爲老夥計做嫁衣了。

杜老丞相站出來:“老尚書倡議寡婦在嫁,那是爲了我大梁的人口長期發展,試問若是鄉間民衆如同諸位大臣一樣追崇節烈,貞操,我大梁的人口又從何而來。何況老尚書又沒有阻止那些非得要節烈的女子,改其志向。人各有志嘛,只不過是提議對那些要再嫁的女子,給予獎勵而已。”

又有人站出來了:“獎勵又從何而出,朝堂爲何要獎勵這些,生育子女的女子,可不都是寡婦。”好吧這就是爲了挑事而專門挑事的。

老尚書站在朝堂上爲了身後的聖人,還有大梁舌戰羣儒,惹惱了一衆的名流大儒。忍不住嘆氣,聖人的看重,都讓老夥計得了,剩下他老人家費力不討好,還得罪人,真是沒法在好好當丞相了。

只希望聖人記得他老人家這份心思,他日能夠看在他們君臣同心,不計得失的份上,對他能有老夥計一半的優容就不妄他今日之功。(未完待續。)

第二十九章 曲直第二百一十七章 華三(兩章合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翁婿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反擊第一百二十章 敗家二代第三百四十六章 護短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舅子栓兒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撿到了第四百零五章 討妾第一百二十章 敗家二代第三百一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攻略老尚書第四百三十章 最愛小舅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升級第二百四十四章 緣分(求粉紅票)第四百三十章 最愛小舅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東水深第四百四十一章 矛盾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禁第一百零四章 雷山第五百零九章 惜別第六十章 講佛第二百七十六章 嬌寵第四百七十九章 池方文第一百零五章 情誼深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寧(求粉紅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姐弟第一百零九章 華二的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粗暴處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挖坑自己跳第五百六十七章 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槓上(求粉紅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爹對兒子的影響第五百二十六章 折梅第四百章 升官第五百九十章 潰不成軍第五十四章 交鋒第五百零六章 靠山第五百五十章 團聚第一百八十六章 備選後母(求粉)第五百五十四章 再聚第五百二十九章 分別第三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六十二章 做出來的心機第一百五十章 周遊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離別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腹之慾第四百五十六章 隔空點穴第六百四十四章 運氣第二百四十八章 隱憂(求粉紅票)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禁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魂第二百七十章 連襟(求粉紅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相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征服第一百三十九章 夜談第四百二十一章 池二郎的情誼第五百四十四章 發火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第二百三十章 初露端倪(求粉紅票)第五百三十一章 相見歡第三零五章 來勢洶洶第八十一章 莽撞第五百四十六章 冰釋第四百五十九章 公婆駕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槓上(求粉紅票)第二十章 進取第五百六十五章 風骨出現(雙更)第二百零一章 缺心眼(求粉紅票)第五十八章 表姨第二百零八章 開導(求粉紅票)第三百六十二章 奇妙的和諧第二百六十一章 老爺要上吊(求粉紅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都聽您的(求粉紅票)第六百四十五章 早教第六百零七章 波及第一百七十九章 亮眼(求粉紅票)第四十五章 露骨第六百五十七章 孩子養歪了第六十八章 二見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離別第三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認清事實第二百零九章 由來(求粉紅票)第一百五十章 周遊第六章 表哥第六百零五章 寡婦在嫁(秋月票)第五百七十四章 祖父的學問第五百五十八章 拒之門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醉了第三百零一章 出手第八十七章 立足之本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鬥(求粉紅票)第六百三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巧第三百四十四章 糟心的老尚書第二百一十五章 爭鋒